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突然升高(糖尿病血糖突然降低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了,体重却增加了,这是为何?听听医生怎么说
作为我国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神经等多种靶器官损害,经合理降糖后虽然减轻了靶器官损害,但体重却有所增加,而体重增加与高血糖一样,会增加心血管与肾脏损害。那么为什么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后体重会增加,如何干预?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体重与控制血糖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体重增加一方面可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另一方面可增加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控制血糖方面,体重增加可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血葡萄糖难以被充分摄取利用,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在控制慢性并发症方面,体重增加还可引起血压、血脂等多种代谢指标异常,可加速心脑血管损害,协同糖尿病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同时体重增加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恶化,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体重的控制。但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以后,体重却有所增加,这是为何?
糖尿病患者体重增加有多方面原因。首先,超重或肥胖本身属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且多数糖尿病患者确诊时体重已超出正常范围,统计发现糖尿病患者中超重(BMI≥24kg/㎡)占比高达41%,肥胖(BMI≥28kg/㎡)占比高达24.2%,所以不少糖尿病患者体重基数较大。其次,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升高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引起,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人群,为了增加血糖达标率,机体会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不仅可控制血糖,还可抑制脂肪分解、增加脂肪合成,从而可使体重进一步增加。此外,部分降糖药也可使影响体重,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等,它们是控制血糖的主力军,因此多数糖尿病患者不得不使用,但也可使体重不同程度增加。
与上述降糖药相反的是,部分降糖药在降血糖的同时,可不增加体重,部分降糖药甚至有助于降低体重,如二甲双胍,可降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体重,且随着体重的增加,经二甲双胍治疗后体重下降越多,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16周以后体重可分别下降2.81、2.92千克;再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不仅可降低体重,还可缩小腰围,且体重基数越大、腰围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长期使用可使体重下降约1.0-3.2千克;再如达格列净与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类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使体重平均减少1.8千克。其它降糖药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DDP-4抑制剂,虽然不能降低体重,但也不会增加体重,或仅轻度增加体重。
可能部分朋友会问:既然这些药物既能降血糖又能降体重,那为什么还要使用其它降糖药呢?这就和降糖强度有关。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体重的控制不容小觑,但控制的重点依然为血糖。血糖大幅升高近期可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状态的发生风险,远期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虽然部分降糖药不增加体重甚至可以降低体重,但降糖幅度有限,二甲双胍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0%-2.0%,GLP-1受体激动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1%-1.6%,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1.0%,DDP-4抑制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4%-1.0%,SGLT-2抑制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1.0%。
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才能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糖化血红蛋白高达9%及以上的患者,单用这些降糖药很难控制血糖达标。单用虽然无法控制血糖达标,多药联合则可控制血糖达标,这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用的降糖方案,一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达标,可依次递增至两种甚至三种,可增加血糖达标率。但随着年龄的进展,部分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分泌的胰岛素逐渐减少,而上述药物虽然能降低血糖,但需要依靠足够的胰岛素水平,病情进展至晚期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极差,因此即使多药联合也难以控制血糖达标,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作为最强、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似乎没有它无法控制的血糖,但胰岛素也易增加体重,此时该怎么办?
对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单用胰岛素可控制血糖达标,但也可与其它降糖药联用,既然胰岛素会增加体重,那么联用不增加体重或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可减轻对体重的影响,如二甲双胍,相比于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联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一方面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另一方面可使体重少增加2.28-3.85千克,二甲双胍也因此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全程药。当然,生活方式在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控制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即使已经使用降糖药,糖尿病患者也应控制每日饮食总量,在无低血糖发作、显著高血糖,无急性并发症、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坚持运动,一方面有助于增加血糖达标,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体重或减少体重的增加,受益颇多。
综上,部分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存在超重或肥胖,体重基数较大,糖尿病早期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可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等降糖药也可增加体重,因此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在降糖药选择方面,部分降糖药如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部分降糖药如α-糖苷酶抑制剂、DDP-4抑制剂等虽然不能降低体重,但也不会增加体重。糖尿病患者使用这些降糖药可减轻对体重的影响,但这些药物降糖作用有限,单药无法控制血糖达标时,可多药联合降糖,多种降糖药依然无法控制血糖达标,则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联合部分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不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还可减少体重增加,在药物降糖的同时,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也有助于减轻体重。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糖尿病患者血糖意外飙升,原来是这个病作怪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2日讯平时饮食等方面都很注意,血糖却突然飙升怎么回事?8月12日,面对前来检查的糖尿病患者曹静,武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王煕说,胰腺癌兴风作浪就会导致糖尿病人血糖升高,而且糖尿病人患胰腺癌的比率比一般人群要高,研究表明,胰腺癌患者中40%-60%合并有糖尿病。
69岁的曹静患糖尿病五年多,平时很注意饮食,早晚各检测一次血糖,血糖一直控制得较好。今年以来,曹女士总感觉人不舒服,饭也吃不下,多吃两口就觉得肚子胀,偶尔还会有隐隐作痛的感觉。
12日早上起床,曹女士觉得头晕乏力,腹痛不止,家人赶紧送往武汉市中医医院。检查发现,曹女士胰腺上长了一个肿块,临床诊断为胰腺癌。
肿瘤科主治医师王煕表示,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确实比一般人群高,这是因为糖尿病人血糖长期升高,胰岛细胞持续受损,严重干扰胰腺正常功能,极易诱发胰腺癌细胞的形成和增殖。
专家指出,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很有可能是胰腺分泌功能出现问题,需要引起警惕。胰腺癌症状与糖尿病有许多症状相同,容易让病人混淆,比如体内胰岛素升高、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等症状,大家通常想到的是Ⅱ型糖尿病,忽视胰腺癌的可能性,所以多数人发现胰腺癌时已经是晚期。
“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得胰腺癌,大家不必过于忧虑。”王煕表示,一般来讲,胰腺癌早期的糖尿病,容易出现在60岁以上女性患者当中,而且患病时间较短,没有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但是体重在短期内下降比较明显。类似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测和CT检查,及早发现胰腺癌迹象。(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薄云娜 实习生孟雨洁 陈诗颖 卓祺)
【编辑:叶子】
糖尿病人突然暴瘦是怎么回事?会恢复正常吗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在出现时除了多饮、多食、多尿,还会有体重下降,甚至有些血糖过高在短时间内暴瘦,让人看起来感觉营养不良。而这也让人疑惑,为什么血糖上升会突然暴瘦,是否能恢复正常?如何做才能让体重恢复?其实在暴瘦后采取措施是可以让体重恢复正常范围。
糖尿病人突然暴瘦是怎么回事?
当身体血糖代谢有异常,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吸收,导致血液中糖浓度不断上升,此时身体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糖原和能量,会分解肝脏中的肝糖原来供应身体运作,在此时如果消耗过多能量,不足够供应就会消耗身体的脂肪来补充,时间一长,身体脂肪逐渐被消耗,也就会暴瘦。
糖尿病人暴瘦还能恢复正常体重吗?
大多数糖尿病人在体重不断下降期间如果能对血糖进行控制,并且进行营养调理,是可以改善并且让体重恢复的。
糖尿病人暴瘦要如何做恢复体重?
1、控制好血糖
血糖控制稳定是体重恢复的第一步,只有血糖正常,糖代谢不会受到影响,进入身体的糖分会被消化吸收,也就能供应身体运转,不会因为缺乏而需要分解其他脂肪。
2、营养饮食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大多数糖尿病人在确诊疾病后会控制饮食,却不知控制过度会让体重更下降,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摄取过多,也不过度节食。食物多样化,避免过于单一。
3、坚持运动
可能大多数糖尿病人在体重下降时认为继续运动会让能量被消耗而更消瘦,但其实运动可以提高胰岛分泌,帮助控制血糖。而且能增强身体肌肉量,对恢复体重有帮助。
4、排除其他原因
除了糖尿病,其他疾病话也会导致体重突然下降,如癌症、消化道疾病等,在确诊糖尿病的同时要排除身体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才能更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温馨提示
糖尿病人要清楚知道突然体重持续下降,给人营养不良的状态出现时要警惕,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或者是饮食控制过度导致。此时要查明原因,并且采取措施。另外在服用药物期间可以根据情况让医生搭配让身体增重的降糖药,有些降糖药的副作用能增肥,暴瘦的糖尿病人服用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让体重上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