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人参皂苷糖尿病(人参皂苷糖尿病心肌病专利)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上过央视、得过奖,人参皂苷是不是抗癌良药?

人参是中药材中名气最大的,也是被广泛使用的养生食材。

据说人参具有抗癌功效,还有的人说人参皂苷才能抗癌,到底哪个是真的?

【功效成迷】

人参的“功效”在东亚文化中根深蒂固,无论古代医术还是武侠小说中,它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它的拉丁学名(Panax Ginseng)中的Panax在希腊语中有“包治百病”的意思,大概是当时的西方学者也听说了它能起死回生的传说吧。

但功效不能靠感觉,而是要看证据,尤其是临床证据。

从文献报道来看,在全球范围内,有关人参的学术研究论文数以万计,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至少有35年历史,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糖尿病等数十种适应症。

如果真的有确凿的功效证据,早就应该敲锣打鼓的宣传,为什么没有呢?

总体而言,人参功效的证据多来自于体外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绝大多数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比如,样本量较小,实验设计五花八门且有缺陷,摄入量和摄入方式各不相同,因此结果千奇百怪、难以重复。

虽然确实有部分中文期刊发表的论文认为人参功效明确,但是目前科学界对这些临床证据的综合性研究普遍表明,人参所谓的功效只是大概、可能、说不定有一点。

这不仅是欧美国家的看法,即使是韩国人参公司设立的人参研究所也持同样观点。

【人参皂苷】

由于一直拿不出特别有说服力的功效证据,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人参的“功效成分”上,希望从中汲取精华,提升“功力”。

作为人参的标志性成分,人参皂苷成为首选目标。

从上世纪中叶到现在,已经鉴定出的人参皂苷至少有十几种,相关的研究也比较丰富。

不过,这些研究也是以体外实验或动物实验为主,临床证据较少且同样质量不高。

在中国,名气最大的人参皂苷是Rh2和Rg3,相关保健食品不在少数,网上也各有一帮拥趸。

虽然Rh2在2017年上过央视10套的《发现之旅》栏目(数钱.jpg),但在临床实践方面,Rg3显然走在了前面。

Rg3已经早在2000年获得国家中药一类新药证书,还荣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至于有些人说它“堪比诺奖青蒿素”。

殊不知那个技术发明奖(一类单体中药新药“参一胶囊”创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只是表彰其提取技术而非肯定其功效,一类新药证书也只能说明它之前从未上市罢了。

Rg3的实际效果如何,不妨看看临床大夫们的研究数据。

2016和 201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分别发表了两篇有关Rg3的综合性研究。

作者虽然依然对它未来的药用前景充满期待,但结论都是谨慎的表示该物质或许、可能、说不定对癌症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说白了,这不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吗?

特别有趣的是,网上一些卖人参皂苷的人不仅说人参不抗癌,还说人参会促进癌症,只有吃人参皂苷才有用,真想看他们和卖人参的商人打一架呢。

【安全性尚可】

人参毕竟是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的代表,虽然现代科学尚未发现它或它的某个成分有确凿的功效证据,但在有闲钱的前提下,吃点人参倒也无妨。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人参一般不会来带严重的副作用。

在通常的食用条件下,偶尔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和失眠等症状,大剂量服用可能产生粘膜出血、恶心、心悸等情况,此外它只和个别抗抑郁药、抗血栓药“相克”。

如果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买点人参皂苷“辅助治疗”无可厚非。

但不要砸锅卖铁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人参皂苷身上,更不要听信商家的鼓吹,耽误了正规治疗。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10种中成药,您一定要知道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参芪降糖颗粒组方为黄芪、人参茎叶皂苷、山药、麦冬、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地黄、天花粉、茯苓、泽泻。方中黄芪健脾益气,升举清阳,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其提取物人参茎叶皂苷具有一定降糖作用,二药同用,大补元气,健脾升阳,生津止渴,共为君药。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山药平补气阴,健脾滋肾润肺,固涩精微,二药合用,助参芪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共为臣药。枸杞子滋补肝肾,养阴润燥;五味子益气生津止渴,收敛固涩阴精;覆盆子益精缩尿,固涩阴液,三药同用,补敛合用,脾肾同调,佐助君药益气生津止渴,并可避免津液滑脱;天花粉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泽泻泻虚火,祛肾浊,使补而不滞;茯苓健脾益气,皆为佐药。诸药合用,气阴兼养,补敛结合,补中有清,共奏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之效。

在临床上,参芪降糖颗粒用于治疗阴虚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腿足挛急,酸胀疼痛,肢体麻木,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少饮,多有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症候者。

通心络胶囊组方为人参、水蛭、土鳖虫、赤芍、乳香(制)、降香、全蝎、蜈蚣、檀香、冰片、蝉蜕、酸枣仁(炒)。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气以助血行,为君药。水蛭、土鳖虫、赤芍、乳香、降香活血破血、袪瘀通痹,共为臣药。全蝎、蜈蚣通络止痛,檀香行气理气、宽胸止痛;冰片通窍止痛;蝉蜕祛风止痛;酸枣仁养心安神,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临床上,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气血瘀证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无力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腹泻或便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六味地黄丸组方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肉之温,共为佐药。全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

在临床上,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痿软无力,甚者肌肉萎缩,腰膝酸软,骨松齿摇,头晕耳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津力达颗粒组方为人参、黄精、苍术(麸炒)、苦参、 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方中人参益气生津、补脾益肺,黄精健脾润肺益肾,益气养阴,共为君药。以地黄、麦冬、地骨皮、知母滋阴清热,葛根生津止渴,山茱萸补肾填精,培补先天之阴;苍术健脾燥湿,苦参、黄连清热燥湿,防止湿邪碍脾,热盛伤阴,合为臣药。佐以荔枝核理气散结,丹参活血化瘀,淫羊藿温补肾阳。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之效。

在临床上,津力达颗粒用于治疗阴虚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肢体灼热疼痛,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便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通塞脉片组方为金银花、当归、牛膝、党参、石斛、黄芪、玄参、甘草。方中黄芪为君药,益气行滞、活血通络、托毒排脓、生肌敛疮;辅以党参益气行滞,当归补血行血、止痛化瘀;佐以石斛清热除痹,金银花透达营卫、消肿散结,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牛膝引药下行、通络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培补气血、清热养阴、通调血脉之功。

在临床上,通塞脉片用于治疗由气血两虚,瘀毒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主,入夜痛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腰腿酸软,或面色白,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血塞通软胶囊以单味三七提取总皂苷为原料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

在临床上,血塞通软胶囊用于治疗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麻木刺痛,常有定处,或肌肤紫暗、肿胀、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消栓肠溶胶囊组方为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本方乃补阳还五汤改变剂型而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以助血行,为君药;辅以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共为臣药;川芎、红花、桃仁活血化瘀通络,共为佐药;地龙性善走窜,通经活络、息风、止痉,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在临床上,消栓肠溶胶囊用于治疗由气虚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腰腿酸软,或面色白,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糖脉康片组方为黄芪、地黄、赤芍、丹参、牛膝、麦冬、葛根、桑叶、黄连、黄精、淫羊藿。方中黄芪、生地益气固表、养阴清热,共为君药,以赤芍、丹参、怀牛膝,活血化瘀,补肾通络,桑叶、葛根、黄连、麦冬、黄精清热养阴生津,共为臣药,佐以淫羊藿,固护肾阳,阳升阴长。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之功。

在临床上,糖脉康片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舌质红少津、舌体胖大、苔薄或花剥、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四妙丸组方为盐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方中黄柏味苦性寒,取其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重用为君药。莪术味苦性温,燥湿除痹;薏苡仁利湿除痹,共为臣药。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下焦,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

在临床上,四妙丸用于治疗用于治疗湿热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灼热疼痛,或重着乏力,麻木不仁,脘腹痞满,口腻不渴,心烦口苦,面色晦垢,大便黏滞,小便黄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筋骨痛消丸组方为丹参、威灵仙、鸡血藤、香附(醋制)、乌药、秦艽、地黄、白芍、桂枝、川牛膝、甘草。方中丹参善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故为君药。鸡血藤苦甘温,可养血活血而舒筋活络;香附、乌药行气散寒止痛;秦艽辛散温通,祛风除湿、养血荣筋、通络消肿,以上诸药共为臣药。地黄、白芍滋阴养血、柔筋止痛,桂枝辛温以温经通络,川牛膝强肾壮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佐使药。上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在临床上,筋骨痛消丸用于治疗血瘀寒凝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麻木不仁,肢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懒言,腰膝乏力畏寒怕冷;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每日一药】参芪降糖颗粒

药品分类:辅助降糖中成药

参芪降糖颗粒根据唐●王焘《外台秘要》中治消渴方“黄芪汤”,再结合现代用药经验而成的配方。主要针对糖尿病最常见的“气阴两虚”症,选用人参皂苷、黄芪等11味中药严谨配伍,具有益气养阴,滋脾补肾功效。

适应症

☆ 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证)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可改善症状,控制血糖。

☆ 2型糖尿病:轻、中度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9%)可在辩证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芪降糖颗粒。有Meta分析发现在常规疗法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 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可在辩证基础上,在常规疗法中联合使用参芪降糖颗粒。有研究发现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甲钴胺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所致的临床症状,尤其对于肢体疼痛和麻木效果较显著。

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方案

☆ 口服。常规1次3g(1袋),1日3次。

☆ 若症状较轻,可1次1g(1/3袋),1日3次。

☆ 参芪降糖颗粒可联合常见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ɑ-糖苷酶抑制剂、DPP4i,GLP-1RA、胰岛素等),可有效缓解患者口干等症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 参芪降糖颗粒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根据2014-2018年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有关参芪降糖颗粒不良反应有5例:头晕、呕吐、乏力或兴奋、难以入睡,停药后症状缓解。

☆ 参芪降糖颗粒为益气养阴,实热症等不适合使用;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不适合使用;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主管药师 黄晓琳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邓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