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乳清蛋白(糖尿病乳清蛋白粉)
饭前喝杯它,控病又降糖
近日,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糖尿病研究与护理》的研究表明,饭前饮用少量乳清蛋白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在这项研究中,18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前10分钟饮用一杯含15克蛋白质的100毫升饮料,之后仍继续服用他们的糖尿病处方药。
这种预先调制的含有低剂量乳清蛋白的饮料在饮食管理上有很大潜力。
为了比较乳清蛋白的潜在益处,这些参与者还在一周内饮用不含蛋白质的对照饮料,以便相互比较。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研究人员还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日常生活观察。
“这是一种方便、美味的小型预制饮料,人们可以随身携带,并坚持在饭前饮用。”负责血糖监测及分析数据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博士生Kieran Smith说。
连续血糖监测结果显示,饭前服用乳清蛋白补充剂时,参与者的血糖水平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与无蛋白摄入的那一周相比,他们每日处于正常血糖水平的时间平均多两小时。
此外,他们每日血糖水平比不摄入任何含蛋白质补充剂时低0.6 mmol/L。
纽卡斯尔大学人类营养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Daniel West说:“之前在实验室进行的短时间研究显示了这种饮食干预的潜力,这是首次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行监测。”
“我们认为乳清蛋白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减缓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第二,刺激一些重要激素的分泌,防止血糖升高。” West说,随着世界各地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研究食品补充剂等药物替代品的潜力变得更加重要。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研究小组计划进一步探索非医疗干预措施的好处,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长达6个月的研究。
他们还计划研究替代蛋白质,比如来自豌豆、真菌和土豆等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一部分人的饮食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科普中国)
蛋白之王:乳清蛋白,预防三高,改善记忆,调节血糖代谢和抗氧化
Hello大家好!~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高质量蛋白质,牛乳中的蛋白质大部分由酪蛋白构成,另一部分为乳清蛋白及其他蛋白,20g乳清蛋白需要从3升的牛奶中浓缩提取,而且乳清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健康促进作用更胜于酪蛋白。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乳清蛋白在我们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健康收益吧!~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在当下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三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全方面多系统的,而在正常临床治疗之外,良好的营养补充也是辅助控制三高水平的关键方法。
一项发表在《欧洲临床营养》杂志上的荟萃分析【1】,综合13篇高质量随机对照干预研究,总计纳入838名受试者。研究者发现,在正常膳食之外,乳清蛋白补充量从每天0.7g到90g不等,连续补充1个月到9个月(平均为3个月),发现乳清蛋白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平均降低0.11mmol/L,这对甘油三酯型高血脂患者确实是难得的福音。
而另一项发表在《糖尿病学》杂志上的随机对照干预研究发现【2】,糖尿病患者进餐时服用50g乳清蛋白,可以显著降低28%餐后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显著提高1倍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尿病状态下的血糖管理有重要辅助作用。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一篇以38名血压失控患者为干预对象的随机对照干预研究发现【3】,处于高血压前期或轻度高血压的受试者,连续服用乳清蛋白56g每天,持续8周,显著收缩压平均3.9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2.5毫米汞柱。
相信很多中老年朋友在随着年龄增长,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尤其是处于事务繁杂、精神压力过高的情况下,更是经常“大脑短片”,想不起事情来。而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随机对照干预研究发现【4】,52名处在不同压力程度的受试者,服用含有a乳球蛋白的乳清蛋白,显著改善了处在压力时期的记忆水平。而牛乳中直接提取的乳清蛋白就含有相当比例的a乳球蛋白。
各种慢性代谢性异常状态的通性就是体内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慢性低炎症水平,而乳清蛋白在平稳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上也是有显著作用的。
一项《营养素》杂志上的荟萃分析【5】,综合了9篇高质量随机对照干预研究,总计纳入540名具有不同程度体内炎症的受试者,通过每日补充20-60g乳清蛋白,平均持续时间为3个月,发现每日补充乳清蛋白显著降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约0.72mg/L,而对于炎症水平较高的人群,则可以降低平均0.67mg/L。
由此可见,乳清蛋白本身对于我们体内的代谢异常和炎症水平,甚至是神经系统健康都是有明显的健康益处。通过平稳体内的代谢水平与炎症状态,规律补充乳清蛋白即可辅助预防众多慢性代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等。
尤其对于存在慢性肝病患者,对于蛋白摄入质量要求尤其高,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蛋白摄入,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降低肝脏代谢的负担,因此消化吸收快、代谢废物少的乳清蛋白在满足肝病需求且预防进一步的肝损害方面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Zhang J-W,Tong X,Wan Z et al. Effect of whey protein on blood lipid profile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Eur J Clin Nutr, 2016, 70: 879-85.
【2】Jakubowicz Daniela,Froy Oren,Ahrén Bo et al. Incretin, insulinotropic and glucose-lowering effects of whey protein pre-load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 .Diabetologia, 2014, 57: 1807-11.
【3】Fekete Ágnes A,Giromini Carlotta,Chatzidiakou Yianna et al. Whey protein lowers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lipid biomarkers in adults with prehypertension and mild hypertension: results from the chronic Whey2G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Clin. Nutr., 2016, 104: 1534-1544.
【4】Markus C Rob,Olivier Berend,de Haan Edward H F,Whey protein rich in alpha-lactalbumin increases the ratio of plasma tryptophan to the sum of the other large neutral amino acids and improves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stress-vulnerable subjects.[J] .Am. J. Clin. Nutr., 2002, 75: 1051-6.
【5】Zhou Ling-Mei,Xu Jia-Ying,Rao Chun-Ping et al. Effect of whey supplementation on circulating C-reactive protei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Nutrients, 2015, 7: 1131-43.
糖尿病老人最容易蛋白质不足!教你如何帮长辈吃够量
《中华糖尿病杂志》近期发布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用了十七个章节,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预防、教育、管理、用药等多方面,在2021版指南基础上,对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新发布的中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 强调了哪些营养治疗要点?
大家都知道,对于所有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营养治疗”都是治疗基础,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全程。这对于实现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目标,维持目标体重,以及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均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次指南的营养治疗部分,除了再次强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还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关键点1:营养治疗方案的制订,务必个体化
由于老年人已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改变起来较为困难),应当基于老人固有的饮食习惯,结合他们改变饮食结构的意愿强烈程度、健康食物的获取能力等做适当调整。
关键点2:监测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
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血脂水平为目标,在老年人能力范围内(比如咀嚼能力、胃排空能力、消化能力等等),在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过,指南并没有给出碳水化合物的具体摄入量,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尚无定论”。同时提到:胃轻瘫和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患者,需避免过量摄入膳食纤维。
关键点3:关注老年患者三餐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蔬菜的进食顺序
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进食时间延后(也就是放在每一餐的后半段吃),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增加幅度,帮助餐后血糖更平稳。
关键点4: 需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
保证饮食能量摄入充足,以避免肌肉蛋白分解,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较低,需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指南特别建议:以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为主(如乳清蛋白)。另外,长期食物摄入不均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文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关键点4”,是关于蛋白质的。蛋白质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说非常重要!接下来就是需要强调的重要核心内容。
不同身体情况的老年人分别需要多少蛋白质?
健康老年人需每日摄入蛋白质 1.0-1.3克/千克;
合并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每日摄入蛋白质 1.2-1.5克/千克。
合并肌少症或严重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每日至少摄入蛋白质1.5克/千克。
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就属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他们与没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发生肌少症的风险也增高。因此,尤其需要重视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否达标。除动物蛋白外,也可选择优质的植物蛋白。
在体重达标、能量摄入充足的前提下,一名60千克体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72-90克蛋白质,一名70千克体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84-105克蛋白质,以此类推。
蛋白质摄入若都来自肉蛋奶鱼 容易给老年人肾脏增加负担
当我们看到这些克数的时候,一定不要误以为要吃够可以提供这么多克蛋白质的肉蛋奶鱼豆腐!因为:这个克数包括了植物性食物(粮食、蔬菜、水果)所提供的蛋白质!它们至少提供我们全天蛋白质摄入量的1/3以上哦!
如果上述所需蛋白质的克数都来自肉蛋奶鱼豆腐会怎样?——老人的蛋白质摄入量有可能会超标,并给肾脏增加代谢负担(先假设他们能吃进去那么多的动物性食物 豆制品)。
如何学会自己计算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粮谷类: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比如:燕麦米和标准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小米多一倍以上。如果采购的粮食外包装上有营养成分表,能一目了然每100克这种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如果外包装没有,或者买的散装粮食,可以按照每100克平均6克蛋白质的量来计算。因此,如果老人一天吃了200克生重的主食,就获得了12克左右的来自粮食的蛋白质。
奶类:外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每100克含2.5-4.0克蛋白质不等。如果老人一天奶制品总量350毫升,一般都能获得不少于10克蛋白质(往往比这个量高)。
鸡蛋:一个整鸡蛋大约提供7克左右蛋白质,蛋清、蛋黄各提供3.5克蛋白质。
瘦肉及水产:猪牛羊鸡鸭鱼虾贝蟹的蛋白质含量略有不同,可以粗略按每100克瘦肉部分提供18-20克蛋白质计算。如果老人一天吃了150克瘦肉或水产(生重),约等于30克蛋白质。
豆制品:内酯豆腐和日本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低一些,老豆腐含量高一些,与豆腐的“结实”程度及用料有关。大家可以按平均每100克提供5-6克蛋白质粗略计算。
蔬菜水果:按一天400-500克蔬菜和200-250克水果(都是生重),大致提供总量5-6克蛋白质。
坚果种子类:按照平均每100克提供20克蛋白质计算即可。如果一天吃了30克左右,约获得5-6克蛋白质。
如果按上述食物量完成全天饮食,家里老人可获得约75克蛋白质,这对于体重60千克左右的老人,肯定达标了。而对于70千克体重的老人,如果按上诉各组食物量,额外再加50克生重粮食和150毫升奶制品,也能达标,否则就不够。
年岁较大或患有其他共病的老人吃不够蛋白质该怎么办?
以上是假设老人食欲佳、咀嚼吞咽能力正常、消化功能正常的量。但如果老年人岁数偏大,或患有其他共病,则很有可能通过食物吃不够这些量。在全天饮食能量充足的基础上,如果老人没有能力吃够肉蛋奶鱼豆这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借助蛋白质补充剂。
市面上的蛋白补充剂多以粉状为主,也有少量液态形式的。无论何种质地,建议首选乳清蛋白来源的产品,其次是乳清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再然后是大豆分离蛋白或其他植物蛋白来源的产品。
相比而言,乳清蛋白补充剂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更高,大豆及其他植物蛋白的价格更亲民。如果老人的消化道症状较严重、消化吸收困难,也可以选择水解蛋白或小分子肽配方的蛋白质补充剂。不过这类产品价格更高,因此不推荐没有消化问题的老人使用。
关键点1:如何正确选择蛋白质补充剂?
对于普通非水解配方的蛋白质补充剂,大家可以通过对比“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来选择。在配料表标注质地相同、蛋白质来源相同的前提下(比如都是来自乳清蛋白,且都是粉状),看营养成分表上每100克产品实际含蛋白质的克数,越高表示该产品实际可以提供的蛋白质的量越多。
例如,产品A中每100克产品含75克蛋白质,而产品B中每100克产品含85克蛋白质,那就选B。当然,也要对比价格,选择自己认为性价比更合理的。
以大豆、豌豆、粮食等为蛋白质来源的蛋白粉,总体上价格会更亲民,但蛋白质的含量和吸收率会比乳清蛋白来源的略低一些,大家可以量入为出选择。
还有个小知识点:没有蛋白质含量100%的蛋白粉,所以,在折合成实际吃进肚的蛋白质的量的时候,需要自己手动计算。
关键点2:如何正确使用蛋白质补充剂?
根据前面提供的天然食物所含蛋白质的量,可以大致计算出家中老人经由天然食物摄入的蛋白质的量。如果没有满足需要量,缺多少就额外服用多少蛋白质补充剂。
比如缺10克蛋白质,那就额外补充12-15克蛋白质粉。可以加入粥、谷物糊糊、牛奶、豆浆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里。
如果老人同时存在肌少症问题,需要额外服用更多的量,以实现通过全天饮食 蛋白质补充剂达到 1.5克/千克的蛋白质摄入目标。
如有条件,最好能求助医疗机构的营养师,在评估老人饮食及营养风险后,给出具体的饮食及营养补充剂使用方案,会更为稳妥。
文/刘遂谦(科普工作者、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