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型糖尿病用药(偏瘦的糖尿病怎么用药)
一针减重20斤!这一降糖药竟成“减肥神药”,糖友称:买不到药
1,网上爆火的“减肥神药”竟是降糖药
“扎一针,不用节食、不用运动,就能轻松瘦......”
不知何时起,一款糖尿病治疗药物在网上名声大噪,备受关注的原因竟然是能够减肥........这款被传疯的“网红药”竟然是司美格鲁肽,本是效果明显的降糖药现在却被当成了“减肥神药”。
2,减重是司美格鲁肽降糖后的副作用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通过GLP-1受体影响对葡萄糖代谢产生多种作用的生理激素,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两者均为葡萄糖依赖性。
因此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反之亦然,也就是双向调节,和普通的降糖药物不同,属于一种“智能”的降糖药,血糖正常的时候,注射再多它也不会发挥作用。
通俗地讲,体重减轻是司美格鲁肽降糖后的副作用,它可以减少人体饥饿感,延缓胃排空,从而减少进食、增加饱腹感,达到减重的作用。
3,糖尿病患者称:已经买不到药
司美格鲁肽在国内的使用很普及,除了显著的降糖效果外,还有减重、降压和降脂的多种功效。
然而现在却遭到大批量“减肥人士”的哄抢,市场上购买司美格鲁肽的人群里,用来减肥比用来糖尿病治疗的人还多,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司美格鲁肽供不应求,有不少粉丝朋友说,现在一药难求!个别医院确实出现了短期“断供”的情况,导致有用药需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药。
4,国内并未批准用于减重治疗,司美格鲁肽减重有风险
现在门诊中也有不少“减肥人士”来开药,但在中国,司美格鲁肽只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一种降糖药,且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暂未批准用于减肥。
是药三分毒!司美格鲁肽虽有较好的减重效果与安全性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人会出现头晕、反胃、腹泻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减肥还是要按照最好最健康最科学的方式:增加运动、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
适合瘦糖人服用的降糖药物
目前临床上降糖药物中,兼具减肥作用的降糖药炙手可热,除了传统老药二甲双胍具有减重作用外,也涌现了一些新型降糖药物,口服的如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注射品种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这是因为,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影响一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药理作用的发挥,而传统的降糖药物,降糖作用大多数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实现的,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就是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因此,这类药物都或多或少的会增加体重,不利于肥胖患者的降糖治疗。
而实际上,临床上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因体重低,不适合选择具有明显减重作用的新型降糖药物,那么,这部分人群适合选择哪些降糖药物呢?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可以优先选择具有增加体重作用的降糖药物,如传统的各种胰岛素制剂、格列美脲等磺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等短效胰岛素促泌剂,以及对体重无明显影响的药物,如如利格列汀为代表的DPP-4抑制剂等新口服降糖药。
但是,也并不是说,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就只能选择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不能使用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毕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大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等微血管病变,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无论是采用哪一类降糖药物,血糖达标才是最终目的,提倡在血糖能够达标的前提下,兼顾体重管理。
其次,每一类降糖药物都存在各种不良反应,对体重的影响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各种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制剂的低血糖发生风险、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的骨折和心衰风险、达格列净等列净类药物导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利拉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的胃肠道反应等。
最后,对于伴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治疗还要综合考虑合并症的影响,如对于合并慢性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类药物降糖之外还具有改善心衰预后的作用,可减少心衰住院和死亡风险,这类药物还被写进了心衰治疗指南,具有独立于降糖治疗之外的心衰获益,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就不能仅考虑药物降低体重的影响,而且其对体重的影响也并非无下限的降低,这样的患者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总之,对于消瘦的2型糖尿病来说,可以优先选择一些具有增加体重作用或对体重无影响的降糖药物品种,但是对体重的影响并不能作为选择降糖药的唯一标准,还要考虑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以及各种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如低血糖的影响,无论如何,血糖达标才是硬道理,血糖达标本身也可以改善患者的消瘦状态,其次,联合使用对体重有相反作用的降糖药物品种,不仅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也可以改善降糖药物对体重的不良影响。
消瘦的糖尿病朋友,如何选择降糖药物才能做到既增重又平稳血糖?
“医生,是不是胖人才容易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会瘦?听说很多降糖药都有减肥的作用,我都这么瘦了,我一男人也没有减肥的需求,您有没有让糖尿病患者保持体重的方法?”
的确,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是事实上也有很多“瘦人”也得糖尿病,他们不需要通过减重来控制血糖,因为本身就不胖,而且较高的血糖还会使他们体重下降,同时确实很多降糖药都有减重的作用。
一、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体重减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指的是多饮、多尿、多食,所谓一少指的是体重减少。那么有的糖尿病朋友要问了,既然是多食,也就是吃的多了,怎么还体重减少了呢?
我们每日摄取的主食也就是米面类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转化成糖,糖类分解产生能量,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除了问题,对糖的代谢调解受到影响,大量未完成代谢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机体能量不足反馈到大脑,给出饥饿的信号,出现多食的反应。虽然吃的比以往还多了,但是大部分糖类都在没完成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情况下排出去了,脂肪形成的少了,甚至原有的脂肪还被分解来弥补能量的不足,所以就出现了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少。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是为了控制血糖而主动减肥造成的体重下降,同时还有应用降糖药物的作用,比如一线降糖药二甲双胍就有减重作用,还有GLP1受体拮抗剂利拉鲁肽等都是经典的具有减轻体重作用的降糖药。
二、衡量消瘦和肥胖的标准同样一个人,自己可能觉得太胖了,父母可能觉得挺瘦的。衡量胖瘦其实是有标准的。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胖瘦”诊断标准BMI即体重指数,成人标准值是18.5-23.9,BMI大于或等于25.0就是超重,如果大于或等于30.0,就是肥胖了。怎么计算BMI呢?简单,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再除以身高(米),得出的结果就是个人的BMI,参照上面的标准,如果大于或等于30.0,肥胖;如果小于或等于18.5就是偏瘦。
另外一个计算标准的办法相对更简单,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个人的实际体重在计算出的标准体重上下10%以内都属于正常,小于20%为偏瘦体型,大于20%为肥胖。
三、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清楚的认识自己体重的划分范围之后,偏瘦的糖尿病朋友们还要分析一下自己“瘦”的原因。
1. 本来就瘦。在患糖尿病前就比较清瘦的糖尿病朋友们直接跳过“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了。
2. 血糖高导致的消瘦。一般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刚刚诊断糖尿病的朋友身上,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并不一定是糖尿病本身导致的,尤其是在患者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的时候,那么三多一少的症状基本就缓解了。随着治疗方案的跟进,血糖逐渐得到控制之后,这种高血糖带来的能量流失、体重下降就会好转,而且随着体重下降,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也会增强,血糖会更容易控制,是良性循环。
3. 饮食、降糖药导致的体重下降。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体重是相当必要的。只要体重尚在正常及以上范围,都不需要干预。除非体重已经下降到标准体重以下,是消瘦的程度了,那么需要更换降糖药。
排除其他疾病。很多如肿瘤、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都会导致体重下降,而我提到的三种疾病都容易与糖尿病伴发而行,所以如果明显的体重下降,首先要筛查这三种疾病,如果有隐匿的疾病没有发现,那么任何阻止体重减少的治疗都是治标而不治本的。
通过分析发现确实属于比较瘦的糖尿病患者,而且没有肿瘤等疾病,那么选择降糖方案的时候要注意了,目前共有9大类的降血糖药物可供选择。
1.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或尽量不使用减轻体重的药物。
①双胍类。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具有明确减轻体重作用的二甲双胍。
②GLP-1受体激动剂。以利拉鲁肽(诺和力)为代表,同类药物还有同是皮下注射的艾塞那肽(百泌达)、贝拉鲁肽(谊生泰)、度拉糖肽(度易达)等。
③SGLT-2抑制剂。这是一类对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药物,代表药物是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2. 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下列药物:
①胰岛素。胰岛素因具有钠水潴留的副作用,对使用者而言会有体重增加。所以过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是尽量不选择胰岛素治疗的,因为会“越打越胖”,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往往不缺胰岛素,只是胰岛素的敏感性不足。相反,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是体内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为主,故外源补充胰岛素既能使自己残存的胰岛功能得到“休养生息”,应对未来数十年生命旅程中或感冒发烧、或创伤手术等不能预知的应激情况,又能完美的降糖,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代谢病科医生的杀手锏,是最强大的降糖手段。
②磺脲类。代表药物是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是一类胰岛素促泌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同样具有强大的降糖作用,同时有增加体重的伴随作用。一天服药一次,非常方便。
③格列奈类。这是一类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胰岛素促泌剂,代表药物是瑞格列奈,餐前口服。
总结:尽量选择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降糖,在饮食上不要过分限制,糖尿病患者建议每餐吃七分饱,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每餐可以吃九分饱,运动方式选择有氧、低速运动,综合这些因素,可以使消瘦的糖尿病朋友们既增加体重又平稳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