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控糖措施(糖尿病患者控糖经验分享)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控血糖,需要生活方式配合,10个细节,最好都做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控制血糖的话,可能就会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而控制血糖的过程也是一场持久战。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之外,在平时生活方式也要学会适当的改善,这样才能够让控糖的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糖尿病患者,控血糖,需要生活方式配合,10个细节,最好都做到

第一,调节好心理。

如果想要控制血糖,首先就要做好心理改变,如果过分紧张或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可能就会诱发血糖异常波动,所以请你在平时一定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

第二,饮食调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调理也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在平时像甜食少吃以外,像那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应该要管住嘴。

在平时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一些深绿色的蔬菜,适当的吃点豆类,鱼肉,全谷物,这样才能够维持身体中的血糖平稳。

第三,保持好睡眠。

有研究表明,如果睡眠不足或者睡眠时间过长,也会诱发身体中的血糖水平发生波动,所以请你在平时一定要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

第四,控制体重。

肥胖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祸根之一,中医讲肥胖是万恶之源,如果过于肥胖的话,就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身体中的血糖发生紊乱,所以想要控制好血糖,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体重。

第五,要学会控制血压。

人的血压和血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身体出现了高血压的话,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血糖也会发生紊乱。

第六,戒烟戒酒。

很多人会存在吸烟喝酒的行为,但是吸烟喝酒也会导致身体中的血糖发生紊乱,而且对于服用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吸烟喝酒还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

第七,注意饮水。

糖尿病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异常的口渴,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之后出现尿糖,并使尿量增加,引起渗透压升高,所以就会出现口渴的情况,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饮水量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左右。

第八,每天坚持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坚持运动也能够很好的帮助维持身体中的血糖,平稳加速血糖的消耗和分解预防并发症。

第九,注意全身变化

如果身体中的血糖发生异常,身体的组织修复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外周神经系统可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身体出现了细小的伤口可能就会不易察觉,而且伤口也不易愈合,容易形成溃疡,所以在平时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变化,请趁早进行调理。

第十,做好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控糖的药物放到最为明显的地方,一旦身体中的血糖突然升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理。

血糖控制是一场持久战,希望你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些细节问题要注意好,希望你能够坚持做到最好一个也不能少,各位糖友,加油吧。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怎么控糖?90%的人都理解错了

老高

XX查出糖尿病了。

哎,以后不能吃馒头米饭了,水果也不能吃了。

老李

老高

是啊,含糖的都不能吃了。

身边总听到这样的对话,这年头,糖尿病俨然成了一种常见病,那么糖尿病患者还能吃什么?

①主食:谷薯类,要粗细搭配。每日至少三餐,主食总量控制在150g~250g,早中晚比例1:1:1或1:2:2。两餐间隔4~6小时为宜,少食多餐,加餐的热量从下一餐中扣除。

②蛋白质:瘦肉、家禽、鱼虾、蛋、豆类、奶类。荤素搭配,蛋白质类占每日总热量的20g~25%。

小贴士

运动时保持的脉搏(次/分)<170-年龄(例如50岁的糖友,运动时的脉率保持在120次/分左右比较合适);当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能说话、不能唱歌,此时运动强度比较合适。

● 运动前:测血糖,当>13.9mmol/L时不可运动,而<5.6mmol/L时应该加餐后运动。

小贴士

穿着宽松衣裤、合脚运动鞋及必要防护用具,避免出现运动伤害。正式运动前先做10分钟低强度有氧热身运动,以免拉伤。随身携带糖尿病病人信息急救卡以及几块糖、饼干、含糖饮料等应急食品。

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血糖,牢记这5个饮食原则,或能有效控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知道吗?现在全世界有超过5亿人患糖尿病,这还不包括那些“在边缘疯狂试探”的高血糖患者。糖尿病,这个看似温柔的“甜蜜陷阱”,其实比你想象中更危险。它不仅让你的血糖飙升,还会让心脏、肾脏、眼睛等身体“高管们”疲于奔命,最后全盘崩溃。

但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真的能靠饮食控制血糖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控制血糖的关键就在于掌握这5个饮食原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科学饮食,让你的血糖乖乖听话。

原则一:控糖不等于“禁糖”——别让身体“罢工”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说“控糖”,就像听到了戒奶茶的噩耗,立马把所有甜食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连水果都不敢碰。但真相是:控糖≠完全不吃糖!

人体需要糖分来提供能量,就像汽车需要加油。如果完全拒绝糖分,你的身体会像没油的汽车,直接“熄火”。关键在于吃对糖——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比如全谷物、燕麦、红薯。它们能让血糖缓慢上升,而不是像喝可乐那样,让血糖“坐过山车”。

比喻一下:低GI食物就像温柔的“慢性子”老师,耐心把糖分释放到血液里;而高GI食物则像暴躁的“速成班”教练,急吼吼地让血糖冲上天,然后再狠狠摔下来。

小提示:水果怎么吃?
  • 选低GI水果:草莓、苹果、猕猴桃是你的好朋友;
  • 别榨汁:榨汁等于拆掉水果的“防护网”(膳食纤维),血糖升得更快;
  • 控制量:一天一个拳头大小就够了,别贪多。
原则二:拒绝“孤独的碳水”——让蛋白质和纤维来陪伴它

你有没有发现,吃一碗白米饭后,血糖蹭蹭往上涨,但如果加上一块鸡胸肉和一些蔬菜,血糖就像被“拴住”一样,涨得慢多了。这背后的秘密,就是营养搭配的“黄金三角”——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为什么碳水需要陪伴?
单独吃碳水,等于直接把糖分“直送血液高速公路”。而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就像“减速带”,能减缓糖分的吸收速度,让血糖平稳上升。

有趣的是,科学家发现,吃饭的顺序也很重要。如果你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血糖的升高幅度会小很多!这就好比堵车时,先让自行车(蔬菜)通行,再让小汽车(蛋白质)通过,最后才放大卡车(碳水化合物)进来,整个交通系统(血糖)就不会崩溃。

原则三:学会“好脂肪”和“坏脂肪”的区分

有人觉得控制血糖只和糖分有关,于是天天吃炸鸡、披萨,结果血糖和胆固醇双双飙升。其实,这些高脂肪食物会让胰岛素的工作变得更难,导致血糖控制变差。

什么是好脂肪?
好脂肪是指不饱和脂肪酸,它们能保护心血管,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比如:

  • 坚果(每天一小把,别贪嘴);
  • 鱼类(三文鱼、沙丁鱼);
  • 橄榄油(炒菜时少量使用)。

坏脂肪则是反式脂肪,它们藏在奶茶里的奶精、薯片里的油炸工艺中,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让血糖更难控制。所以,奶茶党们,想要血糖稳定,真的该考虑和奶茶“分手”了。

原则四:分餐制——别让你的胰岛素“加班”

假设你是个上班族,每天工作8小时已经很累了,但突然老板要求你早上8点到晚上12点无休加班,你会怎么样?崩溃呗!而胰岛素的感受也是如此。

如果你一顿饭吃得过多过快,胰岛素就得“超负荷运转”,最后可能直接罢工。所以,与其一顿吃到撑,不如少量多餐。每天分成4-6顿,每顿吃个七分饱,不仅让胰岛素轻松点,还能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小技巧

  • 随身备点健康零食:比如一小包无糖坚果或一根黄瓜;
  • 定时吃饭:别等饿到前胸贴后背才想起吃饭,否则容易暴饮暴食。
原则五:水是“血糖的好朋友”,饮料是“背后捅刀的人”

糖尿病患者必须明白一个铁律:水是最好的饮料! 血糖高时,身体为了排掉多余的糖分,会让你频繁上厕所。如果你喝水不足,血液会变得更浓稠,血糖水平更难控制。

那含糖饮料呢?

它们不仅是“糖尿病制造机”,还会直接让血糖飙升。别看一瓶奶茶、可乐喝得爽,那可是给身体“灌糖炸弹”。就算是打着“无糖”旗号的饮料,也可能含有人工甜味剂,对胰岛素敏感性有负面影响。

水喝多少合适?
一个简单的公式:体重(kg)× 30ml,比如你60公斤,建议每天喝1.8升水。当然,运动多或出汗多时可以适当增加。

小结:糖尿病饮食其实没那么难!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是“吃草”式的苦行僧生活,而是科学饮食的艺术。掌握了这5个原则,你的血糖不仅会听话,还能让身体更健康。回顾一下:

  1. 控糖不等于禁糖,选择低GI食物;
  2. 搭配黄金三角,让碳水别孤单;
  3. 拥抱好脂肪,远离坏脂肪;
  4. 少量多餐,别让胰岛素加班;
  5. 多喝水,远离含糖饮料

最后记住,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与其每天焦虑,不如学会和它“和平共处”。当然,控制饮食只是第一步,定期监测血糖、适量运动、按时服药,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 《糖尿病全球报告》.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