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挂面(二型糖尿病吃面食好吗)

古稀珍惜 0
文章目录:

二型糖尿病早餐面条,减少糖份吸收,使血糖稳定,降低併发症发生

今天早餐,荞麦面条100克,清水烧至冒泡泡时下入锅里,用筷子搅散,以免粘锅,待面条熟了捞出来放入盘中,倒掉面汤,不要喝面汤是关件。因为面汤汁里有许多淀粉,面条汤喝了血糖很快升高,所以爱吃面条的糖友们,面条汤最好不要喝,饭后喝茶即可。

然后调味,倒点香油,或花生油,或猪油均可,生抽等。今天我加了煮过的蒲公英拌面,蒲公英有好多养生作用,对我慢性胆囊炎亦有效,医生叫我间断的喝蒲公英茶呢。

一个煮鸡蛋是每天都要吃的。冷拌豇豆角,素菜搭配好,增加饱腹感。

饭中二甲双胍片0.5g是我自己每天饭中不能忘记的。早饭后喝250mⅠ纯牛奶,增加营养是每天必须的今天查一下早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看看。8.30分到10.30分测得数据:早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值是8.5正常人餐后血糖2小时是7.8以下。二型糖尿病餐后2小时为11.1以下就是血糖控制的很好了。

今天我的血糖控制的达标了。

这4种面条,对血糖影响小,非常适合糖尿病病友吃!

爱吃面条的糖尿病病友有口福啦!

今天给大家推荐4种面条,对血糖影响比较小,非常适合我们糖尿病病友吃

来看看你吃过吗?

1.绿豆挂面

绿豆属于低血糖指数食物(GI=27[1]),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绿豆挂面也是低血糖指数食物,(GI=33[1])。研究发现,绿豆挂面(绿豆粉占50%)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是精制面粉挂面含量的3倍以上,脂肪含量是精制面粉挂面含量的63%左右,GI是精制面粉挂面的66.1%,绿豆挂面更营养对血糖的影响更小,更适合糖尿病病友食用[2]。

给糖友推荐1个自制绿豆挂面的配料表绿豆粉50%、小麦粉32%、面筋粉18%、水适量。

※GI(血糖指数)≤55为低血糖指数食物

2.意大利面

全麦面粉制作的意大利面升糖指数为48[1],精制面粉制作的意大利面升糖指数为49[1],均属于低血糖指数食物。

意大利面比较有韧性,咀嚼时间长,消化比较慢,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较慢,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因此比较适合糖尿病病友吃。

建议选择配料表里只有硬质小麦粉、水的意大利面。

3.纯荞麦面条

荞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杂粮,膳食纤维及抗性淀粉的含量比普通小麦高,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钾、铁、铬、硒等矿物质,有利于血糖控制。

纯荞麦面条,饱腹感强,升糖指数低,能有效地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4]。

市售荞麦面条一般添加了其他面粉,虽然口感好,但升糖快。例如,添加了16%荞麦粉的荞麦面条,血糖生成指数只比小麦面条低3.32,仍属于高GI食物[5]。

如果购买市售的纯荞麦面条,要选配料表里只有荞麦粉和水的纯荞麦面条。

4.全麦面条(粗)

全麦面粉制作的粗面条,质地较硬,耐咀嚼,消化速度较慢,升糖指数低,适合糖尿病病友食用。

如:面条(小麦粉,硬,扁粗)的升糖指数为46[1],是低血糖指数食物。

制作的时候加一个鸡蛋,可以降低升糖指数,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建议选择配料表里只有全麦粉、水的全麦面条。

教你3招,升血糖更慢!

1.要煮2次:把面条煮至半熟,捞出过几遍凉水,然后继续放锅里煮熟。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口感比较筋道,消化速度比较慢,有助于控糖。

2.多放蔬菜:菜量与面条的量至少应该达到1:1甚至更多,还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肉、虾、豆腐等,可以降低血糖生成指数,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3.加一点醋:吃面条的时候可以加1-2勺醋,醋能延缓胃排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控制餐后血糖有良好效果。

温馨提示:市售的绿豆挂面、荞麦挂面等大都属于概念性产品,杂粮的添加量很低,通常不足10%,对糖友来说营养价值不高,对血糖影响大,注意鉴别哦。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帮我们点点“赞”和“在看”吧!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汪周俊.高含量绿豆挂面的研制及品质改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3]原陈珊,张文青,赵晓娟,王莉,孟捷.山西粗杂粮制品血糖生成指数测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04):365-367.

[4]王红岩,张银依,阮懿等.荞麦面条餐后血糖的评测[J].中国粮油学报,2022,37(07):63-68.

[5]施建斌,隋勇,蔡沙等.荞麦面条配方优化及其体外消化特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0):153-161.

糖尿病患者吃这3种面条,搭配这2个技巧,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面条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主食,是许多人的饮食偏好。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面条因其富含碳水化合物,往往被视为需要严格限制的食物。

完全戒掉面条并非唯一选择。

复旦大学的营养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选择面条种类与食用方法,不仅可以享受美味,还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本文将通过科学饮食的视角,帮助糖尿病患者了解如何在健康范围内重新品尝面条的美味。

陈先生的面条困局

陈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患糖尿病已有五年

每天早出晚归的他,总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求方便的饮食解决方式,而面条成了他的首选

无论是午餐时点的一碗牛肉面,还是晚饭时煮的一份挂面汤,都成为他快速填饱肚子的常规选项,但这样的饮食习惯却让他的血糖状况日益失控。

一次午休时间,陈先生照例走进了公司附近的面馆,点了一碗最爱的炸酱面,他端起碗快速地搅拌均匀,随后狼吞虎咽地开始吃。

面条配菜很少,仅有几片黄瓜丝和一点肉末,酱汁则咸而油腻,他几乎没有细嚼,每一口都是急匆匆咽下,几分钟后便吃了个精光。

下午的工作刚开始没多久,他就感到浑身乏力,头脑发沉

赶紧用随身携带的血糖仪测量,果然,血糖飙升到危险的高值,这让他不得不靠药物和一整晚的运动将血糖降下来。

类似的情况屡次发生,让陈先生逐渐不敢再吃面条,他尝试完全戒掉,但每次看到热腾腾的面条香气扑鼻而来,他还是忍不住尝上一两口。

但无论量多量少,餐后血糖都会快速上升,给他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这让他深感无奈,但又找不到解决办法。

直到一次同学聚会的契机,陈先生偶然向朋友们提起了自己的苦恼,一位同学认真听了他的描述后,向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朋友告诉他,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吃面条,只要学会挑选适合自己的种类,同时掌握科学的烹饪和进食方法,完全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血糖稳定。

虽然一开始陈先生对此将信将疑,但他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第二天,陈先生按照朋友的建议,特意去超市选购了一些纯杂粮面条和高筋意大利面,还买了几种绿叶蔬菜和瘦肉,他准备为自己做一顿健康的杂粮面晚餐

回到家后,他仔细按照新方法操作,先将面条煮至半熟后捞出,放入冷水中降温,再重新下锅煮熟。

与此同时,他将蔬菜和瘦肉切片,简单翻炒后作为面条的配菜,整碗面条上桌后,颜色丰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与他平时吃的那种单一油腻的炸酱面完全不同。

陈先生缓缓地坐下来,开始用筷子夹起面条和配,一边吃,他一边控制着速度,尝试放慢咀嚼,感受每一口的口感。

虽然他曾习惯了快速进食,但这一次,他刻意延长了用餐时间,用完这顿杂粮面后,他过了一小时再次测量血糖,发现读数比以往低了许多

从此以后,陈先生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盲目追求快捷,而是用心准备每一顿饭。

他不仅选择了适合的面条种类,还将每餐的配菜搭配得更加丰富,在享受面条美味的同时,他的血糖也逐渐稳定下来。

虽然生活依然忙碌,但通过这些改变,他终于重新找回了对面条的热爱,也让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选择面条与搭配技巧?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特别关注血糖的变化,而面条作为一种常见主食,选择合适的种类并掌握科学的搭配技巧,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波动。

以下将详细介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三种面条及其科学搭配方法。

选择面条的种类至关重要。

通心粉和意大利面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选项,这类面条由硬粒小麦制成,韧性较强,消化速度较慢,因而能够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特别是在烹饪时保持稍硬的口感,可以进一步降低升糖指数,同时让进餐过程更加有节奏感。

另一个适合的选择是耐嚼的普通面条,如用高筋面粉或鸡蛋和面制成的面条

由于这类面条韧性较高,相较于普通白面粉面条,其消化速度较慢,对血糖的影响更小。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采用“煮-过冷水-再煮”的方法,不仅能让面条更加筋道,还能减少淀粉释放速度,从而降低升糖指数。

最值得推荐的便是纯杂粮面条

例如,荞麦面、莜麦面等,这些面条以杂粮为主要原料,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其升糖指数较低,并且能提供更多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有助于血糖的平稳管理。

但需要警惕的是,许多市场上销售的杂粮面条可能掺有大量白面粉,这会大幅提高升糖指数,因此,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选择真正以杂粮为主的面条

在选择适合的面条后,掌握科学的食用技巧同样不可忽视。

第一个技巧是丰富配菜,面条中单一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引发血糖波动,但搭配多样化的配菜可以显著降低升糖效应。

蔬菜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青椒等,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

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豆腐、鸡蛋等也应当加入配菜中,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能提供更多营养支持。

面条与配菜的比例建议是1:1或更高,确保配菜的分量超过面条的分量,最大程度地降低血糖波动。

第二个技巧是合理控制食用量与进食顺序。

糖尿病患者每次食用面条的量应控制在2两以内,避免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给胰岛造成过大压力,进食时建议先吃蔬菜和蛋白质,再吃面条。

这样的进食顺序可以在胃部形成一层“屏障”,延缓面条中淀粉的分解和吸收速度,从而减轻血糖的快速上升。

延长用餐时间、细嚼慢咽也是重要的辅助技巧,这能让身体有足够时间处理碳水化合物,进一步平稳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享用面条

从医学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需要高度关注餐后血糖的管理,而面条作为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之一,对血糖影响较大。

但通过选择合适的面条种类、调整烹饪方法和合理搭配其他食材,面条可以在糖尿病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消化和吸收速度直接影响餐后血糖的变化,升糖指数(GI)是衡量这种影响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血糖波动越大。

普通白面粉制成的面条因缺乏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高,通常不适宜糖尿病患者

而硬粒小麦制成的通心粉、意大利面,以及由荞麦、莜麦等杂粮制成的面条,因其富含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够有效降低升糖指数,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抗性淀粉在肠道中作用类似于膳食纤维,不会被直接吸收,而是通过减慢葡萄糖释放的速度,起到平稳血糖的效果。

烹饪方式同样对面条的血糖负荷有重要影响。

煮面时,如果将面条煮至偏硬的状态,其淀粉分子结构相对紧密,消化速度更慢,升糖指数也相对较低。

采用“煮-冷却-再煮”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面条的抗性淀粉含量,还能让面条更具韧性,口感更好。

而过度煮软的面条容易导致淀粉快速释放,餐后血糖波动更明显,因此应尽量避免。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单一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利于血糖的稳定管理

研究表明,搭配丰富的蔬菜和高蛋白食物能够有效降低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延缓胃排空,还能减缓淀粉分解和吸收的速度。

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则通过提供饱腹感和营养支持,减少对碳水化合物的依赖,从而间接降低血糖波动的风险。

因此,煮面时加入足够量的绿叶蔬菜、菌类或豆制品,不仅可以让一餐更加营养均衡,还能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幅度。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是进食顺序和速度。

医学研究指出,先吃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再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形成“食物屏障”,显著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细嚼慢咽能够延长进餐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将饱腹感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避免过量进食,同时减少血糖的快速上升。

控制进食量对糖尿病患者尤为关键,餐后血糖波动往往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密切相关。

对于面条,糖尿病患者的单次食用量应控制在2两以内,这样不仅能减轻胰岛素分泌的压力,还能降低血糖负担。

在这一基础上,确保每日三餐定量定时,避免暴饮暴食,也可以进一步稳定血糖水平。

结语

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面条,只要在选择和食用上更为科学,面条依然可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选择硬粒小麦制成的面条、耐嚼的高筋面条或纯杂粮面条,可以在减少升糖负担的同时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丰富配菜、控制食用量和调整进食顺序,进一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为血糖的平稳管理提供保障。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平衡,而不是盲目禁忌,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策略,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更好地管理血糖。

面条,作为饮食中的常见选项,在科学指导下也能成为糖尿病饮食中的“友好食物”。#冬日生活打卡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