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糖尿病(氨溴索口服液糖尿病患者可以吗?)
常吃氨溴索,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氨溴索有哪些作用和用途?氨溴索为溴己新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为黏液溶解药,作用较溴己新强。能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减少和断裂痰液中的粘多糖纤维,使痰液黏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氨溴索还可激活肺泡上皮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黏液的附着力,改善纤毛与无纤毛区的黏液在呼吸道中的输送,以利于痰液排出,达到廓清呼吸道黏膜的作用,直接保护肺功能。此外,氨溴索还具有一定镇咳作用,其作用相对于可待因的1/2。在临床上适用于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气肿、尘肺等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
- 氨溴索片剂、胶囊、口服溶液、分散片、糖浆:一次30mg,一日3次,餐后服用,长期服用可减为一日2次。糖尿病患者及遗传性果糖不耐受者服用口服溶液应注意选择无糖型。
- 氨溴索口腔崩解片:一次30mg,一日3次,餐后服用。将口腔崩解片置于舌面(无须咀嚼,也无须用水),可迅速崩解,然后随唾液吞服。
- 氨溴索缓释胶囊:一次75mg,一日1次,餐后服用。
- 氨溴索雾化吸入:一次15-30mg,一日3次。
- 轻微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主要是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胃部不适、胃痛、胃部灼热等,偶见恶心、呕吐。
- 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头痛及眩晕。
- 过敏反应:极少出现过敏反应,主要为皮疹,还可见皮肤肿胀、瘙痒、红斑,偶见过敏性休克,罕见血管神经性水肿。
- 呼吸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 其他:少数患者出现面部肿胀、发热伴寒战、口腔及气道干燥、唾液分泌增加、鼻分泌物增加、排尿困难等。
- 使用氨溴索期间,应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
- 氨溴索与某些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合用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的分布浓度。
- 妊娠期间,特别是前3个月应慎用。
- 氨溴索可进入乳汁,治疗剂量对婴儿没有影响。
- 对氨溴索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胃溃疡患者、支气管纤毛运动功能受阻及呼吸道出现大量分泌物的患者、青光眼患者应慎用。
- 成分:氨溴索是单一成分的药物,氨溴特罗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氨溴索和克仑特罗。
- 剂型:口服氨溴索有多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溶液、分散片、糖浆、口腔崩解片、缓释胶囊等,氨溴特罗只有口服液一种剂型。
- 药理作用:克仑特罗是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 适应症:成分不同,适应症也会有差异,氨溴特罗主要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痰液黏稠、排痰困难等。
- 适用人群:氨溴索有多种剂型,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比如成人选择片剂、胶囊等剂型,儿童选择口服溶液,易于吞咽,氨溴特罗只有口服溶液一种剂型,常用于儿童。
集采药品价格再“跳水”!这些常用药砍出“地板价”
3日,备受关注的第四批国家药品集采公布拟中选结果,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2%。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集采中,注射剂品种大幅增加,还有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品也纳入其中。
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国产高端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市场的进程将加速,与此同时,国内药企也面临着更激烈的创新技术竞争,以及行业洗牌整合。
资料图:浙江安吉自动发药机“上岗” 余丹菲 摄
集采药品价格再“跳水” 抗抑郁药物纳入
拟中选药品价格大幅“跳水”仍是本次集采最受关注的亮点。45种纳入采购的药品全部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2%。
本批集采,不少抗癌药价格直接“腰斩”。
例如,抗癌药索拉非尼单片价格从95元下降到30元,按每天2片的服用量计算,每个月可为患者节约药费3900元。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药硼替佐米注射剂单支价格从1500元降至600元,整个疗程可节约费用约3.6万元。
另外,胃溃疡治疗药物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片),集采后每片价格从9元下降到3元,整个疗程可节约费用约240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集采首次纳入多个注射剂品种,包括8个注射剂品种,超过前三批的总和,集采覆盖药品剂型类别进一步扩大。8个品种占采购药品总金额31%,平均降价75%。
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例,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的拟中选价格仅为2.3元,平均一支价格仅为2毛多。
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较广泛,用量较大,多个注射剂产品纳入集采得以降价,意味着国家集采正在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此外,本次采购除涉及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等治疗领域的药物外,还涉及到精神类疾病药品,包括抗抑郁药。
例如,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本次集采就有多家国内药企的仿制药产品纳入采购,包括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等。
资料图:某药企工作人员包装药品。高展 摄
仿制药加速替代原研药 价格之外更拼创新
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消息显示,共有152家企业参加本次集采,产生拟中选企业118家,企业拟中选比例提高至71%。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集采中,部分跨国药企也一改“佛系”态度,积极报价。
158个拟中选产品中包括5家外资企业的5个产品,涉及德国、法国、印度和日本跨国药企。
例如,费森尤斯卡比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和赛诺菲的氨磺必利片,降价幅度均达到80%以上,超过本土药企。
另一方面,伴随多轮集采落地,仿制药加速替代原研药的竞争格局也愈发凸显。
在158个拟中选产品中,包括156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个原研药。仿制药占据了绝对比例。
有业内人士分析,本次集采部分品种的主要市场份额由原研药占据,国内药企的仿制药可以借助集采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同时,伴随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集采将成为仿制药常规销售模式,而随着产品价格降低,药品可及性也进一步提高,产品放量速度大幅提升。
在国内仿制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除了价格,技术创新也是药企优胜劣汰竞争的关键着力点。
例如,百洋制药总经理郑爱菊就对媒体介绍,该企业此次中选集采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使用了肠溶微丸包衣工艺(含药层、隔离层、肠溶层),生产工艺复杂,对药物制剂技术有非常大的挑战,高端仿制药的技术竞争激烈。
资料图:某医院门诊楼。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国家出手“挤水分” 应采尽采成必然趋势
“团购”、“灵魂砍价”、国家出手“挤水分”……舆论常常这样形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的确,从“4 7”集采试点到全国扩围,两年来国家“团购”药品带来突破性成效:三批国家集采共112个药品,平均降价54%,节约费用总体超过1000亿元。
在此次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了《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保基本、保临床的原则,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做到应采尽采。
此外,文件还强调,对通过(含视同通过,下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采购范围。符合条件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即启动集中带量采购。积极探索“孤儿药”、短缺药的适宜采购方式,促进供应稳定。
这意味着,今后,更多种类以及治疗领域的药品纳入国家药品集采已成定局,民众的 “药价清单”可选范围将持续扩充。
而对于药企,特别是对于国内仿制药企业来说,集采更像一个行业洗牌的分水岭。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付钢对媒体分析,如果是仿制药,原来没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企业本身没有国际化布局,国内集采又没有中标,在医院里就没有这种被首诊患者处方的机会,企业发展就会比较艰难。
“几千家药厂这种分散格局,对整个产业也是不成熟的表现,会有一个整合的过程。”付钢分析,国内的仿制药企业会经历“合并同类项”,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胜出,产业逐渐成熟,这对于市场监管和产业生态都有益处。
来源:中国新闻社
3款新冠药已上市,普通人怎么选?
每经记者:林姿辰 金喆 每经编辑:张海妮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695570
“能买到默沙东的吗?或者阿兹夫定也行。”60多岁的李明(化名)在被医院告知年近九旬的老父亲核酸呈阳性以后,急切地找在湖南某医院工作的老同学帮忙。对方很快回复,已经买不到辉瑞新冠药Paxlovid了,李明顾不上寒暄,直接找老同学追问。
李明没有学过医,也没有研究过Paxlovid、莫诺拉韦胶囊和阿兹夫定三种药有什么区别,他只是刷视频的时候看到这几个词,知道它们是治疗新冠用的。李明的想法很简单,哪怕去找黄牛花高价钱,只要能买到药给老爷子用就行。如果条件允许,他打算再买点留着备用。
随着不同城市进入感染高峰,新冠治疗药物在院外市场早已“一药难求”,几乎只要是家里有老人家或基础疾病的人,都在打听买药渠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美国辉瑞公司的新冠药Paxlovid在院外报价最高,但也最难买到;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在部分渠道有货,但供应也很紧张;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还没有在市面上流通。
对于3款在效果、安全性和可及性方面有较大区别的药物,普通人能直接买来使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3种药都属于处方药,一定按医嘱用药。
新冠治疗药不是“神药”
李明的父亲感染新冠后,没有发热,只表现出食欲不振。但李明还是很着急,希望赶紧用药把父亲体内的病毒压下去。实际上,很多到处找药的人跟他一样,可能连药物的名字、机理都没有研究过,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神药”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内获批的三款药物,在药物机理上有很大区别。
Paxlovid是市面上最难抢的一种,黄牛报价一盒几万元。它由奈玛特韦片和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其中有效抗病毒药物是奈玛特韦,属于3CL蛋白酶抑制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袁伟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只有病毒才有3CL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就是停止病毒复制。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新冠起病前5天是病毒复制的高峰期,在这期间服用Paxlovid可以停止病毒复制,人体免疫系统内的T细胞会在这期间发挥作用来不断消灭病毒,部分病毒也因停止复制而自动分解,最终达到病毒载量下降的结果。
莫诺拉韦和阿兹夫定的药物机理相似,都属于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化学结构上是核苷类似物。这两款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参与病毒复制,但新冠病毒的RNA聚合酶不能在此类核苷类似物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核酸的复制,导致新冠病毒复制中止,人体免疫系统也能不断消灭病毒,部分病毒也因停止复制而自动分解。
既然三种药物都能阻断病毒复制,在作用原理上又有什么区别?袁伟锋说,Paxlovid是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3CL蛋白开发的,可以把Paxlovid比作子弹,对新冠病毒“一打一个准”,对人体其他细胞影响小,增加剂量就可以消灭很多病毒。而莫诺拉韦和阿兹夫定是广谱抗病毒药物(记者注:莫诺拉韦对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寨卡病毒及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毒都有效,阿兹夫定可用于艾滋病治疗,均属广谱抗病毒药物),就像是大炮,虽然对病毒杀伤力大,虽然能杀灭新冠病毒,如果为了杀死更多新冠病毒而提高用量,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伤害。
中国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临床医生也再三强调不要把新冠药“神化”,要警惕药物的副作用。
因为3CL蛋白酶仅存在于病毒上,Paxlovid对人体的副作用最小。阿兹夫定和莫诺拉韦对肝功能有影响,另外这两种药是核苷类似物,可能会有生殖毒性,会对胚胎发育有影响。因为不合伦理,目前这个研究还没有在人体开展,但已经在动物试验中发现了这种风险。
上述药物的说明书提示,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了生殖毒性,可能会对胚胎生长及生育产生影响,不可以在备孕期、孕妇或者儿童群体使用。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辉瑞的药,因为它是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研发的药,其他两种都是广谱抗病毒药物。”袁伟锋表示,Paxlovid的临床研究数据比较充分,显示出在减少重症率、治病率上有明显优势。阿兹夫定和莫诺拉韦目前还未与Paxlovid做专门的头对头研究,并且两款药物的药物有效性不如Paxlovid,而这也是全球新冠口服药治疗普遍以Paxlovid为主,莫诺拉韦为辅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出现症状后3天或5天内服用Paxlovid可降低新冠相关住院或死亡风险高达89%和88%,莫诺拉韦可降低30%~50%的住院/死亡风险,可降低89%~100%的死亡风险。1月3日,默沙东方面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没有头对头对照试验的情况下,推测莫诺拉韦相较其他疗法的有效性并不合适,但国内临床医生对这两款药的效果已经形成认知。
不过,就算是能够减少90%患者变为重症的Paxlovid,也不能被冠以“神药”,它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受关注的就在于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根据全球最大中立药物信息网站Drugs.com的统计,目前至少有634种药物已知与Paxlovid存在不同程度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其中有236种属于高风险,联用风险高于获益;359种中风险,仅在特殊情况下联用。
默沙东方面对记者表示,患者应该向其医生咨询,哪种疗法或药物更适合他们。在采访中,袁伟锋也再三提到,这三款是处方药,用药均需要接受医生严格的专业指导。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三种药物说明书制表
有发展为重症倾向的才吃药
临床医生对Paxvoid如此谨慎,与院外“一药难求”的情况形成天壤之别。李明找老同学买药时,有个细节让他印象很深,同学再三询问他父亲出现症状的时间,并告知他,通常情况下,如果感染超过5天,辉瑞的药效果不明显。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在感染新冠后使用口服药。
“这几种药都是以出现症状为界,有发展为重症倾向的才吃,只有核酸、抗原呈阳性、没有症状的,不需要服用。”袁伟锋说,很多人先有发烧、咳嗽症状,这时就建议去做当前流行疾病的核酸、抗原检测,核酸为主、抗原为辅,在大流行期间可以做抗原。符合条件的应遵医嘱尽快服用Paxlovid或莫诺拉韦。
确定了适合服药的人群,什么时候吃药效果最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3款药物说明书中看到,Paxlovid和莫诺拉韦的用法、用量相似,其在国内获批适应症均面向“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冠患者”,而且都应该在新冠确诊以及出现症状后5天内尽快服用,每12小时口服一次,连续服用5天。
为什么临床专家都建议要在5天内服用Paxlovid?罗格斯大学Ernest Mario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的王俊博士曾表示,Paxlovid必须在出现症状5天内服用,否则疗效会大打折扣。原因是病毒体内载量在感染前期达到最高值,等到出现症状一周左右的时候开始下降。这个时候病毒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是无法依靠抗病毒药物来修复的。
但阿兹夫定在服药时间上没有明确要求。袁伟锋提到,目前阿兹夫定没有在症状出现5天内服用的时间限制,但3款药物的吃药时机都要以新冠确诊及症状出现为界限,且患者应该是伴有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因素,如果患者的新冠病毒抗原或者核酸检测为阳性却没有出现症状,或者不具有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因素,就无需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他还指出,对于新冠检测阳性已满(超)5天的新冠患者,其体内的新冠病毒复制已经过了高峰期,服药的效果已经不再明显,获益不再大于风险,理论上无需继续服药,尤其是联合用药有诸多限制的Paxlovid;如果患者仍有明显症状,也可以选择阿兹夫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内并没有发现这3种新冠口服药具有耐药性。换言之,如果此前感染过新冠病毒且服用3种新冠口服药转阴的患者,在感染新毒株后新冠检测再次为阳性,仍可继续服用之前选择过的新冠口服药而无需担心药物失效。
3款新冠口服药各有软肋
虽然Paxlovid的疗效最好,但它不是一款完美的新冠药。袁伟锋告诉记者,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是Paxlovid的软肋,而阿兹夫定和莫诺拉韦在该方面并不明显。
“这个药(Paxlovid)是通过CYP-3A4这种酶去代谢的,有很多药会影响到CYP-3A4的代谢,有些会增加CYP-3A4代谢能力,有些是抑制CYP-3A4代谢能力,这都会影响到Paxlovid有效成分奈玛特韦的血药浓度,增加代谢能力的会让奈玛特韦浓度下降,治疗新冠的疗效就会下降;降低代谢的会导致奈玛特韦的血药浓度更高,容易导致药物中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叶枫在1月4日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Paxlovid的合并用药有比较多的注意事项。它是一个处方药,尤其是跟一些心血管药物联合应用的时候要慎重,比如说他汀类的药物,辛伐他汀是禁用的;如果是降脂药,在服药5天之内停用也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些抗凝、抗血小板的药物,像阿司匹林不受影响,而氯吡格雷、利伐沙班,禁止合用,这个时候就要去换药,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有,有些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剂量是要减半,或者是换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除此之外可能还有一些镇静药、支气管扩张剂沙美特罗、抗结核的利福平也都是禁止合用的。
同时,还要知道Paxlovid的禁忌症,患者如果是肾功能不全,轻到中度的要减量,重度肾功能不全则不建议用。此外,有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及对该药中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均不建议使用的。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问题,建议咨询医生以指导合理用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Paxlovid的说明书中有详细的药物相互作用表格,其中有些药可以用,有些药需谨慎用,还有些药禁止联用。其中“禁止与本品联用的药品”多达19类,包括镇痛剂、抗心绞痛药、抗癌药等。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药物说明书制表
袁伟锋告诉记者,高血脂、高血压、帕金森、糖尿病等是在老年人群高发的基础病,一般来说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如果医生判断新冠患者病情需要使用Paxlovid,一般需要调整患者服用Paxlovid期间的基础病治疗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莫诺拉韦和阿兹夫定属于核苷酸类似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多。
1月2日,默沙东方面对记者表示,在莫诺拉韦Ⅲ期试验设计中,试验并未排除正在使用常见药物(包括高度依赖CYP3A4清除的药物或者CYP3A4的强诱导剂)的患者。唯一被禁用至第29天的药物是新冠治疗药物(包括所有单克隆抗体和瑞德西韦)。莫诺拉韦作为单一疗法进行研究(设计为单药即可起效的药物,无需与其他药物联用),没有食物摄入限制,也无需因肾或肝功能受损调整剂量。根据现有数据,也没有发现已知的莫诺拉韦药物相互作用。
但是,这3种新冠口服药都可以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两款退烧药同时使用。1月2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这两款退烧药是对症下药,缓解的是新冠症状;抗病毒药物是从根本上打击新冠病毒。
叶枫也提及,针对病毒性肺炎需要抗病毒治疗,无论是Paxlovid还是阿兹夫定,还是单克隆中合抗体,在国内外都是处方药。因此,居家可以备用的就是对症支持的药物。首先就是退热药,因为目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除此之外,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如果患者干咳伴流清涕,可复用美敏伪麻黄碱口服液(惠菲宁);但如果咳嗽气道有分泌物,可能给阿斯美加上一些化痰药,氨溴索。咽痛明显的,则可以给予一些清咽滴丸、六神丸,这些都是对症治疗为主的备用药物。
除了目前已经获批的3款药物,我国还有多款新冠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在推进中。我们相信,随着科学家对病毒的认知加深,我们将在新冠病毒的防治上找到更多方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