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藏英陈糖尿病(糖尿病吃藏药能治好吗)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多是由于湿热内蕴,这张方清热化湿运脾,平稳血糖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富贵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且愈来愈有朝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愈来愈多的成年人早发2型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且胰岛β细胞受损也更为严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也更高。

而早发糖尿病患者多注重口腹之欲、平时不怎么运动或劳逸失度的特点,所以糖尿病患者大多“脾虚”。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张某,男,38岁,装修工人,1年前因为多食、口干口渴,前往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治疗期间按照医生指导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但血糖一直没有控制到正常水平,血糖经常在8~10mmol/L徘徊,自己感觉再这样下去可能不行,于是前来就诊。

经过细细询问,了解到患者对于自己病情比较焦虑,心情不是太好,口干但口渴的症状有所缓解,但很容易感到疲惫,对工作影响较大,胃口不是很好,睡眠也不是很好。

观其舌脉,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舌根偏厚腻。当时我给他辨证为湿热内蕴,肝气郁结型糖尿病。于是给他开了一个方子,组方为:生地黄、地骨皮、葛根、苍术、五爪龙、白芍、薏苡仁、绵茵陈、黄柏、车前草、牡丹皮、柴胡、薄荷、甘草;连服15剂,水煎服。原西药服用量减半,同时嘱咐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

半个月后前来复诊,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胃口和睡眠有所好转,但有少许头晕,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减黄柏、苍术,继续连服15剂,西药照服,另外还需严格控制饮食和增强锻炼。

三诊时,患者空腹血糖基本能控制在6.1mmol/L,但偶尔会有低血糖的状况发生,还是容易感觉疲劳,查其脉,气阴亏虚加重,由于患者血糖控制的还不错,于是让患者先停用西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大生地黄、五爪龙的用量,继续连服15剂。

四诊时,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4mmol/L,但是大便干燥,这是郁久化热,结于胃肠,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减白芍,加枳实、赤芍;继续连续15剂。

五诊时,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2mmol/L,大便顺畅,没有其他不良症状,但观其舌脉,舌质微微暗红,舌苔薄黄,津液偏少,于是在上方基础上减枳实,加北沙参,让患者继续连服15剂。

六诊时,患者血糖控制在5.0mmol/L,津液开始正常,于是我让患者定期复诊,控制饮食和运动照旧。半年后随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心情也变得好很多了。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开方思路,由于这位患者是典型的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证,所以需要清热化湿运脾,兼疏肝理气。方中生地黄滋阴润燥;地骨皮降血糖、清肺降火;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五爪龙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白芍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薏苡仁利湿健脾;绵茵陈利胆护肝、利尿解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车前草清热、利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另外,还需要根据糖尿病患者“阴虚为本”的病机规律,予以益气养阴。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案例,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加减应用,请在专业人士的辨证后使用,切勿胡乱使用。

多喝茵陈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如何自己手动制作茵陈茶?一文读懂

茵陈茶,或许你曾听闻过它的名字,或者你已经是它的忠实拥趸者。它并非仅仅是一杯普通的茶水,而是被传颂为拥有神奇功效的健康圣品。今天,我们将揭开茵陈茶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它对身体的益处以及如何在家中手工制作。无论你是想要改善心血管健康,还是希望缓解消化不适,茵陈茶都可能成为你的良药。让我们一同探索,一文读懂茵陈茶的奥秘!

茵陈茶的益处

茵陈茶并非只是一种口感清爽的饮品,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健康益处。让我们深入了解,为何茵陈茶被誉为健康之源。

降低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是我们身体中的“两刃剑”。在适当的水平下,它是维持细胞健康所必需的,但高胆固醇水平却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等严重问题。茵陈茶被发现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潜力,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缓解消化不适

每当我们感到胃部不适,都会感受到身体的不适。茵陈茶以其温和的草药特性,被认为是缓解消化不适的良方。究竟是什么让它在此方面表现出色?

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是我们身体内的“小破坏者”,它们可能引发炎症、衰老甚至疾病。茵陈茶被认为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中和自由基,保护身体免受其侵害。我们能从茵陈茶中获得怎样的保护?

清热解毒

在炎热的夏日,我们总是渴望一杯清凉解渴的饮品。茵陈茶被称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是如何减轻身体炎症反应的?

调节血糖

血糖水平的不稳定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茵陈茶据说可以帮助调节血糖,那么它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呢?

自制茵陈茶的步骤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在家中手工制作茵陈茶。这个过程简单易行,但却能为你带来一杯充满健康活力的茶水。

准备材料

制作茵陈茶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好所需材料。茵陈草和水是必备的,接下来的步骤会告诉你如何使用它们。

煮沸水

煮沸水是制作任何茶饮的必要步骤。在这一步,我们将水煮沸,为茵陈茶的制作做好准备。

浸泡茵陈草

茵陈草的草药成分需要通过浸泡才能充分释放出来。在这一步,我们将茵陈草浸泡在热水中,让它们充分融合。

过滤茵陈茶

一旦茵陈草充分浸泡,茵陈茶液就准备好了。但在享用之前,我们需要将茵陈草过滤出去,以确保茶水清澈。

调味品加入

根据个人口味,你可以选择添加一些调味品,如蜂蜜或柠檬,使茵陈茶的味道更加丰富。

建议饮用量

一切准备就绪后,茵陈茶就可以享用了。但要记住,适量饮用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那么,建议的饮用量是多少呢?

注意事项与建议

在饮用茵陈茶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量力而行

虽然茵陈茶有诸多益处,但过量饮用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记得量力而行,适量饮用。

特殊人群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严重健康问题的人群应避免饮用茵陈茶,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饮用茵陈茶,并咨询医生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牢记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确保茵陈茶的安全饮用。

茵陈茶,这个古老的草药饮品,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重视。从降低胆固醇到缓解消化不适,再到抗氧化和清热解毒,茵陈茶以其丰富的健康益处闻名于世。而制作茵陈茶也并不复杂,只需简单的准备材料和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在家中享受到这款美味饮品的好处。

然而,在享用茵陈茶时,我们也要注意适量饮用,避免过量引发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严重健康问题的人群,应谨慎对待,避免饮用茵陈茶。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茵陈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的选择。让我们珍惜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享受茵陈茶带来的健康益处吧!

专家为青海生物医药开良方

藏茵陈、川贝母、羌活、雪莲、冬虫夏草……青海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怎样将青海植物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7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青藏高原(超净区)生物医药暨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内生物领域的顶级专家汇聚一堂,为生物医药产业共谋绿色发展大计。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是一个生物专家问诊把脉的课堂,为把生物园区打造成西北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中国工程院俞梦孙院士、中国工程院吴天一院士等专家对青海生物医药产业优势进行解读,并结合新时代大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为青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智慧之窗。(记者 芳旭)

青海医药将迎来新的春天

演讲嘉宾: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演讲主题:新时代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怎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全世界的大事。

健康是个大问题、大需求,大学问、大工程、大产业、大市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点在健康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健康是人们的生存资料,也是发展资料,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健康自由对每个人都是最为重要的。

在医药生产领域,我们要加强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结合,新技术革命的特点就是“一主多翼”,“一主”就是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翼”就是生物、材料、技术创新等与医药发展紧密结合,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才是今后的医药发展的趋势。依靠丰富的植物资源,青海生物医药开发已经迎来了新的春天,新的时代。希望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青海的医药生产能进行一场技术变革,让全社会、全生产领域都参与到这场大的变革中。 (记者 芳旭)

每个人的健康由自己把握

演讲嘉宾:俞梦孙 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主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高原健康产业

80岁高龄的俞梦孙院士向与会者讲解其对疾病的新认识,并阐述了健康医学工程。健康医学工程是中国科学家群体提出的新的学科概念,起始于1984年的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如今的健康医学工程,这是一项颠覆性的系统创新。他将人的整个生命组织过程比喻成一个由不同性质和水平的功能态排序,疾病的产生就是这些功能态的失稳。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慢病防控现状,俞梦孙院士认为慢性病就是一种状态失稳,人们选择治疗是一种被动行为,治病应该是一种对状态的调控,恢复自主的功能,自己的健康应由自己把握。

通过对健康医学工程的讲解,他建议,民众应该有对疾病正确的认知,消除对疾病的恐慌;要有一个快乐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因子;食用健康营养的食品,才能改善身体的调控功能。

(记者 芳旭)

四大机遇助推青海医药大发展

演讲嘉宾:任玉岭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演讲主题:健康产业的政策机会

“目前居民健康管理面临着有来自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环境的污染不仅是通过饮水和空气对百姓健康提出了挑战,而且也通过土壤和管理导致瓜果、蔬菜等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健康提出挑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工作压力大和劳动管理方面的问题。”任玉岭分析道。

任玉岭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四大机遇,一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为我们的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二是“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大健康产业带来机遇,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三是提高健康水平,科技创新是支撑,科研开发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土壤。四是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传统,要注意启动和发展中草药的运用,提高人民大众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青海,大健康产业将会为青海中医药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

(实习记者 小蕊)

青海将建国家藏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演讲嘉宾:多杰 青海省藏医院研究院院长

演讲主题:建好创新平台 支撑产业发展

多杰院长指出,青海拥有丰富的藏医药资源,因此从2008年开始,我省就着手搭建藏医药的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据悉,原本的服务平台资源在国内各大城市都有,包括北京、四川、甘肃、西藏等地,但这些平台都较为分散,对此,青海将这些服务平台进行了大整合,将全国跟藏医药研发有关的相关单位,包括青海的、西藏的、甘肃的、中科院及高等院校的全部纳入了进来,最终经过8年的努力,国家层面的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于2015年正式立项、2017年正式启动,以“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平台受到了多方好评。未来,青海还有一个大目标,预计在2020年前,在生物园区内将建成国家藏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为青海藏医药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者 一丁)

高原低氧最有利人体健康

演讲嘉宾:吴天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主题:高原的健康问题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高寒缺氧,自然环境严酷。但是,人类为何能成功地生活于高原?吴天一的解释是:这是因为高原既对人体有低氧损伤的一面,又有有利人体健康的一面。

吴天一认为,高原低氧环境给健康带来的好处,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高人体的低氧耐力。近年来,一些训练有素的登山运动员可不用辅助氧而登上珠峰顶就是很好的例证。应用高原训练使低氧运动耐力大大提高,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高原气候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如早期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硬化症、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特别是小儿过敏性哮喘)、肥胖症、再生性贫血等。研究发现,上述疾病在高原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已利用高山作气候治疗、康复,或用低压舱模拟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高原环境还可使人类生命周期延长。青藏高原的长寿老人居全国第三位,这与在高原发育延迟、性成熟期延缓及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低发病率有关。

(记者 芳旭)

青海可以做大健康产品

演讲嘉宾:张贵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演讲主题:大健康支撑产业与多肽产品

张贵锋研究员多年来主要从事蛋白和多肽方面的研究,他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帮助。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点,在大健康领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平衡”体现在对病人和正常人的关注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对正常人的健康管理和呵护不充分。因此张贵锋建议青海不仅可以做大健康产品和营业保健品,这些都是针对慢性重大疾病防和控的产品;还可以建立共享的产业化平台;此外青海还可以开发有应用针对性的创新产品,仅仅抓住精准和方便两个关键词,在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原料等方面做到精准,在携带、吸收、服用方面等做到方便,并通过科技创新跨越政府的瓶颈。青海拥有特色的资源,以此为基础开发产品,定会大有文章。

(记者 一丁)

将西宁打造成健康产业投资热土

演讲嘉宾:肖鑫东 中国保健协会健康旅游分会秘书长

演讲主题:将西宁打造成为健康旅游目的地和健康产业投资热土

肖鑫东秘书长多年从事老年健康产业研究和中老年健康旅游项目,今年开始,健康旅游分会也在全国寻找健康旅游目的地,并在青海开展了几个月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肖鑫东觉得青海拥有的三方面资源是他十分看重的,那就是优质的动植物资源、合适的地势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而很多外地人愿意来青海、敢带老人来青海旅游,除了网上有很多理论提供依据外,还因为青海生产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和土特产品十分热销,仅仅7月上旬10天的时间,就达到了数千万元的销售额。因此青海的健康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做大做强,今后他们分会还将继续把青海作为健康旅游目的地来推荐,带更多的中老年游客来青海旅游。

(记者 一丁)

青海生物产业大有作为

演讲嘉宾:索有瑞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演讲主题:高原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与产业发展

索有瑞研究员指出,青藏高原拥有很多特色资源,它们都与健康产业关系密切,他所在的科研团队经过30年的努力,为我省的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量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特色生物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而高原生物对高原极端环境条件的特殊适应机制产生了许多独特和高活性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加之青海生物产业具有一种以上的天然产物资源造就了一个企业,企业为资源开发搭建了生产与技术平台,资源支撑企业的发展的这一特点,因此青海研究开发特色生物资源大有可为、大有天地、大有作为。

(记者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