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消瘦怎么办(糖尿病消瘦怎么回事)
“糖友”日渐消瘦?可能是这4个原因!增重要讲究科学方法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状态,部分降糖效果是以增加体重为代价的,比如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的病人,容易出现体重增加。控制体重有利于血糖控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下降,甚至明显消瘦,这是什么回事呢?
01血糖控制不达标
虽然患者进行了降糖治疗,但是由于平时忽视了血糖管理,未定期监测血糖,不了解血糖状况,治疗方案未能及时调整,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甚至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葡萄糖利用不足,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出现体重下降或消瘦状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下降,伴有多食、易饥饿,说明血糖可能又升高了。
02治疗方案不合适
有一些降糖药物有减重作用,比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钠-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选用这类药物是合适的。但是体重偏低或者是体质较差、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后,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纳差、恶心、腹泻,也会出现体重明显的减轻。
03饮食控制过于严格
还有一部分患者患病后心理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焦虑,为了血糖数据漂亮主食都不敢吃,什么都忌口;或者过于追求血糖正常范围,运动量过大,而能量的摄入不足。这样出现了负平衡,最终出现体重减轻甚至消瘦的情况。注意锻炼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而不是过度消耗。
04病情有变化
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合并发症,比如近期出现感染性疾病、较大的手术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原有方案不合适、血糖升高了;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反复腹泻;或者是合并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或长期的失眠,抑郁症等,也会出现体重的减轻。要注意出现体重减轻伴有相关系统的一些症状,提示病情有变化,需要警惕,仔细查找原因,及时就医。
01专业指导,制定个体化方案
糖尿病患者如何增重,首先要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比如说高血糖状态时就应该及时用胰岛素治疗;胰岛ß细胞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多种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应该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体重不达标患者慎用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
02科学饮食
饮食一定是要科学,定时定量,不要担心血糖升高而过于严格的饮食管理,特别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要注意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不同的,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的血糖应宽松管理,注意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要重视生活质量。对于体重不达标人群,在医生的帮助下,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或者调整饮食结构。
03坚持运动
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控制餐后血糖,还能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抗阻运动,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能够增加肌肉含量,保持健美的形体。
04定期体检及专科复诊
定期体检及专科复诊,出现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治疗。此外,要加强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还要经常测量体重,发现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都要认真查找原因。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糖尿病导致越来越瘦怎么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医生告诉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刚被确诊为糖尿病,虽然饮食和生活习惯没有太大改变,但身体却一天比一天瘦,体重持续下降,甚至瘦到亲戚朋友都认不出。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类似困惑:为什么糖尿病会让人变瘦?这正常吗?是不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问题,帮你找到答案。
糖尿病患者变瘦的根本原因,是身体的“燃料系统”出了问题。我们吃进食物后,主要靠胰岛素——这个“钥匙”把血糖送进细胞,用来提供能量。但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这把“钥匙”要么不够用(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打不开“门”(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无法被细胞利用。
换句话说,就算你吃再多,细胞还是“饿着”,身体只好转向燃烧脂肪和肌肉来获取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甚至肌肉流失的原因。
简单比喻:想象你家有一辆车,油箱里明明加满了油(血糖),但发动机却坏了(胰岛素作用异常),车子跑不动,家里只好把家具、地板拆下来烧火取暖(分解脂肪和肌肉)。
当糖尿病控制不好时,体内的血糖会高得吓人,但因为胰岛素不足,细胞仍然得不到能量。这时,身体会启动“紧急模式”,大量分解脂肪来产生酮体(另一种燃料)。然而,过多的酮体会让血液变酸,形成一种危险的状态——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DKA)。
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消瘦、乏力、恶心甚至昏迷。这种情况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发生。
糖尿病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进一步加速体重下降。例如:
胃轻瘫:高血糖会损伤支配胃部的神经,导致胃排空功能受损,患者吃得很少,吸收更差。
肾病: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大量蛋白质流失,患者不仅瘦,还可能出现浮肿。
感染:长期高血糖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身体反复感染,进一步消耗体力。
这些并发症就像“雪上加霜”,让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下降变得更难控制。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初期,因为血糖得到控制,体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种“好转性体重下降”其实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那些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下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帮助血糖更稳定。
但如果你是以下情况,就需要警惕了:
体重下降太快: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比如60公斤的人,一个月瘦了3公斤以上),可能是病情恶化的信号。
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极度疲劳、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或反复感染。
原本偏瘦但还在瘦:对于本来就体型瘦弱的患者,进一步消瘦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增加并发症风险。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尽快就医,排查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胃轻瘫或其他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如何避免“越瘦越病”?解决办法来了!1.控制血糖是第一步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稳定是最重要的目标。只有血糖控制好了,细胞才能正常利用能量,避免身体过度分解脂肪和肌肉。
2.补充足够的营养,别让身体“负债”饮食建议:遵循“低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饮食原则。比如多吃全谷物、蔬菜、瘦肉、鸡蛋等。
药物管理:按时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忽高忽低。
糖尿病患者消瘦,往往是营养跟不上。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修复肌肉和维持免疫力的关键,比如鱼肉、鸡肉、豆腐等。
小餐多吃:胃轻瘫患者可以少量多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避免加重消化负担。
营养补充剂:如果食欲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蛋白粉或特殊医学配方食品。
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体重下降的重要原因,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例如:
4.运动也能“养”肌肉胃轻瘫: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来改善。
糖尿病肾病: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方案。
感染: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足部护理,避免伤口感染。
虽然运动可以消耗热量,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度的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训练)可以帮助维持或增强肌肉量,防止过度消瘦。记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位32岁的男性患者小李。他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体重从65公斤掉到了不到50公斤。他每天吃很多,但总是觉得饿,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检查发现,他的血糖长期失控,并且已经出现了轻度的酮症酸中毒。
在详细调整了他的饮食和胰岛素治疗方案后,我建议他每天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两个月后,小李的体重回升到了58公斤,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糖尿病导致的体重下降并非不可逆,只要找到原因,采取科学的治疗和调养,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健康体重。记住,糖尿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关键在于管理好自己的血糖、营养和生活方式。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为糖尿病消瘦问题困扰,不妨到医院找医生聊聊,说不定一个小小的调整,就能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糖尿病管理指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糖尿病的代谢机制和治疗策略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 糖尿病营养与运动管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有糖尿病的人,如果严格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足越来越瘦怎么办?
有朋友问:都说有糖尿病的人要少吃,如果严格控制了饮食,导致营养不足越来越瘦怎么办?
这还真是一个有糖尿病的人需要了解的问题,有糖尿病的人体重下降、消瘦就与此确实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众所周知,人每天都要吃饭,就是要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供机体利用,血糖实际上就是从食物中吸收的葡萄糖,它是供给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量物质,但它不能直接进入细胞中被利用,必须通过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为运载工具运送进去。
这就给糖尿病的发生带来的机会,可想而知如果胰岛细胞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血糖不能被运送进细胞,不仅血糖会升高,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无法进行,人就会生病。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确保细胞能获得足够的血糖供应,仅仅关注血糖是否控制下来并不是最合理的治疗。
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注重促进体内胰岛素最大化地利用,比如多做运动就有这样的作用;比如服用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降糖药,可以增加胰岛素数量给细胞运送进更多的血糖;比如注射胰岛素就是为了弥补体内胰岛素的不足等等。
如果细胞利用血糖的这个过程不能得到改善,细胞为了获取足够的能量,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与蛋白质来供能,而人体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分解过多就会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发生体重下降、消瘦时,表明自身体内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有了更严重的下降,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常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弥补不足。
这也就是有糖尿病的人在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体重会逐渐回升的原因。但胰岛素的注意量要恰当不能过多,因为胰岛素在促进血糖利用的同时,还会把多余的血糖转化成脂肪贮存在内脏及皮下,所以注射胰岛素的人如果掌握不好注射量,又可能发生肚子大的向心性肥胖。
综上所述,有糖尿病的人合理地控制饮食,安排好各种营养素的配比,不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也不会造成营养进不了细胞。只有确保体内有恰当数量的胰岛素,才能既保证细胞有充分的营养供给和利用,同时又把血糖控制在目标水平。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