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喝中药(糖尿病肾病喝中药后肌酐会升高吗)

脾胃张振忠大夫 0
文章目录:

男子糖尿病发生肾病,中医用一经典药方稳定病情,有3味中药扛鼎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每个“角落”,不仅引起高血糖,还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蛋白尿等,最终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衰竭以及神经和眼底病变等。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好了,也有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

糖尿病控制的好坏,血糖是一项主要指标,还包括血压、体重、腹围、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肾功、尿蛋白、眼底等多相关检查指标。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影响病情稳定,导致发展加重。如果各项结果都符合要求,说明糖尿病控制得较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它可发展成尿毒症而危及生命。但是,即使肾脏生了病,早期也不会有什么不适,通常难以察觉,一旦有了症状感觉,多半已经病情较重,难以逆转。

专家表示,预知肾脏健康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尿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尿液,查尿微量白蛋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苗头”,积极治疗。微量蛋白尿阶段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治疗是可以逆转的。

糖尿病20年肾病中期,中医治疗肾功能稳定

病例:患者xxx,男,57岁,某企业的高管。在20年前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吃吃喝喝,抽烟饮酒。几年后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吃得多、消瘦、口渴、多饮、多尿,去医院检查,发现血糖高,开始没重视,没治疗,后来病情加重,被诊断为糖尿病。开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应酬多,血糖波动很大。

大约2年后发现泡沫尿、尿颜色深,检查发现血糖高、尿蛋白高、血肌酐高,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担心病情发展会有危险,决定尝试中医调理。

经熟人介绍,来到北京某医院中医专家门诊,当时糖尿病肾病尚在早中期, 初诊时自诉尿频量多,尿浑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儿、泡沫,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偶有耳鸣,口干唇燥,眼睑略浮肿、双脚浮肿,舌红少苔,脉细数,尿蛋白( ),24尿蛋白定量2.0g,中医为下消(肾阴亏虚症)伴有气虚,中医治疗应给予滋阴固肾、补益正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酌情加了党参、黄芪等补益正气。药方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党参、黄芪 、丹参、山楂等中药,配合部分西药,注意饮食节制、适量运动,消除思想压力。

治疗1个月复诊,精神较好,眼睑浮肿消失,四肢乏力、腰膝酸软、双脚浮肿症状明显好转,各项检查指标有好转,尿常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 0.7g,患者高兴,心情良好。继续服药1个月复查,感觉精神饱满、身体轻松,双脚浮肿症状消失,尿味儿泡沫消失,尿常规尿蛋白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0.02g。生活正常,希望长寿,定期复查咨询,门诊随访近20年保持稳定。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药方中三味中药扛大梁

专家点评: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微漏、水肿、腰痛、关格”等的范畴。初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尿浊、夜尿频多,进而下肢、颜面甚至全身水肿,最终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患者的基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脾气虚、肾气虚)阴(肝肾阴虚)两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所及脏腑以肾、肝、脾为主,病程较长,兼证变证蜂起。

六味地黄丸(又名:地黄丸),源于《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药方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方中三味中药熟地黄、黄芪、山楂滋阴补肾、益气、降尿蛋白。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常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及消渴等。现代研究发现,熟地黄能够明显的改善肾功能,降低死亡率。

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常用于补气升阳,利水退肿。现代研究发现,黄芪能够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够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力,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之功效。含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等物质。增加胆固醇的排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肾血管有很大的保护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利尿、镇静、抑菌等作用。

黄芩茶改善糖肾病

据统计,约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45%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有肾病,喝黄芩茶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黄芩苷对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有一定疗效,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改善和延缓作用;黄芩素可抑制导致全身和肾小球局部高血压的肽类激素血管紧张素Ⅱ,能减少肽类激素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压力增高,减轻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延缓肾病的发展。取炒黄芩3克,开水冲泡当茶饮,喝完可续水,至味淡,每日1剂。脾胃虚寒者不宜。

中医学博士 于向前/文

男子糖尿病发生肾病,中药治4个月尿蛋白消失,这些中药可降血糖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高血糖。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一是与遗传因素有关。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二是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时间患糖尿病而导致的蛋白尿以及肾小球滤过率 (GFR) 进行性降低。由于该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应及时防治,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专家表示,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首先要严格的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的情况。可以通过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并进行控制饮食。定期检查血糖,配合中医辩证治疗,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有的患者糖尿病肾病初期用中药康复。

男子高血糖控制不佳发生糖尿病肾病,用中药治疗4个月康复

病例:患者xxx,男,46岁,河北保定人。身高175cm,体重85kg,糖尿病十年病史,在2012年因糖尿病发生神经病变,经中医治疗康复。2017年患者体检发现尿微量白蛋白超标一点,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如果持续增高就要治疗。

糖尿病肾病3期是尿微量白蛋白期,没有临床表现和不适症状,患者没有太在意。2021年,两脚出现麻木、刺痛感,知道是神经炎复发,赶紧到医院复查,尿微量白蛋白高了3倍,尿微量白蛋白39.39 mg/24h,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转入中医治疗。

就医时患者自述,神经炎足部针刺样疼痛,影响睡眠。问诊: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易累,神经性耳鸣,偶有心绞痛,足部麻痛,手部偶有麻木,大便不成形,每日一次。望诊:舌体淡胖,舌苔白,根部黄白相间而微腻。诊断:糖尿病肾病3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辩证:脾胃气虚、痰热瘀血证,中医治法:补气健脾、祛湿清热、活血通络;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双合汤”加减,组方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法半夏、茯苓、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黄连等,水煎服,先开20剂。服药后二诊,患者乏力易累、双脚刺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大便不成形,表明中药方有效,加炒白术、藿香,开20剂。服药后三诊,双脚刺痛消失,麻木感仍有,较前减轻,睡眠好转,大便成型,继续用中药方,服药20剂。2021年9月26日四诊,患者坚持中医中药治疗4个月多,神经炎症麻木、刺痛,完全消除,复查尿微量白蛋白为阴性,临床症状消除。

专家点评: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中药治疗相对较好。中医认为,患者的气血未衰,元气未败,是阴阳出了点偏差导致肾脏受损,及时纠偏就可以恢复正常。患者治疗4个月,尿微量白蛋白消除,一方面中药是对症治疗,一方面是患者积极主动治疗,抓住了早期治疗,并且坚持治疗,出现了糖尿病肾病逆转的结果。

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早期没有特殊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尿蛋白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如果尿白蛋白30~300mg/24h,半年内连续2次阳性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应立即进行早期治疗。

哪些中药可降血糖?

临床医疗上有降低高血糖的一些药物,这些药基本上都是稳定血糖,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只能暂时抑制住血糖。用中药治疗高血糖可从病因治疗,能获得比较长期效果。治疗高血糖的常见中药有:

1、生地黄。有滋阴清热的作用。研究表明,能使血糖明显下降,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临床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它有着散瘀、清热的功效,而且现代的药理学证明,赤芍它能改善人体胰岛素的抵抗力,所以起到降低血糖、血脂等很多方面的功效。

3、枸杞子。枸杞有着补肾养肝、消渴等功效。实验表明,枸杞的提取物能够促进动物血糖持久的下降,枸杞能够改善糖尿性血糖升高。

4、丹参。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络。丹参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续5小时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丹参、花粉、葛根、黄芪、五味子、忍冬藤、玄参组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5、海带。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碘、钙、钴等,海带中有一种名为褐藻酸钠的成分,该成分能让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达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治疗要求。

6、知母。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显。用知母、天花粉、麦冬、黄连等组方煎服,能改善糖尿病如口渴、多饮等症状。

7、玉米须。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临床用玉米须、黄芪、白术、猪胰一起炖,有食疗效果。

8、当归。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镇静、镇痛和消炎的作用。

9、葛根。能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