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憋尿糖尿病吗(憋尿血糖会升高吗)

梁医生科普 0
文章目录:

看诊3万糖尿病人后发现:睡觉爱憋尿,患糖尿病风险或增加5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人活一辈子,总要经过几个“健康警告”,其中有些警告实在是出乎意料,像那种看上去很普通的生活习惯,居然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比如,谁能想到,自己睡觉时老爱憋尿这个事,居然跟糖尿病的风险有着直接关系。

要说这事,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接下来的内容,可是有数据为证的。

如今,全球糖尿病的患者数量已经突破了数亿,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更是糖尿病的重灾区。

然而,在这海量的患者中,有不少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问题——睡觉时憋尿。

经过对3万名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医生发现,长期存在夜间憋尿习惯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常人高出整整50%。

这个数据不容小觑,甚至可以说是个“警钟”了!

一、夜间憋尿为什么会与糖尿病挂钩?

如果你睡觉时每晚都喜欢憋着不去厕所,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没有糖尿病的风险呢?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憋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问题,它可能暗示着身体的一些潜在健康问题。

首先,夜间憋尿可能反映出人体的排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态。

如果一个人经常在夜间产生强烈的尿意,却始终选择忍着不去上厕所,这表明他的膀胱可能出现了过度扩张,或者尿道控制能力下降。

而这两种问题,实际上与糖尿病是息息相关的。

糖尿病常常会伴随着神经损伤,这就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无法准确传达信号给膀胱,导致他们难以及时感受到“尿意”。

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去解决尿意,就会导致憋尿,长期积压的尿液对膀胱的损伤会越来越严重。

而且,糖尿病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这使得人们容易产生脱水感,通常晚上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白天还可能会因为多尿、口渴等症状表现出来,这些情况都会加重夜间憋尿的现象。

二、憋尿如何加剧糖尿病的发生?

睡觉时忍尿,除了对膀胱和泌尿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外,它还可能通过一些特殊机制,间接加剧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高血糖:研究发现,晚上如果长期不去解决尿意,尿液中的血糖含量将会上升,而这类糖分的积累会导致尿道炎、膀胱炎等一系列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反过来增加了糖尿病的病理风险。临床上也有研究指出,夜间憋尿的人,其血糖水平普遍比其他人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长期的夜间憋尿,会影响到体内胰腺和肾脏的健康功能。

尿液的滞留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进一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人体的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而肾脏作为代谢废物的排放地,它们的健康对血糖的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发慢性疾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侵袭。

比如尿道感染、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的慢性病症将更加常见,而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最终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比常人要高得多,这与他们的免疫力和身体反应能力有直接关系。

三、夜间憋尿的其他健康危害

如果你以为“憋尿对糖尿病有害”只是开个玩笑,那可就错了。

其实,夜间憋尿不仅仅对糖尿病有影响,还是很多慢性病的“温床”。以下是憋尿可能引发的一些健康问题:

膀胱过度扩张:长期憋尿容易导致膀胱的扩张,甚至可能导致膀胱壁的肌肉损伤,使得尿液排放不畅,继而诱发膀胱炎等问题。

尿路感染:憋尿可能导致尿液滞留在膀胱,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与糖尿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感染,这种感染会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

肾脏压力增加:长期憋尿会给肾脏带来巨大的负担,进而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健康直接影响到体内代谢废物的排除。

如果肾脏无法正常运作,血糖调节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如何避免夜间憋尿,降低糖尿病风险?

既然夜间憋尿会带来这么多潜在的健康问题,那作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减少夜间憋尿的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想要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戒掉这个不健康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去厕所:每天晚上睡觉前,尽量让自己去厕所一次,排空膀胱。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忍一忍就好了”。

如果你晚上起来频繁上厕所,说明尿液积压的现象已经存在,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白天尽量多喝水,保证体内的水分充足。

这样夜间上厕所的频率自然会减少,避免了因为憋尿导致的健康隐患。晚上也不宜喝太多水,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适当运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跑步等。

运动能够改善体内的血糖水平,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促进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减少夜间憋尿的发生。

关注尿液健康:如果发现自己常常在晚上出现尿频、尿急等问题,或者在排尿时感到不适,应该及时咨询医生,避免病情恶化。

要解除夜间憋尿的习惯,是否真的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李鑫.中医药调控NF-κB信号通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概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5-02-19

早上这习惯,比喝酒还伤肾!不想得尿毒症,趁早改

生活中的很多习惯都和健康有关,特别是早晨起床时的一些习惯更是关乎我们健康的大事。

图片来源网络

说到肾,大家都不陌生,「肾虚」「补肾」的广告简直满天飞,似乎人人肾都虚啊……这肾啊,咋就随随便便「虚」了呢?

不过咱们先说清楚,现代医学上的肾,说的是一对大蚕豆一样的器官,属于泌尿系统,和「肾虚」的那个「肾」还是不大一样的。

我们的肾就好比一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通过各种途径运来工厂运转所需要的给养,处理污水。所不同的是,污水厂处理污染物后排出的是干净水,而肾脏则是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滤过排出废物。

01肾脏最“害怕”你憋尿

早上叫醒你的不是梦想,而是忍不住的尿意,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常态,为了多赖一会床,能憋多久是多久~

人一般有了尿意就需要排尿,如果憋着不尿的话,时间久了会导致膀胱的压力反射出现紊乱,这样十分容易引发尿液的返流。而尿液是有毒性的,重新返流回肾脏,长此以往会诱发肾盂肾炎。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平日里吃进肚子里的盐,95%是由肾脏代谢掉的。如果盐吃多了,肾脏承受的负担也就加重了。而且盐中的钠会使得人体的水分排不出去,都积存在体内,会引起水肿,肾脏的负担因此也就更重了。

再者,乱吃药的话也是给肾脏凭空增加负担。是药三分毒,药吃下去会通过血液走遍全身,然后又要通过肾脏的过滤把药的毒性代谢掉。这样就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甚至可能会引起肾衰竭。

02除了憋尿,这 4 个习惯也很伤肾

经常有朋友会来问,我肾不好,平常应该怎么吃?应该吃点啥「宝」补补?

补肾的东西没几个靠谱的,伤肾的习惯却有不少。有的坏习惯,有人一天还会重复好多次,比如说以下这 4 个习惯。

1、喝水太少,流通不畅,供给不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污水处理厂没有足够的电力能量,工人得不到给养,城市污水输送也不畅通,自然会停摆。

肾脏也一样,如果到达肾脏的血液量不足:

一是不能运送足够的「养分」到肾脏,会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结果就是肾功能受损;

二是身体其他部位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

日常生活中喝水少,虽然不至于立即伤害肾,但不利于人体代谢产物等排出,特别是对于高尿酸血症及泌尿系统结石等患者来说,多喝水,有助于缓解病情,预防复发。

2、吃得太多,产生废料太多,不堪重负

生活中真的处处都是坑,做个吃货不容易啊!

喜欢重口味,生活就是要有滋味!可是,钠摄入过多了;

喜欢吃火锅,完了还要喝点涮肉的汤,老火靓汤,多么鲜美!可是,嘌呤含量高了;

啤酒加海鲜,生活多美好!可是,会发生高尿酸血症。大鱼大肉,营养好丰富!可是,蛋白多了。

这些情况,不仅个个都需要肾脏最后来收拾垃圾、排出体外,时间长了肾脏不堪重负,而且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比如吃得太咸,增加高血压风险,间接损害肾脏。

也许你以前只是感慨:徒有一颗吃货的心,却没有一个吃货的胃……

从今天起,你可能还要加一句:好像也没有一个吃货的肾。

3、长得太胖,需求大,负担重

丰满的朋友看到这个可能会有点儿小情绪,肥胖又怎么招惹到肾脏了呢?

一样的道理,体重巨大的人,肾脏必须得更努力工作才能满足需要,而长时间加班加点地干,对肾脏来说终究是一种挑战。

不仅如此,肥胖本身还会带来各种疾病,最终都会损害肾脏,据统计,肥胖的人最终发展成慢性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 2~7 倍呢。

4、吸烟,真的伤肾

早有研究表明:

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血肌酐过高就需要注意肾脏问题了。

而如果每天多吸 5 支烟,3 年内血肌酐升高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增加 31%。

无论男女,每年吸烟量累计超过 25 包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就明显升高。

如果已经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吸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伤,还会更快进入尿毒症状态。

烟草里的尼古丁成分,以及镉、铅等重金属元素,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伤。

要知道,长时间每天吸烟超过 20 支,肾皮质蓄积的镉含量增加 45.7%。

此外,由吸烟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引起肾动脉增生硬化,间接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让肾病病程加速,病人就需要更早开始透析治疗。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已经有肾病的患者,吸烟都会增加患肾病和肾病进展的风险。

03肾病的早期信号有提示

憋尿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不过肾脏本身如果出现了某些病变,也会通过尿液表现出来。

1、尿液色泽的改变

正常人的尿液是透亮无色的,如果饮水量少的话,会发黄。而如果肾脏出现病变的话,会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的症状,有的患者尿液的颜色呈现洗肉水样。而有些人的尿液则变得十分浑浊。

2、尿量出现异常

如果没有大量喝水或者服用利尿剂,尿量达到每天2500毫升以上的话,那通常是肾小管间质受到了损害。

3、夜晚的尿量大于白天尿量

那就是肾脏的浓缩功能出现了问题。反之尿量如果每天少于500毫升的话,那是肾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

04如何保养肾脏

1、多喝水,保持小便通畅

对于肾脏没有问题的人,多喝水可以有效的帮助肾脏更好的排出毒素。

只要小便通畅,色泽正常,那就说明肾脏的代谢功能正常,小便不通畅的话,往往会诱发肾盂和肾炎。因此要多喝水,而且不能用饮料代替白水。

2、防止尿路感染

尿路系统一旦出现病变,有可能会影响和威胁到肾脏的健康。因此,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尿道的清洁卫生,不能被病菌感染。

3、不胡乱吃药

药物的代谢都是肾脏在进行,如果不按医嘱胡乱用药,肾脏不堪重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急性肾病的发生。

4、忌嘴

脂肪过高和盐分过高的食物,都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负担,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

5、合理锻炼,控制体重,劳逸结合

肥胖对肾脏是有严重影响的,加强锻炼、控制体重能预防肾脏损伤。

但肾脏同时又是一个比较「娇气」的器官,过度的劳累或剧烈的运动也会导致肾脏出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剧烈运动后「横纹肌溶解」,就可以导致急性肾损伤。

所以,锻炼一定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

肾脏作为代谢器官,过滤和排毒的作用很重要,因此日常生活中,对肾脏好一点吧!

来源:高质量生活家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尿路感染!7个方法可避免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您很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和膀胱问题。这是由于尿液中的高葡萄糖含量,有时是由于免疫系统较弱或受损。

多项研究已确定糖尿病与尿路感染之间的联系

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国家医学科学院 (NAMS)进行了一项研究,以了解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患病率。这项研究发现,在总共 1470 名糖尿病患者(847 名女性和 623 名男性)中,约 10.5% 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和 12.8% 的 1 型糖尿病患者患有尿路感染。

事实上,在《Hindawi 》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 772 名患者的尿液样本,发现患有未控制糖尿病的女性和老年人患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经常得尿路感染?

孟买米拉路 Wockhardt 医院的顾问医师和糖尿病专家 Pritam Moon 博士表示:“糖尿病是一种高血糖状态,是细菌生长或传播(到达肾脏)的良好媒介,因此发生糖尿病的几率要高得多。”

尿路感染的迹象是什么?

当谈到尿路感染的症状时,有时伴有血液的排尿疼痛和排尿冲动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其他症状是:

  • l痉挛或阴道刺激
  • l痛苦的性交
  • l下腹部或骨盆疼痛
  • l阴道瘙痒
  • l恶臭的尿液或尿频
  • l小便时有灼烧感
  • l尿液颜色很深或混浊
  • l尿液中有血

尿路感染也可以扩散到肾脏,这些症状是:

  • l发烧
  • l发冷
  • l腰部或背部肋骨下方疼痛
  • l全天恶心和呕吐
  • l腹痛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您也可能会经历频繁感染,这被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根据妇女健康办公室的说法,复发性尿路感染被定义为在过去 6 个月内发生 2 次尿路感染或在过去 12 个月内发生了 3 次尿路感染。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7个方法教你避免尿路感染

1.喝足够的水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您患尿路感染 (UTI) 的风险就会更高。它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因此,一个人必须通过保持水分和喝大量的水来照顾好自己。保持良好的液体摄入量是解决尿路感染的关键。

2.避免憋尿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憋尿。这样做会使他们容易患上尿路感染。试着找个浴室,然后放松一下。

3.穿棉质内衣

无论您是否患有糖尿病以预防尿路感染,您都需要选择亲肤透气的内衣。所以,一定要穿棉质内衣,远离尿路感染。

4.正确擦拭

你知道吗,上完厕所后从前到后擦拭可以帮助避免尿路感染。

5. 定期监测你的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异常会增加患尿路感染的机会。因此,血糖水平应在医生建议的推荐范围内。

6.保持卫生

始终保持阴道区域清洁干燥。并避免使用任何含有化学物质的产品,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您的 pH 值,增加您感染的风险。

7.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 C 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能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素。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维持您的 pH 平衡来预防感染。番石榴、菠菜、羽衣甘蓝、柠檬和葡萄柚是维生素 C 的良好来源,对糖尿病患者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