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25(糖尿病25点多能活多久)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OMG!25岁姑娘血糖飙升至常人16倍!生命危在旦夕,起初症状像肠胃炎

浙江海宁一位25岁姑娘

血糖高出正常人上限值16倍!

意识模糊、急性肾功能衰竭!

生命危在旦夕……

医生都惊了!

一查竟是得了这种病!

呕吐、腹痛到意识模糊被送急诊

姑娘到底经历了什么?

“97.3毫摩尔/升!”当看到血糖计上这个“逆天”的数字,在场的医生都睁大眼睛,发出惊叹。

97.3毫摩尔/升是个什么概念呢?

正常人的空腹全血血糖值应该在3.9至6.1毫摩尔/升之间,这意味着,血糖值达到正常人血糖值上限的16倍多,而将血糖推至“登峰造极”的是海宁一位25岁的年轻姑娘小李(化名)。

呼吸急促、意识模糊、酮症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小李被送进海宁市中心医院急诊室,接诊的内分泌科主任郑恂说,当时情况非常紧急。

12月11日下午,记者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房见到小李时,郑医生正在为她做检查。

小李老家在陕西,看上去有点瘦,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很少感冒。

可就在前几天,小李出现了口干、多饮的情况,她以为是吃了咸菜导致的口渴,所以也没放心上。没想到,后来小李就出现了呕吐、肚子痛的症状,“一天吐了十多次,连喝水都吐,太难受了!”

小李起初以为她得的是急性肠胃炎之类的疾病,还在家附近的卫生院挂过盐水。

第二天,小李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家人急忙将她送往市中心医院急诊室。

抽血报告出来后,医务人员也很吃惊,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化验单上有很多指标异常,尤其是血糖、肌酐等指标。

“血糖高,血压下降、电解质紊乱、血肌酐上升、横纹肌溶解,提示代谢紊乱非常严重,病人生命危在旦夕。”郑医生介绍。

小李入院后,医生对她采取补液、胰岛素降糖等各种积极的治疗措施。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后,她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了。

小李到底得了什么病?

经过诊断后,原来小李得的是比较少见的暴发性I型糖尿病,并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症等严重情况。

据介绍,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首先提出的,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1型糖尿病。

郑医生表示,“暴发性1型糖尿病目前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患者起病前大多有流感症状或胃肠道症状。”

经过积极治疗后,小李的各项指标慢慢地降了下来,血糖接近正常范围。遗憾的是,由于小李的胰岛功能丧失,不得不终生进行胰岛素治疗。

“暴发性1型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主要发生在成年人身上。”郑医生介绍,一般来说,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起病年龄更早,症状更重,而2型糖尿病往往起病隐匿,很多患者经常到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血糖已经很高了。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

这几种生活方式易致病

如今,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

最新的糖尿病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我国的糖尿病发布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郑医生认为,除了家族遗传外

最关键的就是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医生总结了几点,

赶紧对照一下你有没有“中招”!

01 吃得多 动得少

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吃快餐店的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喜欢将饮料当作水喝。

出门坐车或者开车,平常很少运动,天热就打开空调,很少出汗。

02

不吃早餐 夜宵“恶补”

这是上班族的通病,早上起得晚,空着肚子去上班,晚上找朋友吃一顿夜宵。殊不知,这也是诱发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网络图)

一日三餐是生理需要,如果饮食不规律,血糖一直波动,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

03

熬夜、精神压力大

熬夜、精神压力大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而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一旦内分泌系统受损,患病的几率也就增加了。

(网络图)

04

喜欢吃含糖的食品

多项研究显示,常喝加糖饮料或加糖果汁饮料,都能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另外,高血脂、高血压、免疫力低下等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医生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从年轻时候开始,而身体的保养,更需要提早进行。

医生说:“特别是一些年轻体壮的人,认为自己身体很好,平时有不适觉得熬熬就过去了,不及时去医院检查,结果等到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体内的代谢紊乱往往已经非常严重了。”

很多人以为,

糖尿病患者能吃的东西少之又少,

其实合理制定饮食菜单,

少食多餐,

才是“控糖”的关键!

责编:刘倩

当一个25岁的医生患上糖尿病后 坚持这样做让他获得了缓解

医生也会得糖尿病?是的,你没看错。事实上,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工作强度大且工作时间不规律,不少医生同样也会受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困扰。那么,当医生患上糖尿病后,会怎么做?

25岁的年轻医生被确诊为糖尿病

25岁的小戴(化名)是湖南长沙一名基层医生。今年3月初,他发现自己近一两个月总感觉很渴、口干、容易饿。察觉情况不对的他自测了餐后空腹血糖测验,结果显示达到了25mmol/L!被这个结果吓到的他赶紧请同事帮忙复测了随机血糖,测得随机血糖19.1mmol/L。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这个结果预示着自己可能得了糖尿病,但年纪轻轻就患上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病,让他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抱着侥幸心理,他来到三真糖尿病康复馆进行复查。经复查,小戴空腹血糖为15.96mmol/L,综合前几次检测结果,他确诊为糖尿病。这个结果让小戴深受打击。

“糖尿病不是绝症,而且初发1-2年内的糖友的胰腺功能是有很大概率被修复的,修复好之后就不需要终身服药。”三真糖尿病康复馆馆长陈立祥安慰和鼓励小戴积极接受综合治疗,争取早日逆转。

坚持近3个月,血糖逆转成功

在对小戴进行全面评估后,三真糖尿病康复馆团队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饮食无控制,三餐无规律;二是其饮食结构不合理,高油高碳低膳食纤维饮食摄入多;三是没有运动习惯,体型偏胖。在评估基础上,结合小戴的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康复团队为其制定了包括胰岛功能修复治疗、中药调理、精准饮食、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等在内的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为易于小戴坚持,康复团队让他佩戴了动态血糖监测仪,不需要天天扎手指就可以对血糖进行实时监测,既便于医师根据其血糖变化调整用药及饮食干预方案,又不影响小戴正常工作。在其后期的饮食方案中,逐步加入对其血糖影响不高的水果,保证他能继续享受“舌尖上的美味”。除了饮食,运动方案上也选择了小戴易于坚持的方式和强度——每天晚餐后跑步半小时或者打羽毛球1个小时。

经过治疗,两个月后,小戴的体重下降8斤,肌肉量增加,胰岛素由住院期间的最大剂量80U/天逐步减至完全停掉,保留二甲双胍片500mg(一天三次),正常平衡饮食;治疗到第85天时,停掉二甲双胍片后,小戴的空腹血糖在5—6mmol/L之间,餐后血糖基本控制在6—8mmol/L之间,实现停针停药,获得2型糖尿病的缓解。

目前,离治疗结束已过去数月,小戴依旧在坚持治疗期间的健康生活方式,没有打针和吃药,血糖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逆转血糖需要科学干预,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但控制血糖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生活上要自律,饮食要合理控制,运动要科学且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糖友容易放弃或者懈怠。”陈立祥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因“生活方式”病了才导致的疾病,短期的治疗可以帮助糖友修复胰岛B细胞功能,实现减药甚至停药后空腹血糖达标,但要长期保持住少吃药、不吃药控制住血糖,在糖尿病逆转治疗过程中,患者对于健康管理的依从性也非常关键,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师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医学上,关于糖尿病治疗,一直倡导“五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治疗、教育和自我监测管理。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难操作、难落地,患者难理解、难坚持等弊端。通过数十年的摸索,三真糖尿病康复馆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综合、连续、简单易学的“吃、喝、玩、乐、养、药”六步控糖法,帮助糖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易于坚持。

“一些糖友以为生活健康管理就意味饮食上就要被严格控制,只能吃粗粮青菜,还要天天运动,这样会很累很辛苦,还没开始就已经打退堂鼓。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陈立祥解释,要控制血糖确实需要“少吃多动”,但饮食结构同样需要多样化,关键是吃的量要合适,运动建议每天有规律的进行,但运动的时间、量和强度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其实,在健康管理师的督导下建立起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后,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身体健康后,你会更具活力,更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也会激发你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坚持。”(通讯员 周娜)

血糖25,3个月逆转糖尿病,90后小伙如何做到#门诊故事

血糖超过25mmol/L,90后小伙3个月逆转糖尿病,令我刮目相看。事情是这样的,门诊来了位糖友,今年29岁,3月份发现糖尿病,在我们这住院,出院后每天两次打胰岛素治疗。半个月前他自己测血糖都很好,就停了药。听到这里,我以为这是个不听话、不好好治疗的糖友。3个月复查结果一出来,简直就是最佳控糖模范。

3个月前,小伙糖尿病酮症,血糖最高超过25mmol/L。这次复查空腹血糖5.21mmol/L。3个月前糖化血红蛋白12.9%,这次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降到了6.1%,接近正常。同时尿酸也降低了,肝功能也正常了。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短短3个月就逆转糖尿病的?我觉得主要有3个方面:

·一、规范的起始治疗。小伙起病来,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了两个多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帮助患者胰岛功能得到了修复。

·二、严格的饮食控制。小伙简单的描述了一下他最近三个月的饮食,一项一项控制的又细致又严格。

·三、每天坚持运动锻炼。他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年纪轻,加强了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和积极的运动锻炼。他的体重从3个月前的170斤减到了140多斤,体重指数从28.7,肥胖降到了不到25正常的范围。

不到3个月,29岁小伙就成功逆转了糖尿病,摆脱了降糖药,血糖也正常了,真是令人佩服。大家给他点个赞,希望他继续坚持,维持更长的逆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