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病例讨论(糖尿病肾病病例讨论ppt)
病例分享——补气升陷、泄浊和胃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一例
患者:张某某 男 64岁 江苏张家港人 糖尿病肾病
初诊:2019年8月10日。
主诉:口渴、疲乏8年,加重伴恶心1年。
现病史:患者发现糖尿病8年,发现糖尿病性肾病1年。
刻下:恶心、食欲不振、口渴引饮、胸闷、气短,伴周身瘙痒、双下肢轻微水肿。目前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尚可。
诊查:面色暗黄,肌肤甲错,爪甲色淡,舌淡暗苔腻,脉沉细,化验血肌酐356.1,尿素12.25,空腹血糖糖7.16。
辨证:肾元虚衰,胃气失和,血瘀水停。
治法:补气升陷、泄浊和胃,兼以活血利水、化湿止痒。
处方:省略,三十付。
二诊:2019年9月25日。服药十剂,胸闷气短、恶心减轻,三十剂药尽,气短、瘙痒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欠佳。化验结果:血肌酐259,尿素12.15,空腹血糖糖6.05。
在原方基础上调方,嘱其继续服药。
以下为两次检查结果:
[结语]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消渴病日久,失治误治,内热伤阴耗气,气阴两虚,或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久病入络,气血痰湿热诸邪互相胶结,形成“微型徵瘕”,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所致。治疗应及时,以便取效。
温馨提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不要认为取效了就是治好了,一定要谨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
#我要上头条##关注糖尿病#@头条号@头条健康
她看东西模糊,结果揪出糖尿病肾病
□本刊记者 崔宏远 通讯员 牛然
■受访专家
李雪峰 河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
“看东西模糊,咋会是肾出了毛病呢?”最近,西工区的董女士到医院查眼底,结果被查出糖尿病肾病,这让她大呼不解。
李雪峰提醒,糖友眼底出现不良症状,如视物模糊、眼底水肿等,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征兆,大意不得。
1 她看东西模糊,一查竟是糖尿病肾病
“平时只是看东西模糊,眼睛有点儿肿,不是啥大事吧。”一想起董女士就诊时说的这句话,李雪峰直摇头。
71岁董女士的糖龄有近20年了,她平时没太把糖尿病当回事儿。医生叮嘱她定期检查,她压根儿没往心里去。用她的话说,“没事儿往医院跑啥,有症状才是病”。
直到做完眼底检查,董女士都没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医生告诉她,她已经是糖尿病肾病中期,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导致肾衰竭,她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李雪峰表示,对糖友而言,患病超过15年,患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的风险较高,危害也较大,血糖控制不好或长期血糖波动是主要诱因。
2 确诊糖尿病肾病,眼底检查有重要参考意义
“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像是难兄难弟,都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李雪峰介绍,高血糖会引起血管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而肾脏发挥过滤功能的肾小球,又恰好由众多小动脉构成,时间久了,血管改变累及肾脏,就导致了糖尿病肾病。
李雪峰说,眼底检查可作为观察肾脏病变的一个窗口,也就是说,眼底出现的一些不良症状,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征兆。像董女士出现的视物模糊,还有眼部水肿、眼底出血等,都提示肾脏正在一步步受损。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糖友感觉不到异样,等到了中晚期,才会出现四肢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李雪峰表示,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眼病的主要手段,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 Ⅰ期糖尿病肾病可逆,这样做可早期发现
李雪峰指出,防治糖尿病肾病,除了平时积极控制血糖、留意眼部征兆,还要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
对于刚确诊的老年糖友,建议同时做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筛查;对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糖控制不佳或是经常波动的糖友,要加测1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以免造成糖尿病肾病漏诊。
李雪峰提醒,不少糖友合并患有高血压,还要注意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减缓对血管的损伤。同时,在治疗上,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如果血糖能控制好,Ⅰ期是可逆的,关键在一个“早”字。
作者:崔宏远
来源: 洛阳晚报
1个真实案例,揭露真实的糖尿病肾病!及时发现可躲开尿毒症
临床案例:
王女士今年64岁,6年前在单位体检中查出空腹血糖7.3mmol/L,至医院详细检查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此后开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起初,王女士每个月都会定期至医院检测血糖,血糖大致平稳,身体也感觉良好。4年前退休,退休后开始帮忙带孙子,自己买了家用血糖仪,不定期进行检测,数值也都比较理想,后来干脆不去医院检查了,连药都是儿媳妇帮忙开好。
前段时间,王女士觉得腰部酸痛,小便中泡沫非常多。儿媳妇说,小便中泡沫多可不是好现象,让王女士去医院检查检查。于是,她来到了内分泌门诊就诊,检查结果发现,王女士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尿白蛋白/肌酐200 mg/g——已经并发了糖尿病肾病!王女士不知所措。来听听医生跟王女士都讲了些什么吧!
1个真实案例揭露真实的糖尿病肾病!及时发现可躲开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最可怕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早期进展缓慢,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都像文中的王女士般,等到出现泡沫尿、腰酸乏力、水肿后,再去医院进行检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常情况下,在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显性蛋白尿,治疗效果都比较差,而且进展迅速,因此糖尿病患者务必对其重视,定期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对延缓糖尿病患者进展成为肾衰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个真实案例揭露真实的糖尿病肾病!及时发现可躲开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如何筛查呢?
若患者患1型糖尿病,要在诊断确立后5年左右进行首次筛查;若患者为2型糖尿病,要在诊断确立后就进行首次筛查,此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的筛查。筛查项目主要包括血肌酐(计算eGFR)、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
糖尿病肾病该如何预防?
第一、坚持运动
想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增强抵抗力,加强肾脏部位的血液流通,助于损伤修复,同时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方式主要以快步行走为主,每天至少运动一次,每周至少坚持五天。如果像王女士一样,已经出现了蛋白尿,而且腰部酸痛明显的话,不宜进行较强程度的运动。
1个真实案例揭露真实的糖尿病肾病!及时发现可躲开尿毒症!
第二、饮食预防
糖尿病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低盐、低脂、低糖、低蛋白质饮食的饮食方式,蛋白质来源也要摄取自优质动物蛋白,如牛肉、牛奶、蛋清、鱼肉等,同时注意少吃心脏、肾脏、肝脏、鱼卵等内脏类的食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那么应该少吃盐,同时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第三、控制血糖、血压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在家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无论是餐前、餐后,还是睡前血糖、夜间血糖,甚至有时还要检测运动锻炼后的血糖指数,来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及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当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若像王女士一样,已经出现蛋白尿,那么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及以下为佳。同时,舒张压不宜<70mmHg,老年患者不宜<60mmHg。
听了医生的一番话,王女士表示自己受益匪浅,以后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复查、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