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复查怎么检查(糖尿病复查检查什么)
糖尿病人复查一定要注意这9点!不然就白查了
80%的糖尿病患者每月常规拿药,10%的糖尿病患者会主动要求复查生化,5%的糖尿病患者会和医生沟通自己身体情况和血糖情况,还有5%的糖尿病患者流失。复诊不是“走过场”,挂号——开药,和医生只有一句话,“照上个月开”,拿了药单就走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复诊”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复诊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及时了解并发症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所以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复诊。
简单来说,做到以下9点:
1,空腹及餐后2h血糖检测检查意义血糖范围:空腹血糖4.4-7.0 mmol/L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意义HbA1c目标范围:糖化血红蛋白<7.0%。
血糖控制良好者应每6个月测1次,血糖控制不佳或近期调整了治疗方案者应3个月测1次。
如果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建议降压目标控制在130/80mmHg。
建议每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建议每6个月到医院检测1次。
尿常规检测主要看有无尿蛋白,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
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至少每年一次,以帮助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为了观察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否引起肝脏损害。
一般3-6个月检测1次。如果是首次服用降脂药,则需要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肝功能。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1次检查,因为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较大。
8,眼底检查意义眼底病变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每年都需要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当出现视网膜病变后,则需要制定随诊计划。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加重的根本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做一次胰岛功能检测,以了解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是否有胰岛素抵抗等情况。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任何糖尿病问题,需要帮助与治疗,点击「链接」!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控糖##秋日生活打卡季#
体检不知道怎么做?糖尿病正确体检清单,糖友快收好
赵大爷是一位新“糖友”,自从初诊出院后,他听从医师的医嘱,一年刚到,立马在社区医院做了一份“全面”体检。
这次来门诊的时候,他把体检报告拿出来,唐主任看完皱了皱眉头,这是什么问题呢?原来,赵大爷虽做了全身的体检,殊不知,并没有针对糖尿病做更进一步的筛查。
那么,糖友们每年体检定期监测什么指标呢?下面为大家列表详细附上:
1、一般体格检查最后,记得做完检查要找专科医生复诊看结果哦!
#家庭医生超能团##健康热力计划#
科普 | 糖尿病患者复诊准备指南
在糖尿病管理的路上,每一次复诊都是患者与医生共同抗击疾病的关键时刻。为了确保医生能够精准把握病情动态,为患者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复诊前的充分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分享了复诊准备指南,旨在帮助广大糖友提高复诊效率。
血糖监测记录
患者应规律测量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并将这些数值详细记录下来。
复诊时带上血糖监测记录,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药物使用剂量及类型
需要带上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清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清单中应详细列出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以及用药时间等信息。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近期饮食情况记录
患者应记录自己的饮食习惯,包括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以及饮食时间等。
特别是要关注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豆类等食物的摄入量,以及是否遵循了糖尿病饮食原则。
通过这些记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并给出更加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其他准备事项
携带病历资料:患者应携带之前的就诊记录、化验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尤其是最近一次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
空腹准备:部分检查项目如肝功能、血脂等需要空腹进行,患者应提前做好准备。
穿着舒适: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方便进行身体检查。
按时服药:在复查前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应继续按照医嘱用药。
提前预约挂号:为了避免长时间等待,患者可以提前通过医院网站或电话进行预约挂号。
告知医生身体变化:复诊时,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视力模糊、足部麻木等症状,以便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通讯员 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