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吃阿斯巴甜(糖尿病可以吃阿托伐他汀钙片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有了新消息

澎湃新闻记者 李潇潇 实习生 杨雨婷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说法终于有了新消息。

7月14日,世卫组织官网发布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JECFA认为,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足够的理由改变先前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可接受摄入量(ADI)0-40毫克/公斤体重。因此,委员会重申,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例如,假设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9-14罐以上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6月29日,有外媒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跨政府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或将阿斯巴甜列为“对人体可能致癌”物质。由于阿斯巴甜应用于多款知名无糖饮料,该消息在消费者和行业内均引发关注。

此次世卫组织官宣证实了上述消息,也提供了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依据。这是IARC首次对阿斯巴甜进行评估,也是JECFA对其开展的第三次评估。IARC和世卫组织强调,将继续对新的证据进行监测,并鼓励独立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阿斯巴甜暴露与消费者健康影响之间的潜在联系。

阿斯巴甜被列为2B类致癌物意味着什么?

IARC汇集了流行病学、实验室科学和生物统计学方面的能力,以确定癌症的原因,从而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减轻疾病负担和相关痛苦。IARC介绍,在该组织5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其评估了70多种已经或正在被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不同物质,包括甜精(dulcin)、甜蜜素、d-柠檬烯、香豆素、矿物油等。对阿斯巴甜的评估收集和筛选了7000多篇参考文献,涉及约1300项研究。

根据物质可导致癌症的确定性水平,IARC大致将致癌性分为5个等级,包括1类(有确认致癌性)、2A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有可能致癌)、3类(尚不能确定是否致癌)、4类(基本无致癌作用)。

2A和2B的界定类似但又有区别:2A类致癌物是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的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类致癌物则是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部分常见物质致癌性划分,澎湃新闻记者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2017年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整理

阿斯巴甜此次被列为2B类致癌物,同一等级的还包括美发师或理发师的职业暴露、汽油发动机尾气、铅。2015年10月26日,IARC曾发布报告,将新鲜牛羊肉等红肉的摄入列为2A类致癌物。

IARC称,根据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这种肝癌)方面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2B类。在实验动物中发现的致癌证据有限,与导致癌症的可能机理有关的证据同样有限。

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博士介绍,JECFA还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考虑了癌症风险的证据,并得出结论,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我们需要开展更好的研究,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IARC此前在官网发布的消息还强调,上述分类反映了某些物质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科学证据强度,但并不表明在给定的暴露水平或暴露途径下癌症发生的风险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IARC开展的是对阿斯巴甜的“危害识别”研究,这是了解物质致癌性的第一个基本步骤。致癌风险评估的任务则由JECFA完成,他们确定在特定条件和接触水平下发生特定类型伤害(例如癌症)的可能性,两家机构的工作独立而互补。

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物还能食用吗?

作为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斯巴甜就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包括减肥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止咳药水和维生素咀嚼片等药物。IARC官网资料显示,1981年,JECFA就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当时评估的阿斯巴甜可接受日摄入量确定为每天40mg/每公斤体重。鉴于一些新的研究成果,IARC建议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优先评估阿斯巴甜,并推荐给JECFA进行风险评估。

目前,国内市场也有多款产品将阿斯巴甜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 、雪碧纤维 、芬达零卡、百事可乐零度、百事轻怡可乐、绿箭弹立方无糖口香糖。那么,阿斯巴甜被列为2B级致癌物后,相关食物还能放心吃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翟天昶认为,糖也好,代糖也罢,其作为添加剂的一种,当讨论与健康的关系时,必须结合剂量来谈论,因为所有食物的过量摄入对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只不过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和剂量反应关系不同,因而安全摄入量范围存在一定差异,这决定了不同的添加剂之间也存在一个相对健康或危险的关系。

至于此次权威机构提示阿斯巴甜致癌性的意义,翟天昶表示,这就像警示标签,已有研究表明,警示标签或者科普宣传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告诉提醒消费者某种食物长期过量摄入的危害,这种警示可能会对消费者消费摄入该食物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从而有利于避免代糖的过量摄入,以免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反之,如果这个提示不存在,大部分人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这类信息,甚至认为代糖可以无限制的吃,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顾中一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即使宣布阿斯巴甜是可能致癌的物质,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甜味剂不能正常用了,“这个跟一般意义上的有毒性之类的是两个概念”。

事实上,代糖与健康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但是,由于证据的不确定性,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这些建议是“有条件的”,意味着它们可能需要由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实施,各国没有义务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阿斯巴甜致癌性讨论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6月底以来,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还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国内饮料厂商纷纷撇清关系,而截至发稿,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饮料巨头并未发声。从A股市场反应来看,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风波让生产其他代糖的企业,尤其是拥有天然代糖产品的企业获益,三元生物(301206)、莱茵生物(002166)等多家公司股价上涨。

不同甜味剂 来源:浙商证券

对于阿斯巴甜致癌风波的影响,莱茵生物在7月6日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披露,从公司角度来看,最直观感受就是近期客户询单量有所提升。公司一直坚信天然健康是未来的消费潮流与趋势,近期这个事件也提升了天然甜味剂在全球的认知及普及度,有可能成为天然甜味剂行业发展提速的重要契机。

三元生物7月10日披露的一份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也提到阿斯巴甜风波的影响,该公司认为,该事件可能会引起消费者对人工甜味剂安全性 的普遍担忧,从而导致需求减少。消费者可能会更愿意接受植物提取 或发酵法生产的功能性甜味剂。阿斯巴甜是高倍甜味剂,价格便宜,市场规模比较大,是甜味剂市场的重要成员。从经济性和安全性角度考虑,下游企业可以选择三 氯蔗糖、优质甜菊糖(莱鲍迪苷 M)来替代阿斯巴甜。其中,三氯蔗糖仍然是人工甜味剂。

三元生物还提到,从健康角度考虑,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和阿洛酮糖、 塔格糖这些更加优质的功能性甜味剂才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其中,木 糖醇的热量是蔗糖的60%,对血糖的影响不大,但产量受到玉米芯产量、 运输距离和秋天采集条件的限制,而且由木糖生产木糖醇是化工法且具有较高的环保要求。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代糖需求长期向上趋势不改,更安全健康与更好口感是迭代趋势。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人工甜味剂的健康安全性,但部分消费者仍认为以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等天然甜味剂更加“绿色、天然”。

翟天昶认为,此次围绕阿斯巴甜安全性的讨论,对于企业来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警示督促相关企业更加规范地使用阿斯巴甜等食品添加剂,要在产品中使用经过严格论断的安全剂量,更不能违规使用添加剂,另一方面,从研发角度来看,有利于激励相关企业加快相对更加健康的代糖的研发工作,来更好的兼顾甜味和健康需求。

来源: 澎湃新闻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夏天这种饮料还能喝吗?

阿斯巴甜是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可能致癌”,这一话题也登上了热搜第一。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中,实际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剂。使用阿斯巴甜的一些无糖饮料还能不能喝了?江苏省疾控给出了权威解答。

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IARC将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即有可能对人类致癌。就在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在调查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该机构于6月底召开会议,并且也将于7月14日宣布其调查结果。

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世卫组织在指南中表示,有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此外,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例如导致成人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

据了解,上述指南所指的非糖甜味剂主要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安美、甜蜜素、纽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等等。

了解了此次事情的大概,再一起来看看此次事件的“主角”——阿斯巴甜,究竟是什么?阿斯巴甜主要是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构成,可以像蛋白质一样在体内被快速吸收,不会积蓄在体内,而且其中天冬氨酸可被人体直接利用。

阿斯巴甜的热量很低,只有 4186kJ/kg,是蔗糖的 1/200,但甜度是等量的蔗糖的200倍。因为热量低、甜度高的优势,阿斯巴甜在很多饮料和食品中都有应用。

目前来看,甜味剂作为蔗糖替代物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根本问题是当前消费者从食品中摄入能量过多,超过了人体正常需求,控制量很重要。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来使用,可以认为都没有安全问题。

建议大家:第一,如果以前也吃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还是可以适量吃的,当然也不要吃或喝太多。第二,如果是希望无糖食品和饮料帮助减肥,也不要抱有期待。减肥的关键是控制总能量的收支平衡。如果吃无糖食品、喝饮料,但大口吃肉也不运动,想减肥也不太可能。

转自:荔枝网

来源: 荔枝微新闻

哪些食物含有阿斯巴甜?提醒:吃多了阿斯巴甜,对身体有5大危害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也被称为甜蜜素。它是一种低热量的替代糖,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以提供甜味而不增加热量。

然而,阿斯巴甜也有一些争议,因为一些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就包括最近热议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问题。

常见哪些食物含有阿斯巴甜?

在中国,阿斯巴甜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冰淇淋、糖果、口香糖、酸奶、饮料粉末等。阿斯巴甜的甜度相当于糖的200倍,因此只需少量即可达到所需的甜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和饮料,其中含有阿斯巴甜:

1. 零度可乐:零度可乐是一种无糖的碳酸饮料,其中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

2. 低糖饼干:许多低糖饼干使用阿斯巴甜作为替代糖,以提供甜味而不增加热量。

3. 无糖口香糖:无糖口香糖通常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以提供持久的口腔清新感。

4. 低糖果酱:一些低糖果酱使用阿斯巴甜作为替代糖,以减少糖分摄入。

5. 无糖冰淇淋:无糖冰淇淋中常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以提供甜味而不增加热量。

6. 低糖饮料:许多低糖饮料使用阿斯巴甜作为替代糖,以减少糖分摄入。

7. 无糖酸奶:一些无糖酸奶中含有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以提供甜味而不增加热量。

阿斯巴甜对健康可能有5大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阿斯巴甜是一种低热量的替代糖,但在过量摄入的情况下,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高剂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与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相关,而且可能致癌!

1. 对代谢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干扰人体的代谢过程,导致体重增加、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与阿斯巴甜在人体内被代谢为甲酰胺的过程有关。

2. 对食欲和食物选择的影响:阿斯巴甜的使用可能导致人们对甜食的渴望增加,从而增加了摄入高糖食物的可能性。这可能对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3. 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的失衡与多种健康问题,包括肥胖、代谢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等有关。

4. 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然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

5.可能致癌:2023年7月14日,经世卫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与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两家机构重新评估,阿斯巴甜被评为2B级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同时JECFA再次建议,阿斯巴甜日允许摄入量仍为不超过40毫克每公斤体重。

尽管阿斯巴甜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但目前的科学证据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其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机构认为,阿斯巴甜在推荐摄入量范围内是安全的。我国官方最新回应阿斯巴甜评估结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可以保证。

然而,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摄入阿斯巴甜可能需要谨慎。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患有苯丙酮尿症等代谢疾病的人应避免或限制阿斯巴甜的摄入。

总结起来,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人工甜味剂,在中国居民的食物中广泛存在。尽管阿斯巴甜有一些潜在的危害,但目前的科学证据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其安全性。然而,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摄入阿斯巴甜可能需要谨慎。我们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阿斯巴甜和其他甜味剂,并注意个人的身体反应。此外,我们也应继续关注阿斯巴甜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国官方回应阿斯巴甜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