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身材(糖尿病病人身材特征)
患糖尿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她得益于4件事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篇糖友控糖的经历,反响热烈,很多网友都想再看一点这种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患者姚女士病史是40年,她的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在用她的法子一起控糖,母子二人经常交流心得。那么,为什么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也没有出现并发症呢?她说得益于4件事。
患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得益于4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在患病前,姚女士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对它不了解,也不知道严不严重,患病后她听身边的朋友说该病治不好,一辈子都得吃药,她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色彩,连最喜欢的二胡都不想去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去医院复查,血糖又升高了,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转变心态,不能任其发展。
姚女士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书,终于对该病有了一定认识,它虽然治不好,会跟着一辈子,但是它能被控制,只要按时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把血糖稳定住即可,它的并发症很可怕,对眼睛、神经、心脏都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预防并发症出现。
身边有朋友好心建议她,要不要从网上找“大师”看一看,买点“秘方”回来吃,姚女士拒绝了,她知道网上能保证治愈的药都是假的,千万不能迷信,不能病急乱投医。就算要吃药,那也是听从医生吩咐服用正规的降糖药。
姚女士非常爱吃肉,每顿都要吃,以前她最爱吃红烧肉、糖醋排骨,所以身材很胖,如果让她把肉戒了,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后来想到一个方法,既能顿顿吃肉,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其他爱吃肉的糖友也可以借鉴。
姚女士吃肉有“三个原则”,红肉不吃、肉皮不吃、不放调料,在看了相关书籍后,她了解到经常吃红肉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加了大量调料和食用油烹饪出来的肉,从那以后,每次吃肉优先选择鱼肉、虾、鸡肉,而且不吃皮,烹饪的方法很简单,用水蒸或者用砂锅炖,豆瓣酱、花椒、猪油都不吃,只放点葱姜蒜增香。
另外,在整体饮食上她还把握了六个原则,那就是粗粮为主、荤素搭配三七分、规律进餐、绝不多吃、先喝碗汤、禁烟酒。晚上8点以后坚决不加餐,实在饿了会喝一杯牛奶或吃个苹果,油炸的食物一口都不会吃。
姚女士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吃饭后喜欢坐在那修剪花草,有时也会出去遛遛狗,连广场舞都很少跳。患病后她一反常态,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身运动服,每天晚上人少的时候去跑步。她165斤,个子不高,刚开始跑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喘个不停,两条腿发软,心里只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凭着这股毅力,从五百米坚持到了3公里。
运动后她发现自己的血糖降得很快,从15mmol/L,降到13mmol/L、10mmol/L,现在餐后血糖已经能控制在7以下。因为她太心急了,运动三个月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运动过度了,减肥控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注意两个“度”,一个是运动的难度,一个是运动的速度,要适合目前的状态,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做起。姚女士调整了运动量,从3公里降到1公里,膝盖就不再疼了,血糖也很稳定,身材有肉可见地瘦下来,肚子上的游泳圈都变小了。
不能因为你运动了、吃得少了就不吃药了,要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不是血糖轻微偏高。吃多少药、怎么吃,应听从医生指导,同时还要把复查结果告诉医生,根据当前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再提醒一句,不要害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有依赖,它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经常换药,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能乱听别人忽悠。
姚女士最后想告诉大家,关于糖尿病的注意点还有很多,每一天都不能放松,不想并发症找上门,就要端正态度,从饮食、运动、吃药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都可以在家自己测,抗糖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健康,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糖尿病患者体型偏瘦,有哪五大原因?增加体重,靠哪三项策略?
尽管,在临床上,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更为多见。不过,依然存在不少体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
有人把体重指数BMI<18.5kg/m2(公斤体重/身高米数²)的糖尿病患者给简称为“瘦糖人”。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并非越瘦越好,“瘦糖人”的死亡风险也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患者。因此,搞清楚引起体型消瘦的原因并掌握增加体重的要点,就对“瘦糖人”非常重要了!
这篇文章,我们就专门来说一说,“瘦糖人”体型消瘦可能与哪五方面因素有关以及如何科学增重。
“瘦糖人”消瘦 五大原因- 对于“瘦糖人”而言,第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自身胰岛素分泌情况到底好不好?
事实上,在人体内,胰岛素本身算是一种“增加体重”的激素。胰岛素之所以能够降低我们的血糖,其中一条路径就是促进体内的糖转化为脂肪并储存起来。
所以,那些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往往就会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而出现体重下降。
比方说,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以及胰岛功能遭到破坏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都属于上面说到的这种情况。这些患者就常常表现为体型消瘦。
对于所有“瘦糖人”而言,建议大家首先通过“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这项检查来评估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并且,通过“糖尿病相关免疫检查”来看看有没有自身抗体在“攻击”我们的胰岛功能细胞。
- 除了自身胰岛素分泌情况以外,第二个需要“瘦糖人”关注的就是日常的血糖控制水平。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尤其是血糖升高已经造成“尿糖”现象的这部分患者,体内很容易因此而出现代谢紊乱。
研究发现,这种代谢紊乱状态会使得机体无法充分利用我们从食物当中所摄入的营养物质。这时候,机体会“迫不得已”开始分解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供应能量,因而出现体重下降。
可以说,平时血糖水平控制得越差,就越有可能出现体重下降!
因此,对于所有“瘦糖人”而言,大家都应该定期监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情况并到医院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常规。要看看体型偏瘦是不是因为血糖没有被控制好所引起的。
- “瘦糖人”需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则是存不存在“过度节食”与“运动不当”?
饮食控制与运动锻炼确实是糖尿病治疗当中的重要一环,不过,稍不注意,也有可能成为导致体重失衡的因素。
比方说,长期过度的“断食”、太极端的“低碳饮食”,这些都是隐藏在饮食模式当中的风险。
而在运动过程中,有氧运动量过大造成能量消耗过度,同时缺乏力量训练,造成肌肉合成减少。这些都有可能引起体重下降。
- “瘦糖人”还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是:降糖药物的选择是否合适?
在临床上,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降糖药对于患者体重的影响差异明显。
比方说,像二甲双胍、“列净“类药物以及”鲁肽类“药物等等,它们都被认为具有明确的减重效应;而与之相反,像胰岛素制剂或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则有增加体重的效应。
给本来体型就偏瘦的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多种有减重效应的降糖药,毫无疑问会加重患者体重的下降。
- 最后,“瘦糖人“还需要关注的第五个问题就是:在糖尿病以外,有没有合并存在一些其他的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并发症?
像肿瘤、结核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可以造成机体能耗增加,而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或慢性功能性腹泻等问题时,则可以引起消化与吸收不良。
上面这五点主要是帮助大家梳理造成糖尿病患者体型消瘦的可能原因,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则不尽相同,需要大家跟医生一起去仔细分析、区别对待。
“瘦糖人”增重 三大策略“瘦糖人“应该如何增重?这个问题是很多朋友都很关心,也多次问到过我的。其实,主要原则正是与上一章节所提到的这些原因相对应的!
第一,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明显不足的患者而言,不论您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使用人工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都是帮助体重快速恢复的最好办法。
确实有一部分患者总是很抗拒打胰岛素,只想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来把体重给升上去。
但您要明白一点,当您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时候,在机体缺乏一种必要激素的情况下,无论您怎样努力地去执行饮食和运动计划,效果都是很难达到的!
第二,对于血糖水平没有被控制得很理想的患者而言,稳定控制好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当中就专门提到了:除了胰岛素制剂以外,对于需要增重的“瘦糖人“而言,应该优先选择能够增加体重的口服降糖药物,它们包括: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
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格列奈类的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则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也就是说,如果您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想要增加体重的话,可以跟医生沟通,让医生优先给您使用能够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
第三,就是在药物以外,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锻炼帮助增重了。
在饮食上,“瘦糖人“应该适度放宽热量限制,可以增加食物当中总热量的摄入。每个阶段可以较前一个阶段增加约5%-10%的总热量,但需要注意前提是不要让血糖水平产生太大波动。
为了避免热量增加可能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模式或者适当增加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剂量。
与此同时,仍要注意营养均衡,应该加强优质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入。
而在运动方面,可以适当缩短有氧运动的时间或者降低有氧运动强度,而应该适当增加力量训练的频率以及每次训练的强度。力量训练配合优质蛋白的补充,对于增肌效果明显,是增重的重要手段。
好的,关于“瘦糖人“为何会瘦的五大原因以及增重的三个策略,我们就先说到这里。
糖尿病身材太瘦四肢肌肉不足,怎样增加?
大家都在问
我去年九月体检查出血糖高,但现没吃药在饭食控制,体重这半年下降4斤,走路肚子小了很多,现在就是人太瘦了,我160高90斤体重,想增重也想有四肢,该怎样增呢?
◤回答ANSWER◢
你的体重已经低于标准体重了,应该适当增加四肢肌肉的量,这是典型的糖尿病身材,腹部脂肪堆积,直接导致慢性病的发生,四肢肌肉不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没肚子是目标,四肢肌肉增加也是目标,二者缺一不可,要控制吃的量和种类。你的目标体重应该是110~120斤,通过饮食和运动,慢慢改变体重和体型,血糖自然就好了。要增加肌肉的量,我给你安排个食谱,早餐:燕麦粥75g,煮鸡蛋1个,脱脂牛奶250毫升,凉拌菜半斤;午餐:二米饭或者杂豆饭75g,鸡肉50g,豆腐干50g,绿叶菜半斤,绿叶菜可以吃紫色、橙色、深绿色等,橄榄油1汤匙;晚餐:玉米窝头75g(或者蒸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250g),蒸鱼100g,水豆腐100g,绿叶菜半斤,亚麻籽油半汤匙。橄榄油和亚麻籽油最好凉拌,或者把蔬菜焯熟了拌着吃,千万不要用来炒菜。我说的所有重量都是生的重量,蔬菜类不限量,如果饿了,可以两餐之间吃黄瓜或者西红柿。以后要学会,在外出就餐的时候,先吃素菜,小口多次吃菜,主食挑粗杂粮吃,过于油腻、加糖的菜肴就不要碰了。另外就是运动,饭后的走步要保持,可以减肚子,但是不能让四肢长肌肉。你买女士的哑铃,一个1~2kg的那种,每天举哑铃至少半小时;腿部可以做蹲起训练,用手机下载一些健身的APP,按照专业教练的动作学。要有足够的认识:饮食运动主要的治疗手段,否则就逐渐走到靠吃药控制血糖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