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医疗保险糖尿病(医疗保险糖尿病能报销吗)

农视网 0
文章目录:

91种药品新增进医保,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

1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正式落地实施,参保人在医院药店购药,将按照新版目录执行。此次调整共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被调出。

这几天,不少参保人在看病就医时都会询问相关治疗领域最新纳入目录的药品。在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有糖尿病患者对新纳入目录的胰岛素周制剂非常感兴趣,每注射一次就可以满足一周的用药需求,可以减少注射治疗负担。纳入医保后,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将大大提高。

糖尿病患者 芦女士:最早的每天注射胰岛素三次,后来就是一天一次,这是一个进步。现在胰岛素周制剂的话,那就更是质的飞跃了,所以对我来说那肯定方便。

这款胰岛素周制剂在中国、欧盟与美国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同步递交新药上市申请,2024年6月在中国获批,同年就纳入了医保药品目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 纪立农:在获得了药监局批准上市之后,能够很快进入到医保,那么这也体现了国家特别想让这些新型的药物能够尽早地让患者使用上,让他们疾病控制更好。

此次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就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含2个罕见病),此外还有肿瘤用药26个(含4个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个、抗感染用药7个、中成药11个、精神病用药4个,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个。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部分892种。

在此次目录调整中,谈判竞价药品平均降价63%。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 黄心宇:坚持临床价值导向,坚持支持真创新,真支持创新,将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好药及时以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医保目录在肿瘤、慢性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方面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将从目录调整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编辑 | 薛加怡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央视新闻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医保!一周一次注射用降糖药将惠及中国糖尿病患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资料图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记者了解,新纳入的药品精准补齐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患者受益面广泛。其中,去年刚刚上市的一周一次注射用新型降糖药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司美格鲁肽也纳入了医保,患者自付费用大大减少,这必将惠及我国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发病趋势尚未遏制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最新版世界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5.37亿,而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4亿。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上最新的流调显示,我国成年人的患病率是12.8%。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按这个比例算,大约每8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没有遏制住,还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防治糖尿病是我们面临的较大的考验。”母义明教授说。

与高患病率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15.8%。母义明教授称,血糖控制不达标,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代谢指标管理不佳,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高发的主要原因。我国每3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患有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视觉中国资料图

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是关键

为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各国不断更新糖尿病指南。“严格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能否在并发症方面获益”这个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摆在专家们面前的难题。母义明教授指出,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发现糖尿病治疗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单独控制血糖,有时不一定能获得特别多的益处。相反,如果把血糖控制得特别严格,低血糖的发生率还会增加。

因为糖尿病的患者常常伴随着肥胖、血脂高、血压高、脂肪肝、高尿酸等疾病,实施综合管理,把很多危险因素,尤其是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住,患者最终才会获益。

“目前,我们真正抓到了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因为糖尿病患者将会有70%左右死于心脑大血管的疾病,如果能预防和改善相关的并发症,那不就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吗?”母义明说。

母义明向记者表示,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就特别强调要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因为糖尿病治疗需聚焦患者全面获益,兼顾血糖控制与心血管结局,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在选择治疗降糖药物时,不仅要关注其降糖效果,还应关注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纳入医保后价格下调

糖尿病治疗需要兼顾“控糖”与“护心”,对多重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结局,减轻糖尿病的总治疗负担。

近日,去年4月获CFDA批准上市的新型降糖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正式执行。母义明教授称,GLP-1 RA因其显著的降糖效果,并兼具多重获益,在各大指南中的地位逐渐攀升。国内外指南均一致明确GLP-1 RA这类药物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地位。

据记者了解,目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具有心血管适应症的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GLP-1 RA周制剂。而且,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每周只需注射一次即可。

1月1日起,司美格鲁肽每支价格降至478元,每支大约可用4次(4周)。也就是说,如果自费的话,每月费用478元。如果采用医保报销以及糖尿病门特报销,广东省患者自费药费大约在100-150元/月。虽然各地医保和门特价格有所差别,但无论如何,使用最新的降糖药,患者的药费负担已经大大减轻。

母义明表示:“GLP-1 RA为糖尿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司美格鲁肽血糖达标率高,且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此次被纳入医保目录,有望帮助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进行疾病综合管理,有效减少或预防相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长期获益。”

了解更多

新版医保目录实施!肿瘤、糖尿病等慢病用药新增最多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实施,91种药品新增进入此版目录。

据国家医保局,本次调整的医保目录中共新增91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6个(含4个罕见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含2个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个、抗感染用药7个、中成药11个、精神病用药4个,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个。其中,肿瘤以入选26种药品成为占比最多的治疗领域。

“新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26种肿瘤药物,多为近两年在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新药,其中包括12种治疗肺癌的药物。”1月2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孟婕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些药物纳入目录后将惠及患者,尤其是肺癌领域的罕见病患者。

“例如调整后新纳入目录的瑞普替尼胶囊、盐酸卡马替尼片等,都是针对肺癌罕见突变靶点的靶向药物。”孟婕表示,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患者较少,此前药物价格相对昂贵。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纳入了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负担,为患者治疗提供便利和新选择。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孟婕(左)在实验室中调配药品。受访者供图

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新增15个,对此,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李强表示,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落地实施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有些患者前来就诊时会咨询最新纳入目录的药品,有患者对胰岛素周制剂感兴趣,询问是不是每周仅注射一次就可以。”李强告诉记者,治疗方案的简便和易于依从,对患者控糖效果至关重要,也是慢性疾病长期管理并治疗达标的关键。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之一,但每日注射给药,不利于应用。胰岛素周制剂可以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每注射一次就可以满足一周的用药需求,使得患者用药依从性得以提高。”李强说。

此前,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发布会上介绍,在此次目录调整中,谈判竞价药品平均降价63%。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责编:刘颖琪

主编:林敬

校对:呼梦瑶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