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大省糖尿病(碳水 糖尿病)
河南糖尿病人多是有原因的,看我饮食就知道,碳水大省不是...
今天下雨了,大变天,很不幸第一天就中招了,感冒了,特别难受。
其实最害怕吃药,不管是感冒药也好,鼻炎药也好,一吃就会造成血糖有波动。
先测血糖,今天早上吃了一个包子,还喝了几口大米粥,全部是糖尿病人的大忌。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差不多了,因为早上吃的比较早,这会已经是很晚了,十二点多一点了,应该消化的差不多了,六点六还可以。最近血糖值一直没有像前一段时间一样的往上飘高,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今天中午给你们看一下为什么河南人的糖尿病人数量那么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意识控糖的人,但是每天还是碳水不断,饺子、包子。今天更牛,吃河南的卤面条,不是炒面,是卤面,属于是糖油混合了。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没有糖,但是面粉到了体内之后会转化成葡萄糖,属于是糖油混合的东西。
但是有人给我评论说:明知道这个不好还吃,就有几个人能抵挡的住,从小长到大在吃的东西,从小长到大刻在骨子里的这种味道,我觉得很少有人能抵抗的了。再去把药吃上,把药片给吃上,每天午餐前是两片药,趁吃药片的时间会多喝几口水。
这就是我的午餐,一大碗的蒸面条,面条看着就很过瘾,配了一个青菜炒的空心菜,据说空心菜对糖人是很友好的。这是糖尿病人控糖的情况下会炒青菜,正常情况下河南吃蒸面条还会配一个汤,就是糊涂汤或者玉米米生糖,这样就是碳水加碳水的组合。
可想一下升糖指数有多高,正好是餐后两个小时测一下高不高,测一下血糖怎么样,高也认了,一碗面条全部吃完了,吃的时候很美,吃完就后悔,每天都是这个系列,看一下怎么样,八点四,八点四才现在六点多,七点多,八点多两个点,可以了,已经是非常完美了。
如果是之前,简直就是想都不敢想,所以升糖指数其实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本来想的是在十以下都能接受,八点多的血糖值,ok。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陕西饮食如此高碳水 为啥街上胖子不多
每逢佳节胖三斤,五一假期刚结束我们就迎来了5月11日的“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那个“1”无疑代表苗条,“我要瘦”几乎是当代大众的心声。事实上,减肥已经不仅关乎外貌焦虑,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
到2035年 全球一半人口将超重
2023年3月,2023版《世界肥胖地图》于世界肥胖联盟官网重磅发布!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的潜在收入。其中,成年男性肥胖率将由2020年的14%增长至2035年的23%;成年女性肥胖率将由18%增长至27%。预计到2035年,被认为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基里巴斯,成年人肥胖率将达到67%,成为全球成年人肥胖率最高的国家。
2020-2035年间 儿童肥胖率将翻倍上升
数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成年人的肥胖率将达到18%,2020-2035年的年增长率达到5.4%。超重/肥胖管理相关费用预计会达到GDP的3.1%。
《世界肥胖地图》预计,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在所有年龄段中上升得最快。2020-2035年间,全球男孩的肥胖率将从10%上升到20%;女孩的肥胖率将从8%上升到18%。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亟需关注:2020-2035年间,预计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年增长率为6.6%,2035年,男孩肥胖率将超过50%,女孩肥胖率将接近40%。
陕西饮食如此高碳水 为啥街上胖子不多
街上看不到几个胖胖,并不代表胖胖不存在呀,不信可以看看全国省份肥胖排名情况,陕西排名第九,也算是中上肥胖率省份了吧。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陕西的肥胖率占比为33.9%,所以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由于陕西是以高碳水饮食为主,所以引发的大多是腹部肥胖(中心性肥胖)而不是全身性肥胖,所以才没有发现呢?事实上,腹部肥胖比全身性肥胖危害更大,由于中心性肥胖的内脏脂肪较多,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胖不胖,测一测就知道
BMI=体重÷身高
(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与超重”的判断,是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标准的。超重的定义为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
目前我国成人BMI的切点为:18.5≤BMI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比起肥胖本身,它所引起的疾病更令人担忧。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症”列为一种疾病。它是许多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这些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
肥胖还与一些癌症有关,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胆囊癌、肾癌和结肠癌。即使一个人只是轻微超重,其患癌风险也会比正常体重的人有所增加,随着体重指数的上升,风险会变得更加严重。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卡路里摄入量和消耗量的不平衡。世卫组织指出,肥胖是可以预防和逆转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成功地扭转肥胖率的飙升。
“这世界就对胖子那么不友好吗?还要专门设个日子来提醒咱们减肥?”
“谁还不想瘦成一道闪电?但减肥哪有那么容易!”
“管住嘴“”迈开腿”
是老生常谈,
所以,
要不要减,怎么减?
你自己看着办!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一亿多的国人是如何惹上糖尿病的?医生一文解释清楚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超过了10%,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之中,至少有1位就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的话,我国的糖尿病人数是超过1亿人的。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这1亿多的国人是如何惹上糖尿病的?为何在建国初期糖尿病患者没有现在多呢?今天医者良言好好跟您聊一聊这个问题,具体的总结如下。
1.我国的人均寿命延长了:在古代,由于医疗水平不发达,而且卫生条件也不好,所以人均寿命比较低,大约在30岁左右。即便是进入了中华民国,人均寿命也仅仅在35岁左右。
建国以后,国人的人均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957年人均寿命达到57岁,1981年的时候人均寿命达到了68岁,而2017年的时候人均寿命达到了77岁。
可能大家对于上述的数据表示怀疑,如果有不信服的,可以去查阅相关的资料。
我国有一句话俗语,即七十古来稀,稀就是稀少的意思,但是现在放眼望去,7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也不少见了!
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为此还放开了三胎。人口老龄化就意味着老年人人数比较多,而年龄本身就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之前有一个观点认为人一辈子分泌的胰岛素是有限度的,只要人活的足够长,必然都会得糖尿病的,这个观点虽然不全正确,但是却有一定的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各项机能也是下降的。我们都知道,胰岛素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唯一物质,老年人的器官或者组织的功能都有一定的退化,这样的话胰岛素的分泌量肯定就会相对减少,自然人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了。
2.肥胖人群的数量增加:在古代的时候,物资匮乏,很多人都在为温饱发愁,这种环境下肥胖的人群肯定是不多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只要努力,就很容易解决掉温饱问题。
大家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就都在追求吃的好。很多人都过过苦日子,一旦生活条件提高以后,就开始了大鱼大肉。
与此同时,我们现在的食物都是精制的,而且食物的能量也比过去高,再加上运动量减少,所以肥胖人群的增加也就不足为怪。
大量的调查发现肥胖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这个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也是能够解释地通。
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要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就必须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行,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古代调兵遣将的虎符。
胰岛素抵抗主要是指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人体就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需要注意一点,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就相当于让胰岛细胞加班工作。可能一两天的加班,胰岛细胞还能承受,但是长期超负荷工作,胰岛细胞也会有累死的一天。当胰岛细胞累死到一定程度,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了,这个时候自然就会引起糖尿病。
3.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增加:不得不说,现代人的饮食和过去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显著的就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
现在我们吃的很多食物的糖分都比较高,比如饭店做的饭、喝的饮料、水果、零食等。这就算了,而且由于我们的饮食太过于精细,所以这些食物对于血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一个人从正常到糖尿病是需要过程的,即糖代谢功能逐渐变差的过程,主要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两大状态。
大量的调查发现,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太多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会对糖类的代谢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经常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升糖指数这个词语主要是用来表示食物对血糖影响大小的一个量,升糖指数越高,食物对于血糖的影响也就越大。
升糖指数比较高的食物包括果汁、含糖饮料、葡萄、稀饭、蜂蜜、炸薯条、爆米花等。一般来说,越精细的食物,其升糖指数也就越大;食物的糊化程度越高,升糖指数也越大;水果的成熟度越高,升糖指数也是在升高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能看出,我们吃的很多食物的升糖指数都是偏高的,长期保持这种生活模式,胰岛细胞休息的不够,自然也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4.运动量不足和熬夜:我有一个亲戚,他糖尿病20多年了,平时的时候他不注意控制饮食,但是由于每天干很多活,也按时服用降糖药,所以血糖控制的一直很好,而且也没有并发症。
说到这里,我并不是让糖尿病患者不控制饮食,而是为了说明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意义。主流的观点认为,运动依然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的一个方式,大家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相信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家都很忙,所以不少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这就使得很多人的运动量不足。运动量不足,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被消耗完,长期下来容易造成糖耐量降低,最终形成糖尿病。
还有一点,现在的人都喜欢熬夜,殊不知这样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我们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这样的话会打破生物钟,造成内分泌紊乱,进而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少了以后,自然就会引起血糖升高。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