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特医食品糖尿病(特医食品糖尿病可以吃不)

新京报 0
文章目录:

雅培多款特医食品获批,可为多个特定人群提供营养支持

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11月28日,雅培中国医学营养品业务总经理吴海英与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举办特医营养分享会。目前雅培旗下多款特医食品通过国内注册审批,可为围手术期人群、康复期人群、老年人、糖尿病人等提供营养支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的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统计,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尼尔森数据预测,中国特配产品市场销售将持续增长,牛奶蛋白过敏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目前市场容量约为12亿元,到2021年有望达到22亿元。

目前,国内特医食品行业尚处于萌芽阶段,而国际企业早已动作频频。今年3月,雅培全球特殊配方科学官Barbara Marriage表示,雅培旗下6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产品已全部在中国注册获批,特殊配方营养品也将成为雅培第4家独立运营的电商门店。

雅培中国医学营养品业务总经理吴海英介绍,雅培全安素全营养配方粉也于今年6月通过国内配方注册,能满足10岁以上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等人群的营养补充。

新京报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贾宁

全国首个!这一特医食品实验室有望造福“糖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徐鹏航、顾天成)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糖尿病特医食品)在北京协和医院启动,将推动糖尿病特医食品领域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这一全国首个糖尿病特医食品重点实验室,有望为患者研发出更多“营养又健康”的特医食品。

糖尿病是全球高发慢性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9%。对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管住嘴”知易行难。

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介绍,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而以糖尿病特医食品为核心的营养干预体系,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进一步研究完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和生产。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说,希望重点实验室在研发中遵循风味、健康双导向原则,研发出更多既“好吃”“好喝”,又有利于控制血糖的特医食品。

陈伟介绍,糖尿病特医食品主要有四个应用场景。一是为因手术等特殊情况无法进食的糖尿病患者提供肠内营养制剂;二是满足有代谢问题的糖尿病患者的减脂需求;三是为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既能控制血糖,又能保障营养需求的食品;四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日常饮食的替代食品。

当前,我国糖尿病特医食品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较为依赖进口。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慧敏表示,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将提升我国特医食品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据悉,我国已制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使用通则,正抓紧制定包括糖尿病在内的10多类特医食品配方标准。

“希望此次成立的重点实验室在标准制定、研发生产、临床应用及营养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特医食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说。

新规发布!临床急需特医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

记者昨天(22日)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引导企业加大对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临床急需的新类型特医食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更好满足病患临床营养需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必须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 周石平:优先程序进一步明确了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糖尿病、肾病等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过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适用优先审评审批;细化了优先审评审批的具体流程、办理时限和有关要求,实现优先单列排序、优先材料审评、优先现场核查,审评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

在我国第一、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共207种罕见病中,有32种罕见病需要使用特医食品,其中18种罕见病对于特医食品的需求尤为紧急和重要,另外我国肿瘤、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患者也有较大数量,临床营养支持的需求也较为迫切。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 周石平:我国目前获批的相应类型特医食品还很少,只有3款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1款肿瘤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获批。我们希望通过优先审评审批来缓解特医食品的供需矛盾。目前已有1款罕见病类特医食品和3款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过的新类型特医食品正式进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责任编辑:朱锦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