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不痛(糖尿病足不疼)

张掖市中医医院 0
文章目录:

一起认识糖尿病足

张掖市中医医院糖尿病专科主治医师 徐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保护好我们的双足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格外关注。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足部处于远离中枢的位置,到达足部的血管和神经最为纤细,纤细的足部血管和神经长期浸润在高糖的环境中,饱受侵害,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导致足部缺乏对刺伤、烫伤、冻伤等的自我防御机制,微小的伤口容易被忽略,而足部的血液供应差,缺血缺氧的环境导致局部愈合能力下降,局部的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生长,结果便是糖尿病患者稍不留意,足部感染一触即发。

糖尿病足,轻症患者需要经过漫长痛苦的过程才能愈合,重症患者可能导致整个足部溃烂,甚至累及骨髓,最终只能截肢,有时甚至需要截去整条腿。目前,我们对糖尿病足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控糖、降压、降脂、改善微循环、扩血管治疗以外,主要以抗生素的合理选择、蚕食清创、负压吸引等治疗手段,尽最大可能保留足的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糖尿病足,和糖尿病所有的并发症一样,预防大于治疗,需防患于未然。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呢?

首先,增强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危害的认识,莫因它悄无声息,便放任它肆意破坏。很多患者因为糖尿病不痛、不痒、不难受,便将高血糖置之不理。待它破坏了眼睛、肾脏、血管、神经及足部时,再想将它连根拔起,悔之晚矣。

第二,控制好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第三,合理用药,自我监测血糖。降糖药物五花八门,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糖尿病的治疗因人而异,各位糖友千万不要生搬别人的降糖方案。

第四,自我保护和检查足部。平时穿宽松柔软的鞋袜,避免足部的破损。洗脚水的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0度。夏季小心蚊虫叮咬,避免抓伤挠伤。冬季使用热水袋和电热毯时,不要将温度调至太高,以免导致局部烫伤。经常检查自己的足部,避免干燥皲裂。

为什么糖友们一到晚上更觉得脚疼呢

血糖一定要控制稳定,医生永远都会不厌其烦地把「好好控制血糖」这一条作为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叮嘱头条,当然这就离不开每一天的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配合用药!脚麻、脚痛是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症状。但是有不少糖友给阿牛哥留言说:白天感觉倒还好,一到晚上反而疼得不行,晚上睡觉有可能被一阵刺痛惊醒,从脚趾到脚背,就像很多针一起扎,严重时连被子触碰都疼。医生听着也为糖友们感到心疼,那么为什么糖友们晚上会觉得脚痛脚麻更强烈,同时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或者缓解这种疼痛呢?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一种危害很大的足部并发症叫做糖尿病足,不少糖友以为只有得了外伤不认真护理导致感染才会发生糖尿病足,但是其真正的病因却还是在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引起下肢血管病变或皮肤微血管病变,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并难以愈合而造成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部坏疽等。

刺痛、麻木、发凉、趾间变紫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不少糖友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仍然觉得腿部寒冷,甚至要用棉物包裹取暖,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这几个症状,是在提示糖友脚部已经开始出现周围神经痛并发症了。那为什么夜间疼痛感更剧烈呢?这是因为白天糖友走动多,不必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加上白天外界刺激多,身体的感觉神经没有那么灵敏,所以对疼痛感比较迟钝。

但是一到晚上身体处于放松休息的状态,大脑皮层对神经末梢传来的刺痛感会更加灵敏,加上长期维持一个姿势导致被压迫的部位血液循环不畅,所以有些糖友在晚上会疼得更厉害,脚都不敢挨着床,只能拿靠枕垫在小腿下面,使脚悬空,才能舒服点,甚至有的要服止痛药才能入睡。

然而止痛药液只能缓解一时之急,非长久之计。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延缓甚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血糖一定要控制稳定,阿牛哥永远都会不厌其烦地把「好好控制血糖」这一条作为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叮嘱头条,当然这就离不开每一天的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好好配合用药!

可以适当补充营养神经的成分,例如维生素B1、B12、甲钴胺、谷维素、辅酶A等。

平时可以多做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事,例如睡前用温水泡泡脚、避免下肢着凉;对小腿和足部进行简单轻柔的按摩;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多去游游泳,在水中倒着行走。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尿病不疼不痒的,到底有多可怕,您看完就知道啦

有人说糖尿病不是病,不疼不痒的,该咋吃咋吃,今天本文就告诉你,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

1.糖尿病伤眼睛

没有糖尿病,就没有糖尿病眼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我们称之为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通过眼底照相来发现,表现为眼底的点状出血、微血管瘤(即眼底血管出现小的突起)、脂肪滴从血管内渗出(所谓硬性渗出)、视神经组织变性(眼底出现棉絮状斑块即所谓软性渗出)。

如果这些病变范围很小、程度很轻且不发生在眼底的关键部位,这个阶段的病变尚不可怕,还不会对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如果听之任之,眼底病变就进入了前增殖阶段,这时还可能引发大面积的眼底出血,影响视物,需要使用激光来把出血的血管“焊住”,制止出血。

如果病变进一步发展,新生血管在糖尿病的“滋养”下疯狂生长,新生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出血,这就是我们感觉的小蚊子飞(飞蚊症)、头发丝在飘的感觉;

病情进一步发展,新生血管抢占了眼睛的很多“地盘”,那“心灵的窗户”就可能彻底关上了,从此进入暗黑世界——失明。

2.糖尿病伤肾

肾脏和眼睛是一条战线的“两兄弟”,眼睛“战事”吃紧,肾脏基本也会“中枪”。

从概率上说,总体上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的患病率是1/3左右,肾病病变的患病率是1/4左右。医生会根据小便和抽血化验肾功来看看肾脏的问题有多严重,所以病友们平时不能只关注血糖,还要低头看看尿。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 良好的长期的血糖控制可以放慢肾脏损害的脚步;

  • 如果进一步发展,尿里会出现本不该出现的东西——尿蛋白,这时仅控制血糖就不够了,还要借助于一种降压药物来帮忙,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普利”家族)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沙坦”家族)。

  • 这时还要关注血压和血脂等问题,一样不管都不行。肾脏如同清洁工,清除每天身体产生出的垃圾和废料,肾病进展到最后,肾脏未老先衰,不能再完成它的使命了,于是垃圾和废料随处堆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时只能借助透析的办法,将污染身体的垃圾和废料清除出去。

透析花钱是必须的,同时透析需要每周2~3次,每次透析需要4~6小时,加上路上的时间、等候的时间,基本上一天的时间就搭进去了,工作和生活都要以透析为中心,为透析让路。

3.糖尿病伤血管

血液流经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受到高血糖的腐蚀。心脏和血管实现了血液的管道运输,接触高血糖的机会最大,而且总是最先接触到高血糖。

因此,心脏和血管常会遭受高血糖的攻击,出现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冠心病。

给脑部供血的血管出现病变,就会发生脑卒中等。

心脏、血管是红色的生命线,是重点保护对象,“深居内宫”、“护卫重重”,所以早期的病变只能依靠检查来发现,如果哪一天血管堵住了,或是破裂了,感觉到心痛、头痛,那病变往往已经很严重了,即便经过积极治疗,也会留下后遗症,甚至丢了性命。

4.糖尿病伤神经

神经在身体中扮演着“上传下达”的角色。

高血糖一样会腐蚀神经,上传下达就会出现问题,这就如同电缆线外的绝缘皮或是保护套被腐蚀,铜线直接外露,线路易发生跑电和短路一般。

手足麻木、感觉虫蚁爬、烧灼感、疼痛、半夜腹泻、便秘、吃不下饭等,背后的嫌疑犯可能都是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无论病情轻重,治疗前提都是把血糖控制好,减少每日血糖的大起大落。

否则采取任何好的办法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神经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借助于药物治疗,如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等。

症状严重的神经病变,其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过程,糖友切记不要轻言放弃。

5.糖尿病会伤脚

高血糖会让神经、血管受伤。

  • 神经受伤,脚的感觉减退,外界很多危险的信号脚全然不知,因此会发生脚磨破了不知道、烫伤了不知道等情况。

  • 再加上血管受伤,血供不好,受伤的脚就会长期长不好,处理不好的话,甚至一个小小的伤口就可能导致失去一条腿。

6.糖尿病会伤口腔

糖尿病容易引发口腔疾病。

  • 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减少、唾液内的葡萄糖增多,易引起细菌在口腔里“安营扎寨”,导致口腔黏膜发炎,黏膜触痛、烧灼痛,味觉出问题等;

  • 细菌在牙齿上“大显身手”,导致龋齿问题;

  • 细菌波及到牙周组织,会出现牙龈肿痛、牙周脓肿等问题;

  • 口腔的邻居常常也会受到牵连,出现颌骨、颌骨周围的感染;

  • 口腔内的反复感染还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长期发烧。

此外,糖友还容易出现牙槽骨骨质疏松、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等口腔问题。

7.糖尿病会伤皮肤

糖尿病还有一个特有的皮肤病——糖尿病性大疱,常常发生在四肢,为花生米大小、清澈透明的水疱,不痛也不痒。

皮肤病变都是因为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皮肤神经和血管受到波及所致。

8.糖尿病会伤耳朵

耳朵的神经、血管也很容易受到伤害,如听神经因缺血缺氧发生老化,出现听力过早衰退,早期还可表现为耳鸣、眩晕、耳部胀满感,甚至发生耳聋。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易导致外耳道炎,炎症往里发展,会引发中耳乳突炎,甚至导致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9.糖尿病会伤神

  • 有些糖尿病患者身体没被糖尿病打垮,但是精神却先被糖尿病打垮了,抑郁了。糖尿病医药花费是个不小的开支,久而久之经济负担加重,有些患者就出现了自责心理,情绪低落。

  • 糖尿病出现了并发症以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很多人会产生悲观情绪,不愿与人交往。

好好的一个人,因为糖尿病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

10.糖尿病会伤骨头

在糖尿病群体中,约有1/2的患者伴有骨密度降低,近1/3的患者确诊有骨质疏松。

胰岛素不足,直接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蛋白质分解增多。蛋白质是构成骨架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减少使得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造成骨质疏松。缺钙的骨骼如同没有钢筋的墙面,很容易垮掉。

因此,病程较长的糖友,平时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定期查血钙、尿钙。

可见,糖尿病真的很可怕,怎么办呢?唯有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作者:田建卿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