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鲜竹沥糖尿病(复方鲜竹沥液血糖高能吃吗)
糖尿病患者得了新冠是居家隔离?还是去医院?
近日,抗击新冠“新十条”颁布,越来越多的奥密克戎阳性病例可以居家隔离了,糖尿病作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阳性了怎么办?怎么判断是居家隔离还是需要去医院?如果是居家隔离,如何隔离?药物不足和测血糖怎么办?家人照顾患者如何避免自己被感染?网传的备药清单是否都适合糖尿病?农村大众报记者邀济南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副部长牟利宁为您解答。
济南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副部长牟利宁
糖尿病本身就是基础疾病,阳性患者以往都在方舱或者是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新形势下,判断是否符合居家隔离条件至关重要。居家隔离的具体要求也应由相关指南推荐。“我们综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糖尿病基层管理专家建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与应急指引》、以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为市民提供框架性建议。”牟利宁介绍。
糖尿病患者可否居家隔离?
有两类情况区别对待
牟利宁介绍,因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机体免疫力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与应急指引》中报道10.1%~20.0%的新冠肺炎患者患有糖尿病,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为22.2%,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
“但在重症监护病房22.2%的比例之外,确实有一部分病情稳定,或是无症状感染者或是轻症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这类患者不具备自我隔离的条件,且病情有变化和加重的风险,需要去医院治疗。”牟利宁介绍,另一类糖尿病患者家庭环境具备自我隔离的条件,又自我选择在家隔离和康复。在保证病情稳定、能够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还需要监测病情是否进展。
如何评估糖尿病稳定与不稳定
以及病情是否进展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牟利宁建议,为了减少并发症和演变为重症风险,糖尿病患者评估目标应“个体化”。
根据指南建议:糖尿病稳定的患者需注意:健康状况良好患者(很少合并慢性疾病,认知和身体功能状况尚好)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应控制5.0~7.2mmol/L。
中等健康程度患者(多种并存的慢性疾病,包括肿瘤、肺气肿、跌倒、高血压、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或2项以上的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制,及存在轻至中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空腹或餐前血糖应控制在5.0~8.3mmol/L,可暂时采取居家治疗的高血糖和治疗方式。
糖尿病不稳定的患者需注意:由于发热等症状,会导致全身应激反应,血糖升高,导致新冠病程延长,或者伴随其他合并疾病和严重症状(血压控制不稳定)时,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与应急指引》,如果血糖水平超过控制目标,但空腹血糖低于13.9mmol/L且暂时不能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控制高血糖,一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微信,以及专科医务人员联系,调整药物或者加强饮食控制,力争使血糖逐渐达到目标值。
需要急诊治疗的高血糖患者要注意: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时,或者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发生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要尽早安排去医疗机构就诊,并由医务人员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
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6.7mmol/L时,发生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应立即去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口渴、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神志改变、短时间内视力下降等,即使空腹或餐前血糖低于16.7mmol/L,也应高度怀疑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应尽早去医疗机构就诊。
需要急诊治疗的低血糖及治疗方法:血糖低于3.9 mmol / L,应立即食用含糖食物等;如果血糖水平低于2.9mmol/L,但没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或反复发作低血糖且不能明确原因时,尽早去医疗机构就诊。
糖尿病患者除了监测血糖之外
还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除血糖的监测外,还需监测奥密克戎阳性感染症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其他。”牟利宁介绍,发热时往往会有脉搏、心率、呼吸增快,酸痛等等,需对症处理(抗病毒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退热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牟利宁强调,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大于38.5度)或脉搏(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超过1天;呼吸频率加快,或者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者是不能缓解的胸痛时,也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糖尿病患者居家隔离怎么做?
家人照顾患者如何避免自己被感染?
国家卫健委2022年11月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管理对象包括特殊人群:居家隔离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隔离房间内活动可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要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牟利宁强调,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
保持居家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台面、门把手、电话机等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每天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居家隔离者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隔离者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若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部位,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再丢弃。
家人与居家隔离者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表面时,应做好自我防护,带N95口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3米以上距离。
与居家隔离者任何直接接触,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陪护人员。
糖尿病需要准备哪些家用药品
哪些药物不适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牟利宁强调,对于网传的4大类备药清单,下列括号内的药物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止咳药:复方鲜竹沥液、(急支糖浆)。
止痰药: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流鼻涕:扑尔敏、西替利秦、(泰诺)。
“谨慎选择含伪麻黄碱的退热药。”牟利宁强调,常见的退热药如白加黑、泰诺都含有伪麻黄碱,由于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以使鼻塞的症状缓解,但服用后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等后果,糖尿病患者大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最好避开。如果必须服用,可调整药量,如一次吃1/3片,并密切观察。或者选用布洛芬(有轻微的胃肠道不适),以及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颗粒、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中成药。
服用含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时应多喝水。对乙酰氨基酚有解热作用,但如果大量出汗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严重时会使血液浓缩,造成血栓形成的风险。应选择多喝水、或者采用物理降温。
勿选择含糖浆的止咳中成药。一些中成药含片、止咳冲剂添加蔗糖,常见有川贝枇杷膏、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这类药物含糖易造成血糖波动。可以选择这些药相应的无糖产品。
勿选择抗流感药和抗生素。由于抗病毒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奥司他韦(流感药)等抗其他病毒药物,以及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类等抗生素药物,对预防和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株没什么效果。
“总之,新冠病毒演变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后,较之前的病毒呈现出了相对较轻的致病性,一部分感染者通过居家隔离和自我健康监测,在短时间里可获得康复。”牟利宁介绍,但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既有并发症,也可能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缺陷疾病等),且还有些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免疫的患者,要及时关注病情变化。一经诊断/居家隔离期间,如果发热不退或逐渐体温升高,或出现乏力加剧、胸闷、呼吸增快、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有可能发展成重症,请及时就医。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房孝钰
止咳、祛热痰、抗炎的复方鲜竹沥液
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呼吸道疾病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很多呼吸道疾病以咳嗽、痰多、肺热等症状较为常见。在临床治疗中,复方鲜竹沥液展现出了不错的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复方鲜竹沥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它在止咳、祛热痰、抗炎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复方鲜竹沥液概述
复方鲜竹沥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由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等七味中药精心配制而成。这些药物各自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配伍,形成了复方鲜竹沥液独特的功效。鲜竹沥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的作用;鱼腥草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枇杷叶则擅长润肺止咳、和胃降逆。这些成分的协同作用,使得复方鲜竹沥液在止咳、祛热痰、抗炎方面表现出色。
二、复方鲜竹沥液的主要功效
1. 止咳作用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咳嗽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复方鲜竹沥液中的枇杷叶含有多种止咳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咳嗽次数和强度。同时,鲜竹沥和鱼腥草的清热作用能够减轻肺热症状,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根源问题。
2. 祛热痰作用
痰多、痰稠是呼吸道疾病的另一大困扰。复方鲜竹沥液中的鲜竹沥具有显著的化痰作用,能够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此外,鱼腥草和枇杷叶等成分也能够增强呼吸道的自洁能力,加速痰液的清除。因此,复方鲜竹沥液在治疗痰多、痰稠等症状时效果显著。
3. 抗炎作用
呼吸道疾病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炎症的存在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复方鲜竹沥液中的鱼腥草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肿症状。同时,鲜竹沥和枇杷叶等成分也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三、复方鲜竹沥液的临床应用
由于复方鲜竹沥液在止咳、祛热痰、抗炎方面的独特优势,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例如:
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复方鲜竹沥液能够迅速缓解这些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复方鲜竹沥液在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肺炎: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常伴有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复方鲜竹沥液能够辅助抗生素治疗,加速病情的好转。
感冒咳嗽: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咳嗽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复方鲜竹沥液能够快速缓解感冒咳嗽症状,缩短病程。
四、复方鲜竹沥液的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服用方法
复方鲜竹沥液为口服制剂,一般成人每次服用10-20mL,每日2-3次。儿童服用时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剂量。服用前应将药液摇匀,直接口服或兑入适量温开水中服用。
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在服用复方鲜竹沥液前咨询医生或药师,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复方鲜竹沥液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近流感大爆发,愿这几个小方子能帮到大家
本文导读
如何安稳度过流感流行期
近期流感来势汹汹,大家要格外注意防护。
流感肆虐,我们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顾名思义,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流感往往起病急,一般来说会出现如发热尤其是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头痛、寒战、畏寒、乏力等症。可伴有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眼结膜充血等症。
幼儿、孕妇、老年人,以及长期患病或因免疫系统受损而难以对抗感染的人,都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
一般是通过鼻咽拭子检查确诊,如果鼻咽拭子查出有流感病毒抗原,那就可以确诊是流感。
如何治疗流感
1.一般治疗
房间要注意通风。多休息,多喝水,如果发热可以对症退热。但是儿童要注意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斯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如果咳嗽咳痰严重可考虑酌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2.密切关注流感的发生发展
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病倾向,应及时就诊。
3.抗病毒治疗
相信很多人会问,面对流感的汹涌来势,到底要不要备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它不是杀死病毒,而是限制病毒从细胞中出来去感染其他人体细胞,换言之是限制病毒在人体内大量复制扩散。它目前主要应用于甲流、乙流的治疗,推荐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这样的效果最好,并且最好要用满5天。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流感病人都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
也不推荐使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尤其是高危人群,比如65岁以上,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或者免疫抑制人群,孕妇等,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药。
再次强调,如果病程超过5天,或者是重点防护人群(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有基础病或免疫系统障碍的),或者出现呼吸困难,高热不退等症,应及时就医。
中医如何认识和看待流感
中医没有流感这一病名,根据其症状和发病特点,在中医里多归属为时行感冒范畴。
方药辨证施治
1.风寒束表,邪郁卫分
症状
发热,恶寒较重,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多喷嚏,稍有咳嗽,无痰或有少量白色稀薄痰液,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
代表方
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肺,邪在卫分
症状
发热较重,稍有恶寒,有汗不多,头痛,咳嗽,痰少而黏稠,或咽喉肿痛,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代表方
银翘散加减。
3.暑湿在表
症状
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四肢困倦或疼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泛恶,小便黄或大便泄泻,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暑化湿解表。
代表方
新加香薷饮加减。
4.热毒炽肺
症状
高热不退,咽红,咽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代表方
犀角地黄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
1.儿童抗感颗粒
组成
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
功效
清热解毒。
适用症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塞、喷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
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组成
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炒栀子、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导滞。
适用症
用于缓解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所致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3.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组成
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鱼腥草、黄芩、板蓝根、麦冬、麻黄、杏仁、甘草。
功效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适用症
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属痰热壅肺证者,或风热犯肺所致的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症。
4.感冒清热颗粒
组成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效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用症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症。
5.九味羌活丸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生地、甘草。
功效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适用症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等。
6.正柴胡饮
组成
柴胡、防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
功效
解表散寒。
适用症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症见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
7.复方鲜竹沥液
组成
鲜竹沥、鱼腥草、半夏、枇杷叶、桔梗、生姜、薄荷。
功效
清热化痰止咳。
适用症
痰热咳嗽,痰黄粘稠。
8.感冒灵颗粒
组成
三叉苦、岗梅、金盏银盘、薄荷油、野菊花、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
功效
解热镇痛。
适用症
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等症。
9.维C银翘片
组成
山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薄荷素油。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适用症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痛等症。
感冒灵和维C银翘片严格上来说都并不是中成药,其中含有西药成分,但因其熟知程度高,这里也简要提及。
这里要反复强调的是,感冒药尤其不能滥用,不能随意组合叠加使用,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肾衰竭。用药一定要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食疗方
1.葱豉汤
组成
葱白(含葱须)15~30g,淡豆豉15~30g。
做法
葱白、淡豆豉加水煮沸,即可饮用。
功效:解表发汗。
适应症
感冒初起,头痛身热,脉浮大。一般体质人群均可。
禁忌症
已经反复发汗多次不得法的,不宜再用。
2.葱姜汤
组成
葱白(连须)30~50g,生姜3片,红糖适量。
做法
葱白和生姜一起加水煮沸,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解表散寒。
适应症
外感风寒,无汗身痛,头痛鼻塞等症。
禁忌症
有明显里热的如口干口渴,喜饮凉水、便秘口臭等症不适合。
3.乌梅三豆饮
组成
乌梅3颗,黑豆、绿豆、黄豆各20g,冰糖少许调味。
做法
黑豆、黄豆、绿豆提前浸泡,将乌梅与豆子一起倒入锅中,加水烧开后转小火熬变软煮,加冰糖调味。
功效
清热生津,消暑止渴。
适应症
上热下寒,咽喉肿痛,口舌干燥,小便量少等症。
禁忌症
孕妇及易胃肠胀气者少用慎用。
4.马蹄茅根竹蔗水
组成
马蹄150g,竹蔗100g,茅根80g,胡萝卜50g,清水适量。
做法
食材洗净,马蹄去皮,将胡萝卜切成小块,所有食材加水熬煮40分钟。
功效
清热润肺,下火去燥。
适应症
热病烦渴,咳嗽, 小便赤涩淋痛等症。
禁忌症
脾胃虚寒者慎用。
注:以上方药、中成药和食疗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请在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
中医外治法
1.足浴
足浴方(仅供参考)
组成:板蓝根20g,竹叶9g,连翘10g,薄荷15g,紫苏叶10g,荆芥20g,防风9g,柴胡10g,葛根10g。
做法:煎煮药液后加入适量温水,水温约40℃,泡洗双足(可至膝部),时间最好在30分钟内。
作用:解表退热。
平素体质偏寒湿倾向,易外感者可考虑将艾叶、藿香、苏叶、苍术、独活、羌活、生姜等适量煎煮药液,再加入适量温水,水温月40℃,用于双足浸浴,每次15~20min,有温经散寒、理气活血的作用,也可提振抵抗力,增强防病抗邪能力。
侯元婕等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方足浴治疗50例甲型流感患儿,结果显示此方法在缩短患儿病程、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改善流感样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2.中药香囊
苍术、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吴茱萸、藿香、艾叶,各等分,共研细末后放在布包中。可随包佩戴或放置家中。
3.小儿推拿
这里简要介绍小儿推拿中常用于退热的手法,供大家参考。
◎清天河水
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面从腕横纹向肘横纹直推。
◎退六腑
定位: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掌根呈一直线。
操作:以食、中二指指腹,自肘横纹向腕横纹直推。
◎清肺经
定位:在无名指螺纹面。
操作:从指根向指尖直推。
◎开天门
定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往上直到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个拇指或以中指为主、食指和无名指为辅,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揉二扇门
定位: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用两手食、中二指固定小儿腕部,令手掌向下,无名指托其手掌,用两拇指甲掐之,继而揉之。
◎揉涌泉
定位:在脚掌底部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
4.刮痧
感冒初起,可选用刮痧疗法。刮痧时按照由上往下的方向,每次5~10分钟,以出痧为度。这里简单介绍常用到的刮痧退热穴位。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颈后最高点,会摸到两个椎骨,上方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大椎穴所处位置。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少商:在人体大拇指末端的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
鱼际:位于第一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大约是第一掌骨中点的桡侧赤白肉际处。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委中:在腘横纹的中点,股二头肌腱和半肌腱中。
但要注意这些人不能刮痧: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5.穴位贴敷
张奕颖等在常规治疗(抗病毒治疗、口服中成药退热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治疗组将中药(组成:葛根20g,柴胡15g,荆芥10g,冰片6g)研为细粉,用蜂蜜调和后贴敷于大椎、双侧曲池、双侧肺俞辅助退热,结果显示对于流感病情较轻者,中药穴位贴敷能加快退热起效时间,缩短痊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韦利红等采用穴位贴敷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痊愈率达63.7%,总有效率为91.2%。
5.刺络拔罐
胡厚君等采用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流感,具有良好的泄热效果。
骆燕宁等认为除采用针灸疗法外,还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刺络放血、走罐等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流感,结果表明此方法治疗流感总有效率达89.8%,特别是对于风寒夹湿型流感效果较为明显,总有效率达97.1%。
防治流感要注意这几点
1.提振正气,增强抵抗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风寒,慎起居,合理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
有条件的建议预防性接种流感疫苗。不过打了流感疫苗并不能绝对避免得流感,但会降低中招风险,感染后重症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降低。
2.重点人群做好预防
65岁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的小朋友、孕妇及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或有免疫系统障碍等人群,是流感感染的重点防护人群。
在流感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明显不适或并发症,要及时就医求诊。
3.注意个人卫生
公共场所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同时注意开窗通风清洁。
最近多种呼吸道病原体肆虐,大家都要积极做好防护噢。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黄静,沈其霖,谭君宜,黄晓雪.中医外治法治疗流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2,13:103-106.
来源: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