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治糖尿病(提肛药方)
我患糖尿病45年,这样运动不仅能帮我降血糖,还可以强身健体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锻炼确实有诸多好处。运动锻练能够降糖、减肥、降脂、提高血管弹性,增加肺活量,放松紧张情绪等等。还有很多轻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加运动锻练,不打针,不吃药,血糖一直保持得很好。
运动锻炼比服降糖药更安全,更经济实惠,糖尿病患者要想少吃或不吃药,就必须天天坚持运动锻炼,消耗能量,降低血糖。
我患糖尿病45年了,今年快78岁了,长期以来天天坚持运动锻炼,下雨下雪天也不例外。我的4个运动技巧分享给大家。
1.创造条件,见缝插针
南方冬天一般不整天下雨下雪。正在下雨下雪时我在家里作好外出锻练的各项准备工作,电话联系好同行的伙伴,等雨雪一停就穿好防寒衣,戴好防寒帽,脚穿防滑鞋,与约好的伙伴外出锻练。大家结伴而行,相互照应,边散步边谈心,其乐融融。如果必经之路结冰,我就事先组织发动邻居和朋友拿工具上路铲除积雪,“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不仅为行人扫除了路障,而且自己也锻练了身体,为自己和家人外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2.改变锻炼方式
我锻练不在于形式,只求实效,只要能够消耗热量,有降糖、减肥、降脂等作用的运动方式我都练习。
如:我每天清早醒来就在床上习练《铁挡功》。
方法:人仰卧在床上,全身放松,双手合掌搓热,顺时针、逆时钟各揉睪丸60下。以同样的方式各揉腹部60圈,再提肛20次。接着按摩大腿,将小腿和脚趾互相按摩,直至发热为止。然后掀开被子(房子装了空调),人仰卧床上,将双腿用劲向空中甩36下,疏通经络血管,这是我防止肢端坏疽的决窍。
下地后再习炼《健身功》。将双手合掌搓热后,搓面、梳头、拍头、捏耳、揉颈,拍打双臂、胸部、腹部、肋部、腰部和腿部。然后将两脚散开,略宽于肩,身子直立,身子像打桩一样,上下抖动160下。再揉眼、摇头、叩齿咽津。
3.没事找事做
人活动就要花力气,花力气就要消耗热量。运动医学告诉我们:人只要运动30分钟就能消耗热量132千卡,使过高的血糖下降12%-16%,运动时间越久消耗的热量就越多,血糖下降也越多。糖尿病患者每次的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为了降糖、降脂,我没事干就找事干。如:栽花种草,帮助家人拖地板,搞环境卫生,拣菜洗菜,煮饭炒莱,或者整理书架,将家庭档案资料和书籍分门别类地清理好,为提高工作(写作)效率创造条件。别看这些都是一些轻微劳动,有时也会搞得满头大汗。
4.适度运动锻炼
运动锻练的好处很多,但也要有个度。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年事已高,血管老化,冬天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为了防止心血管出意外,冬天运动我特别注意“两个度”。
即:一是运动的强度,二是运动的速度。冬天我运动方式主要以散步、做操、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参加跳操、跳舞,跑步,不参加蓝球、排球、拔河等比赛活动。同时,每次散步控制在40分钟左右,防止心脑血管病和低血糖的发生。
以上这些运动方法,帮助我稳定了血糖,强健了身体,我快78岁了,还能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糖龄王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给糖友推荐7个不花钱的养生方法,每天坚持练,效果自现
糖尿病患者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过程中也要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他人的抗糖经验,助力自己成功控糖。今天给大家分享7个养生方法。
1.搓面法
即先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十余次,至面部轻微发热为度。
搓面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搓面不仅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当糖友感到困倦和疲乏时,适当搓面,也有助于缓解困倦和疲乏。搓面部的时候,由于会刺激眼部周围穴位,起到眼部按摩作用,有助于预防眼疾;一些糖友由于每天坐着看电视或电脑,精神差时搓面,不仅可以提高精神,还能带动肩部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肩周炎。
糖友要注意搓面的力度不要过大,避免损伤皮肤,搓面时要注意由下向上,有助于提拉皮肤,预防皱纹产生。因为搓面比较简单,糖友除早上搓面外,其他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搓面部2~3次。
2.运目法
瞪大双眼,在头不动的情况下,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止眼球运动,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通过眼球自主运动,可以对眼内部神经进行按摩,使眼部气血畅通,达到缓解眼疲劳的效果。
3.拧耳法
拧耳法是指双手搓热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去除杂念。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和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拉摩耳朵上的好多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还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充足的血液供应可使头脑清醒,让人感到轻松。
人体的头部血液供应可使微血管及微循环畅通,同时使呼吸深长,血气旺盛,肢体及大脑得到充
足供血和供氧,人才能感觉神清气爽,浑身有劲。
4.提气法
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再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几次,有利于气的运行。提肛运动的主要要领是:吸气时收缩肛门,如忍大便状;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如尿小便状,一提一松,为一次提肛运动,可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
5.摩腹法
便秘是糖尿病病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腹部按摩,可以有效缓解或预防便秘。在室内可取仰卧位,在室外可取站立位。先把双手搓热,然后用一只搓热的手放在肚脐上,另一只手压在这只手上面,围肚脐环形按摩,使腹部下陷1~2厘米,每天早、中、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6.摩足法
在我们的足心有一个长寿穴 — 涌泉穴。位于脚心最凹陷中,涌泉具有健肾、理气和益智的功效。糖友除了每天晚上洗脚后,用手心搓左右脚底外,其他时间可利用不同的方式按摩足,如两脚底互相搓,用左脚先搓右腿腕,然后再用右脚搓左腿腕,或用梳背梳脚心等都可以。
7.梳头法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100下。如有条件的话,最好随身带把小木梳,没事时,用十指梳完头后,再用小木梳梳头100下,然后用梳背,左右手交替,围着脖子梳上几圈,再梳梳双手手心和手背。经常梳梳头、脖子和手,不但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而且还浑身轻松,不易落枕,不易得颈椎病。
上述这些抗糖妙招,不但简单易学,而且抗糖效果好,关键是要做有心人,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天坚持做几次最多用1~2小时,不仅延年益寿,而且促进健康,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作者:张作光
糖尿病友如何应对便秘?看看好方法
糖尿病控制不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除了这些,其实便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大约2/3的糖友都有便秘,那糖友为什么会出现便秘呢?发生便秘又该如何缓解呢?
01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便秘?
一、与糖尿病并发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多以糖尿病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常见。而人体正常的肠道蠕动,正常的排便是受神经支配跟调节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出现肠蠕动减少、腹胀、水分重吸收增加,大便就比较硬、干结、难排,出现便秘的症状;
二、饮食不合理。
糖友如果吃的太少,或者饮水不足、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都会影响肠道蠕动,给顺利排便造成障碍。
三、降糖药的副作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每天依靠降糖药维持血糖的稳定,而这些降糖药无论是口服的,还是注射的胰岛素,药物的副作用均会对人体胃肠道产生损害,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胃肠蠕动,导致排便困难。
四、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他们年龄高,存在多种疾病,需长期卧床,导致腹肌收缩无力,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另外,还有一些病人活动量少,也会有影响。
五:负面情绪影响。
由于长期患病,糖友很容易情绪低落,而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抑制胃的正常运动与分泌,也会抑制肠道蠕动,从而导致便秘发生。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便秘不仅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还可导致痔疮、肛裂,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的原因,而一旦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又合并心脑血管病时,用力排便还可引起脑血管破裂,心脏猝死,肠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倍加重视便秘防治。
02
糖尿病患者如何缓解和预防便秘?
1、饮食疗法:多饮水,多食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如芹菜、丝瓜等。适当吃一些瓜果及“产气”食物,如豆腐、笋、萝卜等,都可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同时,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油腻的食物。
2、按摩:每日揉腹、做收腹提肛运动,提高排便能力。腹部按摩(尤其对有关穴位)有助于胃肠道蠕动、消化与排泄。腹部按摩应沿大肠走向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形按摩,可促进大肠蠕动,有机械推动粪便前行的作用。
3、增加运动:久坐不动是诱发便秘的不良行为,所以,糖友要想预防便秘,应该适当增加活动量,可以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等。便秘者可重点加强腹肌力量的锻炼,如收腹抬腿、仰卧起坐、下蹲动作等,以促进肠蠕动。对于卧床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指导床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4、保持乐观的心态,养成排便的习惯。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是预防疾病的万能药,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克服焦躁、忧郁等坏情绪。另外,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每日或隔日1次);但注意每次蹲厕所的时间不要太长,便意不强烈时千万莫用力排便,当心诱发脑出血、心肌梗塞。
5、药物疗法。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逐步使血糖平稳达标,血糖控制得越好,便秘的治疗效果也越好。另外,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建议医生开一些促进肠胃的药物,帮助治疗便秘。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