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多久会有肾病(糖尿病多久会有泡沫尿)

肾病内分泌科高菁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并发肾病需要多长时间?

从发现糖尿病到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的并发症,大概需要10-15年左右,患者由糖尿病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所需时间并无明确定论,具体时间因患者的个人体质、病理原因以及致病基因状态有关。只能说大概时间是这样。

从临床肾病的大量蛋白尿发展到肾衰竭,大概需要5-10年,从发现糖尿病到临床进展到肾衰竭甚至死亡,大概的生存期在20-30年左右。当然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非常达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就及时发现了,肾病的进展就会慢,最终进展到大量蛋白尿甚至是肾衰竭的阶段就要久。

如果发现糖尿病仍然不注意饮食习惯,血糖指标不达标就会缩短进程,也就是糖尿病肾病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肯定要小于20年。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注意尽量不要吃甜的食物,要多吃粗粮,少喝汤,同时也要互相配合适当的活动锻炼来帮助减轻血糖的情况,如果仍然控制不好就应该立刻去就医诊断治疗。

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前兆:

糖尿病并发肾病常见的症状有水肿、蛋白尿、贫血、高血压等症状。尿中的泡沫比较多,此时可能就出现了一些蛋白尿,有蛋白尿的时候泡沫相对比较多。此外,视物模糊,视线不清,脸色发白或者发黄,时不时地腿脚抽筋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它的前兆,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糖尿病肾病进展分5个阶段,你在哪个阶段,距离尿毒症有多远

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约占所有尿毒症的10%。有3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直接转归为糖尿病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进展分为5个阶段,看看您处在哪一阶段?距离可怕的尿毒症有多远?

第一阶段:肾功能正常

这一阶段,当你被发现是2型糖尿病时,可能已经有糖尿病多年了。

  • 如果这时的你不很好地配合专业的糖尿病医生积极治疗,那么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可能有10-15年

  • 如果能坚持积极的治疗,配合每年定期地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如尿常规、尿白蛋白(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清肌酐浓度(估算eGFR),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那么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可能是30-40年

  • 这时的你,肾脏完好,没有蛋白尿,肾脏彩超没有肾脏体积增大。

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尿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一定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驾驭好“老五驾马车”,戒烟限酒,同时驾驭好血糖、血压、血脂、血粘度、体重这新五驾马车,只有这样才能让尿毒症离你更远。

第二阶段:间断微量白蛋白尿

这时的你,可能患糖尿病已有5-10年了,而且没有规范治疗,或者是规范治疗10-20年了,你需要参照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判断你处于哪一阶段。

  • 如果你处在Ⅰ期: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

  • 或Ⅱ期: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晨尿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正常,病理检查可发现肾小球基底膜(GBM)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

那么你是很幸运的,这一段阶段肾脏并没发生实质性的损害,肾功能完好,积极治疗完全可治愈。

但是你需要继续每年定期检查尿蛋白、血肌酐浓度、肾脏彩超,了解病情变化。

此时,可能有蛋白尿和高血压,这都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关键,如果及时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到0.5g以下,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就不会对肾功能造成实质损害,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可能是30年至40年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尿毒症离你只有10年了。

第三阶段: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因为没有认真规范地治疗,你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各种并发开始出现,你的肾脏进入Ⅲ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ACR为2.5-30mg/mmol(男),3.5-30mg/mmol(女),病理检查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

此时你的肾功能已出现了实质性的损害,损害基本达到一半。如果不注重治疗和保护,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

这一阶段除了要控制蛋白尿、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治疗外,还要防止一些对损伤肾脏的情况及药物,如感染、高尿酸血症、泌尿系结石梗阻、肾积水、肾毒性药物。

这个阶段可能会陆续出现的一些肾损害的并发症,如贫血、浮肿、电解质紊乱等,必须积极治疗,否则,你离糖尿病尿毒症就只有5年了。

第四阶段: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ACR>30mg/mmol,部分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这一期的肾功能损失已达到70%,肾功能的进展也比前两个阶段要快很多,稍不注意可能就直接进展到尿毒症,如感染、创伤、药物等均可加速肾功能损害。

此时的治疗,已经无法逆转损害严重的肾功能。

但经过积极治疗,仍可稳定或延缓疾病向糖尿病尿毒症发展,这时,你离糖尿病尿毒症只有1-2年的时间了,也许随时可能发展成糖尿病尿毒症。

第五阶段:肾衰竭期

第Ⅴ期:肾衰竭期。你已经是尿毒症期了,这一阶段肾功能已完全失代偿,评价肾功能的关键指标有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这些指标的升高均意味着体内潴留毒素的增加。

因此,治疗的重点要清除体内毒素,用西医药物控制和中医特有疗法可以清除一定的毒素。

当血肌酐超过300ummol/L以上时,必须透析治疗,透析方式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行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

糖尿病肾病如何进展,就看您如何把握机会!

简介

作者:向建平 主任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代谢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学术带头人

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

未来10到20年或迎来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高峰期

中青在线讯(杨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原春琳)近日发布的《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醒:若不在特定人群范围内给予干预,未来10~20年,中国会迎来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的高峰,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报告》给中国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画像: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60岁以下的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比例超过50%;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梗阻性肾病和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的病因谱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中位住院费用比非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出30%;慢性肾脏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合并冠心病、心衰和脑卒中的比例分别为18.2%、16.0%和12.9%。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际上,糖尿病肾病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病因,而既往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约一半由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与发达国家的疾病构成明显不同。《报告》称,随着近3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与发达国家报道的患病率水平相当,糖尿病肾病已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位病因。

《报告》详细分析了因患尿毒症而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状况:血液透析是我国透析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91.0%);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比美国和日本报道的透析患者平均年龄要年轻;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402.18/百万人口和39.95/百万人口,透析患者的发病率为122.19/百万人口;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为45.5%,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为27.1%;透析患者的住院次数为1.8次/每人每年;透析患者在人群中占比与其高昂的医疗花费不成比例,具有“医疗费用放大器”的作用。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江华教授认为,近30年来,慢性肾脏病的死亡率在增加,而它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防治的技术和手段,而是很多人不知晓、缺乏科学的数据。中国有1亿多肾脏病患者,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如何做出中国的标准与指南,是一个挑战。

对此,《报告》执笔团队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一,亟需推动建立全国性的肾脏疾病监测体系,基于已有多源数据库以及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为肾脏病的监测与管理带来新的契机;第二,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特征存在明显地区和城乡差异性,需要加强基层医院肾脏专科资源的配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并加快区域性肾脏病诊疗中心的建设;第三,糖尿病肾病为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最常见病因,中国肾脏病的学科建设需要向糖尿病肾病倾斜,建议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杠杆、结合分级诊疗制度、以专业协会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工作,以降低因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所带来的沉重负担;第四,终末期肾脏病消耗我国大量医疗资源,建议提升我国透析服务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包括提高医疗保障力度、加强全国尤其是基层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据介绍,由北京大学肾脏病学系和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报告》,基于4个全国大型数据库,由30位工作委员会成员历经12个月编写完成,在50名国内外咨询专家的支持下,统计了近100万例肾脏疾病患者资料,全面描述了我国慢性肾脏病和尿毒症患者的疾病特征及负担。(健康中国)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