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糖尿病库欣(狗狗糖尿病吧)
无论狗狗多大,如果突然喝很多水,那它是在暗示着这些
无论狗狗多大,饮水量突然性的增加以及排尿量突然增加,都有可能是狗狗出现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因为狗狗老了这么简单。
狗狗饮水或排尿习惯的改变,如平时都是在外面才拉的,但是突然在家里或睡觉的地方小便、尿频增加等等情况,都需要额外注意。因为饮水量的增加可能是许多不同疾病的征兆,包括但不限于:狗狗脱水、肾衰竭、库欣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脏疾病或者尿路感染和子宫感染等等的情况。
饮食和环境会导致狗狗对水的需求有所不同,作为参考,一只4.5kg的狗狗一天需要一杯水多一点。小狗对饮水量的要求可能高一些。如果你注意到狗狗的液体摄入量突然发生了变化,并且随后显示出尿量增加,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在过于担心狗狗突然变渴的情况之前,先注意下它目前的生活状况。狗狗的碗里有充足干净的饮用水吗?如果没有,那它很可能会表现出很渴的状态。
为了确保狗狗身体健康,请始终保证狗狗可以获得新鲜的饮用水。此外,如果今天特别热或者说今天你的狗狗特别兴奋活跃,那它可能会更渴。最后,狗狗有任何改变的饮食改变,尤其是尝试了新的食物或新的干粮饮食,也有可能会让你的狗狗更加口渴。
脱水虽然是常见的,但对狗狗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其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一只大狗来说,一个简单的家庭测试可以提醒你狗狗是否脱水。抓住狗狗脖子后面的皮毛,然后松开它。如果皮毛变平,回到原位,狗狗可能没有脱水。即使是在被你放手后,狗狗的皮毛始终保持不动,这也不是一个好迹象,你的狗狗可能是脱水了。
如果你已经决定带狗狗去就医了,那提前计划会让就诊更加有效。这里面包括,提前写下你想咨询的问题,这样你就不会忘记你想问什么。此外,记下狗狗的日常习惯,包括饮水、排尿、日常行为、饮食或给狗狗安排的时间表的变化。另外,提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提供尿样也是很有帮助的。
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是大毛病,只有及时观察狗狗,发现异常,才能给狗狗更好的治疗。所以说,养狗不易呀!
科学养宠,上巨小萌。每天不间断养狗知识解决你的疑惑,实用有效的狗狗训练小技巧,帮你更好养狗。
狗狗冬天食量大增?除了是“养肥膘”之外,还可能是疾病导致的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狗狗都会 “养肥膘”来保暖,所以它们比往常吃得更多也是正常的。但如果狗狗的食量实在惊人,它却没有噌噌噌地长肥肉的话,那狗狗的身体很可能是出现了异常,例如体内有寄生虫,或是由糖尿病或库欣病等疾病引起的。
狗狗食量增加的正常原因
在文章开头我们也有提到,冬季天气寒冷,狗狗的身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抗寒冷维持正常的体温,所以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能量。此外,如果狗狗的运动量变大,身体同样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也会使狗狗吃得更多。
处于孕期或者哺乳期的狗狗,因为胎儿需要营养,或者狗宝宝需要母乳,因此狗妈妈需要汲取更多的营养与能量,提供给狗宝宝。另外,狗狗在8个月大之前,因为它们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不论肌肉还是骨骼的生长,都需要大量的食物提供营养。因此,它们的饭量可能会持续增加。
除此之外,狗狗在做了绝育手术之后,由于荷尔蒙的变化会导致狗狗胃口大开,食欲大增,所以很多绝了育的狗狗都很容易发胖。但肥胖可能会给狗狗带来许多健康的风险,因此铲屎官最好可以定时定量给狗狗喂食,控制好它们每日摄取的热量。
如果家里新来了一只狗狗,那么原来的狗狗可能会为了争抢食物而吃得更多。对此,铲屎官在带新狗狗回家之前,应该做好引导,让两只狗狗能够和谐相处。此外,还应该为两只狗狗准备好不同的狗碗,并且每次都分开喂食,给它们各自独立的空间。
身体异常导致狗狗食量大增
1.寄生虫
如果狗狗被寄生虫感染,那可能会出现食欲大增,吃得多却长不胖的现象,可能还伴随呕吐、腹泻、瘙痒和便血等症状。为了避免狗狗受寄生虫的侵害,铲屎官在日常要为狗狗做好体内外驱虫的工作,还要纠正狗狗乱翻垃圾桶以及喝马桶水等坏习惯。
2.消化异常
如果狗狗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狗狗的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因此,它们就会吃更多的食物来补充缺失的营养。除了食量大增,狗狗的消化系统异常时,还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如果发现狗狗出现以上症状,主人要及时带狗狗去看医生了哦!
3.焦虑
人类情绪低落也会影响食欲,其实狗狗也一样。当狗狗感到焦虑,或者是压力大的时候,它们可能会频繁出现打哈欠、舔鼻子等动作,还会通过不断进食来减压。
4.疾病
如果狗狗患有糖尿病,也是会导致食欲大增。葡萄糖是细胞高效运转所需的主要能源,而胰岛素是将葡萄糖从血液转移到细胞中的所需物质。若狗狗的体内没有足够的胰岛素,葡萄糖则无法进入细胞,那么细胞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正常工作,它们就会变得缺乏能量来源。然后,身体就会开始分解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作为替代能源,那么狗狗自然就需要吃更多来屯脂肪。
此外,当狗狗的身体产生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帮助狗狗应对压力的激素)时,就会引发库欣病,这种疾病会导致狗狗食欲增加。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会导致小肠壁被细菌损坏,这也会导致狗狗营养吸收减少和食欲增加。
当然了,还有一些超级馋嘴的狗狗,总是喜欢吃个不停,加上冬天要养肥膘,它们的食量自然会变得更加惊人!但排除了一些正常的原因外,如果发现狗狗突然食量大增,还怎么吃都吃不胖的话,那铲屎官就要格外留意了噢~
狗狗意外怀孕怎么办?如何帮狗狗引产?堕胎时间需要注意什么?
狗狗流产是一个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不能杀死一个新的小生命,而有的主人没有做好准备,又无法负担起照顾所有狗狗的责任,就会在狗狗意外怀孕的时候带它去堕胎。本文暂不探讨是否应该让狗狗堕胎,主要重点介绍不同的堕胎方式,以及带狗狗堕胎,主人需要注意的事项。狗狗去堕胎与其说是它本身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人类的方便,如果你的狗狗需要堕胎,要更注意以下事项,让它安全度过特殊时期。
在野外生存的母狗,极少会发生需要堕胎来保护自己健康的情况,所以,换句话说,狗狗堕胎对主人来说比狗狗本身更方便。狗狗通常是因为意外怀孕导致需要堕胎,有的主人没有帮狗狗绝育,在狗狗发情的时候让它出门乱走,又没有做好照顾一窝小狗的准备,这时只能带狗狗去堕胎。大多数人会带狗狗去宠物医院,寻求兽医的帮助。
大多数兽医会先考虑切除母狗的卵巢和子宫,但这种方法大多只适合怀孕初期(即第一个月)的母狗。怀孕的狗狗做这样的手术会有很多风险,有可能会血管充血,手术时间较长还会有麻醉风险。如果临近预产期时才堕胎,这时只能对幼犬进行安乐死,因为它们已经完全成形。
从技术上讲,兽医可以在任何必要的时候对母狗进行引产。然而,如果狗狗要堕胎还是越早越好,否则一开始可以选择药物流产,到后面只能进行外科手术。
不可以。问题不在于药物的疗效,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医疗指导,以及会伤害狗狗的身体。人用的堕胎药有很多副作用,人在使用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而狗狗的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与人不同,它们能接受的剂量和成分也有所不同。如果擅自在家给狗狗用药,可能会伤害到狗狗的身体,还会出现许多意外情况,狗狗有可能会中毒或是有感染的风险,甚至会子宫蓄脓。
首先,每个兽医都会先确认狗狗是否怀孕,确认狗狗怀孕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在它怀孕25天时进行子宫造影和血液检测,如果诊断结果为阴性,应在一周后再次进行确认。有的主人希望狗狗保留子宫和卵巢,以便以后还有机会繁殖。因此这时可以采用药物流产的方法,通常会用到以下药品:
前列腺素
抗孕酮(aglepristone)
地塞米松
催乳素抑制剂
口服雌激素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F2α需要每天注射3次,直到所有胎儿都成功排出体外,有时需要注射长达14天。此药物与阴道内前列腺素结合将有助于减少治疗时间和继发性症状(恶心、腹泻、坐立不安、颤抖)。但剂量必须严格控制,过量的几率很高。
抗孕酮
只能在怀孕45天内使用。头48小时每天注射一次,然后每周2周注射一次,总共4次。怀孕20-30天后的母犬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包括流出胎儿、失血、厌食和乳腺充血。
地塞米松
以丸剂形式给药,在怀孕第30天后每天使用两次,可能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地塞米松是一种皮质类固醇,会有相应的风险(免疫系统抑制,易感感染,过多的水分摄入和排尿,躁动,持续饥饿),如果剂量调整不当,狗狗可能会表现出库欣氏病的体征。也不建议患有糖尿病或库欣病等病的母犬接受此药物治疗。
催乳素抑制剂
可用于怀孕的后半段时期,单独使用或与前列腺素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疗效,每天都需要口服治疗,一直持续到药物起作用。
口服雌激素
只能在怀孕的头几天使用,但会大大增加子宫积脓的风险,子宫积脓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子宫感染。大多数兽医会避免这种方法,因为它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一种药物能符合以下所有用药标准:在发情期或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给药、100%有效、不引起阴道分泌物、无副作用、不损害未来生育能力且价格低廉。
不管用什么方法,流产后的一段时间内,母狗都会感觉不舒服。例如,抗孕酮在最后一次服用后可以在体内停留大约24天,因为它们是亲脂性的,副作用在流产后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主人需要给狗狗提供一个安静、干净和舒适的环境,要注意它恶心和厌食的迹象。要给狗狗补充足够的营养,让它摄入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使用地塞米松之后。如果进行了外科手术,那么家里要备好抗生素和抗炎药,同时主人要特别注意保持缝线的清洁和干燥,还要观察狗狗的阴道分泌物。
以上是主人带狗狗去堕胎前都要注意的问题,但最好不要让狗狗到需要堕胎的地步,这始终会伤害狗狗的身体,要么带它去做绝育手术,要么在它发情时看顾好它,都会好过带它去引产。
科学养宠,上巨小萌。每天不间断养狗知识解决你的疑惑,实用有效的狗狗训练小技巧,帮你更好养狗。
参考文献
1. Feldman E C, Davidson A P, Nelson R W, et al. Prostaglandin induction of abortion in pregnant bitches after misallianc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1993, 202(11): 1855-1858.
2. Lamm C G, Njaa B L. Clinical approach to abortion, stillbirth, and neonatal death in dogs and cats[J]. Veterinary Clinics: Small Animal Practice, 2012, 42(3): 501-513.
3. 庄红艳, 孙华, 李俊红. 犬流产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06, 26(1): 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