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医生不给开药(糖尿病医生不给吃东西严重吗)

孙医生讲糖 0
文章目录:

得了糖尿病,医生不给开药?8个字告诉你几个不花钱的降糖办法

相信有些糖尿病朋友在刚开始诊断糖尿病的时候,紧张兮兮地到医院就诊,希望医生赶紧开些药,赶紧把血糖降下来。

可是,医生竟然不愿意给开药!!!

怎么回事?医院不就是卖药的吗?医生不是依靠卖药发工资的吗?

为什么不开药???

恭喜你,遇到好医生了,遇到了负责任的医生!他告诉了你不花钱就能降糖的方法,你可不要只记住了不需要吃药!

不花钱就能降糖!!!

我来给你简单的归纳一下。

少吃

科学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径,不需要饿肚子,甚至不需要放弃自己喜欢的食物,只需要合理安排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同样能够享受健康的美食。

科学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能够帮助减轻胰岛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血糖达标。

健康饮食是指减少热量、饱和脂肪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确保能够均匀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高纤维素食物。

多动

运动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能够减重。

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整理家务,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天锻炼30-60分钟,一周多次。

每周最好能够加上2次的举重或瑜伽等抗阻力训练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控糖效果。

减重

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正确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BMI为18.5-24为正常范围,如果超过,则需要减重治疗。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关注体重的同时还要关注脂肪的分布,有14%体重正常的人群中可能存在内脏脂肪的超标,特别是那些有“苹果型”体型的人。

内脏脂肪超标的判定标准:

腰围:男性超过90厘米(2尺7寸),女性超过85厘米(2尺5.5寸)

控制体重的方法也是少吃、多动,必要时可选择减重药物。

减压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血糖升高,紧张生活的寄走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减压方法是要转移注意力,不要时刻想着自己的疾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使内心平静,放松情绪,进行体育锻炼,快走或者慢跑可以稳定情绪,降低血糖,紧张的时候要做深呼吸,放松身体,微闭双眼,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反复多次,也有利于减轻压力。

对疾病过于紧张源于对疾病的不了解,要通过医院组织的科普大讲堂、关注孙医生讲糖等方式,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与孙医生、糖尿病朋友一起交流经验和心得,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综上所述:

新诊断的糖尿病人,如果医生不开药,说明空腹血糖在10以下,可以通过少吃、多动、减重、减压等方式来降糖。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将血糖调整在正常范围以内。但是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这8个字的要求去做1个月,血糖仍然不能降到目标范围内,则需要药物治疗。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

医院悄悄出现的变化:医生不愿意给患者多开药了,怎么回事?

经常去医院开药的人会发现,现在,医生不愿意给患者多开药了!

以前经常看到报纸上、电视上批评医务人员最多的一点,就是医生开大处方,动辄上千块钱,一开半年的药物,很多人以此来批评医生,认为医生可能有吃回扣的嫌疑。

确实,医疗卫生政策的不完善,政府资金的不投入,让医院没有办法,只好以药养医,毕竟,一个中等大小的医院,也有几百口人,这些人要吃饭,要养家糊口,要工作,要调动积极性,钱从哪儿来,只有从药上想办法。

这是以前医疗的现状。

现在颠倒过来了,医生不愿意开药了,是为什么?

不是以药养医吗?不是开越贵的药医院获利就越大吗?

其实现在,药品在医院的销售是“零加成”,也就是进价多少,就买多少,卖得越多亏的就越多。毕竟医院还要负担人工的成本,药品管理的成本,还冒着占用医保费用额度的风险。一旦医保费用超出预定额度,就要被医保几百万、上千万的罚款。这些罚款可是真金白银的,实打实的纯利润。

所以医院受不了了,每年上千万的罚款,就要从医护人员身上找补一些,就制订了非常严格的惩罚措施,例如每种药物超过5盒,罚款,每张处方超过200元钱,罚款,慢性病处方超过28天,罚款,所以医生上班是战战兢兢,原来仅仅当医生,后来当健康宣教师、营养师、器械修理师,现在还要再当会计。

就这样小心,还经常会有罚款出现。

做医生,好难啊!

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病人总想开很多药物在家里放着,理由是不愿意老是往医院里跑。但是也有些人可能利用医保的漏洞多开出来一些药物,倒卖给药店或者个人,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就会被查出来,然后就有更严格的制约措施。

所谓的“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

门诊经常会有病人来开药物,带着“我来开药,我养活你们”的神气,现在真的不行了,按照规章制度执行,25天开一次药,最多只能开28天的药物,算算再到医院开药吧!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

不做关联检查,医生就敢瞎开药,导致糖尿病瘦了25斤!谁负责?

刚刚后台有糖友粉丝留言:“本人没查出血糖高时身体很正常,自从查出空腹血糖8.9后,没做其他检查,医生就确诊糖尿病,要求服降糖药,开了阿卡波糖,每天三次。这之后体重逐渐降低,从130斤到了105斤,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人消瘦了很多,请问为什么消瘦?怎样增重?”

因为不知这位糖友是男士还是女士的?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甚至还有每天的阿卡波糖的剂量、用量、用法又是怎么样的,年龄又是多大,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只能笼统地回答:

阿卡波糖是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一般适合肥胖者,以及空腹与餐后血糖都升高的糖友,以及通过饮食运动治疗血糖都不理想的糖友的。

也只能建议这位糖友,换一个医生,重新监测一下五点血糖指标,以及静脉血的糖化血红蛋白后,再进行及时调药的。

另外就是建议这位糖友要做一些增肌运动,以及加强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入。

本来这个糖友的评论回复解答完后,这个事情应该就算告一段落了。但是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在这里转念一想,估计很多糖友在医院就诊时,也曾经遇到过只查一个空腹血糖,医生就草率地让使用某种药品的经历的。

这里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在痛斥这类医生实在太不负责,必须加强医德与医术的修养外,也提醒并呼吁广大糖友,一定要自我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与常规的药物知识,在医生忙不过来,或者疏忽安排其他关联检查的情况下,一定要主动申请关联检查,避免以上类似事情的发生的。

同时,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顺便在这里,也详详细细地与大家说道说道阿卡波糖到底是个什么药,为什么这么腻害,让人可以消瘦这么多,甚至还有人问,正常人是不是可以靠吃阿卡波糖来减肥,这样误区的危害性!

一:阿卡波糖是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药物的一种

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药物,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干预糖耐量受损的口服降糖药。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降糖作用温和,无药物继发性失效,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因此也被称为餐后高血糖的克星。

阿卡波糖,别名又称为拜糖平,是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药物的一种,是复杂的低聚糖,其结构类似寡糖。

阿卡波糖主要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以跟其他药物合用,用于降低血糖或者跟胰岛素联合应用,用于胰岛素依赖型或者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

而像上面的糖友粉丝,只查了空腹,并未查其他的血糖值,也没查其他身体的各项指标者,则有可能会有危险。

因为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类药物,对于肝肾功能明显减退者不宜用,有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者、炎症性肠炎者不宜用,正在用泻药者不宜用、服用助消化药时不宜用、缺铁性贫血或者严重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等不宜用……

二:阿卡波糖为什么能降糖?

作为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药物,阿卡波糖通过抑制肠粘膜上的a-葡萄糖甘酶,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高血糖。

阿卡波糖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成人常用量一般都是一天两到三次,起始剂量是25毫克,逐渐的加量,每天的总量不宜超过0.3克,在餐前即刻服用。

在应用过程当中,阿卡波糖有可能会产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泻、腹痛,也有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等,过敏反应比较罕见。

如果对该药物过敏,禁止使用,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患有胃肠炎、肠梗阻以及严重肾功能下降的患者禁止使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的降糖药,在服用该药物前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避免发生低血糖。

尤其是想要吃阿卡波糖等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药物来减肥的更是误区中的误区。

三:哪些人适合使用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的使用与大多数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一致,具体如下:

①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得不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更为适宜;

②空腹血糖在6.1 ~7.8毫摩尔1升、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单独使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适应证;

③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效果不佳,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④对于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⑤该类药能降低糖耐量受损者向糖尿病转化的风险,可用于糖耐量受损的干预治疗;

⑥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作为胰岛素的辅助药物,但不能单独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控制血糖。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0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查看我的历史文章,或者在评论区或私信中留言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与“糖”智慧共舞,一起打倒"糖老虎"!

#长江健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