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困不(糖尿病人腿没劲怎么回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不止降血糖,腿脚麻木有救了!
文 | 医师浅谈健康
编辑 | 医师浅谈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朋友们!先别急着滑走,今天咱们聊个扎心又扎腿的话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听着是不是很学术?放心,我不会让你困到怀疑人生,而是让你笑着记住,顺便还能救救你的腿脚!
先来个灵魂拷问——你有没有以下症状?
脚麻得像充电的手机,时不时“触电”一下?
半夜脚趾头疼,疼得怀疑是不是床底下有小鬼?
走路像踩在棉花上,没啥感觉?
小伤口好不容易愈合,结果脚趾头都快烂了?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恭喜你——你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已经在暗中较劲了!这病吧,专业点说,就是高血糖长期“熬制”你的神经,导致它们彻底摆烂,信号传递出问题,腿脚就开始“造反”了。
你可能不信,高血糖对神经的伤害就像一场慢动作的“忍者刺杀”:
- 第一刀:高血糖堵住了毛细血管,神经的“营养快递”被拦截,开始缺粮,饿得嗷嗷叫。
- 第二刀:血糖像化学武器一样毒害神经,神经的“电路”短路了,信号乱发,要么疼得要命,要么麻得没知觉。
- 第三刀:神经彻底摆烂,麻木到怀疑人生,你踩到钉子都可能没感觉,等发现的时候,伤口已经严重感染了……
这可不是吓唬你,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这个,最后不得不截肢!所以,别再觉得“脚麻”只是小问题了,它可能是你的身体在求救!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就只知道降血糖,每天和米饭、奶茶、火锅做生死离别,甚至连水果都不敢吃——但你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错!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不是光靠降血糖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你多管齐下,否则你的神经就会继续“摆烂”,腿脚越来越不听话!
1. 控糖当然重要,但别“过度节食”血糖控制好,神经才不会继续受伤,但你也别饿得像修行苦僧!合理控糖 ≠ 断糖,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糙米、燕麦、绿叶菜)才是王道。
你的神经就像个挑食的小孩,最爱吃维生素B,尤其是B1、B6和B12——它们是神经的“修复工”。缺少它们,神经修复的速度就像乌龟爬楼梯,慢到让人崩溃!
维生素B1(硫胺素):缺了它,神经就像“断电”一样麻木(猪肉、糙米、豆类里都有)。
维生素B6:它是神经的“润滑剂”,缺少它,神经就像生锈的机器嘎吱作响(鸡肉、香蕉、土豆里都有)。
维生素B12:专门修复受损神经!缺了它,神经就像脱了皮的电线一样乱放电(动物肝脏、蛋黄、牛奶里都有)。
如果你的饮食不均衡,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吃点复合维生素B,比你每天算计着吃多少肉、多少菜省事多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怕运动让血糖波动,就天天坐着不动——错!大错特错! 你越不动,血液循环越差,神经得不到氧气和营养,坏得更快!
别担心,我不会让你去跑马拉松,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做些温和的拉伸,就能让血液流动起来,你的神经会感谢你的!
4. 别让脚“裸奔”,保护它才是关键你的脚已经够惨了,别再虐待它了!每天检查脚有没有伤口、穿合适的鞋袜、别光脚乱走,这些都能减少神经损伤带来的风险。
特别是那些已经感觉迟钝的人,小伤口可能就是大麻烦,一旦感染,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足,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5. 药物治疗,别讳疾忌医有些患者的神经损伤已经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的一种)或者α-硫辛酸(抗氧化剂)。别抗拒!这些药物是有科学依据的,能帮助神经修复,减少疼痛和麻木。
最后,听劝,别让自己的腿走丢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是闹着玩的,它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不可逆! 但好消息是——如果你早点重视,科学管理,你完全可以保住你的腿!
来,我们复盘一下,你要做什么?
控糖,但别饿死自己
补充维生素B族,给神经吃饱饭
运动,让血液流起来
保护脚,别让小伤口发展成大问题
遵医嘱,别乱停药
健康这事儿吧,就像存钱,你今天存一点,未来就能少花点医疗费! 别让你的脚等到“要不行了”才想到去医院,到时候,医生也救不了你了!
所以,记住这篇文章,笑完了,赶紧去看看自己的脚,顺便转发给你的糖尿病朋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国家卫健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指南》.
3个原因让糖友老犯困
来源:生命时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袁 扬
在炎热夏季,不少人经常“夏打盹儿”,总觉得休息不够,但机体健康并未受到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犯困却不可大意,有3个常见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不少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是肥胖患者,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打鼾,他们可能频繁觉醒、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嗜睡。如果患者平时不打呼噜,只在偶尔极度劳累时出现,则不用太在意;但如果长期鼾声如雷,尤其呼噜声常突然停止的患者要当心,建议去医院接受检查和评估,看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糖低了。当机体出现低血糖时,大脑无法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能量,也会想睡觉。如果糖友常在餐前、空腹时犯困,应高度警惕低血糖的可能;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患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随身备些葡萄糖片、水果糖、饼干等,发生低血糖时可救急。
血糖高了。除了低血糖,糖友老困也要警惕高血糖。人体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但糖友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因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时,血糖会升高,但此时机体仍然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与能量供应,导致疲乏无力。
因此,患者生活中要及时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波动范围,有助医生调整降糖方案。由于中老年糖友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犯困、头晕、意识丧失等情况,更要做到定期体检,有助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人出现腿疼,多见于这三种情况,如何治疗,医生告诉您!
糖尿病人确实是容易出现腿疼,尤其是小腿和足部,出现这种原因往往有几种情况,比如糖尿病人为了控制血糖走路比较多,肌肉长时间的处于劳累状态就容易出现症状,另外糖尿病本身也会诱发下肢的血管和神经出现问题导致腿疼,该怎么办?咱们好好的聊一聊。管住嘴、迈开腿,这是控制血糖一个比较基本的策略。通过运动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控制体重,身体的代谢更加活跃,尤其是饭后1~2个小时以后,适当的运动,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但有些糖尿病的患者,不想用药物去控制血糖,单纯的就是想依靠运动来把血糖控制下来,每天几乎是在三餐后都要运动很久的时间,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每天行走的步数可能超过3万步,而且为了控制血糖,几乎没有休息!
连续的、长时间的、过度的运动肌肉肯定会不堪重负,运动过程当中,肌肉产生的乳酸以及其他的代谢物质得不到很好的清除,持续的累积,患者肯定会有腿部的酸痛感。
应对:正常情况下,我们建议糖尿病的病人在餐后运动的时间没有必要太长,4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适当的延长到50分钟,一小时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必要强求运动太长的时间。而且我们通常建议锻炼三天左右,要休息一天,给身体一个休息的机会,啥机器不停的运转也会有可能出问题,何况咱们人呢?是不是?
现在通过走圈、快走来降糖的糖尿病人非常多,建议大家在行走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穿一双适合的鞋,这个鞋底要略厚一些,底要略软一些,这样也会帮助减轻下肢所承受的压力,不至于在行走的过程当中过度的刺激关节。在快走的过程当中,速度不需要太快,能微微的出汗就可以了。心率能达到自己最快心率的60~70%就可以了,每个人的最高心率是不同的,测算的方式是:220-年龄!
另外快走的场地也要注意,尽量要选择平的操场,不要选择那些崎岖的山路,或者是路面不平的水泥路,对于下肢的刺激也是比较大的,有可能诱发疼痛。
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的不好,或者是糖尿病的时间过久容易造成血管的损害,这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事情了。那么当血管的管腔变得狭窄,血液就会越来越循环不畅,而在运动过程当中形成的代谢的废物和杂质就不能被快速的带走,沉积在肢体的远端就容易造成腿部的不适、疼痛、发困以及酸胀感。
如果有一些糖尿病人还吸烟的话,这种情况会变得更加的严重。
当病情越来越严重以后,患者会出现间歇性的跛行,就是行走一段时间出现明显的疼痛之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的再次行走,之后再次出现疼痛,变成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应对:要到医院去进行血管彩超的检查,明确下肢血管是否已经出现了狭窄,严重的情况需要做下肢的血管造影,明确到底有多少个阶段,血管出现了狭窄,是否需要进行外科干预?血管CT检查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明确完问题以后,要在专业的医生帮助下科学合理的用药,控制自己的血管病情,同时要在内科医生的帮助下积极的控制血糖,吸烟的患者一定要戒烟,尽量控制自己的饮食,慢慢的将血糖控制住,把症状稳固在一定的程度。
出现血管问题的患者或者可以说所有糖尿病的病人都应该进行踝泵锻炼,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尽量减轻血管问题的程度,帮助我们预防下肢血管病变。
如果糖尿病人经常的出现腿部疼痛和抽筋,不一定是缺钙导致的,很有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导致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烧灼痛,刺痛和麻木是最常见的症状。另外很多糖尿病人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发展寿光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所以维生素b12缺乏也有可能导致症状。
应对: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控制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12,可以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帮助控制疼痛。而且要补充维生素d可以帮助支持健康的神经功能。疼痛如果比较明显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朋友们可以适当的口服镇痛药。针灸也能帮助神经痛的患者减轻一定的症状。
糖尿病人出现疼痛的家庭措施●踝泵,在前面已经说到了这个动作可以很好的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建议糖尿病人没事的时候就做一做,每天没有固定的数儿,300、500不嫌多,500、1000不嫌少。
●每天习惯性的泡一泡热水澡,或者用温水泡泡脚。糖尿病患病时间比较久血糖控制得不好或者已经出现了神经病变,在进行泡脚的时候一定要测好温度,尽量不要高于45度,否则容易导致烫伤,因为很多时候糖尿病出现神经病变以后,对于温度的感觉会变差,非常容易导致烫伤。
●夜间睡眠的时候尽量将下肢抬高15~20度左右,这样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可能带来的肿胀与疼痛。
●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适当的喝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饮品,比如姜茶。在姜当中含有一定的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适当的喝一些这样的饮品,可以很好的起到食疗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控制血糖不能单纯的依靠运动,这是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以及生活习惯改变综合在一起,才能起起到一个更好的效果。单纯的依靠运动,在长时间过度的运动当中,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如半月板的损伤,关节的损害,韧带的损伤,当这些损伤出现以后,由于糖尿病的存在,治疗起来往往效果不好,而且因为不能运动,导致血糖控制也变得愈发艰难。
同时糖尿病人也要明确,糖尿病容易出现血管以及神经的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小腿或者是足部的疼痛,当疼痛不是特别严重,通过物理措施能帮忙缓解,那说明还可以自行控制,如果疼痛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具体怎么办在文章当中已经给大家做了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我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糖尿病腿疼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健康科普排位赛##生命召集令超能团##423头条知识节#@生命召集令@头条健康@头条辟谣@头条圈子@今日头条青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