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糖尿病血糖(孕前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糖尿病患者可以备孕吗?医生给出血糖标准值,能达到的问题不大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疾病,妊娠可使血糖升高,糖尿病病情加重,增加胎儿及孕妇发生各种意外的风险,如巨大胎儿、感染、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等。
糖尿病不仅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还关乎着女性是否能正常生育的问题。如何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平安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成为了很多糖尿病专科医生的命题。
生儿育女、晋升妈妈是不少女性的愿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不例外。然而不少女性糖尿病患者都面临这么一个问题:血糖控制在多少才可以备孕?
糖尿病患者备孕前,对血糖的管控较平时更为严格,正常情况下,建议在血糖控制良好2-3个月后再计划怀孕。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极大可能会影响胎儿以及孕妇身体健康。建议备孕前先控制好血糖,客观准确地监控血糖数据,达到可怀孕的标准范围再考虑怀孕。
建议先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次,怀孕之前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3.9到6.5mmol/L,餐后血糖尽可能小于8.5mmol/L;另外,在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要小于7.0%;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有利于胎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孕妇的血糖标准比普通人低。怀孕期间由于本身消耗比较多,此时的血糖比非孕期血糖会更低一些,如果孕期血糖偏高,会给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巨大胎儿、孕期胎的畸形等,因此孕期血糖的控制必须要达到上面说的标准。
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应注意什么?在怀孕期间,糖尿病患者同样要控制血糖,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或者使用经过认证的家用便携式血糖仪,随时监测血糖,掌握血糖波动规律,并且积极与内分泌医师联系,这是糖尿病孕妇安全平稳度过孕期的重要措施。
孕妇在进行血糖监测的前一晚,晚上10点后尽量不要进食含有能量的食物,同时要保证心态平和、睡眠顺畅,第二天最好在上午八点半之前测空腹血糖。对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监测,建议在相对比较平稳安静的状况下进行,避免剧烈的运动、情绪剧烈的波动、外界干扰因素。当然也要避免应激状况,比如发热、感冒等会影响血糖的数据,不适合进行血糖监测。
另外,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起居有节,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营养搭配合理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特殊的生理状况,在孕期里需要比一般孕妇更注重血糖的控制。最好在控制好血糖再备孕,在孕中也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及早住院调整降糖方案。
#家庭医生超能团# ##真相来了#—糖尿病的真相# #青云计划#
要生健康宝宝必须控血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旭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杨慧霞团队合作,在《公共科学藏书楼·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提示,孕前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孕前孕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据悉,该研究纳入6447339名育龄女性,对备孕女性孕前空腹血糖水平筛查结果及其妊娠结局随访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人群中孕前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率分别为1.18%和13.15%。孕前患糖尿病的女性中,糖尿病知晓率仅为1.2%,且所有知晓自身患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仅有37.28%孕前血糖控制达标。伴随女性孕前空腹血糖水平的不断增加,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与正常血糖水平组相比,空腹血糖受损组发生自然流产、早产、巨大儿、足月小样儿和围产期婴儿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8%、2%、7%、6%和8%,糖尿病组发生自然流产、早产、巨大儿、足月小样儿、出生缺陷和围产期婴儿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11%、17%、13%、17%、42%和59%;而与糖尿病非治疗组人群相比,孕前糖尿病控制达标组女性发生早产、巨大儿和围产儿死亡的风险分别下降62%、42%和92%。
据文章作者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科研所副研究员杨英介绍,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前超重或肥胖等高危孕妇比例增加,孕前糖尿病孕妇比例增多,由于孕前知晓率低、血糖控制情况不佳,不良结局风险进一步增加。孕前空腹血糖检查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血糖控制情况。应加强对孕前糖尿病的宣教,建立糖尿病高危孕产妇的孕前孕期协同防控机制,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孕前咨询,对明确诊断的孕前糖尿病孕妇建议转诊至三级医疗机构或糖尿病诊治中心进行围产保健,以改善妊娠结局。(甘贝贝)
研究发现中国糖尿病孕前知晓率较低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林苗苗)我国研究者近日在国际医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发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女性孕前糖尿病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孕前血糖异常显著增加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研究发现,被调查人群的孕前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率分别为1.18%和13.15%。在孕前糖尿病的女性中,孕前知晓率仅为1.20%,且在知晓自身患有糖尿病的研究对象中,仅有37.28%孕前血糖控制达标。
据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英介绍,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我国高龄、孕前超重或肥胖等高危孕妇比例增加,孕前糖尿病的孕妇比例也进一步增加。研究发现,随着女性孕前空腹血糖水平的不断增加,流产、早产、巨大儿等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在子宫内高糖环境暴露下的胎儿,发生成年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综合征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专家建议,在孕前和孕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应充分重视我国育龄女性糖尿病孕前知晓率仍较低、血糖控制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孕前血糖筛查以及糖尿病孕前干预管理,在促进母婴健康的同时,也对下一代远期成人糖尿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大规模人群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杨慧霞团队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旭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对2010年至2016年期间全国2907个县的6447339名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女性进行空腹血糖筛查,并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