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7天治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还需要几年能够痊愈)

康德科学 0
文章目录:

一次给药,控糖7天!糖尿病治疗格局将迎来又一次革新

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随着2型糖尿病病情进展,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起始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有效控制。基础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由于剂量调整不充分、每日注射依从性较低等原因,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通常并不理想。

事实上,大多数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希望通过每日注射治疗以外的手段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而几乎三分之二的医师认为,长期每日注射对患者而言是个比较大的负担。既往调查表明,与每日一次注射治疗相比,每周一次治疗将在减少注射次数的同时降低患者治疗负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续性,并最终潜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2023年5月3日,糖尿病领域顶尖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重磅发表ONWARDS 2试验的结果。论文指出,该项研究系“首个公布每周一次基础胰岛素制剂治疗结果的3a期试验”。研究表明,对于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而言,每周一次icodec治疗相较于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治疗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具有优效性,且有望使更多的患者达到HbA1c<7%的目标。此外,每周一次icodec治疗安全性也非常可观、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

截图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胰岛素icodec是一款超长效胰岛素制剂,其在人体内半衰期长达196个小时(超过一周)。前期研究表明,icodec单次皮下注射可满足糖尿病患者一周的基础胰岛素需求,且给药间隔内降糖作用几乎均匀分布。2期试验的结果证实,每周一次icodec或每日一次甘精胰岛素U100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改善程度、安全性特征相似。

基于2期试验发现,ONWARDS 2试验在更广泛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进一步评估了每周一次icodec或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一种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在疗效、安全性、治疗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ONWARDS 2试验是一项为期26周的随机、开放标签、活性对照、多中心、治疗达标(treat-to-target)3a期试验,共有来自9个国家的71家医学中心参与。试验纳入每日一次/每日两次基础胰岛素(伴或不伴非胰岛素类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至icodec组或德谷胰岛素组。研究主要结局为患者HbA1c从基线至第26周的变化。

2021年3月5日至7月19日期间,共有526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icodec组(n=263)和德谷胰岛素组(n=263)。基线时,icodec组和德谷胰岛素组患者的HbA1c平均值分别为8.17%和8.10%,而在第26周时,icodec组和德谷胰岛素组患者的HbA1c平均值分别为7.20%和7.42%,icodec组患者的HbA1c降低程度(8.17%→7.20%)要大于德谷胰岛素组(8.10%→7.42%)。总体而言,相较于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治疗,每周一次icodec治疗具有非劣效性(p<0.0001)和优效性(p=0.0028)。

图片来源:123RF

体重方面,从基线至第26周,icodec组患者体重平均增加了1.40 kg,德谷胰岛素组患者体重平均减少了0.30 kg。

治疗满意度方面,第26周,icodec组患者DTSQ(糖尿病治疗满意度问卷)总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基线时的变化要显著大于德谷胰岛素组(p=0.0035),icodec组患者对总治疗满意度评分有关的不同问题的回答变化在数值上均要大于德谷胰岛素组。

安全性方面,icodec组和德谷胰岛素组患者2级或3级低血糖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均低于1起/患者-年(0.73 vs. 0.27;预估发生率比值为1.93)。当前研究未发现与icodec相关的新的安全性问题。论文强调,无论是每周一次icodec治疗还是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治疗,患者低血糖的总体发生率均较低。尽管icodec组患者2级或3级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在数值上要高于德谷胰岛素组,但该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总体而言,在为期26周的研究期间,对于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而言,每周一次icodec治疗相较于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治疗在降低HbA1c方面具有非劣效性和统计学优效性,且与适度的体重增加相关。

论文强调,ONWARDS 2试验通过更广泛患者人群更长试验时间进一步证实了2期试验中icodec的可观疗效和安全性。与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基础胰岛素治疗相比,每周一次icodec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胰岛素注射负担,并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并带来了整体更高的治疗满意度。


参考资料

[1] Athena Philis-Tsimikas et al, Switching to once-weekly insulin icodec versus once-daily insulin degludec in individuals with basal insulin-treated type 2 diabetes (ONWARDS 2): a phase 3a, randomised, open label, multicentre, treat-to-target tri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Doi:10.1016/S2213-8587(23)00093-1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聪明的糖尿病患者每年用7-10天时间,给自己做健康投资,你呢

很多糖友以为糖尿病病程越长,病情会越严重。事实并非如此。

病例一:陈先生,60岁,意外发现血糖升高13年,确诊时空腹血糖8.0mmol/L,尿糖( ),诊断为糖尿病。有高血压病史,平日无多饮、多食等症状,门诊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服用半个月,因腹泻明显停药后,改为格列美脲,并尝试多种保健品、服用民间中草药(具体不详),自我感觉良好,从未监测血糖及复诊。

7年前因“突然发生神志不清”急诊住院神经内科后,诊断为“急性脑梗塞、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随后采用胰岛素(诺和锐30R笔芯)治疗至今。

出院后亦未规律就诊。平素有吸烟、饮酒史。此次因“乏力、视物模糊伴全身浮肿3月余”入住内分泌代谢科。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定期服药;入院后测随机血糖20.5mmol/L,血压 170/110mmHg,血肌酐:853ummol/L。

最后诊断:1.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期)、糖尿病肾病(V期)、肾功能衰歇(尿毒症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3.脑梗死后遗症期。4.心肌缺血型冠心病、 心功能III级 。

病例二:刘阿姨,62岁,15年前体检时发现尿常规示: 尿酮体( ), GLU( ),随机血糖15.6mmol/L,经住院系统检查确诊: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积极胰岛素治疗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二甲双胍及格列齐特片降糖药治疗。有高血压病史10年。

随后定期在糖尿病专科门诊复诊(3-6月一次)。10年前发现尿蛋白阳性,并积极应用胰岛素(甘舒霖30R笔芯)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药物治疗,配合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血糖明显改善。

然后每年定期于内分泌代谢科住院一周左右进行系统诊治,并每季度在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此次一周前例行每年一次的住院调理,经过全面检查。

目前诊断:1.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II期;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同样是2型糖尿病,为什么一个病情进展,一个却无明显变化呢?

病例一,陈先生,自作主张,没有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及时规范的就医,而是凭着感觉走,听信虚假广告和民间偏方,糖尿病病程仅仅13年就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目前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病例二,刘阿姨,自确诊糖尿病之后,听从了专业人士的建议,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病程已经15年,定期住院及门诊规律复诊,调理身体,目前依然健康。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如果每年愿意花费7-10天(住院一周 4天门诊)的时间在医院就医,接受专业系统而规范的诊疗和综合管理,换来的将是长期身体健康,这就叫做“时间健康投资”,你觉得值吗?

最新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

  1. 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及每年一次的全面并发症评估,具体如下: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促甲状腺激素、胰岛功能、糖尿病自身抗体、尿常规、尿白蛋白/尿肌酐、心电图、胸片、心脏、颈动脉、腹部、血管彩超、视力及眼底检查、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肌电图、糖尿病心理健康评估等共计23个项目。

2.2型糖尿病确诊后应每3个月复诊如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检查等10个项目。

推荐阅读:15种情况下,糖尿病病友需住院治疗,这是对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作者:吉首大学研究生 喻思宇

审校:张美彪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怀化分中心(MMC);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只需一周注射一次的2型糖尿病新药通过2期试验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篇有关一种2型糖尿病新药的2期试验测试结果的论文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据悉,这种新药提供的是一种一周一次的胰岛素疗法,并且结果显示,其跟一日一次疗法一样安全有效。一个更大规模的3期试验正在计划中。

资料图

2期试验首席研究员Harpreet Bajaj表示:“我们知道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喜欢简单的方法,这意味着比目前每天一次或两次的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更少、更方便的注射。”

由医疗保健公司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开发的这种新药叫icodec胰岛素。这是一种全新的胰岛素模拟物,其半衰期约为7天。除了修改胰岛素分子以防止酶降解,icodec胰岛素还被设计成能跟清蛋白--一种由肝脏产生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帮助维持超7天周期的缓慢而稳定的胰岛素释放过程。

双盲2期试验给247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药物,其中一组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与此同时每周注射一次安慰剂,另一组则每周注射一次icodec与此同时每日注射一次安慰剂。在为期26周的试验结束之后,两组之间胰岛素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数量没有差异。一周注射一次icodec还被发现跟每天注射胰岛素一样在有效地管理着每位患者的血糖水平。

美国糖尿病协会的Robert Gabba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周注射一次安全有效的胰岛素会带来显著的好处。他指出,除了每周注射一次胰岛素比每天注射更方便之外,还有许多患者难以坚持每天注射胰岛素,其中既有生活方式不可预测的年轻人也有经常用药出错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