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发展成肾病(糖尿病发展成肾癌的过程)

肾科悠悠边医生 0
文章目录:

专家解密糖尿病如何变成糖尿病肾病

含在嘴里甜甜的糖,到了尿中却很有可能是苦涩的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而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中之一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下面简称糖肾)也日渐增多,临床上因糖肾导致的尿毒症需要透析的患者比例不断攀升,目前在发达地区糖肾已成为尿毒症的首位病因,透析给个人、家庭、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因此破解如何降低糖尿病变成糖肾是当前医患共同关心的话题。

糖尿病肾病可防可治,通过科学防控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可减少甚至避免,所以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心。2021年11月14日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下面由我们的肾科专家来解密糖尿病如何变成糖肾,以及目前临床上的糖肾的破解之道吧。

1、糖尿病如何变成糖尿病肾病?

(1)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发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不同种族的糖尿病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同一种族中其发病又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临床上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病友的血糖控制很好仍会发展为糖肾,而有些糖尿病病友即使血糖控制不理想,也不发生糖肾,这与病人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关于遗传因素,目前医学尚无特效办法。

(2)高血糖

长期的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也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的根本原因。正常的肾脏是有排水、排毒器官以及废物回收功能的。这个功能依赖肾脏的“过滤网”完整。糖尿病因为血糖过高出现高的血液渗透压,从而导致肾脏高滤过,并产生一系列糖基化产物(有肾脏毒性),这相当于肾脏一直在超负荷工作,并且是在有毒的环境中工作,所以长此以往,肾脏不可避免出现“过滤网”的破损,这种状态会从轻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就是会出现微量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常常没有症状,但这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所以早期检查尿液很重要。

(3)高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因素,常常与糖尿病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一方面,血压升高会加重糖尿病肾脏的高灌注和高滤过,让肾脏更加高负荷工作,促进肾脏硬化;同时高血压也会影响心脏,使心肌损害泵血无力,从而使肾脏供血不足,加重肾脏损伤,通过抗高血压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行性恶化。

1、哪些人群会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

(1)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大的人群。

(2)具有明显糖尿病家族遗传倾向人群。

(3)膳食高蛋白摄入的人群。

(4)同时伴有高血压的人群。

(5)其他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反复泌尿道感染的人群。

2、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1、关注糖尿病病程: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2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筛查糖肾。

2、尿微量蛋白尿筛查:通过尿液的检测即可方便发现,一般是需要定期复查的,这是糖肾的临床科发现的最早期指标。

3、关注尿液颜色、尿量、和尿液性状,比如有无久放不散的泡沫,夜尿有无增多。

4、关注自身症状:下肢水肿,乏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5、定期体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观察肾功能的数值的发展趋势(建议咨询专业的肾科医生)

3、糖尿病肾病的破解之道

1、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作息规律,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食物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而盐、蛋白质量要控制,盐每天不超6克,蛋白尿量按照每公斤体重计算,一般不超1克/kg.

2、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糖化血红蛋白尽量控制在7.0%之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既可以降糖,又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可以几种降糖药联合应用。

3、控制血压:糖尿病常常和高血压并存,控制血压对糖肾也是极大的帮助。一般要求血压至少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佳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20mmHg.

4、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通过专业的医生评估心肺功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长期坚持,保持体重相对稳定,有助糖肾的发生和控制。

5、定期随访,咨询肾科和内分泌科医生,了解和使用最新的糖肾药物。目前科技发展迅速,特效新药研发不断加快,已经有不少治疗糖肾的新药应用到临床,不仅可降糖,更可以对糖尿病导致的肾脏、心脏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糖尿病肾病可防可治,但前提是在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才能延缓肾病进展,甚至逆转,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微量蛋白尿期),肾功能将更不可避免地恶化,尿毒症也随时来临。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破解,早筛早治是关键!

糖尿病发展成肾病的4大原因解读!

更多原创靠谱知识来源: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

为什么糖尿病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进而发展成为尿毒症呢?

第一:遗传背景因素。人们早就认识到,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几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在临床上,我们会看到一些血糖控制好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一些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却没有发生糖尿病肾病。这说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二:高血糖。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并最终导致尿毒症的重要因素。长期高血糖,会使肾组织蛋白和葡萄糖分子发生作用,最终产生蛋白尿。加强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甚至逆转微量蛋白尿向临床蛋白尿的发展进程。

第三:高血压。高血压可以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肾功能的减退,直至发展到尿毒症。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都继发于糖尿病。而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都发生在糖尿病之前。高血压会促使糖尿病的进一步恶化。

第四: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和其他糖尿病并发症一样,血脂是一个危险因素。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脂代谢异常,而且会随着肾脏损害进程而加重。高血脂会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糖尿病则会加重血脂的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上述因素外,肥胖、甜食、吸烟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了解不深,对病情的重视不够,从而引发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您健康

得了糖尿病肾病,不想恶化成尿毒症,记住这4招,能保命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所以控制糖尿病肾病不发展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合理饮食,那么到底该如何饮食呢?记住这4招能保命。

1、限制蛋白质摄入

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高滤过改变,因此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在慢性肾病处在1-3期时,每日摄入0.75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慢性肾病5、6期的(未透析)的患者,每日摄入0.6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没有其他临床营养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日到蛋白质摄入量最低不低于30克。

2、少量进食高嘌呤食物

由于大量嘌呤在机体内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应严格限制食用高嘌呤食物,而芹菜、菠菜、花生、鸡汤、各种肉汤、猪头肉、沙丁鱼及动物内脏等都含有大量嘌呤,应严格限食,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时可以先将肉在水中煮一下,弃汤食用。

3、限制钾摄入量,避免高血钾

适当限制钾的摄入,因为糖尿病肾病极易出现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一旦出现,将诱发心律失常和肝性脑病,因此每日因控制钾的摄入量低于1500毫克,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和桃子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当适当限制。

不过,糖尿病患者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且血清钾浓度正常,则不必限制钾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择蔬菜和水果,若出现低血钾,则应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

4、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

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