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皮(糖尿病眼皮肿是怎么回事)
眼睛动不了?或是血糖在作怪
张叔患糖尿病近10年了,最近突然出现眼睑下垂、眼皮抬不起来,家人以为张叔中风了,于是连忙将其送到医院,但经检查,张叔却被确诊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原来,这是张叔最近在家控糖不佳导致的,那么,为何控糖不佳会出现眼睛动不了的怪象呢?
长期血糖高血管易闭塞
其实,眼睛动不了的怪象并非中风的特有症状,糖友也可能会出现眼睑下垂的症状,此时,就要警惕是否患上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莫伟解释,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单神经病变。糖友在长期血糖高的情况下,供应动眼神经的血管发生闭塞,无法获取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视神经、管理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等就会发生病变。
此病常突然发病,发病急,并且在出现眼睑下垂前几天常有眼眶或前额疼痛。同时,除了会出现眼睑下垂外,糖友还会有瞳孔调节失常、复视、眩晕、外斜视、眼球活动度受到影响等不适症状,甚至眼部肌肉完全麻痹,导致糖友们在走路时容易摔倒。
控制血糖血脂是治疗的关键
长期血糖不佳可直接影响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莫伟指出,该病有一定的自愈性,若血糖控制得好,一个月后症状可缓解。但动眼神经麻痹会给糖友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所以要在出现神经病变时抓紧时机,及时治疗,这样才有可能尽早恢复,以免影响生活。
在治疗上,莫伟表示,一般患者多采用口服降糖降脂类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及持续不达标者,需合并胰岛素类药物治疗。同时,对于眼部动眼神经麻痹给予维生素B12针剂肌肉注射,并辅以肌苷片、维生素E、复方丹参片等药物缓解眼部不适。日常生活中还要对饮食严格控制,适当运动,同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心理压力过大影响治疗效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眼病38年,8个方法让他的视力由0.5变为0.8
43年前我被确诊为糖尿病,5年后发现双眼不适、眼花、眼胀、视物糢糊,有时视物成双影,经常有飞蛾一样的东西在眼睛里飘来飘去,因工作忙也没当回事。
后来越来越严重,看东西很吃力,1987年后先后到湖南湘雅医院、湘潭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为白内障。
2003年溆浦县人民医院眼科专家检查,左右眼视力均为0.5。
从此之后引起我的高度重视,采取土法上马,中西结合,药食同治,综合调理等办法战胜了眼病,保护了“心灵之窗”。
这些年来尽管我看了200多部医书,记了6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写了300多万字医学书籍,视力未降反升。4月21日到怀化市阳光体检中心检查,左右眼视力均为0.8,比2003年分别提高了0.3。
我战胜糖尿病眼病主要是8招,现简述如下,供广大糖友参考。
1.抓主要矛盾
糖尿病是产生眼病等各种并发症的根源,是主要矛盾。我驾驭饮食、运动、药物、心态、监测这“五驾马车”控制糖尿病,空腹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不超过11.0mmol/L。
由于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从而控制了眼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2.搞好眼部卫生
为了搞好眼部卫生,我常洗脸,洗手,外出时常戴眼镜,防止尘埃、细菌等进入眼内。
3.降火护肝
《黄帝内经》中指出:“肝举目”。糖尿病患者一般肝火旺,心烦脾气大,累及双目,我也如此。为了护肝,我一般不吃辛辣燥热的食品,经常吃一些西洋参、山药、天冬、鲜梨等滋阴润燥的食品。
同时,常年用姜、醋等加热水泡脚,既可引火下行,又能杀灭腿脚上的细菌,疏通经络血管,一举多得。
4.饮食调理
据权威资料报道:胡萝卜是“眼晴维生素”,番茄是“自由基清道夫”,菠菜是“人体内的太阳镜”,有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的作用,我经常交替吃这些食物。
同时吃一些深海鱼油胶囊,长期用白菊花、槐花、枸杞子、决明子泡茶饮,对清肝明目大有脾益。
5.药物治疗
治疗眼疾要争分夺秒,不宜延迟。我一旦发现角膜炎、眼睑炎、红肿就用四环素、青霉素、氯霉素等眼药水滴眼晴,及时控制病情。平时内服安多明、递法明、复明片等。
同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交替服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花丸、明目上清丸等。
睡觉前给眼晴滴吡诺克辛钠眼药水。也可以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滴眼可以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同时有很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6.锻炼眼睛
“生命在于运动”,要延长眼睛的寿命也要靠运动。为此,我长期做《眼保健操》,学习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盯太阳,炼“火眼金晴”,每次盯10分钟左右。
同时打乒乓球,促进眼球活动。
7.土法上马,防微杜渐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防治眼病上摸索出很多偏方、验方,这些方剂可以就地取材,既方便,又经济实惠,我用后效果十分明显,现推介如下:
将鸡蛋煮熟去壳,拦腰切成两半,去掉蛋黄,患者仰卧,用纱布将蛋白包好蒙在病眼上,眼晴尽量睁开,待蛋白冷透后弃去(此时蛋白已成黑色,不能食用),每天1-2次,消炎化瘀数次见效。
取新鲜鸡蛋钻洞,将蛋清滤入碗中,蛋黄不用,将棉纱夹在双层纱布中,将蛋清沾在棉纱上,敷在病眼上,等蛋清快干时再将棉纱重新浸入蛋清中,再敷在眼睛上,如此反复使用,一只蛋清就可清除结膜炎,严重者2个鸡蛋就可以治愈。
将人乳浸黄连,取汁滴眼,对治疗眼部各种炎症都显效。
取食盐三分研极细放在自已手掌心上,用手指蘸少许水加入盐中,两手掌摩擦40下,发热后速将两掌趁热擦洗眼眶30下,然后用清水洗净,每日数次。
食用米醋,软化血管,对保护眼睛视力都有较好的效果。
8.定期检眼底
我除了平时自查视力以外每个季度都去正规医院散瞳检查眼底,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上述方法供读者朋友参考。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约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