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芹菜(糖尿病芹菜怎么吃法)

糖尿病控糖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控糖有方:日常饮食推荐蔬菜类之芹菜

控糖原理:芹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改善糖代谢,使血糖逐渐下降,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其所含的芹菜碱、甘露醇等活性成分,经常食用也可调控血糖。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值):24 低

热量:17千卡

推荐用量:每日50克为宜

最佳食用时间:芹菜适宜春夏食用,对护肝养心有益

对并发症的好处:

芹菜中的芹菜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此外还有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对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有辅助疗效。

对控糖烹饪红绿灯:

芹菜烹饪时间过长,会造成维生素C的流失,还会失去其脆嫩的口感。

搭配建议:

芹菜 腐竹=有助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芹菜 番茄=具有健胃消食、降血压的作用。

人群须知:

1.推荐人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癌症患者;贫血患者;肝火过旺者。

2.慎食人群:脾胃虚寒,肠滑不固者;血压偏低者。

营养师有话说:芹菜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茎多,因此不要把能吃的嫩叶扔掉。

日常食谱推荐:

①红椒炒芹菜(2人份)

材料:芹菜200克,红柿子椒50克。

调料:葱花适量,盐2克,植物油5克。

做法:

1. 芹菜择洗干净,切段,入沸水中焯透捞出;红柿子椒洗净,去蒂除子,切丝。

2. 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植物油,待油温烧至七成熟,加葱花炒出香味。

3. 放入芹菜段和红柿子椒丝翻炒2分钟,用盐调味即可。

营养分析:总热量93千卡,蛋白质2克,脂肪1克,糖类11克。

②腐竹拌芹菜(2人份)

材料:芹菜150克,干腐竹20克。

调料:葱花适量,盐2克,植物油3克。

做法:

1. 腐竹泡发后洗净,切菱形块;芹菜择洗干净,切斜段,倒入沸水中焯熟,过凉;取盘,放入腐竹块、芹菜段、盐。

2. 锅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熟,下葱花炒出香味,关火;将炒锅内的油连同葱花一同倒在腐竹块和芹菜段上,拌匀即可。

营养分析:总热量145千卡,蛋白质10克,脂肪4克,糖类10克。


【糖友福利】如果想了解专业控糖知识,免费获得向红丁教授的 《细说糖尿病》 电子书请点赞 关注后私信小编!

得了糖尿病肾病,不想恶化成尿毒症,记住这4招,能保命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所以控制糖尿病肾病不发展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合理饮食,那么到底该如何饮食呢?记住这4招能保命。

1、限制蛋白质摄入

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高滤过改变,因此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建议慢性肾病患者在慢性肾病处在1-3期时,每日摄入0.75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慢性肾病5、6期的(未透析)的患者,每日摄入0.6克/千克标准体重的蛋白质量,没有其他临床营养治疗的患者,建议每日到蛋白质摄入量最低不低于30克。

2、少量进食高嘌呤食物

由于大量嘌呤在机体内代谢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应严格限制食用高嘌呤食物,而芹菜、菠菜、花生、鸡汤、各种肉汤、猪头肉、沙丁鱼及动物内脏等都含有大量嘌呤,应严格限食,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时可以先将肉在水中煮一下,弃汤食用。

3、限制钾摄入量,避免高血钾

适当限制钾的摄入,因为糖尿病肾病极易出现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一旦出现,将诱发心律失常和肝性脑病,因此每日因控制钾的摄入量低于1500毫克,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和桃子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应当适当限制。

不过,糖尿病患者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且血清钾浓度正常,则不必限制钾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择蔬菜和水果,若出现低血钾,则应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

4、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

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芹菜是糖尿病的“诱发剂”?医生:年纪大了,这3物能不吃就不吃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那个,医生,我是不是不能再吃芹菜了?”刘秀莹戏剧性地捂住胸口,做出一副即将告别世界美食的表情。

刘秀莹,一个中学音乐教师,五十岁出头,近几个月因为糖尿病而开始严格控制饮食。

在医院的小小诊室里,医生黄瑞忍住笑,摇了摇头,开始给这位稍显戏谑的患者解释。

“秀莹,芹菜本身并不是糖尿病的‘诱发剂’,但你得明白,任何事情过量都可能引起问题。”他顿了顿,环顾四周,确保没有其他患者在旁边偷听。

“事实上,对于年纪大了的人来说,真正需要限制的不仅仅是芹菜。

虽然我不能直接告诉你高糖高盐高油的具体内容,但我可以说,过量的某些蔬菜,特别是那些能导致血糖波动的,确实需要注意。”

医生黄瑞继续解释,他擅长通过比喻来讲解复杂的医学问题。

“想象一下,你的体内是一个小工厂,每种食物都是进入工厂的原料。一些原料可能会让工厂运转得更快,而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不是好事。”他说。

刘秀莹皱了皱眉头,试图理解医生的意思。“那我应该避免哪三种食物呢?”她好奇地问。

黄瑞医生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首先,是那些在自然状态下含糖量极高的食物。

其次,过于硬的、需要较长时间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最后,那些刺激性强,可能会引发胃肠道不适的食物。”

每个解释都简洁明了,医生用手指轻敲桌面,仿佛在强调每个词的重要性。

刘秀莹听后感觉自己似乎有了新的启示。她突然想起自己一直以来对食物的盲目选择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

“黄医生,这样说来,我平时喜欢的那些‘健康’食品可能并不适合我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些许惊讶。

“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食物。”

黄瑞耐心地解释。他接着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病例作为佐证,讲述了几位病人因为盲目跟风食用所谓的健康食品而加重病情的故事。

这些故故事让刘秀莹深有感触。她明白了,无论网络上如何热议某种食物的好处,她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健康状况来调整饮食。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医生用一系列数据和图表详细说明了食物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包括一些食物如何间接通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或血糖水平来影响糖尿病的管理。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控制不好自己的病情,是因为他们缺乏对这些基本知识的了解。”黄医生总结说。

正当刘秀莹准备离开时,她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也是文章中提出的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那么,医生,对于我们这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集中在什么地方呢?”

黄医生思考了一下,然后详细地分析回答:“研究应该集中在如何通过个体化饮食计划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糖尿病,而不仅仅是依赖药物治疗。

这包括对不同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深入研究,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调整他们的饮食结构。”这种方法不仅科学,也更贴合每个患者的实际需要。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