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水(糖尿病足水泡破了怎么处理)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知多少?快收藏这份护理全攻略

糖尿病,这一常见慢性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并发症——糖尿病足,因高截肢率和高死亡率正在成为威胁糖尿病人生活质量的重大隐患。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医生提醒,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刻不容缓。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足部病变。这些病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足部感觉和运动功能,还会导致足部皮肤破损、溃疡甚至坏疽,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的症状有足部疼痛、麻木、灼热、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有些患者表现为足部畸形,如爪形趾、足弓塌陷等;还有些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水疱、溃疡等。

糖尿病人应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要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治,首先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另外,足部破损可以说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因此,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做好足部的保护至关重要。

足部的保护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清洁鞋袜要选对:做好脚部清洁,鞋子要宽松、透气、合脚,不穿高跟鞋或尖头鞋,袜子选纯棉、浅色、宽松的,既吸汗又能尽早发现脚部破溃。

每日检查不可少:每天仔细检查双脚是否有异常,细致到每一个脚趾缝,一旦发现有红肿、水疱、脚气等,积极就医。若皮肤干燥,及时涂润肤膏,防止皲裂,注意避开溃疡伤口。

擦干趾缝很重要:洗完澡或洗完脚,要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干毛巾擦拭干净,尤其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

避免外伤与烫伤:洗脚水以37-40℃为宜,浸泡5~10分钟即可,以防脚部被烫伤。禁用热水袋、火炉给脚取暖。修剪趾甲时采取平剪,使用锉刀锉平边缘,切勿剪出伤口。

正确剃脚底老茧:到医院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修除胼胝(老茧)、鸡眼等,不要自行处理。

保护足底防破溃:保护足底,不要赤脚行走;如有皮肤破溃,即使是小的水疱、伤口也要重视,及时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适当运动促循环: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保护血管要戒烟:长期吸烟容易造成下肢血管病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足。

定期筛查不能少: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至少要每年做一次糖尿病足筛查;有周围神经病变的,则需要每6个月筛查一次,而如果已经合并血管病变,则每3个月左右就需要到正规医院复诊。(通讯员 向建南)

糖尿病人泡脚要多多注意细节,这6大要点告诉你!

在寒冷的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适合用温度高的水进行泡脚,比如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友们泡脚的方式一旦出现错误,就容易产生严重的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泡脚呢?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糖友们泡脚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事项一:温度不能过高

因为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或者病菌的抗衡能力比较差,所以泡脚时,水的温度不应当太高,按照人体温度进行衡量就可以,37度为佳。假如水温过高,则容易会让皮肤受到伤害,而糖友们的肌肤受伤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糖尿病足。

注意事项二:注意时间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的时候,时长也很重要。注意把握浸泡的时间尺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好。而且泡脚时间点应该在晚饭后间隔一小时进行。

注意事项三:注意脚部是否破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前,应该认真观察是否自己的脚部存在伤口或者细小裂口,假如有的话,那么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因为进行泡脚后存在几大可能性会感染,最好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注意事项四:迅速擦干

病患泡完脚以后,应该迅速用柔软毛巾擦干足部的水,避免皮肤发生皲裂,引发感染。如果在泡完脚后病患想要修建指甲,那么就不应该把脚趾甲修得过于短,让指甲周边的肌肤有出现裂口的机会,避免感染的可能。

注意事项五:使用药材需要咨询医生

其实最好不要使用药物浸泡,假如真的想要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材,那么就应该询问医生后才能进行。此外,糖友们泡脚有选择余地,一方面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则可以选择在夜晚泡脚;假如在白天经常出现疲劳的情况,可以改在中午进行泡脚,消除疲劳。

注意事项六:不要使用药水

在泡脚时,糖友们应当放弃在水里加入药水的想法。因为在泡脚桶内加入药水,会有很大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细菌感染。

除了泡脚,冬日里的饮食结构也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因为寒冷则大量食用高热量食物。要坚持低盐饮食,高脂肪就意味着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造成血管硬化,从而加重病情。

第二,不能饮酒。虽然快过年了,过年过节一定少不了酒。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饮酒会让身体内部血糖变化剧烈。空腹饮酒更是要不得,容易引起低血糖,但因为空腹饮酒的不适感让人把低血糖的症状混淆,以为只是正常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糖友冬日养生秘籍:泡脚有门道,这些要点不能少

冬季泡脚,糖友的养生新选择

当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冬天的气息愈发浓郁,很多人都喜欢在睡前泡个热水脚,享受那片刻的温暖与惬意。

糖尿病患者同样也能从泡脚中受益,通过科学合理的泡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足部的血液供应,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糖友们在享受泡脚带来的舒适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一些事项,否则稍有不慎,不但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1.泡脚前,先确认足部状况

在准备享受泡脚的温暖之前,糖友们的首要任务是仔细确认自己的足部状况,这是安全泡脚的重要前提。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便是其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

糖尿病足一旦发生,足部的皮肤和神经会受到损害,伤口愈合能力也会大大下降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都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感染,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因此,在泡脚前,一定要认真检查足部,确保没有糖尿病足,足部没有任何伤口或裂口。可以用双手轻轻触摸足部,感受是否有异常的硬块、疼痛点,同时仔细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纹理,查看是否有红肿、水泡、破损等情况。如果发现足部存在任何异常,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只有在确认足部健康无虞的情况下,才能开启泡脚养生之旅。

2.水温:严守 40℃警戒线

在泡脚的诸多注意事项中,水温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40℃就像是一条不能逾越的警戒线。普通人在泡脚时,常常追求那种滚烫的水温带来的强烈刺激感,认为水温越高,泡脚的效果就越好。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足部神经末梢往往会发生退化,导致对温度的感知变得迟钝。这就意味着,当水温过高时,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到烫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就被烫伤了。而一旦足部被烫伤,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问题,伤口愈合变得异常困难,细菌很容易趁虚而入,引发感染,进而增加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为了确保安全,糖尿病患者泡脚时,水温最好严格控制在 40℃以内,尽量接近体温,这样既能享受泡脚带来的舒适,又能有效避免因水温过高引发的一系列风险。 可以使用水温计来精确测量水温,或者让家人帮忙感受水温是否合适,切不可仅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

3.时长:15 分钟是上限

泡脚时长的把控同样不容忽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的时长能带来养生功效,而一旦过长,则可能带来诸多危害。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泡脚时间不宜过久,15 分钟便是一个明确的上限。

糖尿病患者泡脚时,水温通常较低,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烫伤。然而,如果泡脚时间过长,原本温暖的泡脚水就可能逐渐变凉,从 “温水泡脚” 变成 “冰水泡脚”。这种情况下,不但无法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反而会使全身血管收缩,导致全身冰冷,身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 。而且,即便是能够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长时间泡脚也会对皮肤造成损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足部皮肤的角质层会吸收大量水分,变得过于柔软,容易破损。一旦皮肤破损,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感染,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几率。 有研究表明,泡脚时间超过 15 分钟,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出现破损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可以在泡脚前设置好闹钟,提醒自己时间,避免因沉浸在泡脚的舒适中而忘记时间,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

4.泡脚最佳时间:餐后和睡前

泡脚的时间选择同样大有讲究,它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开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养生功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佳的泡脚时间是餐后 1 - 2 小时或者睡前 1 小时

为什么推荐餐后 1 - 2 小时泡脚呢?这是因为经过 1 - 2 小时的消化,食物已经在胃肠道内初步消化,此时身体对胃肠道的血液需求量相对减少。泡脚时,下肢血液循环的加快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同时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和吸收营养物质,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睡前 1 小时泡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忙碌了一天后,身体和精神都处于较为疲惫的状态。此时泡个脚,能够使全身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得到放松,紧张的神经也能得到舒缓。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为即将到来的睡眠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病情的控制和恢复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5.泡后护理:细节决定健康

当我们从温暖的泡脚水中抬起双脚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将足部仔细擦干,尤其是趾缝间的水分,一定要彻底吸干。因为趾缝间的皮肤较为娇嫩,且环境相对潮湿,若残留水分,很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引发脚气、甲沟炎等感染性疾病。

擦干足部后,要养成仔细检查足部的习惯。认真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质地,查看是否有红肿、水泡、破损、裂口、肿胀等异常情况。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是足部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皮肤往往比较干燥,这就需要做好保湿护理工作。在擦干足部后,可以涂抹一些无刺激性、不含酒精的保湿乳液或润肤霜,轻轻按摩,让皮肤充分吸收,以保持足部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裂。干裂的皮肤就像一道打开的大门,细菌很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可以选择在晚上睡觉前进行保湿护理,这样经过一夜的吸收,能更好地发挥保湿效果 。不过,在涂抹保湿产品时,要注意避开趾缝,以免趾缝过于潮湿,滋生细菌。

6.泡脚水的选择:清水最佳

在泡脚水的选择上,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清水是最佳的选择。很多人喜欢在泡脚水中加入各种中药材或者药水,认为这样能让泡脚的养生功效更上一层楼。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做法却存在诸多弊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来泡脚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像生姜、艾草、当归、桂皮、党参、丹参、川芎、肉桂、泽兰、桑枝、小茴香等等。不少人觉得,在热水中加入这些药材浸泡十几分钟,就能让脚部皮肤吸收中药药性,从而达到美容养颜、治疗疾病等神奇效果。但实际上,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简单的浸泡并不能让中药材充分发挥出药性,因为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很难在短时间内溶解到水中,并被足部皮肤吸收。而且,中药材中可能含有一些对糖尿病患者不利的成分,如部分药材中含有的糖分和淀粉质等,这些成分可能会被皮肤吸收,进而影响血糖水平,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风险。

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对某些中药材的成分过敏,在泡脚后出现局部瘙痒、红疹等过敏症状。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泡脚水中加入了艾草,泡完脚后,脚部皮肤出现了大片的红疹,还伴有剧烈的瘙痒,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过敏。经过治疗,症状才逐渐缓解。 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真的想使用中药泡脚,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材,并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中药的药性。

除了中药,在泡脚水中添加各种药水也是不可取的。在泡脚时加入药水,很有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而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就相对较弱,一旦脚部肌肤免疫力下降,细菌就更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增加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比如,有些药水中含有化学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发红、刺痛,甚至出现破损,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与加入中药和药水相比,清水泡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用清水泡脚,足部的情况一目了然,能够及时发现足部是否有异常,如红肿、水泡、破损等。而且,清水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刺激和伤害,不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足部皮肤的健康。所以,强烈推荐糖尿病患者用清水泡脚,简单又安全。

总结:科学泡脚,健康过冬

在寒冷的冬季,泡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式。但这其中的注意事项,每一条都像是为糖友们量身定制的健康防线,缺一不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从泡脚前对足部状况的细致检查,到严格把控水温、时长和时间,再到泡后的精心护理以及泡脚水的正确选择,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守护着糖友们的足部健康,预防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将这些注意事项牢记于心,在冬季享受泡脚带来的温暖与舒适的同时,也能收获健康。让我们一起科学泡脚,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度过一个温暖、美好的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