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猫糖尿病雅培(猫糖尿病饮食)

界面新闻 0
文章目录:

从减肥、脱发、偏头痛到小猫咪的糖尿病,这些新药来了|进博会始发站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持续进行。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内,依旧有着最多和生命健康相关的故事。

心血管健康是国人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进博会上,全球首创的小干扰RNA降胆固醇药物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商品名:乐可为)再次出现。这一创新药品来自诺华。在2021年首展之际,该药物凭借“一年两针”这一创新疗法迅速吸引了舆论关注。当前,它已于今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而在欧加隆展台,今年9月在中国获批的心血管领域创新复方制剂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益立妥)也获得了展出。

在眼科领域,全球首个眼科注射双特异性抗体法瑞西单抗两项进博,来自罗氏眼科。这是一款眼底疾病的创新药物,其在原有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尤其是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VEGF-A/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生成素-2)两种途径,比单独抑制任何一种途径更能减少渗漏。在使用频率上,和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玻璃体内注射频率更低。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罗氏眼科作为罗氏制药中国业务部门首次亮相进博会。

而在“拯救老花眼”这件事上,强生带来了TECNIS PureSee IOL人工晶状体。这个产品的特色在于,它能实现不论昼夜的高质量视力效果。同时,国内知名隐形眼镜品牌方——强生安视优今年带来了ACUVUE OASYS MAX 1-Day。这个品牌专为职场人群及屏幕前用眼过度人群设计,是新型日抛隐形眼镜,同时兼顾视觉清晰和眼部健康舒适两大优势。

而上班族也迎来了一则好消息,在偏头痛方面,梯瓦展示了创新药瑞玛奈珠单抗,它可用于每月至少有4天偏头痛的成人患者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得益于“港澳药械通”政策,瑞玛奈珠单抗已获广东省药监局授权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梯瓦还引进了中国的首个健康消费品——源自爱尔兰的经典护臀霜Sudocrem,它适用于治疗多种皮肤问题,亦被全球家庭作为肌肤管理的常备产品。

同样是在偏头痛,辉瑞则展示了旗下重磅创新偏头痛治疗药物——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治疗急性偏头痛的鼻喷剂型CGRP受体拮抗剂Zavzpret。这个产品也迎来其进博首秀。鼻喷剂型设计的先进性在于,会允许更多患者避免因胃肠道吸收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首过代谢效应,从治疗中获益。同时,辉瑞的另一个全球首个可同时用于急性及预防性偏头痛治疗的新药——瑞美吉泮已在博鳌和粤港澳药械通落地。

当然,进博会也不会落下对于罕见病的关注。在血友病领域,赛诺菲带来了全球首个应用于血友病领域的siRNA疗法在研创新药物Fitusiran。同时,该公司最新获批用于庞贝病治疗的新一代酶替代治疗(ERT)药物注射用艾夫糖苷酶α(商品名:耐而赞)也出现在了进博舞台。

同样是在血友病领域,辉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治疗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基因重组凝血因子产品组合的公司。而在今年进博会上,辉瑞介绍了一款非因子创新疗法,这是该公司在这一疾病领域的又一次创新。这一疗法的创新性在于,它不仅有望成为国内首个按固定剂量给药的、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时治疗血友病A或B的药物,还将进一步引导血友病治疗从按需治疗到预防治疗,从而尽可能减少这一伴随终生的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在罕见遗传及血液领域,武田在进博会上展示了用于移植后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或疾病治疗的创新产品、用于罕见出凝血疾病治疗的注射用的多款产品和全新一代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剂量计算软件的升级款产品也集中亮相。

减肥大概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除了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Tirzepatide,今年进博会也出现了一些“减肥器械”。例如,波士顿科学在本次进博会上带来了全球首款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胃内注水单球囊内镜减重产品——Orbera胃内球囊。这款产品可通过口腔送入胃内,进而通过占据部分胃容积,减少患者进食量等,最终实现减重目的。

并且,这一胃内球囊在全球范围内已有20年的应用历史,累计有超过30万个胃水球在全球70多个国家中使用。不过,它也并非人人可用。它首先需要BMI体重指数在30至40之间,其次需要使用者是在保守治疗失败后经评估才可使用。目前,这一产品在中国尚未获批。

在“她健康”方面,今年7月在国内重新上市的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商品名:欣妈富隆)迎来首秀。这是中国境内首个且截至目前唯一一款具有月经周期调控适应症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另外,截至目前中国唯一获批的单根型皮下埋植避孕产品依托孕烯植入剂(商品名:依伴侬)也在展品之列。前述两款产品均来自欧加隆。雅培则展示了治疗更年期的新药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商品名:芬悦宁)。这款药物也是在中国首次亮相,它是雌孕激素成分的连续联合制剂,主要适用于绝经后12个月以上女性的绝经激素治疗方案。

在动物保健领域,勃林格殷格翰带来了猫糖尿病的革命性创新药物——Senvelgo。这一产品于今年8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是全球首个每日服用一次、用于改善糖尿病患猫血糖控制水平的口服液体处方药物。

除了创新药品,进博会也集中展出了相当数量的创新器械。本届进博会上,西门子医疗带来多款“首发首展”的革命性新品。其中包括全球首台超强性能全身3T磁共振MAGNETOM Cima.X1。这台磁共振设备引入了突破性的“双子星”梯度系统,可将全身临床成像性能提升至前所未有的200 mT/m最大梯度场强和200 T/m/s最大梯度切换率,通俗理解就是“成像非常清晰”。

同时,西门子医疗还带来了全球首款量子能谱血管造影系统ARTIS icono ceiling5。这也是一款有诸多突破的重磅产品。例如,患者可以在自由呼吸间进行全身的3D扫描重建,以往患者扫描需要“屏气”,使用该设备就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此外,西门子医疗还带来了全球首台“会行走的”CT SOMATOM On.site2,它体积小、质量轻,可随意推入病房和手术室,让患者在床旁就可接受头部CT扫描。

医疗器械企业中,直观复星在进博会上宣布国产达芬奇Xi系统正式上市。所谓“国产达芬奇Xi系统”,也就是大众认知中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一种手术器械。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复星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初次亮相,Xi系统凭借精准快速的“剪花蕊”动作一炮而红。

今年6月,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成功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8月,直观复星又获得国产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应用于泌尿、妇科、普外、胸外及小儿外科。

同时,复星医药与Insightec还一起带来了一款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前沿创新产品——“磁波刀”,又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脑部治疗系统”。该产品主要用于临床治疗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和以震颤为主型的帕金森病,是一种无创手术方案。它通过将聚焦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相融合,通过MRI精准定位,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病灶,从而实现治疗。目前“磁波刀”已在全球成功治疗超过1万例特发性震颤及帕金森病患者。

GE医疗在进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最轻便的无线双探头超声Vscan Air。这个产品是中国首展产品。之所以说“最轻便”,是因为该产品仅有手机大小,仅重205克,能放到衣服口袋里,但其已经能满足医生对患者的全身扫描需求。同时,由于便携,该产品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包括救护车、急诊室、病房、移动诊所乃至地震等灾害现场等等。

同时,GE医疗还在中国首次展出了搭载“光谱诊疗系统”的国产SIGNA PET/MR设备,光谱诊疗系统结合全面提升的MR硬件平台、TPU重建系统,能实现全核素精准定量和全身全序列快速成像,为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肿瘤在内的多种临床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疾病状态评估和更准确的治疗指导。

在全球首发的医疗器械中,瓦里安医疗带来了第二代 Ethos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它拥有全面升级的AI技术,结合全新搭载的“鹰眼”6秒超级影像系统后,进一步实现了个体化放射治疗流程的全自动化,可将全流程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10-15分钟。该公司还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了第四代TrueBeam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旗舰平台,这也是一款给放疗患者“呼吸自由”的设备。

今年,美敦力带来八款首秀展品。其中,全球首展产品PulseSelect脉冲场消融系统是新一代房颤消融技术,也是首个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的心脏脉冲场消融产品。曾经,它还是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心脏脉冲场消融产品。

同时,美敦力还带来了亚太首展产品新一代ClosureFast静脉腔内射频闭合导管。和上一代产品相比,升级后的ClosureFast能更有效地提升手术效率,提升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体验。在六款中国首秀产品,“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的升级版本--Micra VR 2 & Micra AV 2也出现了,这款产品的电池寿命最长可提升至近17年。

同在心脏病领域的医疗器械中,爱德华生命科学展示了两款中国首秀新品——SAPIEN 3 Ultra RESILIA经导管心脏瓣膜和首次搭载无创 Acumen IQ指套传感器的 HemoSphere病人监护仪。这款“升级版”的经导管心脏瓣膜,虽然从外表看和前一代产品仅有形状差异,但它的存储不必再使用特殊溶液,用普通包装盒就能运输保存,使用寿命也更长。

降血糖、减重需求激增 进博会上多家公司秀糖尿病领域前沿实力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45年,将增加至1.74亿,防控形势严峻。GLP-1类降糖药的火爆让全球医药巨头对于糖尿病的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本届进博会上,多家医药公司都拿出了自己在糖尿病领域前沿产品参展。

GLP-1海外大厂进博会同台“展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以来,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 1)类药物在糖尿病、尤其是合并减重等适应症方面的表现,让其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甚至被坊间称为“减肥神药”。

而今年进博会,几家GLP-1类药物方面的巨头公司“同台展示”,诺和诺德、礼来、勃林格殷格翰等三家跨国药企均不同形式展示或介绍了GLP-1类药物的情况。

因为司美格鲁肽被不少人认识的丹麦药企诺和诺德,在本届进博会上也将这一明星产品带来进博会。而在该展台上,诺和诺德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2.4 mg注射液”,也就是一些国家销售的Wegovy,已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同样,美国礼来公司也长期布局GLP-1类药物。礼来在本届进博会展台设置了糖尿病和肥胖专区,其中一个显示屏专门展示Tirzepatide信息。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礼来的Tirzepatide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双重机制。礼来展区的工作人员表示,Tirzepatide糖尿病适应证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9月获得药监部门的受理,预计明年年初有望获批。而该药物的减肥适应症的注册申请也在今年获得受理。

在GLP-1赛道,勃林格殷格翰在研产品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survodutide同样处于全球领先阶段。其可在降低食欲的同时,直接影响患者肝脏的能量消耗。

多款糖尿病新药亮相进博会

除了GLP-1类药物,更多药企也带来了这一大慢性病治疗的前沿技术和创新药物。

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TZIELD亮相第六届进博会,这也是其“亚洲首秀”。这一创新药物的出现是继胰岛素问世100年以来,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赛诺菲展台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该药物的最大作用,就是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与2型糖尿病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来维持生命。目前,我国每年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超1万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绝对患者人数居世界第4位。

阿斯利康糖尿病全球创新药同样是“进博首展”,安达释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于今年6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不仅有人用药物,勃林格殷格翰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猫糖尿病创新药物——Senvelgo。这一产品于今年8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是全球首个每日服用一次、用于改善糖尿病患猫血糖控制水平的口服液体处方药物。

数字化、本地化 糖尿病管理个性化趋势明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到2030年,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目标。而成人糖尿病患病知晓率仅为38%,仅34.1%的患者接受过规范治疗。

并发症是隐藏在糖尿病背后的“致命杀手”,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可以稳定血糖并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而糖尿病更为科学化的管理则成了很多公司研发的新方向。

得益于瞬感的发明,雅培医疗器械板块的业绩一直向好,今年第三季度,雅培医疗器械业务全球销售额达42亿美元,“不扎手指就能测血糖”的瞬感就创造了14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8.5%。

在本届进博会上,雅培公司发布了新一代的瞬感可穿戴数字化血糖管理设备,这是一款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产品,同步推出的还有一款数字化小程序。雅培瞬感管家微信小程序是建立在中国用户微信使用习惯基础上,本土度身设计,将患者端、亲友端、医护端等多方串联,实现数字化血糖管理生态闭环。

同样在糖尿病管理数字化上发力的还有诺和诺德。本届进博会上,诺和诺德不仅再次展示了可连接、可传输数据的智能胰岛素笔,还推出一站式智能化糖尿病自我管理解决方案——诺和关怀APP。

诺和诺德展区工作人员表示,该APP能同时连接诺和诺德胰岛素笔、动态血糖仪(CGM)及多品牌指尖血糖仪(BGM),并为其他可穿戴设备预留对接能力的患者服务平台,让糖尿病患者数据汇聚在一处,以供患者科学管理血糖。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上百只猫咪吃网购猫粮死亡!网上食品如何安全买买买?

【CNMO】疫情期间,出于安全防护的需要,网购食品成为很多家庭的首眩无论是在普罗大众中的餐桌上,还是在宠物的喂食器里,足不出户网购食品显然更加便捷。

网购(图源网)

然而在4月13日,一则消息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有网友称,家中猫咪食用信元发育宝“饕餮”猫粮后死亡。据统计,此事共涉及239只猫,其中抢救无效死亡95只,重症医院治疗73只,中度症状33只,轻度症状26只。

一时间,“近百只猫咪疑似因食用某品牌猫粮后死亡”的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爱猫人士热议,“国产猫粮怎么又出事了?”“网购猫粮都这样,给人吃的呢?”这样的批评和质疑声此起彼伏。

上百只猫咪离奇死亡,啥原因?

回顾这起猫咪致死事件,事发前的4月6日,爆料人徐女士称,家中猫咪食用信元发育宝“饕餮”猫粮后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好等状况,随后接连离她而去,“猫咪出现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等问题,随后在送医途中死亡。”

相关报道

不止是徐女士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此后这种情况在几十个家庭中重演。据悉,这批死亡的猫咪食用的是1月8日生产批次的发育宝“饕餮”猫粮。

事件在网上发酵后,信元发育宝于4月10日在官方微博致歉:已通知相关客户下架并暂停该产品销售;将厂内取样及部分客户回样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再次检测;无条件退款或更换其他产品。

信元发育宝致歉声明

4月13日,信元发育宝发布《关于“饕餮成猫粮”事件第一阶段处理方案沟通函》,称目前依旧未找到相关原因,但会继续努力,透过宠物医学与食品科学来找出真正成因,而救治猫是目前第一要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件发生之前,信元发育宝曾立志要成为宠物界的雅培。这里简单科普一下,雅培是目前全球医疗健康行业领导者,在医疗器械、营养品、药品等医疗健康领域拥有诸多产品。但正是这样一家巨头,其产品质量问题不断,曾被央视点名。

回到信元发育宝本身,其产品质量问题早有端倪。去年2月份,据《消费者报道》消息,在其送检的14款主流的国内外全价成猫猫粮中,信元发育宝的猫粮菌落总数达到87000CFU/g,超标7.7倍。这次上百只宠物猫食用这种信元发育宝猫粮,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并最终死亡,可能就是因为猫粮菌落总数大大超标了。

网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宠物食品安全问题尚且如此令人揪心,触及到普罗大众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更加让人敏感。有一份调查最能反映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食品占据具体商品投诉量首位,这很能说明问题。

今年最能让我们破防的莫过于315晚会上的老坛酸菜事件。在年轻人经常使用的B站平台上,目睹老坛酸菜被“踩踏”的网友忍不住破防:“我刚吃了一包1在下面的回复中,网友几乎集体破防。

B站网友破防

目前,网购食品渠道不仅仅限于网上购物平台,还包括外卖、社区团购等多个渠道,而在这些场景中,消费者也遇到了不少苦恼事。此前有报道称,有消费者在外卖上发现过蟑螂。其实发现蟑螂还算好,还有用户在麻辣烫中闻到了难以描述的气味。而在社区团购中,有很多用户遇到鸡鸭等来源不清的肉类,而且看不到产地检疫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根本不敢下单。

社区团购(图源网)

网上购物、外卖、社区团购之所以容易出现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是因为这些购物方式仍处于监管缺位状态,近几年刚刚兴起的社区团购更是如此,像其中的监控、包装、配送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还是缺乏标准作为支撑。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存在网购进口食品安全无忧的心理,这未免过于天真。但目前,跨境电商购物存在诸多风险,其中就包括食品质量问题,而且多数代购商家会直接在商品页面上提出:无法提供退换货服务。而一旦遇到这种问题,跨境维权无疑会变得更加艰难。

如何安全买买买?

作为经常与食品打交道的普通消费者,我们难保有一天不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具备维权意识。

网购(图源网)

最基本的,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应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凭证,以作为维权的证据。如果进食后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并保存涉事食品以备检验;尽快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保留病历卡、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与食品经营单位联系,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不过,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应该要有提前预防的意识,最好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动态。比如前不久市场监管部门就抽检出了一批不合格食品,其中包括淘宝网百味零食企业店销售的水果酸奶燕麦等。

当然,在疫情期间,除了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还得做好疫情防控,要知道,病毒有时候就是通过快递、外卖传播的,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