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糖尿病老人食品(送糖尿病老人什么吃的)
春节送糖尿病人这 10种礼物,保证送到心坎上!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又到了走亲访友、互赠礼物的时候。
你是不是还在为送什么礼物而发愁?
别担心,这里精心挑选了10种礼物,
保证能送到糖友心坎里,贴心又实用!
01
低糖酸奶、脱脂牛奶
推荐理由
1.血糖生成指数(GI)低,例如牛奶GI=27.6,酸奶(加糖)GI=48,均为低GI食物[1],有利于血糖稳定;
2.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钙,有助于强健糖友的肌肉和骨骼,有助控糖,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3.不仅健康营养,价格也十分亲民,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作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再合适不过。
选的时候,要擦亮眼睛,仔细看标签,建议选无糖、低脂或脱脂的,对血糖和心血管更友好!
02
原味坚果
如腰果、核桃、花生、开心果、巴旦木等。
推荐理由
1.坚果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坚果的GI低,例如花生GI=14,腰果GI=25[1],对血糖影响小。
3.春节围坐一起,桌上若摆上几盘坚果,就算一时无话,也能让嘴巴不闲着,化解尴尬。
要选原味坚果,避免选择添加了大量盐、糖和其他添加剂的坚果。坚果易氧化,原味的更易尝出新鲜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坚果食用量为每天10克,每周70克左右。
03
低糖水果
如苹果、橘子、柚子、草莓、梨、樱桃等。
推荐理由
1.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增强免疫力,肠道也能更顺畅。
2.适量食用新鲜水果反而有助控糖,注意要选低糖、低GI、膳食纤维丰富的品种。例如柚子(GI=25)、苹果(GI=36)、梨(GI=36)[1]等。
记住,送糖友只选新鲜的,果汁和罐头可不行。
糖友吃的时候别贪多,每天200克左右,分1~2次吃,在两餐之间吃。
04
茶叶
如红茶、绿茶、乌龙茶、玉米须茶、桑叶茶、菊花茶等。
推荐理由
1.茶叶里的茶多糖、茶多酚等成分,有助分解脂肪、稳定血糖,减缓糖类吸收。
2.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等营养素,能减缓肠道对糖类物质的吸收,抑制餐后血糖上升,有助控制血糖。
泡茶别太浓,每天3-4杯,每杯200毫升左右,别空腹和晚上喝哦。
注意,不要送糖友含糖茶饮料哦。
05
运动装备
如弹力带、哑铃、瑜伽垫、动感单车等。
推荐理由
1.弹力带、哑铃操等属于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可提高肌肉的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控制血糖。
2.动感单车属于有氧运动,糖友做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瑜伽可以帮糖友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降低运动时的受伤风险。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推荐糖友每周做2-3次抗阻运动,每周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2]。
06
智能手环
推荐理由
1.智能手环可以监测糖友的心率、步数、能量消耗,运动时做到心里有数,更能坚持下去。
2.智能手环帮糖友评估运动强度。如中等强度运动,是指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的简单计算公式是:220-年龄。
智能手环上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需要获取更准确、专业的数据,建议使用专业的医疗设备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07
低血糖应急包
低血糖应急包一般包括葡萄糖片、含糖饮料、糖果或蜂蜜、复合碳水化合物等,另外,还包括急救手册、血糖仪、血糖试纸以及患者的身份识别卡。
推荐理由
春节出去玩的机会多,低血糖应急包必须随身携带,关键时刻能救命,贴心又实用。
08
血糖监测日记本
推荐理由
每天记录血糖,养成好习惯。医生看了血糖监测日记,能更好了解糖友的病情,更好地帮糖友调整治疗方案。
09
健康台历
推荐理由
台历上有节气饮食建议,还能记录血糖、运动、饮食。一年下来,满满的都是健康的回忆,超有成就感。
10
血糖仪或动态血糖仪
推荐理由
1.对糖友来说一台高精度、操作简单的血糖仪必不可少。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异常表现时(如出汗、心慌、头晕等),都要测一测,时刻掌握血糖动态。
2.要是预算充足,动态血糖监测仪也是一个好选择。它能实时监测血糖,不用频繁扎手指,还能生成详细的血糖波动报告。如果患者的症状与系统上的血糖值不匹配,可进行指尖血糖测试,进行校准。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6版 第一册):2018[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收藏!老年“糖友”一周营养食谱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否平稳,与饮食有很大关系。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会配餐,导致长期饮食单调,营养成分摄入不足。那么,老年“糖友”的三餐应该如何安排呢?
下面推荐的一周营养食谱,主要针对血糖控制比较平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该食谱既考虑了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又考虑到老年“糖友”的生理特点。
一周营养食谱概况
针对血糖控制比较平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该食谱每天可提供约1600千卡能量,如果与您需要的能量相近,可参考使用。
对于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咨询专科医生或临床营养师。
食谱中每日的加餐时间一般为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
每人每日烹调食用油不超过25克,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周一食谱
早餐
枸杞燕麦粥(大米25克、燕麦片25克、枸杞子5克) ,蒸蛋羹(鸡蛋1个),热拌菜(芹菜100克、胡萝卜25克、花生米10克)。
加餐
牛奶200毫升。
午餐
肉丝炒面片(面粉50克、瘦肉50克、小白菜100克、西红柿50克、黑木耳少许),黄瓜拌荞麦面(黄瓜50克、荞麦面25克)。
加餐
蒸苹果(苹果200克)。
晚餐
紫米馒头(面粉25克、紫米面25克),红枣绿豆米汤(绿豆10克、小米10克、红枣10克),清炖鱼块(鲈鱼50克、冬瓜50克),蒜蓉油麦菜(油麦菜150克、豆腐干25克)。
周二食谱
早餐
金银卷(面粉25克、玉米面25克),原味豆浆200毫升,煮鹌鹑蛋(带壳30克),热拌三丝(黄瓜丝50克、海带丝25克、胡萝卜丝25克)。
加餐
火龙果200克。
午餐
二米饭(大米50克、小米25克、山药50克),肉丝炒蘑菇(瘦猪肉50克、新鲜蘑菇100克),烩丝瓜木耳(丝瓜100克、黑木耳少许),紫菜鸡蛋汤(西红柿50克、鸡蛋30克、紫菜少许)。
蒸饺(面粉50克、圆白菜50克、香干20克、韭菜50克),冬瓜紫米粥(紫米20克、冬瓜50克),西芹虾仁核桃(西芹100克、虾仁20克、核桃10克)。
周三食谱
早餐
紫米发糕(面粉30克、紫米面10克、鸡蛋清1个),玉米面菜汤(玉米面10克、白萝卜丁20克、油菜丁20克),荠菜豆腐皮(荠菜100克、豆腐皮25克)。
炒刀削面(面粉50克、瘦肉丝50克、西红柿50克、碎菠菜100克、洋葱25克),松仁玉米(玉米粒25克、松仁2克),拍黄瓜(黄瓜100克、豆腐干25克)。
加餐
橘子200克。
晚餐
枣馍(面粉50克、红枣10克),枸杞南瓜稀饭(大米20克、南瓜50克、枸杞子5克),肉末丝瓜(鸡脯肉25克、丝瓜50克、黑木耳少许),热拌紫甘蓝(紫甘蓝100克)。
周四食谱
早餐
山药小米饭(玉米糁25克、小米25克、山药25克),蒸蛋羹(鸡蛋1个),清炒白菜心(白菜心100克)。
红豆米饭(大米50克、红豆25克),清蒸鲈鱼(鲈鱼80克),西芹桃仁(西芹100克、核桃仁10克),萝卜缨汤(萝卜缨50克、香菜少许)。
加餐
柚子200克。
晚餐
紫米窝头(紫米面50克),龙须挂面汤(龙须挂面25克、西红柿50克、碎菠菜100克),虾仁烩豆腐(虾仁20克、豆腐50克)。
周五食谱
早餐
豆腐脑200毫升,荞面发糕(面粉25克、荞面25克、红枣10克),热拌菜(黄瓜100克、胡萝卜20克、鸡蛋白1个)。
加餐
牛奶250毫升。
午餐
水饺(面粉75克、瘦肉50克、芹菜100克),蒸南瓜(南瓜50克),热拌莴苣丝(莴苣100克、加入少量熟黑木耳)。
加餐
西瓜200克。
晚餐
金银卷(面粉25克、玉米面25克),面片汤(面粉25克、西红柿50克、菠菜100克),清炖鱼块(鲈鱼80克、湿海带50克)。
周六食谱
早餐
豆包(面粉50克),鸡蛋面糊(鸡蛋1个、玉米面10克、油菜丁25克),清炒青椒豆腐丝(青椒丝100克、豆腐丝20克)。
杂粮米饭(大米25克、小米25克、黑米25克),炒三丁(鸡脯肉丁50克、黄瓜丁50克、胡萝卜丁20克),蒜蓉油麦菜(油麦菜100克),养生菌汤(金针菇20克、蘑菇20克、香菜少许)。
炒面片(面粉50克、瘦肉25克、香干25克、西红柿50克、洋葱50克、西葫芦25克),热拌荞麦紫甘蓝(荞麦面25克、紫甘蓝50克)。
周日食谱
早餐
全麦面包(全麦粉50克),牛奶200毫升加燕麦片10克,蒸南瓜(南瓜50克),热拌菜(芹菜50克、胡萝卜20克、鸡蛋白1个)。
加餐
脐橙200克。
午餐
薏米米饭(大米50克、薏米25克),鸡丝茄丝(鸡脯肉50克、茄子100克),清炒苋菜(苋菜150克),黄瓜紫菜汤(黄瓜25克、紫菜少许)。
加餐
无糖酸奶100毫升。
晚餐
包子(面粉50克、瘦肉25克、圆白菜足量、韭菜足量),疙瘩汤(面粉25克、西红柿50克、娃娃菜50克、豆腐50克),肉末苦瓜(瘦肉25克、苦瓜50克),醋烹绿豆芽(绿豆芽100克)。
老年健康报
文: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注册营养师 暴书萍
来源: 健康报
张伯是医院里最长寿的82岁糖友,他总结了6个“带糖长寿”的经验
很多人以为确诊了糖尿病,就与长寿无缘了,但现实生活中有却不少超过8、90岁的糖尿病老人。
82岁的张伯确诊糖尿病35年,是我的老病患了,他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难过的不行,以为自己都等不到孙子的出生,没想到,这么些年过去,张伯的身子越发健朗,不仅抱上了孙子,还等到了重孙,开心之余,他把自己这些年的“带糖长寿”经验总结出了6个要点并分享给了其它糖尿病患者。
1,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良好
对于糖友来说,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有助于预防多种并发症,有助长寿的。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友的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餐后血糖应小于10mmol/L;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总胆固醇小于4.5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
2,体重控制合理,不超重
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将体重作为衡量干预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过重过轻都将增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腰围是衡量体内脂肪分布简单便捷的指标,应当达到的标准是: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保持在18.5-23.9之间;
男性腰围应小于85cm,最大不应超过90cm;女性腰围应小于80cm,最大不应超过85cm。
3,保护好心脏健康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友的主要致死原因,我国有1/3糖友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护好心脏是糖友长寿的前提。
糖友的最佳心率是60~70次/分钟,如果静息心率超过80次/分钟,最好遵医嘱用药控制。
4,会吃饭吃好饭
要平衡膳食,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都要吃。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具体来说,糖友只要做到每天吃10个拳头(1拳头150克左右)大小的食物,就能基本做到营养均衡。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清淡,每天饮食少糖、少油(25克以内)、少盐(5克以内);
5,勤运动,好习惯
糖友规律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降低血糖、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预防多种并发症,延长寿命。
建议每天坚持进行30-45分钟可出汗的运动;每晚23:00前入睡,睡眠时间保证6-8小时;坚决不吸烟,饮酒每天最多不超过1两等等。
6,积极治疗,情绪稳定
有些糖友对身体指标波动感到过分焦虑,以至于夜不能寐。然而,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会影响血糖控制、导致肠胃不适等,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糖友们需要在确诊后,能够积极乐观应对治疗,服用降糖药时不犹豫、不排斥、更不拒绝。
我是唐咸玉,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对于糖尿病、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有问题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或者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我看到了会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