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餐前吃(糖尿病餐前吃药需要相隔多少时间)
同是降糖药 服用时间有差别
王师傅患有糖尿病,他服用降糖药后,血糖仍然居高不下。医生问了他服药情况后得知,尽管王先生按照规定剂量服药,但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服药,所以药物治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原来,王师傅服用的是一种名叫“优降糖”的降糖药,应该在饭前30分钟服用。可是,王师傅是一家单位的安装工,经常外出为客户服务,感到饭前服用不方便,于是就在饭后服用。生活中,可能很多糖友和王师傅一样,并不知道各种降糖药的服用时间有所不同,分为饭前、饭后、进餐时、空腹等时间,不能“张冠李戴”,否则降糖作用会减弱。
也有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糖药,需要在不同时间服用,感到比较麻烦,于是放在一起服用。如80岁高龄的张老太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每次需要服用10多种药,其中有两种降糖药,一种需要餐前服用,另一种需要用餐时服用,张老太为了避免漏服药品,把每次需要服用的10多种药品放在一个药盒里,都在饭后服用,这样的做法很不合理,除了降糖作用会降低,还有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有可能抵消药物之间的作用。
下面列出各类主要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时间,以便读者掌握。
饭前服用的降糖药
分为两类:一类是饭前30分钟服用,另一类是饭前5至20分钟服用。前者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等,这类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发挥作用,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后者有诺和龙、唐力等,虽说也是作用于β细胞,但作用机制与优降糖等不尽相同,因为这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30分钟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至20分钟口服。
饭后服用的降糖药
有二甲双呱等,该类药能够渗透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饭后服药,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而在餐中或餐后服可减轻副作用。
进餐时服用的降糖药
有拜糖平、倍欣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如果在饭前或者饭后服用,起不到应有的降糖功效。其主要作用是促使饭后血糖值下降,它们需要膳食中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因此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才能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
空腹服用的降糖药
有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等。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故每日早餐前服药一次即可。空腹口服这类药物时,30分钟后开始起效,两小时后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如果进食后再吃药,会将血药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因此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
由此可见,服用降糖药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同时仔细阅读说明书,有的药物与药物之间服用还应相隔半小时左右,患者不能贪图方便而把不同的药物同时服用,这种“囫囵吞枣”式的服药方式,会导致药物作用事倍功半甚至产生副作用。
文/邬时民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蔬菜
蔬菜摄入量保持500克/日左右。
大多数人都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好,但又有几个人能坚持每天吃足够多的蔬菜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吃300~500克的蔬菜,是说实际吃进去的量,不包括扔进垃圾桶的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蔬菜每天要吃够500克,从品种上来说,一天最好吃5种以上蔬菜。
一、深绿色蔬菜要占到一半
每天吃的蔬菜要讲究平衡。绿色蔬菜应当在总蔬菜消费中占一半,也就是说,桌上如果有两样蔬菜,最好有一样是深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空心菜之类。另外一半应该是各种浅色蔬菜,如白菜、冬瓜之类。
二、吃蔬菜遵循彩虹效应
每天要调换蔬菜的品种,尽可能在一周内多吃些蔬菜种类,保证绿叶菜、茄果类、根茎类、白菜类、鲜豆类、瓜类等各类蔬菜都要吃到。每周吃的蔬菜颜色,最好像彩虹一样多,而且颜色越深,其营养价值越高。
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空心菜、圆白菜、芥菜、芥蓝、西蓝花、韭菜、茼蒿等。
红色橘红色蔬菜:番茄、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等
紫红色蔬菜:茄子、紫洋葱、红苋菜、紫甘蓝等。
三、估算吃了多少蔬菜
从数量上说,每100克生的蔬菜做熟后,大概相当于一个网球大小的量。
四、蔬菜烹调淡一点儿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清淡饮食可以预防些并发症。建议糖尿病患者烹饪蔬菜时尽量清淡,可以采用少放油盐的凉拌、清蒸做法,或者用大火快炒。
一、凉拌蔬菜
蔬菜的烹煮应尽量用水焯的方式,不要放太多油。
焯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水锅焯水;另一种是冷水锅水。开水锅焯水多用于叶菜,如芹菜、菠菜、莴笋等。用开水锅焯水应掌握以下关键点。
1、叶类蔬菜原料应先焯水再切,以免营养成分损失过多。
2、焯水时应水宽火旺,以便投入原料后能及时开锅;焯制绿叶蔬菜时,应略滚即捞出。
3、蔬菜类原料在焯水后应立即投凉控干,以免因余热而使之变黄、熟烂。冷水锅焯水是将原料与冷水同时下锅,水要没过原料,然后烧开,目的是使原料成熟,便于进一步加工,适合胡萝卜、土豆等。
用冷水锅焯水应掌握以下关键点。
1、锅内的加水量不宜过多,以淹没原料为度。
2、在逐渐加热过程中,必须对原料勤翻动,以使原料受热均匀,达到焯水的目的。
二、清蒸蔬菜
像茄子、芦笋、西蓝花等采用清蒸做法就很好。
三、混搭炒菜
可将冰箱里储存的蔬菜进行混搭,以大火快炒,既能保证食物的种类,也保证食物的数量。
五、低热量、水分多的蔬菜可充饥
低热量、水分多的蔬菜,如黄瓜、番茄等含糖量低,糖尿病患者可以水果食用。
1、糖尿病患者随身带根黄瓜。
减少了饭量,饥饿是必然遇到的问题,糖尿病患者不妨随身带一根黄瓜。黄瓜的含糖量不到5%,且富含纤维素,能增加饱腹感,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不错的解饿食品。两餐之间感到饥饿时,吃上一根或半根黄瓜,相当于加餐一次。另外,正在减饭量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在饭前吃上半根黄瓜,帮助减少正餐的饭量。
2、 两餐之间食用凉拌番茄
生吃番茄能很好地补充维生素C,但尚未成熟的青番茄含有毒素,不宜食用。此外,番茄皮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因此,食用时最好不要弃皮。注意,宜将番茄放在两餐之间当水果食用,空腹吃番茄可造成胃酸过多,不利于胃的保健,所以有胃痛、胃炎、胃溃疡的人不宜空腹吃番茄,等味道酸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
3、餐前食用凉拌番茄黄瓜
凉拌番茄黄瓜1盘(番茄100克、黄瓜100克),餐前食用,不仅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正餐的饭量。
六、碳水化合物蔬菜餐前吃
一些低碳水化合物蔬菜,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餐前先吃、多吃,然后再吃主食,延 缓血糖的上升。
七、多吃低碳水化合物蔬菜
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包括黄瓜、丝瓜、苦瓜、冬瓜、大白菜、菠菜、油菜、莴笋、茼蒿、圆白菜、番茄、萝卜、西葫芦、茄子、绿豆芽等(鲜蘑、海带、海藻热量也很低),这些蔬菜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多吃,感觉不饿了,就不会吃太多主食。
八、为什么要先吃蔬菜
一种原因是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时间,从而延迟糖分在小肠内的吸收,进而延缓餐后血糖的剧烈升高。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人们的习惯是往往开始吃得多,那么哪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较慢,就应该先吃、多吃哪种食物。
九、高碳水化合物蔬菜可替换主食
山药、藕、鲜豌豆、毛豆等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宜作为蔬菜大量食用。如需适当食用,应减少主食量。
苹果可以预防糖尿病,平安夜糖友如何正确吃?
平安夜了,在这时很多朋友都会送苹果表示送平安,同时在平安夜时会吃苹果,象征着如意、健康、快乐!那对于糖豆们能吃苹果吗,该如何吃才能使血糖君也听话呢?
苹果的营养价值
1、苹果含有果胶,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代谢,降低胆固醉水平,帮助体内多余的脂肪排出,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2、苹果中含有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有良好的抗氧化功效,能帮助消除人体中的自由基和铅、汞等有毒重金属元素,改善呼吸系统和肺部功能,帮助防治糖尿病并发肺部疾病
苹果预防糖尿病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对20万人的糖尿病发病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了长达24年的跟踪研究。
这些参与者登记加入了三项大规模研究计划,并填写了关于摄取特定食物的频率、种类和数量的问卷式调查。
在研究开始时,他们都未患糖尿病,在研究期间,共有1.26万人被诊断出这种疾病。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每周至少吃5个苹果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吃苹果者低23%。
研究显示:苹果含有丰富的铬 , 能提高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 , 预防老年性糖尿病。
苹果富含天然化合物类黄酮——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它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中,有研究已经证实,类黄酮对人体健康有益,可降低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果糖会快速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但水果中的纤维和果胶都对人体健康有益。
另外,喝果汁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人们应选择吃新鲜水果而不是喝果汁。
食用苹果小技巧
苹果每百克热量为52千卡,每天宜食100~200克。食用时间注意是在两餐中间和临睡前一小时,不要在正餐或离正餐太近。小贴士:
1、由于苹果中含有果胶,进入人体后,容易与胃酸混合,从而增加胃的负担,所以,并发胃部疾病的糖友最好不宜空腹吃苹果。
2、吃苹果时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才有利于人体对苹果中的营养成分的吸收,才容易被人体消化,起到降血糖、防疾病的作用。
3、苹果、胡萝卜搭配同食,容易诱发甲状腺肿,降低彼此的营养价值。
引用文献: 河北医科大学 孟祥涛《苹果树枝多酚类成分降血糖功效研究》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