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7岁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还有救吗)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前期,患癌风险会增加15%!糖友预防癌症,4个法宝请收好

“唉,真不知道这糖尿病和癌症,哪一个会先打倒我,说不定,两个一起上呢!”54岁的刘叔躺在病床上向医生抱怨。

刘叔受糖尿病困扰快十年了,一直有到医院开药服用。但是有时候一忙起来,就会忘记按时吃药。那天早上,刘叔起床晨练,猛一抬头,立马头晕眼花的,眼前一黑,便向前栽倒在地上。幸好路过的人将他扶起送到医院,结果一检查,刘叔竟然得了肺癌!

刘叔想不通,自己又不抽烟,也没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工作或生活,自己怎么就得了癌症呢?

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多种癌症有关

2019年,《糖尿病杂志》刊载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及其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团队对来自上海的410191例无癌症病史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进行了长达1年至5年的追踪,共发现了8485例新增癌症病例。

该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与多种癌症有关,可能会导致癌症的患病风险升高,其中男性涉及11种癌症,女性则多达13种癌症。

另外,日本一项针对成年人的大型研究也发现,糖尿病患者似乎更容易患癌症,特别是某些特殊的组织,如胰腺和肝脏;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发现,有糖尿病男性的患癌症的几率比无糖尿病的男性高27%;在糖尿病前期,患癌风险增加15%。不但如此,2型糖尿病还可能增加癌症死亡风险。

科学家们认为,糖尿病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密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和慢性炎症或许会直接诱发肿瘤的生长,而其中年龄、性别、种族、肥胖、饮食、体育锻炼、吸烟、酒精等因素也会有间接影响。

糖尿病患者警惕并发症

虽然1、2型糖尿病不能完全治愈,但是胰岛素的运用加上饮食的控制,已经可以很好地控制住糖尿病病情。不过,我们仍要小心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也是死亡率比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导致慢性肾脏病变,肾小球功能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下降,病情严重的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这个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都会偏高,并大多伴有高血压的症状,这样血液的代谢和流通就会不太顺畅,容易在心脏冠状动脉残留较多的脂质和钙盐沉着,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进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血脑管疾病,甚至引发心肌梗死。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是白内障的诱因之一,有数据显示,白内障患者中有30%以上患有糖尿病,这是因为糖尿病的患者的晶状体会存在糖代谢的紊乱,这就是白内障形成病变的前提。

长时间还可能引起延期出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视力,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失明。

除了上面提到的并发症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得警惕一种特别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那就是糖尿病足。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而且糖尿病足治愈难度大,截肢率高,致死率高。糖尿病病友如果发现自己脚部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特别注意了:

双脚发痒,特别怕冷,经常会出现脚趾头刺痛的情况,还会伴有发白、发紫的症状,有时候会感觉脚部的神经麻木,没什么感觉,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走路走不了几步就感觉脚部疼痛,疼得无法走路,必须要坐下来或蹲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能得到缓解,无法长时间 行走。

脚部的皮肤容易溃烂,特别是一不小心受伤,伤口很长时间都不愈合,甚至会不断恶化,如果延伸到骨头的话,就可能会造成骨头坏死,面临截肢的风险。

对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糖尿病足的风险,特别注意脚部的变化,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及时发现,提前治疗,防止糖尿病足恶化,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另外,由于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刚开始阶段,血糖波动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影响,这也导致很多糖友麻痹大意。当身体出现问题就为时已晚,很难逆转了,所以一开始就要重视起来,把相关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癌症?

癌症到了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加上糖尿病的原因,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糖尿病患者防治癌症,重在早期发现和日常预防。

谨遵医嘱,按时吃药是必要前提。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药,千万不要因为短时间血糖得到了控制就自己停药,这样血糖在不经意间回升,可能会引发一些不易被察觉的并发症。

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是充分条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早睡早起,确保每天有6-8小时的睡眠时间;坚持日常锻炼,不要熬夜,更不能通宵,熬夜对身体免疫力的破坏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等并发症的患者,规律生活非常重要。

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是关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减少淀粉和糖分的摄入非常重要。合理搭配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多食用优质蛋白、蔬菜等,含糖分高的食物和水果都不要吃。同时要忌烟忌酒,注意少吃多餐,保证营养。

避免久坐不动,上班也可以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空闲时走走路、跑跑步,打打球都是可行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中老年人可以减少运动量,但都需要长期坚持(每周不少于5天,每次约30分钟)。

定期体检是预防法宝。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科学管理,若出现前面提到的一些症状应及时就诊,不可大意,即使您的血糖仅轻度升高,仍然需要规律复查。

定期进行必要的体检,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胸片、B超等,可以大大提高早期发现肿瘤的几率。

总之,糖尿病看似是“小问题”,但可能诱发“大疾病”,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日常的护理,通过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远离并发症,远离癌症。#39健康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赛##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参考资料:

1、《91岁褚时健因糖尿病并发症离世,糖尿病四大并发症,个个凶险》.健康时报. 2019-03-06.

2、《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足截肢,协和专家透露防治“秘方”》.健康时报. 2017-11-2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7岁得糖尿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教育听我说##人人关注肾健康##27岁得糖尿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来说,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得病的几率会小一些,因为年轻人的阳气旺盛,生命力强悍,抗病能力也强。而对于年老的人来说,人的生命力在一天天减弱,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阳气不能有效地保护机体,于是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尤其是慢性病。

再回到题目,27岁得糖尿病的可能性有多大?按一般情况来说,27岁是一个人的最强盛时期,因此得病的几率是比较小的。但是,有一般情况,就有特殊情况,27岁虽然说不易得病,如果患者饮食不节,生活没规律,那就极易得病,得糖尿病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不要说27岁的人,就是三五岁,十几岁的小孩,也极易得病。临床上,得糖尿病最小的年龄是二个月的婴儿,二三岁,五六岁的,十来岁的大有人在。不要认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专利。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和自然规律对抗,尤其是生活规律,饮食规律,自然环境规律,休息规律等。如果你和规律对抗,迎接你的不只是糖尿病,什么病都可以亲近你,都可以得。千万不要认为疾病离你很遥远,和你没有关系,我很年轻,疾病是老年人的事,死亡是老年人的事,我不会得。你要清楚地认为,疾病就在你的身边,时时刻刻在包围着你,时时刻刻都想把你吞噬!

年轻是资本,但不代表年轻就可以为所欲为,就不会得病,就不会死亡。只有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刻刻预防,时时刻刻加强自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你才能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远离疾病,远离死亡!

天是蓝的,但需要去保护

男子13岁得糖尿病27岁进ICU: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

6月27日消息,浙江嘉兴27岁的小伙小朱突发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被紧急送入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救治。

原来小朱在13岁时就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有着十多年糖尿病病史,然而他却一直仗着自己年轻,不仅不规律服药,饮食也不注意,各种奶茶、碳酸饮料不离手,还经常熬夜、吸烟、暴饮暴食。

小朱患的2型糖尿病一般是由遗传、饮食、年龄、妊娠等原因导致,但小朱父母两人都是健康的,双方都没有糖尿病史。因此,小朱的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其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致。

医生指出,说起糖尿病,大家也许会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近年来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长期久坐、过劳肥、酷爱甜食都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疾病进展,可出现“三多一少”症状;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发病早期即可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做个血糖测量。只有对自己的身体变化保持警惕,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如果忽视了身体发出的信号,就会延误治疗。

来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