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暴食得了糖尿病(暴饮暴食得了糖尿病)

北方名医 0
文章目录:

暴食后血糖升高 可这样应对

受访专家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赵玉蓉 副主任医师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吃东西后,食物会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这时候血糖会升高。餐后一小时的血糖水平一般应该在6.7mmo/L - 9.4mmo/L之间。如果一顿大餐后,血糖暴涨,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为此《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了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赵玉蓉医生……


暴食对血糖的变化有影响吗?

暴食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因为在暴饮暴食期间会导致进食的热量过多,可导致血糖急剧升高。与此同时如果缺乏运动锻炼可能会导致肥胖的产生,肥胖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也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暴饮暴食对血糖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暴食后血糖高了怎么办?

如果平时血糖不高,血糖在餐后突然升高,且血糖值在13.9毫摩尔/升以下,多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短暂升高,可以在餐后1小时左右,以小口慢饮的方式适当多喝点水,通过稀释血液中的糖分来降低血糖水平,最好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同时,也可以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快步走等运动,一样有助于血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下一餐前测得的血糖值仍较高,要减少主食摄入。


如果糖友发现血糖介于13.9毫摩尔/升至16.7毫摩尔/升之间,很可能产生酮体,一旦发现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果血糖值超过了16.7毫摩尔/升,极有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要立即就医。


专家提示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已知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含糖食品,并保持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特邀嘉宾

赵玉蓉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

每日16:50

重播时间:

次日06:25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暴饮暴食双兄弟?暴饮或是暴食的“元凶”

暴饮和暴食为什么经常一起出现?研究人员说,暴饮或许是导致暴食的“元凶”。

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大学学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小鼠做实验,连续3天给小鼠直接注射酒精,模拟人在周末纵酒狂欢的状态。结果显示,与没有接受注射的老鼠相比,注射酒精的小鼠食量大增。

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文章说,酒精会影响位于视丘下部的AgRP神经。它负责控制食欲。先前有研究显示,当小鼠胃疼时,AgRP神经会被激活,而此时,即使它胃里满是食物,依然会吃个不停。

研究人员警告说,暴饮会损伤肝脏,导致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癌症。暴食则会增加患肥胖的风险。因此,要想身体健康,远离酒精十分重要。(荆晶)【新华社微特稿】

过年了,暴饮暴食引发10大疾病,害怕的话就吃……

过年了,各种聚会、聚餐增加,鸡鸭鱼肉、鲍鱼龙虾通通摆在你面前,兄弟姐妹们想必都准备好“每逢佳节胖三斤”了吧,那么要小心了,你可能掉进了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里了。这种短期的暴饮暴食,或长期的暴饮暴食不仅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胃如釜”,就是说胃像咱们百姓家用的锅一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作用。中医认为“胃以降为和”,胃气主降不主升,只有胃气顺降了,腐熟的水谷才能下行进一步进入下消化道消化。

除了春节期间会引起暴饮暴食,平时的8个坏习惯也会容易让你暴饮暴食变胖胖!

1.放假后无所事事

2.经常独自一人用餐

3.太随意,不使用筷架

4.太豪放,使用大汤匙

5.边吃饭边做其他事

6.简单易食的食物随便放

7.没有在餐前喝豆浆 or 豆奶的习惯

8.午餐到晚餐间隔太长

暴饮暴食可诱发以下疾病

1.胃病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2.肥胖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

3.癌症

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4.肠道疾病

科学家发现,饮食过量会使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5.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6.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7.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8.神经衰弱

晚餐饮食过量,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其他部位,诱发神经衰弱。

9.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10.老年痴呆

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饮食过饱的习惯。

暴饮暴食的中医饮食

若是餐后的饱胀感依然不消,中医称为“食滞”,意即消化不良。短期服用帮助消化的消食之品可以获得缓解,如山楂、麦芽、谷芽等,每次各二钱左右,热水冲泡后饮用或直接服用皆可,但症状消除后必须停服。

若是平时容易胃部不适,加上饮食不节制,而导致症状复发或加重,出现胃部闷胀疼痛、频繁的嗳气或放屁、胸闷难抑、呕酸水、胸口灼热甚至疼痛等不适者,在治疗上,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的节制,而适当的药物介入也是必须的。

前述的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并不建议服用。可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平胃散、逍遥散、旋覆代赭石汤等,并随证酌加贝母、牡蛎、良姜等单味药。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从调整胃酸分泌、肠胃蠕动功能、促进胃粘液的分泌,以保护胃粘膜及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等来治疗,效果更甚于单纯的制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