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e3(糖尿病ED)
血糖监测新标准,长期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CBGM)
01
血糖监测难题
近年来,连续血糖监测 (CGM) 设备彻底改变了糖尿病管理,相比传统血糖监测方法,CGM能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帮助患者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
自美敦力在上世纪末推出首款CGM——MiniMed以来,这一领域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催生了众多技术创新。比如,电化学传感器通过监测电流变化来精确测量血糖;光学传感器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来非侵入性地估测血糖水平,尽管仍处于研发阶段,但展示了无创监测的潜力;而化学传感器则通过化学反应来感应血糖变化。
目前市场主流是贴附于手臂上的电化学传感器,以雅培FreeStyle Libre系列和德康G系列为代表,但此类CGM存在精度低(雅培3的MARD值7.9% ,德康G7的 MARD值为8.3%)、佩戴时间短(通常为14天甚至更短)、预热时间长、价格昂贵等问题。
随着Senseonics推出了能够持续监测长达180天血糖数据的Eversense E3,糖尿病患者们有了更多选择。不过Eversense E3 的MARD值只有8.5%,市场反馈并不理想。
各大CGM创新公司纷纷发力,开发植入时间更长、精度更高的CGM产品。
01
改写规则的新技术:CBGM
Glucotrack 是一家专注于为糖尿病患者设计、开发和商业化新技术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突破性技术。面对各项血糖监测挑战,Glucotrack推出了长期植入式血糖监测技术(CBGM),改写现有的血糖监测规则,建立血糖监测新标准。
这款CBGM结合了传统血糖测量的准确性和CGM读数频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在准确性、便利性和独立性方面远超其他CGM产品,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隐私保护:所有组件植入到患者体内,消除了传统CGM需要频繁更换传感器的麻烦和不适,有效保护患者隐私;
● 使用寿命:植入物使用寿命超过2年,可以提供至少两年的连续、准确的血糖监测,极大地简化了管理过程。
● 测量精准性:临床前研究中,CBGM在第90天显示MARD值为 4.7%。
● 减少测量延迟:直接从血液中测量葡萄糖,有效减少了依赖间质液读数时常见的延迟问题。
● 极少校准:几乎不需要校准,使得血糖监测更加方便快捷。
这款CBGM还有一点独特之处,传感器并没有植入皮下,而是植入研究对象(动物)的硬膜外,在脊髓硬膜外腔读取读数,可以与现有的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患者的治疗相结合,可将低水平的电刺激直接发送到脊柱以缓解疼痛。
03
最新资讯
2024年6月,Glucotrack宣布完成其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仪 (CBGM) 的第二项长期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第90天的MARD值为 4.7%,进一步验证了 CBGM 的持续准确性。
这项为期90天的临床前研究涉及的动物受试者数量更多,持续时间也比该公司最初的60天研究更长。同时结合了定期的葡萄糖耐量测试,以比较 Glucotrack CBGM 与目前市场在售血糖监测仪和皮下CGM的性能。
Glucotrack表示,研究已完成,没有出现重大不良反应,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人体临床试验,预计2027/28年能获得FDA批准上市。
近期,Glucotrack宣布与Focus合作开发可植入式连续血糖监测仪 (CBGM)。
根据合作协议,Focus将负责该设备的硬件和固件设计,双方希望CBGM这款产品能够将血糖监测无缝融入日常生活,并尽可能缩短设备管理时间。
Glucotrack的首席执行官Paul Goode分享道:“我们的CBGM系统能连续超过两年准确地测量血糖,几乎不需要校准,且无需佩戴外部设备,这标志着血糖监测技术的重大突破。我们坚信,这项技术能够通过提供更便捷、更隐蔽的监测方案,极大地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仁说
Glucotrack的CBGM技术无疑是一项革命性创新,市场上现有血糖监测设备在精度和使用寿命上均有所欠缺,CBGM技术则凭借其超长的使用寿命和极高的精确性填补了这一空白,有望推动市场上其他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CBGM的问世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完全植入式设计,较高的准确性和一次校准,极大地简化了血糖监测流程,血糖管理更轻松,期待未来这项技术的全球普及。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一型糖尿病群体分享糖尿病技术和资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糖尿病技术和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研究|国人证据: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应
“文韬 牛艳红·①国人证据: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应<130/80 mmHg②1型糖尿病女性血糖控制不佳显著增加婴儿心脏缺陷风险③空气污染导致全球320万新发糖尿病,[557].医师报,2018-7-19(5)
国人证据: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应<130/80 mmH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等研究发现,血压130~139/80~89 mmHg可导致糖尿病和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风险≥10%的我国成人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显著升高,但不会导致血糖正常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升高。(Diabetes Care. 7月12日在线版)
作者指出,这是首个关于血压130~139/80~89 mmHg伴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我国成人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研究。该结果表明,糖尿病和10年ASCVD风险≥10%的患者的血压目标应为<130~139/80~89 mmHg。不过最佳血压目标值仍需进一步研究来探索。
研究发现,校正混杂因素后,血压≥140/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正常血糖以及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升高均显著相关,HR分别为4.98、3.03、2.59和2.68。
但血压130~139/80~ 89 mmHg仅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HR=3.54),未明显增加糖尿病前期、正常血糖以及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图1)。
此外,研究还发现,血压130~139/80~89 mmHg对基线估算10年ASCVD风险≥10%的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HR=3.82)。研究者认为,这支持使用基线ASCVD风险评估来决定降压治疗策略。
研究者在2002年建立了一个前瞻性、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共2132例受试者),并在10.9年随访中收集了心血管病信息,最终分析纳入1419例受试者数据。血压<130/80 mmHg、130~139/80~89 mmHg和≥140/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中,心血管病发生率分别为3.0/千人年、6.0/千人年和13.9/千人年。
1型糖尿病女性血糖控制不佳显著增加婴儿心脏缺陷风险
一项瑞典研究发现,与无糖尿病女性相比,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间或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会显著增加婴儿严重心脏缺陷的风险。而且,即使HbA1c达到<6.5%的推荐目标,婴儿有心脏缺陷的风险也增加1倍多。(BMJ. 7月5日在线版)
本分析采用瑞典国家糖尿病注册研究数据,纳入2458例母亲有1型糖尿病的婴儿和1159 865例母亲无糖尿病的婴儿,两组平均怀孕年龄均为30岁。围孕期定义为怀孕前90 d至怀孕后91 d。
结果发现,母亲有1型糖尿病的婴儿中,共有122例严重心脏缺陷。而且,围孕期血糖控制越差,婴儿有严重心脏缺陷的风险越高。
1型糖尿病母亲的HbA1c<6.5%、6.5%~7.8%、7.8%~<9.1%和≥9.1%时,婴儿有严重心脏缺陷的校正后RR分别为2.17、3.17、2.79和6.23。在母亲HbA1c≥9.1%的婴儿中,每10个就有1个存在心脏缺陷。
研究者还进一步对怀孕31~91 d期间测量HbA1c的1068名母亲及其婴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此队列中,血糖控制不佳的严重心脏缺陷风险更高。母亲HbA1c<6.5%、6.5%~7.8%、7.8%~<9.1%和≥9.1%时,婴儿有严重心脏缺陷的校正后RR分别为1.53、3.78、4.63和8.43。
研究者表示,怀孕期间的HbA1c控制目标或应更低,不过在改变指南推荐之前,还应有更多证据来权衡血糖控制不佳与严格控糖的利弊。
空气污染导致全球320万新发糖尿病
美国一项新研究指出,2016年,空气污染导致全球320万新发糖尿病病例,占总数的14%。(Lancet Planet Health. 2018,2:e301)
研究者称,当空气污染水平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水平时,该风险仍存在。
研究者分析了170万无糖尿病美国退伍军人的数据,比较了其居住地PM 2.5水平与新诊断糖尿病风险,平均随访8.5年。
结果发现,退伍军人的全年日均PM 2.5暴露为5~22.1 mcg/m3。PM 2.5水平每升高10个点,糖尿病风险升高15%,死亡风险升高8%。而且,空气污染水平超过2.4 mcg/m3时糖尿病风险就开始升高,而这一水平远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12 mcg/m3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 mcg/m3。
研究者估计,全球每年约320万新发糖尿病病例、820万伤残损失生命年以及超过20万死亡归因于空气污染。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空气污染相关糖尿病负担最大。
《医师报》7月19日5版
往期回顾
编辑: 毕雪立 值班:张广有
冠心病、糖尿病都喜欢什么血型?血型大比拼
血型和疾病总是纠缠在一起,从已有的研究总体看来:
O型血最超然,心血管病风险最低;而冠心病喜好A型血,2型糖尿病喜欢B型血,AB型血则老年痴呆风险高。
O型血在很多研究中均显示出心血管优势,而A型则相对比较不利。
比如一项纳入130万受试者的研究就显示,非“O”型的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相比“O”型血的人群要高9%。
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也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非“O”型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
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还发现,A型人较非A血型人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更高,冠心病风险也高;O型血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发生,而A 型血则不利于自发再通的发生。
还有研究显示,雾霾天气,非“O”型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脏病发作,而O型血者发生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最低。
为何A型血会有这一“负面”?
据悉,ABO血型通过染色体9p34遗传,而同时胆固醇平衡基因ABCA2也位于相同位点。ABO血型对冠心病的作用可能由血脂浓度间接介导。
此外,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于波等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25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发现,非O型血患者非罪犯斑块更多见,其中尤其以A型为著。
另外,就当前疫情而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进行的研究还显示,O型血对新冠肺炎相对不易感,风险较低;A型血对新冠肺炎相对易感,风险也较高。
不同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口味”有点不同。
一项分析了法国E3N研究中82104位女性随访18年的研究显示,血型或会影响女性2型糖尿病罹患风险,B血型人得糖尿病风险高。
研究发现,相较于O型血2型糖尿病罹患风险,A型血比之高10%,AB型比之高17%,B型比之高21%。
法国研究者认为,有研究显示血型与肠道菌群有关系,而肠道菌群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
对于AB血型,之前美国学者对495位认知障碍者和587位健康人随访3.4年的研究显示,与O型血的人相比,AB型血的人发生记忆问题的危险高出82%。
来源:
[1]Non-O blood group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heart attack . Medicalxpress. April 30, 2017
[2]林衔亮,孙静,李莎,等. ABO血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564-568.
[3]Intermountain Medical Center."People with certain blood types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heart attackduring periods of pollution." ScienceDaily. 14 November 2017.
[4]Sun L, Zhang X, Sun R, et al. Association of ABO blood groups and non-culprit plaque characteristic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 Ann Transl Med, 2020, 8(16):1011.
[5] Fagherazzi G, Gusto G, Clavel-ChapelonF,et al. ABO and Rhesus blood group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evidence from the large E3N cohort study. Diabetologia. 2015, 58(3):519-22.
[6] Alexander KS, Zakai NA, Gillett S, et al. ABO blood type, factor VIII, and inci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REGARDS cohort. Neurology, 2014, 83: 1271-127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