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糖尿病挂泵(糖尿病挂泵好不好)
淄博圣洁医院:神奇小泵挂腰间 血糖立降效果佳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兆滨 通讯员 李玲书 淄博报道
今年56岁的高某,因糖尿病性脑血管病,血糖控制不佳来淄博圣洁医院内一科就诊,患者在家时使用二甲双胍、优泌乐25,早20u晚20u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效果仍较差,来医院后主治医师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并积极进行糖尿病宣教,仅应用不到30u胰岛素,患者血糖就控制稳定。
糖尿病治疗仪器——胰岛素泵,开辟了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胰岛素泵大小、形状如同传呼机,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俗称“人工胰腺”。应用它治疗,在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条件下,能够使血糖控制更平稳,更好地达标,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一是可以救糖尿病患者残存的胰岛细胞,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二是减少用药,甚至不需要药物血糖就能持续达标,缩短住院时间。
“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省了八成费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雯
生活在广州的小敏今年12岁,去年年底,她持续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口渴饥饿、疲乏无力等症状。今年1月8日,小敏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诊断为“I型糖尿病”。从此,她的治疗便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而孩子自己也为此苦恼。
“I型糖尿病”患儿常常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 图/视觉中国
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成家常便饭
“I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介绍,该病多在儿童期开始发病,一经确诊,在现医疗水平下,需要终身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
据了解,目前“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每天多针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方式。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每天多次注射的治疗方式时常让她们难以坚持,首先学校一般无处存放药品,也无地方注射,有的孩子为了回避老师和同学,躲着藏着甚至在厕所不规律地悄悄注射胰岛素。而同学的过度关注也容易让患儿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或抑郁。
小敏的主治医生向记者表示,像小敏这样的患儿就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全天监测血糖情况。
患儿渴望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
据介绍,除了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外,目前对于“I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给药治疗也是目前临床上推荐的强化治疗方案,给药方便快捷,但胰岛素泵费用约需6-9万元,相关耗材费用约需3万元/年,许多患儿家庭因为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无法为患儿提供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刘丽介绍,现在“穗岁康”将“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的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不设起付线,符合规定范围的费用按70%比例报销,胰岛素泵最高支付限额4.2万元,相关耗材最高支付限额1.3万元/年。据统计,“穗岁康”减轻I型糖尿病患儿家庭相关费用负担率高达80%,切实有效地缓解这些家庭高额医疗费用的负担。
今年1月13日,小敏的家属向“穗岁康”提交资料申请特殊医用耗材报销购买资格,当日审核便获通过。随后,家属在“穗岁康”指定的药店多次购买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共获得待遇支付34464.11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的胰岛素泵 图/受访者提供
使用穗岁康,I型糖尿病患儿成最大受益者
小敏在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后,病情已经稳定,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刘丽呼吁家长,平日不仅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业,更应抽多点时间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并购买保障范围广、理赔方便、患病也能保并续保的医疗保险,这样才能在遭遇疾病时家庭不至于陷入困境,并给予孩子及时、完善的治疗。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穗岁康上已有84名“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获待遇支付,其中购买胰岛素泵待遇支付17人,待遇支付金额47.6万元;购买相关耗材待遇支付70人,待遇支付金额24.72万元,总体减轻个人负担率约80%。
什么是人工胰腺胰岛素泵,住院用泵的糖友血糖会更稳定吗?
对于患有1型糖尿病的糖友来说,胰腺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不会在产生胰岛素。胰岛素主要是由胰岛素β细胞所分泌,目的就是把我们的血糖转换为蛋白质以及脂肪等物质,从而降低我们的血糖水平。一旦我们的体内不会在分泌胰岛素,就会出现高血糖的情况,还会伴随着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人工胰腺装置是一种"多合一"糖尿病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连续血糖监测仪(CGM)跟踪血糖水平,并在需要时使用胰岛素泵自动输送胰岛素。通过每天多次注射来单独递送胰岛素。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开始产生攻击并破坏胰腺中胰岛素产生细胞的抗体。因此,人体无法产生胰岛素,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1型糖尿病最常见于儿童期。常见的风险之一是血糖过低(低血糖)时,它会引起各种症状,包括躁动,神志不清和行为改变,逐渐发展为失去知觉。低血糖发作通常在晚上和饮酒后发生,这会让患有糖尿病的年轻人特别危险。
维持均衡的血糖水平对大脑,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至关重要。所以对于1型患者来说,当人体自身无法产生胰岛素时,我们需要保持血糖水平平衡。
这项人造胰腺技术模仿人体中不断变化的血糖水平,将这些激素分泌到血液中。该技术由健康的胰腺提供替代功能。
主要有三种人造胰腺系统
闭环人工胰腺
仿生胰腺
植入人工胰腺
闭环人工胰腺
人造胰腺是"闭环胰岛素输送系统",也称为闭环人造胰腺。
"闭环胰岛素泵"是连接到人体的小型胰岛素泵输注设备。该系统可提供正确的激素量,该量是从葡萄糖监测传感器计算得出的,然后将其读数无线传输到泵。
传感器将信息一直提供给胰岛素泵,从而允许泵通过皮肤下导管输送胰岛素量。仿生胰腺
2015年,世界上首次将仿生胰腺引入人体,它可以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泵即可控制疾病。由Edward Damiano博士的Beta Bionics公司开发的仿生胰腺可自动控制血糖水平,包括两个分别输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胰岛素泵。泵通过蓝牙与应用程序连接,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帮助计算所需的剂量。植入人工胰腺
植入式胰岛素输送装置对血糖水平变化做出反应的凝胶。它是由De Montfort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凝胶使胰岛素的释放率更高;在较低的糖水平下,凝胶会减少释放的胰岛素量。可植入系统可以定期补充胰岛素。
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人造胰腺"
人工胰腺技术还可以改善入院接受非重症监护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型糖尿病胰腺仍产生胰岛素,但它要么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要么是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不再足够敏感,无法充分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通常由饮食和药物控制,最后一些控制不好的糖友,最终也需要注射胰岛素,跟1型差不多。
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在增加,生病期间血糖控制常常恶化。使用闭环"人工胰腺"胰岛素泵可以使住院患者受益,并减轻医院工作人员的压力。但需要更多的成本效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闭环系统可以改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但现阶段有重要的实践考虑。大量患者都有资格接受这种治疗。广泛使用的成本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