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贴治糖尿病(糖尿病人能贴脚足贴吗)
腿上长斑点是糖尿病足信号,3个护足秘方坚持做,足部健康不溃疡
糖尿病是一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受情绪、环境、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实患上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维持,有的人可能还需要注射胰岛素,但不管是服药还是注射胰岛素,血糖稳定是关键,因为血糖高是一切并发症的根源,糖尿病既要控制血糖也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足、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其中又以糖尿病病足最为普遍,它不仅对身体健康危害大,而且还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为有可能面临截肢风险,变成一个不健全的人,这对正常人来说难以接受。
糖尿病病足发病主要是因为血糖高,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容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进而出现溃疡、坏疽等表现,常见的症状有足部刺痛无感觉、脚部麻木发凉、感觉神经末梢退化,有行走踩棉花或有虫蚁爬行之感。
除了这些症状之外,糖尿病人腿部长斑点也是病足来临前的一个信号,患者出现这种变化说明血管已受损伤,皮肤及神经机能正在退化,需提高警惕,及时阻止病情发展。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病足呢?以下3种护足秘方不妨一试。
1、足部皲裂不要用脚布
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在足部皲裂除贴脚布,因为脚布撕下来的死后很容易把皮肤撕破,所以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菌类后,可以在裂口部位涂上专业的护肤油,若干皲裂较深,出现皮肤破口,最好去医院处理伤口。
2、预防足癣
糖尿病患者本来足部就很脆弱,如果再感染足癣,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生活中要做到不与他人共用鞋袜、脚盆、剪刀和指甲钳等生活用品,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脚行走,以防感染。
3、最少每年看一次足部医生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的准则,糖尿病人应每年至少看一次医生,检查足部不形状,走路方式及脚部受力点是否改变,此外,还要检查足部血液循环情况,特别是脚趾和跖骨下部位,如果年事已高,平时无法自己检查,那么就需要更加频繁的就医。
总之,糖尿病足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并发症,糖友们一定要积极对待,认真预防,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
降糖足贴糖友能用吗?各种足贴糖友该怎么用?
降糖足贴糖友能用吗?各种足贴糖友该怎么用?
首先,千万不要相信“降糖足贴”!
前些年网络上大肆宣传的“降糖足贴”“化糖贴”,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纯粹是忽悠,非但不能降糖,还会导致皮肤严重过敏,足部变红、脱皮、瘙痒。若是继发伤口感染、迁延不愈,可能导致截肢、全身中毒,甚至送命。
多少年来,临床上太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正规治疗最靠谱!反复强调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并驾齐驱,一个也不能少。
在此,我们要向这一经典理论的创始人向红丁教授致敬!千万不要以为足底贴上足贴,就能把血糖降下来。这种事,反正我不信!
其次,要问一下脚丫子的意见!
糖尿病病友的双脚比普通人脆弱、娇嫩,皮肤感觉不灵敏,血液供应比较差,很容易受伤。糖友日常自我检查双脚,会大大减少或避免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问题。
如果脚丫发紫、畸形、胼胝(俗称“老茧”)、足癣或者肿胀,甚至脚背、脚趾缝间、脚底、脚后跟等处皮肤皲裂、发生破溃、出血或者渗液,出现以上任何情况,都不能使用足贴。
有的老年病友视力差,反应迟钝,生活无法自理,需要请家人照料,即使足部自查没有问题,也不要考虑使用足贴。
再者,若是实在想用,请按说明书规范操作。
足贴仅供外用,若有皮肤过敏、伤口、湿疹、斑疹部位勿用。
睡前先温水泡脚;洗完脚后用吸水毛巾擦干,保持足部温暖干爽。
使用足贴不宜超过8小时,晨起必须撕掉足贴,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扯破皮肤,继发感染。
要保持足贴的完整性,不能扯破足贴,避免那些粘液渗漏。
去除足贴后,尚需用纸巾或暖湿毛巾擦拭脚底黏贴处。
请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怕麻烦!
周斌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有话说:
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我们根本不会建议糖友使用足贴来作为日常保健,因为完全没必要啊!
搞得不好还会出纰漏,自讨苦吃!
想想司机老江的例子吧。
糖友一定要管理好糖尿病,悉心呵护自己的双脚。
若想尝试一些新鲜玩意儿,请先咨询医务人员的专业建议,千万不要道听途说,自己瞎倒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脚冷贴“暖宝宝”睡觉,老糖友足部溃烂进了监护室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简杰)天气寒冷,不少人喜欢用贴“暖宝宝”的方式来取暖,然而,暖宝宝却不是什么人都能贴的。近日一位75岁的老糖友爹爹就因为晚上睡觉脚冷贴上了“暖宝宝”,一觉醒来发现脚上被烫伤起了水泡,拖了几天后出现严重溃烂,住进了监护室。
图为伤口专科护士张雪莹在为患者护理伤口
75岁刘爹爹家住汉口,被确诊为糖尿病已有23年时间,平时血糖控制得不是很好。春节期间,因为晚上睡觉总是脚冷,刘爹爹的儿子特意给他买了一些“暖宝宝”让他晚上时放在脚边取暖。因为怕爹爹被烫伤,儿子还特意叮嘱他睡觉的时候注意一点,搭在脚边就行,不要贴在皮肤上。谁知前几天早上一觉醒来,刘爹爹发现“暖宝宝”不小心贴在脚上,双脚的大拇指已经起了水泡,因为在过年期间,刘爹爹没有及时到医院处理,而是自行在家将水泡刺破,然后用酒精、碘酒等消毒,谁知长水泡的地方并不见好,反而出现了溃烂。2月11日,刘爹爹才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往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此时他的脚已出现严重的皮肤发黑溃烂,隐约能见到骨头,还有脓性渗液,并伴有恶臭。医生诊断其患上糖尿病足,感染严重,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安排刘爹爹住进了监护病房进行治疗。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红介绍,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感觉会有异常,容易出现麻木,所以对于温度的感知敏感度较差。当他们在使用“暖宝宝”之类的保暖产品时,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觉得温度高了就能迅速感知做出反应,一般到烫伤时才发现。如水泡或破溃未及时正确的处理,就会发展成严重的感染,若感染、溃疡、深层组织破坏经久不愈合,严重的可能需要截肢。毛主任提醒,糖尿病人使用取暖物品时应特别注意,若身上尤其是足部出现伤口,应避免自行处理伤口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应该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