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压糖尿病dha(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食用油的等级分4等,你家用的是几等?

油,这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离开它没法炒菜,甚至是量少了菜都不香。但是它的用量却也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今天咱就讲一下如何合理用油!

怎样合理用油?

1.用什么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考虑到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所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很多人放弃了以动物油(如猪油)为主要烹调用油而选取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低一些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为丰富的植物油、调和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我国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按照质量和纯度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4个等级,居民在选取过程中最好选用一级食用植物油。各种植物油其各类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各有优势,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食用植物油的品种。许多调和油以多种油脂混合而成,消费者需了解其特性,根据需要选择。目前调和油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而只有企业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大品牌的产品。虽然调和油在性状、口味和脂肪酸比例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某些调和油以价格相对较低棕榈油为主,只因添加了较小比例的营养价值高的油种(如橄榄油等),就被冠之以名并以高价售出,在选取过程中应尤为注意。此外,由于食用油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变质,因此在选取过程中应当注意生产日期,以新鲜为宜。

2.用多少,怎样用?

我国居民每日食用油的推荐摄入量为25或30g,而大多居民的食用量往往超过了这一标准。由于脂肪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不管脂肪酸比例如何,过量摄入脂肪可导致肥胖的发生,继发其他慢性疾病,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做到合理用油,减少用量是基础。改变烹调方式,减少煎、炸的频率而改用蒸、煮等方式是控制食用油摄入量的好方法。植物油多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适合高温油炸,炒菜时应当控制油温和时间。如确需高温油炸,从食物安全的角度,选用动物油更为适宜,但同样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反复使用。如制作凉菜,则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小麦胚芽油等。

3.食用油应该怎样存放?

食用油应存放在阴凉处,盖紧盖子以免空气和水分进入瓶内。购买小瓶食用油更易于保存,如购买大瓶食用油,可分装为小瓶供每日使用,避免大瓶中的油脂与空气频繁接触。此外,旧油瓶应当清洁后再装入新的油脂,以免加速油脂酸败。

什么是脂肪酸?其分类如何?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具有贮存能量、调节体温、支持保护人体器官及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等作用。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其中脂肪酸根据其饱和程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1.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常温下一般呈固态,多存在于猪、牛、羊等动物的脂肪中,这些食物也往往含有较多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在少数植物油(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中亦含量丰富。棕榈酸、豆蔻酸、月桂酸等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升高胆固醇作用,其中棕榈酸广泛存在于动物脂肪及某些植物油中。过量食用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但饱和脂肪酸也并非对人体全无益处(如丁酸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此完全避免或者过度食用饱和脂肪酸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2.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多种动植物油中,常温下多为液态,油酸是最具代表性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单不饱和脂肪酸对总胆固醇、血压等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同时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上还发现,含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单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氧化,储存不当容易发生酸败,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对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橄榄油等不应长期储存、反复使用。

3.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按照从甲基端开始第1个双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ω-3系列的α-亚麻酸和ω-6系列的亚油酸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但其在人体中不能合成,故称为必需脂肪酸。ω-3和ω-6系列中许多其他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人体可利用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合成这些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预防高胆固醇、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死、预防动脉硬化、保护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等作用,但大量食用亦可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植物油、深海鱼油和动物内脏中。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相比,多不饱和脂肪酸更易发生氧化、产生过氧化物,长时间油炸食物可形成多聚物,引起细胞膜结构、胆固醇、维生素性状变化,引发一些慢性病等。

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养科成果教授

盘点那些可以改善高血压的营养素

1、乳清蛋白肽

血管炎症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可以产生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内皮素等舒张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是AngⅡ的拮抗剂,可以降低血管炎症,向下扩散进入血管平滑肌使其松弛,向上扩散进入血液使血小板活性降低,从而降低血压并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可以说,AngⅡ和NO的平衡是维持血管内皮健康和正常血压的基础。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些可以平衡AngⅡ和NO的营养物质吧。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Ⅰ(AngⅠ)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同时还会分解缓激肽(一种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进而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因此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是良好的降血压途径。乳清蛋白肽是天然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1],动物和人类试验表明,乳清蛋白水解物抑制血浆及组织ACE,由其中的活性肽贡献降压作用,如乳啡肽、异亮氨酸-色氨酸等[2,3]。

一项临床试验表明,连续16周摄入含乳蛋白分离物0.7 g/kg/d的热量限制饮食,可使血压降低5.0/4.0 mm/Hg,对清醒时期的收缩压减低最显著(-6mm/Hg)[4]。乳清蛋白肽还可能通过增加内皮NO的合成,发挥扩张血管作用[5]。鱼蛋白中所含有的丰富肽类也具有ACEI活性[6]。一项针对超重的高血压人群的临床试验表明,服用鱼的减肥组血压下降幅度最大[7]。在饮食中增加蛋白摄入,不仅可以增加肽类营养,还可以增加氨基酸,包括精氨酸。

2、精氨酸

精氨酸是NO的前体,在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作用下,精氨酸可以转化为NO。一项针对20名高血压患者的试验发现,相比安慰剂组( 2.13±0.62 mmHg),运动前补充精氨酸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运动后的舒张压(-1.85±0.44 mmHg)[8]。对10名健康男性输注0.5g/kg L-精氨酸盐酸盐30分钟后,引起血压的显著下降(-9.3 /- 0.9%),伴随着NO的呼出浓度增加以及瓜氨酸的血浆浓度增加[9]。精氨酸在eNOs的作用下生成NO和瓜氨酸,瓜氨酸可继续转化为精氨酸,从而保持精氨酸的稳定水平。一项研究发现,同时补充6g瓜氨酸,可增加高血压患者运动后的降压效应[10]。小编呼吁,想要控制血压,平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真的很重要哦。

[1] Invited review: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bioactive peptides obtained from whey proteins. J Dairy Sci. 2010 Feb;93(2):437-55.

[2] [The effect of natural whey proteins on mechanisms of blood pressure regulation]. Postepy Hig Med Dosw (Online). 2014 Feb 6;68:172-8.

[3] Antihypertensive and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dipeptide isoleucine-tryptophan and whey protein hydrolysate. Acta Physiol (Oxf). 2015 Dec;215(4):167-76.

[4] Incorporating Milk Protein Isolate into an Energy-Restricted Western-Style Eating Pattern Augments Improvements in Blood Pressure and Triglycerides, but Not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in Adults Classified as Overweight or Obe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utrients. 2020 Mar 22;12(3):851.

[5] Acute ingestion of a novel whey-derived peptide improves vascular endothelial response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Nutr J. 2009 Jul 22;8:34.

[6] Antihypertensive activity of fish protein hydrolysates and its peptide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9;59(15):2363-2374.

[7] Effect of fish diets and weight loss on serum leptin concentration in overweight, treated-hypertensive subjects. J Hypertens. 2004 Oct;22(10):1983-90.

[8] Effect of L-arginine intake on exercise-induced hypotension. Nutr Hosp. 2018 Oct 8;35(5):1195-1200.

[9] The hypotensive effect of L-arginin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xpired nitric oxide in humans. Chest. 1996 Jun;109(6):1550-5.

[10] Inter-Individual Responses to Citrulline Malate Oral Supplementation on Post-Exercise Hypotension in Hypertensives: A 24-Hour Analysis. Arq Bras Cardiol. 2019 Jul 10;113(2):218-228.

3、鱼油

鱼油中含有丰富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EPA与DHA。鱼油以其抗炎、保护心血管系统、支持免疫健康的功效而受到追捧。鱼油可以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血清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等等血管炎症风险因素来控制血管炎症,也可以直接促进NO的合成,从而支持血管内皮健康,降低血压[1-4]。对大量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补充浓缩纯化的医疗级鱼油(>3g/d)平均降低收缩压2-4mm/Hg和舒张压1-3mm/Hg[5,6]。对于日常饮食来说,通过食用鱼摄入3g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是不现实的,针对此,也有一些小剂量鱼油试验。其中一项研究发现0.7g/d的EPA DHA在8周内显著降低收缩压(平均下降5mm/Hg),特别是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效[7]。

另外一项研究将剂量提升至1.5g/d的EPA DHA,相比安慰剂组,鱼油组在短期4周内可降低收缩压约7.0mm/Hg[8]。总体来说,小剂量鱼油补充在短期内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大剂量鱼油补充(>2g)还可降低舒张压,鱼油对年龄较大的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以及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影响更大[3,4]。当然,如果坚持长期吃鱼,也可以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一项研究表明,每周三次摄入150g的鲑鱼可以对较年轻超重及肥胖人群的舒张压产生改善作用[9]。一般来说,深海大型鱼中的Omega-3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同时也存在着重金属超标的风险。除了三文鱼,其实也有比较亲民的海水鱼可以提供较高含量的EPA和DHA,如带鱼和金枪鱼,只是要注意不能用油煎、炸或烤,会破坏有效成分。吃鱼既可以补充蛋白,又可以补充优质脂肪酸,降压食谱可千万不要错过。

[1] 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with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markers in healthy 51 to 72 years old subjec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Nutr J. 2012 Nov 22;11:99.

[2] 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does not influence body composit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lipemia in women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 Nutr Clin Pract. 2012 Aug;27(4):553-60.

[3] Nitric oxide enhancement and blood pressure decrease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using soy protein or fish oil. Arq Bras Endocrinol Metabol. 2010 Aug;54(6):540-5.

[4]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Enriched Hen Eggs Consumption in Improvi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Healthy Individuals-Clinical Trial. Int J Mol Sci. 2020 Jun 10;21(11):4149.

[5]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J Hypertens 2002;20:1493–9

[6] Long-chain omega-3 fatty acids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and blood press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7] Consumption of Fish Oil Providing Amounts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That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Diet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J Nutr. 2016 Mar;146(3):516-23.

[8] Blood pressure-lowering effects of long chain n-3 fatty acids from meals enriched with liquid fish oil and from microencapsulated powder. Int J Food Sci Nutr. 2016 Dec;67(8):1017-23.

[9] Moderate consumption of fatty fish reduce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European young adults during energy restriction. Nutrition. 2010 Feb;26(2):168-74.

4、抗氧化维生素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我们熟知的抗氧化剂,也是从膳食如新鲜蔬果中很容易获得的一些营养物质。一些研究表明,在给予1g/d的VC和400IU/d的VE后,对未经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产生了显著降压效果,改善了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降低了动脉僵硬度,这种效应与提升了红细胞和血清的抗氧化能力有关[1,2]。胶原蛋白是血管重要的结构部分,血管衰老伴随着胶原蛋白的流失以及胶原蛋白糖基化损伤,V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并且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糖基化损伤,也是日常保护血管的小能手。这里要注意吃完整的水果,因为榨汁会使得血糖更快升高,反而对血管造成损伤,也可以选择同步服用维生素补剂。

[1] Supplementation with vitamins C and E improves arterial stiffness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Am J Hypertens. 2007 Apr;20(4):392-7.

[2] Decrease in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supplementation of vitamins C and 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lin Sci (Lond). 2008 May;114(10):625-34.

维生素D被大众认可的功效是支持骨骼,但其实VD对于免疫健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在高血压患者血管中存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和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具有受体激动剂活性。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肾素和血管紧张素上调[1],建议高血压人群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提高鱼、鸡蛋、瘦肉、奶制品、坚果的摄入等等方式增加体内VD含量,在低于20ng/ml时建议直接服用VD营养素补剂,注意要直接补充D3活性形式。

[1] Interactions Among Vitamin 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Am J Cardiol. 2018 Sep 1;122(5):780-784.

5、矿物质

矿物质镁元素也是降压小能手。钙离子内流会刺激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诱导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使得心肌和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进而血压升高。而镁是天然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剂,还可以增加NO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利钠肽水平,从而发挥血管舒张和减少钠重吸收的作用,降低血压。500-1000 mg/d的镁摄入量,可使血压降低5.6/2.8 mm Hg,同时增加钾摄入与减少钠摄入,降压更有效。镁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计及血糖代谢,并可以提高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疗效[1-3]。蔬果、五谷杂粮、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镁离子,但要注意不要单纯补充镁而摄入大量碳水和饱和脂肪哦,可以选择含镁的营养素补剂。

[1] The role of magnesium in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1 Nov;13(11):843-7.[2]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Obesity Measure Among Type 2 Diabetes Pati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iol Trace Elem Res. 2021 Feb;199(2):413-424.

[3] Magnesium and Blood Pressure: A Physiology-Based Approach. Adv Chronic Kidney Dis. 2018 May;25(3):244-250.

最后,小编想和大家说,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关键之处。选择丰富多样的食物,可以让我们摄入优质的蛋白、脂肪酸和抗氧化营养物质,从而支持健康的血管功能,维持正常血压,而正常的血压才能保障血液这个快递员为身体每个细胞输送营养哦!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吃什么肉好?

大家好,我是营养师小娜老师[送心]

咱们营养师把肉分为红肉和白肉,这里说的白肉不是肥肉哦~

小娜老师先来解释什么是红肉和白肉?

含有脂肪比较高的牛、羊、驴、马、猪等哺乳动物的肉,叫做红肉。

脂肪含量较低的鸡、鸭、鹅、鹌鹑、鱼、虾、蟹、贝类等禽类和海鲜水产的肉,叫做白肉。

红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铁、磷含量丰富,尤其是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存在,是膳食铁的优质来源。此外,红肉还是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的好来源。但是红肉含脂肪相对比白肉高。

从脂肪含量上来说,猪肉最高,其次为羊肉,牛肉最低。如果吃红肉过多,会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升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危害极大。

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一些深海鱼、贝类肉含有EPA、DHA等营养元素,是红肉中没有的。对预防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

以上两种肉类都建议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适量食用,不偏食,才能保证人体营养均衡。

不推荐的肉类

肥猪肉、五花肉、肚、牛肚、猪肝、羊肝、牛肝、鹅肝、猪腰、羊腰、牛腰、猪心、鸡心、猪脑、羊脑、牛脑、猪肠、猪皮、炸肉等胆固醇、脂肪高;

午餐肉、腊肉、咸肉、熏肉、酱牛肉、咸鱼、火腿、肉松、香肠、熏鱼等盐偏高。

这些肉类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而且腌制的肉类钠含量也比较高,食用过多很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所以,这些肉类建议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应该少吃或不吃,正常人群为也应该少吃。

吃多少肉合适?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在吃肉时需记住一个原则:适量为宜。一般来说,每天约100~150克肉类为宜。建议畜肉(猪牛羊等)和禽肉(鸡鸭鹅等)共40-75克、水产品40-75克。

也可以用自己的手作为参考,一掌心的半掌心的畜禽肉和半掌心的水产品。

肉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不可把肉类看做敌人,适量食用益大于弊~

分享健康知识[灵光一闪]传递科学营养[比心]关注小娜老师,让您生活变得轻松健康[碰拳]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