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压糖尿病吃药(高血压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有高血压,还有糖尿病的糖友注意!这3类药物可能升高血糖

#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建议正在吃降压药的糖尿病人先收藏!

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药物治疗是最直接常用的手段,但有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今天给你们聊聊有哪3种常见的降压药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需要及时停药调整!

1,氯丙嗪

氯丙嗪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疗效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氯丙嗪时需要注意血糖的变化,定时监测。

2,利尿剂

利尿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降低血容量和血压。然而,该药物会增加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速度,抑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血糖的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断剂是最常用的降压药,且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着非常强大的作用。在冠心病的治疗当中,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减慢患者的心率,但要注意的是,有研究证实:这类药物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且容易被忽略的是,β受体阻断剂还能抑制儿茶酚胺对糖原的分解导致低血糖,但同时它掩盖了低血糖时出现的出汗和心率加快等症状,使发生的低血糖不易被察觉,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糖尿病人服药时需要注意血糖变化,做到勤监测。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如一些抗抑郁药物。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应该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记得转发 收藏噢,关注我,我会经常跟你们分享一些控糖妙招,若你有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可以留在评论区,我看到了会回复解答!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必看!3种新药进医保后每天不到十块钱,护心肾

**诊室里的降压药大考**

“小王,张大爷的血压控制不稳,你说说现在一线降压药怎么选?”李主任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扫向身后冒汗的实习医生。

诊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70岁的张大爷攥着病历本,目光在两位白大褂之间来回游移。窗外秋雨淅沥,而这场“医学考试”才刚刚开始。

---

### **第一回合:血压像过山车,该派哪员大将?**

“主、主任,首选ARB类,比如...阿齐沙坦?”小王结结巴巴开口,白大褂口袋里的笔记本硌得他肋骨生疼。

李主任转头问张大爷:“您之前吃的药是不是每天要吃两三次?晚上量血压还忽高忽低?”

“可不是嘛!”张大爷一拍大腿,“上次看电视剧忘了吃药,夜里头晕得差点摔跟头!”

“阿齐沙坦就像个24小时保安。”李主任在处方笺上画了个小闹钟,“它专门逮住血管紧张素Ⅱ这个捣蛋鬼。您血管里的'皮筋'松开了,血压自然稳稳当当。”

小王赶紧补充:“这药对肾还特别友好,像您这样有轻微蛋白尿的最合适!”

张大爷眯眼瞅着药盒图:“一天一次?那敢情好!我老花眼少折腾几次。”

---

### **第二回合:叶酸竟是降压秘密武器?**

“那要是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高呢?”李主任突然发难。小王手一抖,钢笔在纸上划出长长一道。

“选氨氯地平叶酸片!既能降压又能护血管!”实习医生的声音陡然拔高,惊得窗外麻雀扑棱棱飞走。

张大爷突然插话:“叶酸不是孕妇吃的吗?我这老头子吃这个...”

“您有所不知。”李主任笑着抽出化验单,“您这项指标比正常值高一倍,就像血管里埋了定时炸弹。叶酸就是拆弹专家,配合氨氯地平这个'血管按摩师',双管齐下!”

小王适时掏出血管模型:“您看,钙离子太多会让血管抽筋。氨氯地平把住'闸门',血管就放松了。”

---

### **第三回合:护心保肾的降压高手**

诊室突然安静,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格外清晰。李主任指尖轻叩桌面:“如果患者同时有心肌肥厚...”

“美阿沙坦钾片!”小王脱口而出,“它不仅能降压,还能让心脏肌肉'瘦身',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张大爷突然红了眼眶:“我老伴就是糖尿病走的...要是早有这样的药...”

李主任轻轻按住老人颤抖的手:“现在纳入医保了,每天不到十块钱。您按时吃药,我保您能看到重孙子娶媳妇!”

---

### **降压药的终极对决**

“这三员大将各有绝活。”李主任在病历上龙飞凤舞地写着,“阿齐沙坦是肾的守护神,叶酸片专克血管隐形杀手,美阿沙坦能让心脏年轻十岁。不过...”笔尖突然顿住。

小王心领神会:“怀孕的、严重肝病的不能用!得定期查血钾和肌酐!”

张大爷突然笑出声:“你们这哪是看病,分明是说相声!不过我全听明白了——降压不能光看数字,还得护好心脑肾!”

---

**诊室外的阳光**

看着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小王长舒一口气。李主任却突然问:“知道为什么专门讲这么细吗?”

见实习生摇头,老医生望着窗外的雨幕:“二十年前我父亲脑出血去世,就因为嫌药贵偷偷减量。现在这些好药进了医保...”话音戛然而止,只剩诊室挂钟滴答作响。

当天下午,张大爷特意折返,往诊室桌上放了袋橘子。压在下面的纸条歪歪扭扭写着:“听说明年要添重孙子,这药我定按时吃!”

---

**后记:**

三款明星降压药各显神通:

1. 阿齐沙坦——肾病患者优选,24小时稳压

2. 氨氯地平叶酸片——高同型半胱氨酸克星,双效护血管

3. 美阿沙坦钾片——心脏重塑专家,糖尿病人的福音

(注:本文为虚构情节,旨在科普知识,实际医疗决策应基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该如何选择降压药,这7点一定要注意!专家详解

朋友们都知道,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患上任何一种,对健康的威胁都是巨大的。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更为要命,就是同时患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

这是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存在,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具有协同效应,高血压是糖尿病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将明显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加速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

因此,对于这类朋友,合理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减轻靶器官损害,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当然,血糖也需要达标,不能顾此失彼。

该如何选择这类降压药

对于这类朋友,降压药物的选择是有一定原则的, 我们的原则是:长期平稳降压,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症的益处。这就是张医生平时总说的:既要、又要、还要,小孩子才做选择,成人的世界一定是全都要。这也是张医生行医的一个原则。

有点扯远了,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首先我们要聊一个问题,就是这类朋友,什么时候开始启动降压治疗,指南给的意见是把病人分为3大类,不同的人群,启动时机是不一样的 :

  1. 收缩压为 130 ~ 139 mmHg 或舒张压为 80 ~ 89 mmHg 的糖尿病病人,可进行不超过 3 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管理、减重、限制钠盐摄入、适当限酒及中等强度的规律运动,如血压不达标,再采用药物治疗。
  2. 血压≥ 140/90 mmHg 的朋友应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
  3. 伴微量蛋白尿的朋友应直接接受药物治疗。

这些非常容易理解,大多数朋友一看就会明白,聊到这里,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这也是今天的核心问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时候,如何选择降压药呢?咱们的原则是: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为降压的首选药物, 当单药控制效果不佳时,优先推荐沙坦类或普利类为基础的联合用药。下面,咱们逐一盘点一下。

  • 普利类和沙坦类

这两类药物能够预防糖尿病病人由微量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脏病进展,其肾脏保护作用是经过了大型临床研究证实的。 还有一些临床研究证实,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除了降血压和保护肾脏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糖代谢的作用。

因此,国内外众多指南都推荐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作为高血压伴糖尿病病人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其原因就是因为充足剂量的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保护肾脏、心脏等靶器官。

  • 地平类

地平类降压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膜,阻止钙离子内流,降低外周血管 阻力而使血压下降,同时对糖脂代谢无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不能改善,但它起码不会添乱。

长效的地平类降压还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在沙坦或普利类治疗基础上,首选的联合用药。它们之间的组合,是一种经典组合,可以取长补短,不但会提升降压的疗效,还可以降低副作用的发生风险,也是张医生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组合。

  • 利尿剂

利尿剂有很多种,临床最常用的是噻嗪类利尿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代谢的影响较小,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其与沙坦或普利类药物联合使用的时候,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它们联合使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会明显减少,从而降低糖尿病病人的病死率和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也正因如此,沙坦类或普利类联合低剂量利尿剂的固定复方制剂也被推荐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之前,张医生也聊过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今天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 β 受体阻滞剂

所谓的β受体阻滞剂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洛尔类药物,其实洛尔类药物是可以分为两种的分别为高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和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

高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或 α-β 受体阻滞剂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很小或根本没有影响,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静息心率> 80 次 / 分的朋友。

对于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因其阻断 β2 受体,可能对糖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阻碍 β2 受体介导的扩血管作用, 加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故不适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朋友,应慎用 β 受体阻滞剂,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

张医生的意见是,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坚决不选择这类药物作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洛尔类药物已经很少作为一线降压药来使用了。

  • α1 受体阻滞剂

尽管 α1 受体阻滞剂可部分改善糖代谢,但降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研究发现,α1 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因此,α1 受体阻滞剂仅在难治性高血压和合并前列腺肥大的高血压病人中应用。一般也不作为一线推荐。

聊完了上述的5类降压药,我们再来看一看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有哪些?指南给出的意见有7条,下面咱们逐一盘点一下。

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1)建议将血压控制的目标设定为< 140/90 mmHg, 若不过度增加治疗负担,病人能够耐受、年轻的朋友、有蛋白尿的病人或伴有≥ 1 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可将血压控制目标设定为< 130/80 mmHg。

关于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有争议,张医生的意见也是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尽量把血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这也是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和 2016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共同给出的意见,值得我们参考。

(2) 目前被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4种,分别为:

  1. 沙坦或普利类+地平类;
  2. 沙坦或普利类+利尿剂 ;
  3. 地平类+洛尔类或利尿剂 ;
  4. 单片复方制剂。

在这其中,第一和第二方案是优先推荐的联合方案。在这里还要多说两句,单片复方制剂可以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三种联合降压方案优选普利类或沙坦类+地平类+利尿剂。

(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波动规律多为非杓型、甚至反杓型,夜间高血压或血压晨峰,所以建议选用长效降压药,必要时睡前服一种降压药,这有助于控制夜间血压,抑制血压晨峰,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4)如果应用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或利尿剂,应监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及血钾水平,若血肌酐水平> 265 μmol/L 或肾小球滤过率< 30 ml/(min•1.73 m2 ),宜选用地平类降压药和袢利尿剂。

(5)不推荐普利类降压药与沙坦类降压药联合应用,因为二者的作用靶点非常相似,一起使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获益并没有增加,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却明显增加,包括高钾血症、晕厥及肾功能不全。

(6)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与 β 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对糖脂代谢或电解质平衡有影响,所以这两种药物不建议大剂量应用或二者联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朋友更应慎用,痛风的朋友应该禁止使用利尿剂。

(7)糖尿病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期间要禁止使用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这是因为这两种药物会损伤胎儿。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到底有没有可用的降压药呢?确实有,已知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有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也可考虑地平类降压药,妊娠期间不推荐使用利尿剂,因为它会减少孕妇的血容量,可导致子宫胎盘灌注不足。

总的来说,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朋友,选择药物的时候,优先选择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如果单药控制不佳,可以选择以这两类药物中的一种为基础,再联合沙坦或利尿剂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血压是否达标,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肾功能状态等问题。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参考文献

[1] 陈海生,刘卓敏.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和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11(5):372-374.

[2] 陈源源,马志毅,孙宁玲.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控制不 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作用的研究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675-67

#精品长文创作季##爆料##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