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基层医院糖尿病现状(基层医院糖尿病精准教育与管理能力提升考试答案)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蓝色县域”项目5年覆盖中国1854家县级医院 提升基层医生糖尿病诊疗水平

“蓝色县域”项目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为进一步织牢分级诊疗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王璐 摄

中新网上海8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即“蓝色县域”项目)20日线上线下举行全国交流会。据了解,“蓝色县域”项目2017年起开始实施,5年来,累计覆盖全中国1200余个县(区)的1854家医院。连续5年参与项目的县级医院总体临床服务能力综合评分实现了“倍增式”增长。据透露,今年,该项目计划覆盖1000家县级医院。

“蓝色县域”项目全国交流会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办,官员、学者、医生等共同探讨以糖尿病管理为抓手的基层慢病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据了解,“蓝色县域”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开展,持续探索“促进县级医院内分泌学科发展,提升基层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诊疗水平,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糖尿病防控模式”的可行路径。

202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联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继续开展“蓝色县域”项目。今年,项目计划新增“县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交流会议和“县域医共体赋能”行动,以提升广大县域医院临床与管理能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以糖尿病为突破口的分级诊疗工作,要求以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自此,县域成为中国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战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指出,县级医院承担着中国近三分之二人口的疾病诊疗与健康管理重担,县域医疗依旧面临患者人群庞大、医疗需求增长、资源发展不均衡、学科短板明显、人才能力待提升等现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方面指出,县级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方面的一支主力军,承担着提升县域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的主要任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蓝色县域”项目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逐步促进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做好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表示,“蓝色县域”项目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为进一步织牢分级诊疗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县级医院管理水平,赋能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黄二丹指出,县级医院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构建优势专科,同时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升县域就诊率,满足县域民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连续5年参与项目的县级医院总体临床服务能力综合评分实现了“倍增式”增长。 视频截图

国务院参事、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介绍,根据2021年参与项目医院的有效调研数据显示,95%的医院认为“蓝色县域”项目能帮助到医院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对连续5年参与项目的86家县医院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县级医院内分泌科或学组的医护士人员、床位数均得到显著增加,总体临床服务能力综合评分实现了“倍增式”增长。“蓝色县域”项目把握工作重点,打造强势专科,有利于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做到把患者留下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超指出,面对当前糖尿病等慢性病挑战,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县域医院包括糖尿病管理在内的慢病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与此同时,多部糖尿病专科防治管理指南发布,推荐引入先进防治理念与新型治疗药物,推动构建多学科协作管理流程,共同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浙江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院党委书记龚月江当日强调:“只要掌握了技术,把握住方向,发展不是问题,当地民众将成为发展的重大受益者”。安徽明光市人民医院院长吴志勇表示,通过慢病中心建设可以补弱势、强优势、增亮点,把患者留在县域。广东开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吴妙琼看重“强院先强科”,要因地制宜寻求发展方向,着力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通过高质量的医疗和服务留住患者。山西左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段儒表示,通过强化专科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等充分发挥县域医院“龙头”作用,提升县域就诊率,减轻民众负担。

作为项目的公益支持方,相关跨国药企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说,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企业将以糖尿病防控为切入点,支持县级医院内分泌科室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升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助力县级医院发挥龙头作用。(完)

“调糖中心”实现县、乡、村三级诊疗,助力基层糖尿病管理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通过信息化手段,‘调糖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诊疗,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治疗于一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防治于一体,糖尿病并发症中西医综合结合治疗,以及‘三高’共管的慢病防治模式,造福更多人。”

在1月8日-10日举行的第十届医学家年会上,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会长、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诊治中心主任宋光耀荣获“区域领导力院管专家”称号。

宋光耀介绍,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率先推动“调糖中心”建设,落实“1 3X”糖尿病防治模式,截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26家“调糖中心示范单位”。

2024年11月30日,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会长、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诊治中心主任宋光耀(右一)在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调糖中心”。专家供图

宋光耀介绍,“1 3X”模式中的“1”指的是建设一个由二级医院、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级医护人员组成的“调糖中心”;“3”则代表实现糖尿病防治的县、乡、村三级诊疗模式,包括宣传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筛查等一级诊疗在村,一般治疗及并发症初筛等二级诊疗在乡镇,特殊糖尿病分型、严重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以及急性并发症的三级诊疗在中心;“X”则意味着一个“调糖中心”带动X个乡镇或社区或村糖尿病的管理。

“‘调糖中心’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县级医院内分泌学科建设,还实现了全院血糖无障碍统一管理,提高了二级医院全院医疗质量,符合DRGs/DIP付费的要求。”宋光耀说。

责编:陈龙飞

主编:田茹

校对:谷雨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努力提升基层医护糖尿病诊疗水平

《基层糖尿病大赛病例集优选》新书已经正式发布。晓涵 摄

《基层糖尿病大赛病例集优选》新书已经正式发布。晓涵 摄

中新网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众多,血糖控制率仍需提升。在基层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民众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水平非常有限,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也亟待提高。

记者4日获悉,中国正努力对基层全科医生开展糖尿病诊疗能力及防控管理水平的培训。自2018年启动以来,“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项目在4年内共计培养了近3000名首席医师,覆盖中国40余个城市。相关调查显示,94.1%参与项目的基层医生认为个人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指出,通过几年的探索,该项目打造了一套系统性、连续性、递进性的新型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提升培训的精准化,实效化。在提高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化诊疗能力和水平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探索建立基层糖尿病管理能力建设路径,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落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据了解,2021年项目面向天津、河北、山东、广东、重庆5省市的1000名学员,实施线上理论培训、线下临床带教和基层糖尿病典型案例分享等活动,满足不同层级、类别、地域的人员精准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基本公共卫生处三级调研员王旭丹接受采访时表示,“2021年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以点带面,让基层医务人员在病案例分享中切磋实践,使基层慢性病防治诊疗水平与基层医务人员慢病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健全慢病防治体系、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日,记者了解到,《基层糖尿病大赛病例集优选》新书已经正式发布,将进一步为基层糖尿病防治提供经验指导。该书面向“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项目既往培训的全科医生征集糖尿病防治中的最佳实践和临床管理典型案例,最终有60篇案例收录其中。(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