糖尿病胃会不好(糖尿病胃不好怎么办)
“胃不好”也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足病,难道糖尿病人胃不好也是并发症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胃不好,不想吃东西、餐后上腹胞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呕吐、腹泻、便秘、体重减轻等,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吃降糖药导致的胃肠道副作用,也就听之任之不予治疗。其实,这些症状并不都是药物副作用,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又一并发症。
胃肠道的活动方式是“蠕动”,功能就是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给人提供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胃蠕动功能正常,吃进去的食物才能正常消化吸收,而这一功能是由一种叫做“自主神经”的神经控制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导致给自主神经供应血液的微血管硬化堵塞,自主神经供血不足,就会失去调节胃肠道蠕动的功能。胃肠道蠕动功能变差,食物积存在胃肠道消化不了就会出现腹胀、早饱、嗳气、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等症状,刚吃完饭后症状尤其明显,这在医学上叫做“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之一。据资料统计, 至少有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轻瘫。如果不加治疗,长期发展下去,不但影响血糖的控制,还容易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肿瘤等。
所以治疗糖尿病不但要盯着血糖,还要关注并发症,软化疏通血管,减少血糖对血管、神经的损害,才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原来胃也会“瘫痪”!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要当心
2018-05-15 16: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谢美君 林海君
提起"瘫痪",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肢体无法动弹。事实上,除了身体以外,我们的胃也会"瘫痪"。
39岁的俞先生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个老"糖友"了,早在10几年前,他就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来,因为这个毛病,俞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高血压、贫血等一系列问题相继找上门,今年年初又查出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终末肾病"。从那时起,他每周都得雷打不动地到医院做3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不仅如此,俞先生近半年来还总觉得胃很不舒服,吃一点东西就会有饱胀感,而且反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为"糜烂性胃炎",但是经过护胃、促进胃肠动力及营养植物神经等一系列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却仍未见明显缓解。
不久前,俞先生找到鄞州二院消化内科林琪主任求助。林琪详细询问和评估了患者病情,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最新文献,最终诊断俞先生得的是"糖尿病胃轻瘫"。
林琪介绍,胃的正常运动功能包括容纳食物,调节胃内压,推进、搅拌、研磨食物等,其动力是由胃壁肌肉的收缩和括约肌的协调启闭完成。而胃轻瘫患者,往往因为神经系统受损而无法正常蠕动,导致胃内食物很难消化、排空。所以,患者常常会不觉得饿,吃一点就觉得有饱胀感、腹胀、恶心和呕吐。
"这种毛病比较容易发生在有多年糖尿病史的患者,以及一些做过近端胃部手术的患者身上。" 林琪说,俞先生的情况就是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主要是迷走神经受损引起的。迷走神经主要负责胃部消化过程,告诉胃何时开始清除食物,并引导进入下消化道。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持续高血糖,会改变消化系统的化学平衡,并因此阻碍血液循环和迷走神经健康。一旦迷走神经明显受损,就会诱发消化延迟。
日前,林琪和团队成员为俞先生行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通过内镜隧道新技术,成功打通了胃与十二指肠间的通道。术后禁食2天后,俞先生逐渐开始恢复进食,从刚开始的米汤,慢慢过渡为白粥、米饭,而且恶心、呕吐的症状也完全消失。
"终于又能顺畅地吃饭了!" 在经过近十天的住院治疗和调养后,5月14日,俞先生顺利从鄞州二院康复出院。
长期吃面条,养胃还是伤胃?糖尿病患者能吃吗?说实话,问题不少
在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名录中,面条应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美食。尤其是陕西人的餐桌上,各式各样的面多达十几种。要说这面条好不好吃,陕西人应该最有发言权。
可地道的陕西陈大爷,却在人到中年后,迫不得已对面条敬而远之。他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病会出现胃酸分泌少,患者可能出现胃部蠕动减慢、消化变差等问题,从而很容易感到腹痛、腹胀。
病友给他的建议是,尽量少吃面条。但在陈大爷的印象里,面条不应该是养胃的吗?为什么病友却不建议自己吃面?
长期吃面条,是养胃还是伤胃?
制作面条,主要是用面粉和水混合,加入少量的碱提升口感。
按理来说,口感软烂的面条应该比米饭更养胃才对,当问题就出在这个“碱”上。想要面条的口感更加劲道,碱不能少。
但是对陈大爷这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带碱面条中的碱可能需要更多的胃酸中和,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胃酸分泌的负担,对消化其他的食物也不友好。所以,吃面条养胃这件事对陈大爷这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不适用。
除此之外,胃粘膜萎缩、存在胃癌等疾病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胃酸分泌减少的情况,都不建议长期吃含碱的面条,以免加重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的问题。
吃面条养胃,也要遵循2个原则
原则一:选对人群
面条属于精细粮食,口感较为软烂,适合中老年人食用。他们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可以在早餐或者晚餐吃一些面条,减少给消化系统增加负担,便于消化。
此外前面也提到,面条是弱碱性的食物,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吃一些面条也能通过酸碱中和一部分的胃酸。以免过多的胃酸堆积在胃部。不断的刺激胃粘膜,带来反酸、烧心、嗳气等不适。
原则二:适时原则
就算吃面条对部分人群有养胃的作用,也并不建议大家长期吃面条,每一餐都吃面条。面条容易消化,但长期吃面条,也会让胃部消化能力越来越差。日子久了,失去了消化能力,反而伤胃。
糖尿病患者能吃面条吗?
说完了胃病患者能不能吃面条来养胃,接下来再说说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面条。
关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关心的无非是会不会升糖?会不会伤血管?
国人常见的主食白米饭,升糖指数大约是88.1,而面条的升糖指数大约只有81.6。这样来看,面条似乎是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选择之一。
但也有糖友表示,自己一吃完面条,餐后血糖就蹭蹭往上涨,这是咋回事儿?下面分享几种可能性,排查一下。
面条吃干的还是稀的?
面条煮的时间越长,更容易软烂,吃进去之后消化也会更快。要知道碳水越快被人体消化,血糖升高的速度就可能越快。
换句话说,糖友吃面条应该吃干不吃稀。带汤水的软烂面条,更容易让消化加快。可以试试看臊子拌面、捞面等。
面条吃细面还是粗粮面?
为了满足更多市场的需求,一些商家也推出了粗粮面的选择。采用全麦面、杂粮面等有一定粗粮比例的原材料来制作面条。这样的面条升糖指数也会更低一些。
如果还能在面条中加入一些蛋白质,比如鸡蛋面。那么升糖指数又会下降不少,更适合糖友吃。
吃面一次吃多少?
对不同运动量、消耗量的糖友来说,每一顿吃面条的分量也各有不同。
例如日常运动量较少,轻体力劳动者,一般每一顿吃125克左右的面条为宜,大约2两多一点。
并且吃的时候,还可以搭配蔬菜、菌菇、鸡蛋、豆腐、瘦肉等食物,能够在补充碳水的同时,为人体提供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让人更放心。
过年期间,不少糖友也因为亲戚聚会、朋友宴请,而敞开了吃。看上去自己吃的都是菜,没有吃主食。但这些美食中可能也会有较高的糖分、盐分,可能给体内的血糖等指标带来影响。对健康不利。
为避免春节血糖飙升,糖友多留心
全餐总热量控制好
年夜饭、聚会时,菜品的数量不会少,其中大多会囊括清炒、油炸、蒸制、冷盘、红烧、靓汤以及主食等类目。其中油炸和红烧的食物,并不建议糖友多吃。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清炒、蒸制的食物,冷盘中的蔬菜、水果也可以适当来点。
就餐顺序不能乱
吃饭之前来碗汤,两餐之间吃水果,既能保证糖友产生足够的饱腹感,又能满足营养的需要。
面条这种碳水,本身对健康并不会带来坏处。只是要选对吃的方法,才能从中受益。你学会了吗?
参考资料:
1、低血糖生成指数面条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余梦玲, 张三杉, 张巧,等. 2022, 43(23):7.
2、《医生解读养胃:“多喝热水”不万能,长期喝粥吃面条胃功能会变弱》·齐鲁壹点·2021-02-17
3、《警惕!这种“食欲大开”的现象不是胃口好,反而是糖尿病的预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