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半年(糖尿病半年了才发现)
糖尿病足破溃半年不愈,“吸血鬼”疗法助力伤口愈合
因糖尿病足破溃半年不愈,68岁的王奶奶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张海涛主任仔细查看患者伤口,通过清创换药数次后伤口感染已控制,但未见肉芽组织生长,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给予详细评估后,决定实施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治疗。4次PRP凝胶治疗后患者伤口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创面上皮生长,王奶奶伤口愈合开心出院。
富血小板血浆(PRP),指通过离心静脉血获得的富集血小板的血浆,在国外,PRP治疗也叫“吸血鬼”疗法,“吸血鬼”吸的可是自己的血。PRP治疗技术,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的外周血,经过离心分离等技术,提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利用自身血液制作的富含血小板的高浓度血浆,有迅速止血、止痛、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PRP中富含各种生长因子,促进创面周围微血管再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创面修复。PRP目前已被大量应用于糖尿病足、压疮、烧伤、静脉性溃疡等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中,且取得较好疗效。
近年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PRP技术,为许多糖尿病足患者经久不愈的慢性创面带来了新希望。
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风险高达15%至25%,在所有截肢患者中,糖尿病足患者占50%,5年内复发率约为65%,5年死亡风险增加2.5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困难、预后差、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造成了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
内分泌科主任张海涛介绍: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常用方法,如各式各样敷料应用、清创换药、抗感染等,但疗程长、费用高、复发率高、效果还不理想。随着生物医学领域不断进步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方法越来越多,PRP技术优势也脱颖而出。
1、安全:PRP具有自源性,无疾病传播、免疫排斥反应等担忧。
2、相容性好: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与体内正常比例相符,具有最佳的协同作用。
3、自凝结:可凝固成凝胶状,粘合组织缺损处,防止血小板流失,使其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
4、修复快:具有大量纤维蛋白,为修复细胞提供良好支架,还可以收缩创面,促进凝血,刺激组织再生,促进伤口闭合。多种自体生长因子提供最佳的再生能力,促进脸部衰老的细胞凋亡,再生新的细胞,使人拥有年轻的肌肤。
张海涛提醒,糖友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除了要严格控制自己的血糖,恰当的生活方式外,还需定期到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筛查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一旦发现糖尿病足或皮肤溃疡,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导致截肢或脓毒血症等风险,经过相关评估后可予富血小板(PRP)凝胶技术处理创面,加速伤口愈合。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易丹
编辑:石荣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已被大家熟知,但糖尿病足大家听说过吗?
糖尿病足病,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病的主要症状
初期:双脚麻木、发凉、感觉迟钝、浅表伤口不易愈合。
中期:常常发生足部溃疡不易愈合。例如:不合适的鞋子挤压出现水泡、擦伤、皲裂、鸡眼、胼胝等处理不当引起感染等。
后期:发生坏疽,需要截肢或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1、严格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和根本。
2、早期筛查,定期检测血糖
定期做足部神经血管皮肤的各项检查,发挥预防的作用。
3、体重管理和运动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等。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争取每周至少4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4、戒烟
烟酒会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亦能影响血管的弹性,尤其吸烟时,下肢血管的收缩会给本来血运不好的足部带来雪上加霜的后果 。
5、定期复诊
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半年复诊一次的;有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血管异常的糖尿病足患者:3~6个月复诊一次;既往有足部溃疡病史或截肢病史的糖尿病足患者:1~3个月复诊一次。
糖尿病足病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足部异常,一定不能麻痹大意,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避免截肢等悲剧发生。(云阳县人民医院)
糖友因老茧引起脚底疼痛发黑,出院前暖心护士送上特制爱心鞋垫
极目新闻2月25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简杰)52岁的大车司机梅先生患有糖尿病十余年,近日,他的左脚脚底板老茧处疼痛、发黑近乎破溃。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医后,该院护士经精心护理治疗,还为其特制了鞋垫,减轻他脚落地时的疼痛,让老糖友直呼暖心。
52岁的梅先生是一名大车司机,有30年驾龄,12年前,梅先生就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一般。因为大车的离合器相对比较沉重,梅先生开车的时候又喜欢穿那种软底的布鞋,时间一长,他的左脚脚底板上就长了一个厚厚的老茧。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把老茧修一下。最近半年,他开始出现左脚疼痛的情况,行走的时候感觉会加重。因担心安全隐患,他便申请了转岗。5天前,梅先生的左脚老茧处开始出现发黑的症状,没两天变得愈发严重。随后,梅先生前往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医,该科贾婷医生诊断他患上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来得还比较及时,黑色应该是淤血造成,皮肤还没有破溃,要是破溃感染了就麻烦了。”贾婷对梅先生说。经过控糖治疗,梅先生血糖逐渐稳定,该科伤口专科护士张雪玉为梅先生进行了3天的足部护理,其足部发黑的症状也渐渐消退。
昨日出院前,贾婷叮嘱梅先生要控制好血糖定期复查,修脚注意不要划破足底皮肤。张雪玉还特意买了几双鞋垫,并将鞋垫对应梅先生脚底老茧的地方剪了一个洞,这样梅先生在走路的时候,老茧处直接受力的情况就会减轻,疼痛感也会消弱。“你们医护人员真的是太贴心了,真的很感谢你们。”梅先生感激不已。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红表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较为多见,多表现为反复麻木、针刺、疼痛等感觉异常,如不注意,任其发展,可能造成足部溃疡、坏疽,有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为足部老茧引发的糖尿病足并不少见,也有糖友因自行修剪老茧出现破溃、感染造成。毛红主任提醒,有足底老茧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可自己动手对鞋和鞋垫进行修改,让其适合自己的情况,防止挤压。部分糖友还要纠正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如果足部出现不适,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预防溃疡的发生。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报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