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玉土(糖尿病吃玉土好不好)
如果你有糖尿病,适合吃玉米吗?每天吃1根,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玉米,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它既能满足人的饱腹感,同时也有独特的口味,深受很多朋友的喜欢。而且玉米看起来虽然普通,但它含有丰富的营养,西方营养学研究发现,一杯玉米通常含有约 30 克碳水化合物和 5 克纤维,它还是硫胺素、镁、叶酸、维生素 C 和钾的良好来源。
那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如果你每天吃一根玉米,你会从中受益吗?另外,玉米的淀粉含量并不少,糖尿病人可以吃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长期吃玉米,你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常吃玉米的健康好处
1、你的消化系统会健康
玉米是纤维的良好来源,而纤维有助于消化,可以预防便秘,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而且据《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高纤维饮食与较低的心脏病风险有关。
2、你的眼睛会更健康
玉米中含有的抗氧化剂,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健康特别有益。根据《美国营养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减少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的风险。
3、你的心脏会更健康
玉米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包括B族维生素(如叶酸和硫胺素),以及镁和钾。这些营养素对心脏健康、神经功能和整体代谢至关重要。另外,玉米中的纤维和抗氧化剂,都对心脏健康有益《环境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包括玉米在内的全谷物消费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4、你的血糖会更稳定
虽然玉米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其高纤维含量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血糖波动。《营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纤维可以帮助缓解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有益。
5、你的体重会适当减轻
玉米的高纤维含量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也能增加饱腹感,这对于试图控制或减轻体重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吃玉米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尽管玉米对我们的身体有诸多的好处,但也有一些食用玉米的注意事项,你不应该忽视,比如:
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尽管玉米的纤维有助于缓慢糖分吸收,但仍需注意整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如果你吃了玉米,那么其他的主食则可能需要相对减少摄入量。
2、转基因问题
转基因玉米的长期健康影响尚未完全明了,选择非转基因或有机玉米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3、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玉米有过敏反应,需要注意。
4、加工产品的选择
应优先选择未加工或最少加工的玉米产品,避免高糖、高盐的加工玉米食品。
玉米是蔬菜还是谷物?
玉米的分类取决于它的食用方式和成熟程度。通常,玉米可以既被视为谷物也可以被视为蔬菜,具体如下:
作为谷物:当玉米干燥并且被用来制作玉米面、玉米片或爆米花时,它被视为一种谷物。在这种形态下,玉米通常作为谷类作物进行消费,与小麦、大米等其他谷物类似。
作为蔬菜:当玉米是新鲜和未成熟的,比如生长在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它通常被视为蔬菜。在这种状态下,人们通常把它当作蔬菜来烹饪和食用,比如烤玉米或煮玉米。
总的来说,玉米的分类取决于你如何食用它。在不同的成熟阶段和加工方式下,它可以是谷物也可以是蔬菜。
结论每天坚持食用玉米,可以为身体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包括改善消化、维护眼健康、促进心脏健康、有助于体重管理以及增强免疫力。
总的来说,玉米是一个营养丰富、对健康有益的食物选择,但如同所有食物一样,适量和多样化的饮食是关键。
© 本文为独家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糖尿病能吃玉米吗?俩糖友亲身试验给出答案!糖尿病吃饭谨记两点
“我得糖尿病3年了,最近血糖很不稳,是不是吃玉米导致的?”
对于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总有人来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像是玉米、南瓜、红薯等等,这些秋天常见的食材,又成了很多糖友重点关注的对象,想吃又不敢吃,不敢吃又想吃,总会让糖友陷入两难的局面。那对于这些餐桌上常见的玉米,糖友到底能不能吃呢?
先看一位糖友的亲身试验。
患者老吴,年初的时候刚确诊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高达15mmol/L,后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成功把血糖降下来,如今靠吃药维持,控制得还不错。老吴很喜欢吃玉米,每年都自己种点吃,也给孩子们送点。可是,今年玉米掰下来之后,老吴却不敢吃了,因为病友告诉他说,这玉米的升糖能力很强。
为了放心吃玉米,老吴专门做了个试验,早晨称了200g的煮玉米用来当早餐,玉米就是自己种的普通黄玉米,差不多是大半个,不再吃别的东西,然后分别测吃之前和吃之后的血糖,结果如下。
- 空腹血糖:6.2mmol/L;
- 餐后1小时血糖:8.9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6.2mmol/L。
按照老吴的说法,这样的结果,他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认为玉米可以吃,只不过要限量。
再来看另外一位糖友的亲身经历。
老吴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之前不让他吃玉米的病友,说这玉米是可以吃的。可是,这位病友却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原因是他曾有过吃玉米导致血糖失控的经历。
患者老周和老吴不一样,他得糖尿病多年,已经算是老糖友了,虽然一直在吃药,但是血糖忽高忽低的很不稳,病程长,病情也更严重。老周也曾拿玉米做过试验,他吃的是糯玉米,一根玉米配了一碗粥,也是当做早餐来吃,但是结果却很不一样。
- 空腹血糖:9.1mmol/L;
- 餐后1小时血糖:18.3mmol/L。
测完之后,老周吓得赶紧吃了降糖药,自打以后,他再也不敢吃玉米了。
同样是得了糖尿病,同样是吃玉米,为何俩人吃完之后的结果却如此不同呢?
1. 从糖友本身情况来看:其实,从俩人的空腹血糖情况也能看出来,老周的病程长,病情也严重的多,所以对食物的敏感性可能也会更强。更何况,即便是病情差不多的糖友,对食物的反应也会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2. 从吃玉米的方式来看:老吴是拿玉米当了早餐,而且只吃了玉米,没再吃其他的东西,选择的也是普通的玉米,但老周吃的是糯玉米,而且吃完玉米还喝了一碗小米粥,而糯玉米和小米粥都是升糖能力很强的食物,两者一起吃,必然会让血糖大幅升高。
结合两位糖友的亲身经历,“糖友能不能吃玉米”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能吃吗?
可以吃!其实,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并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忌,只不过就是要控制摄入总热量,像是玉米,这是很健康的一种食物,虽然富含淀粉,但相比于精米细面而言,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对控制餐后血糖是有好处的,所以糖友完全可以吃玉米,只不过要注意吃的方式。
怎么吃?
1. 要选择对的玉米:玉米也分很多种,对于糖友而言,要吃普通的玉米,而不是糯玉米、甜玉米、水果玉米等,最好是自己种点,这样吃着才放心。
2. 要选择对的食用方式:玉米最好是自己煮着吃,不要吃炒的甜玉米粒、炸玉米粒、烤玉米等,可以煮粥,但不能煮的太烂,搭配蔬菜和瘦肉会更好。
3. 要控制摄入量:糖友吃玉米是要当主食来吃的,所以吃玉米的同时就要等量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具体吃多少、怎么与其他主食搭配,这就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跟老吴一样,吃玉米的前后测一下血糖,这样下一次吃的话就心中有数了。
三、警示: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因人而异!最后再强调一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问题。对于糖友而言,想要控制好血糖,先要管理好日常饮食。但是,很多糖友都觉得自己已经很控制饮食了,不该吃的从来不吃,可血糖还是不稳。其实,我想说的是,正确的饮食管理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要吃合适的饭,控制合适的饭量,如此才能有效控糖。
1. 吃饭要心中有数
糖友吃饭千万不能太放纵,喜欢吃的就放开了吃,不喜欢吃的就一点不吃,这显然是不行的。最起码要心中有数,一天吃几顿,一顿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这些都要清楚。具体的方法前面也说了,就是要勤测血糖,没有把握的食物,就多测几次,逐渐摸索规律,也就知道这种食物能不能吃,能吃的话要吃多少了。
2. 吃饭要因人而异
很多糖友都喜欢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这个做法无可非议,但需要注意,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具体实施起来可能结果也不同。就拿饮食来说,可能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摄入量,别人吃没事,自己吃就会让血糖升高,所以一定不要人云亦云,还是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好好吃饭。
玉米是糖尿病的“刺客”?劝告:不想血糖“失控”,3物谨慎食用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你听说了吗?有人说吃玉米容易让血糖失控,是真的吗?”在那场小型聚会里,高大妈听闻了这般一句话,其神情专注,似乎这句话蕴含着不一般的意味。
当天,她陪家人去医院做例行检查,这件事还是挥之不去。
面前的医生是个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专家,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医生笑了笑,看着高大妈的好奇与焦虑,决定详细解释这一问题。
医生解释:“实则,针对玉米与血糖,存有诸多误解,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亦含大量纤维,多数人适度食用无虞。”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生动地阐述这一观点:“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来说,有三类食物更应该谨慎对待。”
第一,看似无害的饮料,这并不是指那些常被提及的含糖饮料,而是一些包装精美、标榜有健康效益的功能性饮品。
医生提醒,虽然市场上宣传的声音洪亮,但消费者在选择时一定要细看成分表,避免那些隐藏的糖分或添加剂。
第二则是一些“低脂”或“无糖”的食品,医生详细说明,这些食品为了弥补口感上的不足,经常会添加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和人工成分,这些成分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影响血糖或是增加身体负担。
“许多患者认为‘低脂’等同于健康,但事实上,过度处理的食品可能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
第三,人工合成膳食纤维的食品,虽然膳食纤维对于控制血糖有好处,但过量的人工纤维添加可能会影响肠道的微生物平衡,从而影响整体的血糖管理。
医生建议,尽量通过天然食物获取所需的纤维,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而不是依赖加工食品中添加的纤维。
在这一过程中,医生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调查支持他的观点,比如关于人工甜味剂和血糖反应的相关调查,以及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的统计数据。
这让高大妈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明白了正确的饮食选择对疾病管理的重要性。
高大妈回家后,她的心思一直在医生的话上打转,她开始在网上查阅有关糖尿病和食物关系的更多资料,但越查越觉得迷惑。
几天后,在医生的办公室里,高大妈提出了她的疑惑:“医生,您上次说的很对,市面上很多食品虽然标榜健康,实则隐藏了很多问题,但我现在有些迷茫,不知道除了避开您说的那些食品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饮食原则或者特殊的食物,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控制血糖?”
医生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他对高大妈的主动学习和深入询问感到满意:“其实,除了要注意避免一些食物外,还有一些饮食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血糖。”
“比如,我们来聊聊配餐的时间和方式,晚餐不宜过晚,最好在睡前三到四小时吃完,这样不仅有助于胰岛素更有效地工作,还能避免夜间血糖的激增。”
医生接着提到了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小秘诀:“你可以试试在每餐前喝一小杯水,这不仅可以帮助你减少食量,避免过量进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水的添加,可以降低整个餐次的血糖负载。”
然后医生又谈到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还有一点,就是食物的摄入顺序,比如蔬菜,再吃主食,比如米饭或者面食,这个顺序上的小调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帮你更好地管理血糖。”
高大妈听得非常认真,她从没想到控制血糖还可以有这么多科学而简单的方法。
医生还补充了一点:“此外,我还想强调一下食物自身的温度,虽然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实际上,食物的温度也会影响到血糖的反应。”
高大妈在离开之前,突然又转身问道:“医生,您还有没有其他独特的建议?比如一些不常听到的食物或者是日常习惯,可以帮助控制血糖的?”
医生见高大妈如此热心学习,便又笑着说:“既然你这么有兴趣,我再分享一些可能较少被人注意到的点,让我们谈谈调味品,很多人在烹饪时大量使用各种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味道,但却忽视了它们对血糖的潜在影响。”
“例如,大家常用的酱油和蚝油,尽管很美味,但它们含有较高的钠和糖分,过量使用会间接影响血糖,而像是苹果醋或者柠檬汁这样的天然调味品,不仅能提味,还能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这一天的医院之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检查过程,更成了一次深刻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这场意外的教育,对她而言,比任何处方药都来得及时和有效。
关于玉米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