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型糖尿病笔记(2型糖尿病病例分享)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我患2型糖尿病45年,靠这七大法宝,没有糖尿病并发症

 通过四十多年对抗糖尿病的实践,我体会到:要征服糖尿病这个“魔鬼”,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首先要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其次要管住嘴,控制饮食;第三要迈开腿,多锻炼;第四要科学选用降糖药物;第五要稳定思想情绪;第六要学会监测技术;第七要活血化瘀,疏通血管,防治并发症。

只要运用好这七大法宝,就可以征服糖尿病,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现将我的具体作法分享给大家。

1.学习糖尿病知识,掌握战胜“糖魔”的武器

 1975年2月,我被溆浦县人民医院确诊为糖尿病,七十年代初期我国糖尿病人并不多,当时我县包括我在内只有3个糖尿病人,那时我还在基层工作,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得病后如盲人骑瞎马,乱碰乱闯,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苦头。

为了活命,我不得不学习糖尿病知识,自费订阅了六七种医学刊物,先后购买了200多本医学书籍,积极主动地参加医学知识学习班,经常看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天天饮食》等节目,向老糖人刘宗福等人学习打针、监测血糖,打电话、写信等向我国医学泰斗伍汉文、向红丁、张崇泉等专家教授请教。

先后研读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千金方》《营养圣经》《糖尿病基础知识》等200多本医学著作,同时还学习了营养学、心理学和运动学等方面的知识,记了6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绘制了100多张人体结构图表,摘录了150多种药物简介,收集整理了3000多个防治糖尿病的秘方验方。同时,学以致用,把自已的病体作为“试验田”,将有关药品、食品在自己身上作试验。通过学习,掌握了对付糖尿病的武器,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不仅自已由“糖盲”变成了“糖尿病专家”,而且还给糖友讲课六十多场,为糖友解答疑难问题1500多个,推介了几十个防治糖尿病的方法措施,在全国出版发行了十多部医学书籍。

糖尿病知识帮我改变了命运。

2.迈开腿,坚持运动锻炼

我一直把运动锻炼作为降糖、降脂、降压、减肥等重要措施来抓,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我每天清早醒来就在床上习练《铁档功》,按摩全身。下床后习练《健身功》,从头拍到脚。早、晚餐后半小时外出散步,每次不少于40分钟,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

  3.管住嘴,控制饮食

防治糖尿病是个系统工程,控制饮食是这个工程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把饮食治疗作为防治糖尿病的基础工程来抓。主要抓三点:

  饮食多样化。科学研究证实,人体需要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等七个方面的营养物质,缺一不可。为了全面获得这些营养物质,我什么食品都吃,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山上长的,地上跑的,只要正常人能吃的我都吃。从而满足了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控制数量。我每日吃3餐,主食控制6两米左右。如果为了饱“口福”,吃了瓜子、花生、糖果等副食品,我就按“食品交换份”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灵活调剂。我控制主食不死板。而是根据当天的运动量、降糖药物量,对饮食进行适当地调整。如果降糖药物量没变,当天的运动量比较大,就适当地加大饮食量。如果当天运动量少,降糖药物量没变,就适当地减少饮食量。使饮食、药物、运动这三者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既不会出现高血糖,也不会产生低血糖。

  4.稳定情绪

抑郁、焦虑、忧愁、紧张等对血糖影响很大。不良情绪会直接作用于A细胞,增加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同时也直接作用于B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在这双重作用的影响下血糖就会升髙。

为此,我把稳定情绪作为稳定血糖的重要措施来抓。主要是:

①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心胸坦荡,不斤斤计较。

②投身社会,生活多样化。如:唱歌、跳舞、下棋、搓麻将等,“黄连树下吹笛子”,没有快乐寻找快乐。

③遇到矛盾和挫折,不闷在心里,找朋友谈心,打电话、写信、上网等把闷气喧泄出去。

  5.科学选用药物

现在市面上的降糖药有几百种,归纳起来主要是四大类。即:促泌剂、增敏剂、抑制剂、胰岛素(外源)。我是老糖尿病病人了,已70多岁了,胰岛功能基本衰竭,而且肠胃功能也不太好,服用促泌剂和抑制剂对于我来说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产生副作用,所以我选择注射预混腱岛素,适当地服点罗格列酮,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疗效很好。

  6.自我监测

监测是观察病情的“透视镜”和“晴雨表”,是指导治疗的科学依据。我科学运用监测这个武器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监测空腹血糖很重要。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医院和诊所要到上午8点多钟才开门,要获得真正的空腹血糖值不容易,患者必须走自我监测之路。

七十年代我就向专家学会了监测技术,自己监测得心应手,清早、晚上、睡前、或者身体出现不正常现象等,就自已及时进行监测,这样可以早发现问题,治早、治小,将病症消灭在萌芽阶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活血化瘀,疏通血管

《黄帝内经》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气虚血瘀,血流不畅,血管阻塞是糖尿病患者产生各种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几十年来我把疏通筋络血管作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大法。主要抓三点:

吃清淡饮食,降低血脂,防止血液黏稠。

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黄帝内经》曰:人体“气血相依,气血互根,血由气生,气由血化。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我根据这一理论滋补气血,经常交替服用人参、三七、丹参、黄芪等活血化瘀之类的药物,对疏通经络血管效果很好,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多动少坐,以步代车,活血化瘀

由于我长期运用以上七大法宝,从而降服了“糖魔”,现已78岁了,还能够写文章、著书、讲课,为“健康中国”提供正能量。希望我的方法对您也有帮助。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澳门文化传播大使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13岁

患者性别:女

简要病史:咳嗽2周,加重半天。

患儿2周前出现咳嗽,伴发热,于社区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3天,体温正常,咳嗽减轻, 无呕吐、腹泻。

半天前症状突然加重,伴烦躁,社区医院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尿常规:酮体( ), 潜血( ),蛋白( ),葡萄糖( );腹部超声未见异常。

急诊查体:体温35.5°C,血压150/100 mmHg,体重65 kg,身高155 cm; 意识清楚,精神较差,烦躁;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四肢末梢冷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临床诊断:

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支气管炎。给予吸氧,扩容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抗感染,防治脑水肿,纠正低钾、酸中毒,保护心肾功能。入院6小时无烦躁, 入院半天血压正常,人院1天酸中毒纠正,无腹痛。给予糖尿 病饮食,胰岛素皮下注射。根据餐前、睡前血糖及餐后2小时测得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尿糖、尿酮体阴性。TG、LDL-C增高,HDL-C降低,诊断为高脂血症。

入院8天血糖控制不理想,检测血胰岛素抗体、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阴性。血胰岛素抗体2.7% (正常值<3.5%)、谷氨酸脱羧酶抗体0.1 kU/L(正常值<0.9 kU/L)均阴性。糖化血红蛋白9.5%,空腹C肽0.75μg/L。(正常值0.6~0.8μg/L)。

修正诊断:2型糖尿病。

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每12小时1次口服。未给予降脂药物,入院27天复查血脂正常。普通胰岛素用量4、6、4 U,三餐前30分钟分别皮下注射,22:00皮下注射诺和灵N 16 U,测空腹血糖5.6 mmol/L,早餐后血糖 6 mmol/L,午餐后血糖4.6 mmol/L,晚餐后血糖6.3 rnmol/L。

出院后逐渐递减胰岛素至10天停用。生活方式管理,控制体重,给予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

出院3个月随访单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空腹血糖4.5~6 mmol/L,餐后血糖 6~8 mmol/L。

相关知识点

既往笔记

单基因糖尿病IPEX综合征干细胞治疗

2021-09-10

糖尿病前期2年成功逆转,这份笔记送给你

■患者基本信息

【所患疾病】糖尿病前期

【确诊时间】2018年

【治疗情况】运动、饮食

报了个喜,糖前逆转了,写了治疗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确认为糖尿病前期整整两年了,中间差点几乎就确认自己是糖尿病了。不过那时的糖化还行,医生坚持没有开药,让我自己控制血糖。

2018年年后,有几次下午下班时,饥饿感强烈,并且到了心慌、手脚无力的程度,需要立即吃东西才行。晚上睡觉后口干直到醒来,需要喝水。有天和医生朋友吃饭说起这事,她知道我是妊娠糖尿病,提议我立即去检查,2019年3月15日检查的OGTT,结果是这样的:

糖化血红蛋白 5.9

OGTT空腹 5.19

OGTT(1H) 12.7

OGTT(2H) 8.77

C肽(空腹) 0.38

C肽(1H) 1.71

C肽(2H) 3.13

胰岛素(空腹) 6.64

胰岛素(1H) 72.36

胰岛素(2H) 116.92

医生断定我是糖尿病前期,我是一头雾水,就知道要运动和饮食控制。上网查资料发现,空腹血糖超过5其实就是些算正常高值了,但这时候我还是不太懂,只觉得我的空腹是好的。买了血糖仪,坚持测血糖。并且记录每天三餐的餐谱,看吃什么容易血糖高。

早餐后去上班,无法运动。中午在食堂吃饭后,一小时后去运动至少半小时,快走。周一至周五这中午的运动是雷打不动的。运动完后回办公室小睡20分钟左右。中午只要运动,血糖可以降下来。

晚餐后小区快走40-50分钟,血糖也不错。这个过程中发现运动和饮食与血糖有直接关系。只要早餐吃在超市买的早餐,容易高。面食不能吃,水果特别注意。这段时间的任务是调整食谱,运动。

8个月后,2019年11月再去喝糖水,未测胰岛素和C肽,结果如下:

血糖空腹 4.71

血糖1小时 12.04

血糖2小时 12.10

糖化血红蛋白 5.5

其实我不明白,这次的2小时怎么和1小时变化不大,还高了一点点,这个和我和平时测得有些不同。医生说糖化还可以,暂时不吃药。让3-6个月查糖化,如果糖化超过6.0的话,要吃药。2020年暑假去查了糖化6.0,我仍没有吃药。加强运动和饮食控制。

运动一直坚持,但是只要一放寒暑假就完了,放假在家,生活不像上班有规律,中午的运动无法保证。但晚上可以保证。这期间吧,还得了一大病,2020年9月手术活检,上天总是保佑我的,良性。这过程总是很折磨人的,无法言表。

9月手术后,两个月没有运动,早餐开始变了,麦片加营养糊+牛奶,一吃就是5个月,朋友医生说不管血糖了,养好再管血糖。我就什么都吃。也没有长胖。

手术两个月后开始中午的运动,晚上的运动时有时无。但发现晚上的血糖倒是不错。这期间我开始会吃些水果,发现血糖依然很好!医生说你什么都可以吃,只是注意量。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是我的早餐和晚餐都有麦片的原因吧,所以一直也瘦。今年开始带午餐,米饭也是麦片加白米,运动也是要跟上的。

到2021年2月3号,离上次喝糖水已经一年多了,又去喝了一次糖。去开单时,医生帮我测了一下随机血糖,当时已经饭后过2小时了,5点多,医生说估计你不是糖尿病。第二天去喝糖水时,我带了血糖仪,也想测一下我的血糖仪的准确度,因为前段时间在家测血糖一直正常,我一度怀疑我的新血糖仪不准。

2021年2月3号的结果是:

血糖空腹 4.72

血糖2小时 5.27

糖化血红蛋白 6.0

胰岛素(空腹) 6.66

胰岛素(30分钟) 29.49

胰岛素(2H) 27.54

这次的胰岛素比第一次的结果,医生看到结果,直接否认了我的糖尿病和糖前,医生说你已经好了,说明你的运动和饮食帮助了你。但是每一年还得喝一次糖水,因为我是高危分子。

从2019年3月到2021年2月,两年喝三次糖水,可以看到:

空腹血糖:5.19-4.71-4.72

2小时血糖从8.77-12.10-5.27

胰岛素(空腹): 6.64- 6.66,正常值:3-25

胰岛素(2H):116.92-27.54, 正常值:3-25

我给大家晒晒我的菜单和一些检测方法:

从这也证明我是逆转,我总结的2型的笔记,准备每周必测5个点的血糖,结果没有坚持下来。我医生朋友也建议我这种情况不用天天测,她说天天扎手指还痛呢。我说刚开始真得也扎怕了。但必须天天控制饮食和运动,这才是关键。

更多关于糖尿病前期逆转内容请戳↓↓↓

生活干预2个月效果明显,我的胰岛素抵抗逐渐恢复

3个月的坚持,我从“准”糖人变回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