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药糖尿病(糖尿病的福音,一味药治疗糖尿病)
一味中药:地骨皮,煮一煮,代茶饮,能清热滋阴,可辅助降血糖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中医如何用药调理降血糖的事儿。
糖尿病患者如何降血糖?
遵医嘱正确服用降糖药物,是最为必要的手段。
另外,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很重要。
在医院的内分泌科病房里,糖尿病人会被告知一份清晰、严明、量化的降血糖生活作息要求。这些,都体现出现代医学在治疗糖尿病时的精微细致。
今天,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妙用一味中药来降血糖的经验办法。它是现代医学语境下中药应用的杰出代表。这就是地骨皮。
方法如下:
准备中药地骨皮50,加水适量,慢火煎煮一段时间,放在瓶中,少量代茶饮,频频服用即可。
这个办法源于哪里呢?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刊发的时间是1984年。在调治的过程中,若能配合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效果会更好。
这个方法一出,在中医治疗糖尿病领域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它是单味中药降血糖的典型应用,在很多中药学著作里面,都把它收录进去,作为地骨皮单方应用的宝贵经验,详加记述。
好了。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地骨皮。
地骨皮,性味甘、寒,入肺经、肝经和肾经。为什么叫地骨皮?《中华药海》说得好:“本品乃枸杞之根皮,入土极深,皮亦极厚,力能至骨,故名”。
也就是说,由于地骨皮生长的地方深入泥土,而且皮质坚硬厚实,因此药性直接深入骨髓。对这一点《本草新编》给出了应和。
这部书说到:“地骨皮……止入肾而凉骨耳,凉肾必至泄肾而伤胃,凉骨反益肾而生髓……”。
地骨皮的功效,首先可以治疗盗汗。
这是它可以清虚热的功能决定的。地骨皮善于清肺热,所以肺热咳嗽的人,用它合适。地骨皮能够凉血。所以因为血热妄行而导致出血的人,可以用它来止血。
当然,地骨皮可以用于治疗内热消渴。什么是消渴?消渴者,今之糖尿病也。
其实,地骨皮治疗消渴,在古代是有先例的。
比如说《医心方》里面的枸杞汤,就是用地骨皮、石膏、小麦来配伍。《圣济总录》里面的地骨皮饮,就是用地骨皮和天花粉、芦根、麦冬来同用。
说到这里,咱们得聊一聊,中国传统医学是如何看待“消渴”这个病的。
消渴,中医内科学给它的解释是“指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等导致肺、胃(脾)、肾功能失调,出现阴虚燥热、久则气阴、阴阳两虚或兼血淤所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
这些就和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十分类似了。
其实,早在《素问》、《灵枢》、《金匮要略》里面,这消渴就有提及。
消渴的病因,往往被归纳为“饮食不节、积热伤阴”、“情志失调、郁火伤阴”,以及“过用温燥、耗伤阴津”、“房劳过度、肾精亏虚”、“禀赋不足,五脏虚弱”等等。
总而言之,大多时候离不开一个“燥”字。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
所以中医就说,糖尿病是一个“燥”病。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糖尿病人会经常感觉口渴、口干。
既然如此,滋阴、清虚热,就成了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一大法门。恰好,这地骨皮有清热滋阴的作用,本为根,甘淡而寒,专入阴分,能够益阴泻火,因此是治疗消渴病的“尖兵”。
另外,现代药理学对地骨皮的研究也发现,地骨皮水煎液给家兔灌胃,出现了显著的血糖下降。它对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构损害,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可见,地骨皮降血糖是千真万确了。
但是,地骨皮性味寒凉。所以外感风寒发热的人,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不能用。
而且和现代正规用药控制血糖相比,中药地骨皮降糖,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病情复杂的糖尿病人,需综合治疗,单用地骨皮未必适宜。
好了,关于地骨皮降血糖的事情,我就说到这里。
中医古代方剂该如何调理糖尿病和血糖?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灵霞主任。今天我要和糖友们讲的单方验方,就是治疗糖尿病的麦冬。“润肺清心除烦渴”。
麦冬也叫麦门冬,麦门冬是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胃、心经。很多人也比较喜欢用麦冬来泡茶喝,代茶饮。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麦冬的实际作用到底有哪些?
《神农本草经》中说过:麦冬,“久服轻身,不老,不饥”;在《本草拾遗》里也记载过,认为麦冬,“久服轻身,明目”。麦冬能养阴润燥,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烦、延年益寿的功效。麦冬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咽喉干痛、包括痰中带血这种情况,又或是出现便秘、胃痛、心烦、失眠等症状都可以用麦冬来进行治疗。
不仅在古代,那么在现代医学,中药药理学也证实过,麦冬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受损的胰岛细胞恢复,增加肝糖原的合成,麦冬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降低心肌氧耗,抵抗心律失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有提高机体抗饿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而达到抗老抗衰的作用。
麦冬单味药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在治疗糖尿病伴有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在用法上:内服、煎汤,10~20g;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注意事项:若是脾胃虚寒的人,腹泻,胃里有痰湿以及感染风寒或是咳嗽的人都不能服用。
另外一味药就是玄参。玄参又叫元参、乌元参,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以水浸泡水会变成黑色。那玄参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清热凉血。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
玄参质是润的多液,有养阴生津的功效。能清热邪而滋阴液,在治疗糖尿病热病伤津所致的,如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症。元参苦寒清降,咸寒而润,主入肾经以滋阴降火,又入血分以良血解毒。凡是阴虚火旺、血分热毒的症状,用元参来调理或是配伍用药是非常适合的。在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玄参水浸液、醇提液和煎剂都有着降血糖的作用。
用法用量上:玄参10g,可与绿茶3g,泡水代茶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玄参也不适用脾虚便溏者去使用。
5个中成药,调理糖尿病有奇效,用对了血糖噌噌降
现如今,糖尿病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困扰着很多患者。在中医领域中,中成药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有着明显的疗效。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中成药,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管控血糖。
一、消渴丸:滋养肾脏,补充阴液,增强气力,生津止渴
消渴丸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成药,特别适合那些气阴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它由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山药和葛根等成分组成,能够滋养肾脏、补充阴液,还能增强气力、促进津液生成。
对于那些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身体疲乏、腰痛等症状的患者来说,服用消渴丸通常能明显降低血糖。
二、玉泉丸:清热补阴,生津止渴
玉泉丸是另一种降血糖的常用中成药,特别适合阴虚火旺的糖尿病患者。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葛根、五味子、甘草、地黄和麦冬等。
玉泉丸不仅能补气、止咳、除烦,还能帮助降低血糖。葛根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既能降血糖,又能补充气血,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三、参芪降糖颗粒:补气养阴,滋养脾胃,强化肾脏
参芪降糖颗粒在中医临床上备受推崇,特别适用于那些气阴两虚且有血瘀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它由黄芪、党参、玄参等成分构成,具有补气养阴、滋养脾胃、强化肾脏的功效。
患者服用后,不仅能看到血糖明显下降,还能缓解疲劳、肢体麻木和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四、降糖舒胶囊:滋养阴液,补肾固精,生津止渴
降糖舒胶囊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另一种中成药,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全身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它的成分包括人参、枸杞子、黄芪、刺五加、黄精等22种中药,具备滋养阴液、清热润燥、补气消渴、滋肾固精、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服用降糖舒胶囊能全面覆盖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理要点,帮助患者稳定血糖。
五、中药泡茶与饮食调理
除了中成药,中医还建议用单味中药泡茶或煮汤来日常调理,比如用蒲公英泡水、黄连煮汤,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血糖。同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苦瓜、苹果等,也有助于降低血糖。
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注重因人而异,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用药也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定。所以在挑选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另外,中成药通常要和西药一起使用,这样能更好地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