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电焊工(糖尿病人能干电焊工作吗?)
每户贫困户都当“心头肉”吴堡扶贫好主任周艳军将理想变现实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 通讯员 宋增战)“咱周家庄村如今可变好了,路也宽了,群众吃上了自来水,村里办起了养殖场,群众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该村村民张翠林笑格嘻嘻地说。村里人说这变化多亏了他们的好主任周艳军。
50多岁的周艳军只有初中文化,但2015年他被大伙高票推选为村主任。看到父老乡亲一张张信任的脸庞,他说:“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给大家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赢人事,要让大家把理想变为现实。”
争取资金大力改善基础实施
上级要求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建设新农村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要实打实地干,要“一锤一锤地敲”。周艳军看着落后的村容村貌:破破烂烂的公路,破旧的村委办公室,群众吃水还要到大山深处去挑,村里垃圾乱倒,蚊蝇乱飞……他看到别的村庄一年一个新变化,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不知是啥滋味。但他又转念一想,咱又不缺胳膊少腿,别人能干的咱为啥不能干。只要路子对了,肯定能办成事。
他经过深思熟虑,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同志们决定为村里安装路灯、通自来水、硬化道路、修建村委办公室。为此,他组织召开了村民大会并在大会上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把村里建设好!可要办这些事资金从哪里来?他陷入了沉思。没有资金?争取。于是他跑镇里、下县城,写申请,打报告。多次到县发改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争取资金。三番五次的争取,真诚为民的态度获得了有关单位的支持,一下争取回150多万元建设资金。沉寂了多年的周家庄村红火了,公路上车水马龙,拉沙的,拉水泥的,拉各种建筑材料的。村里锤纤叮当,机声隆隆。他不是负责解决矛盾纠纷,就是指挥工人确定线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吃住在工地。
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变了,2015年7月,30多盏路灯齐涮涮地亮了,村里华灯璀璨,灯火通明。2016年村里维修了水井,铺设了抽水管道,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同时,他还硬化了村里的3.8公里主干道,修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村委办公大楼,村中心广场,还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小超市。
看到村里的这些变化,从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村民们乐了、笑了、跳了。可周艳军还不满足,他不仅要改变村里的面貌,而且还要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产业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如何让贫困户脱贫,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他又开动脑筋,四处奔波。他组织群众栽植苹果、核桃,退耕还林1000多亩,组织群众实施红枣低产矮化塑型60多亩,还组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搞扶贫要实打实,要积极发展产业,把扶智与扶志结合起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他积极引导组织那些能工巧匠们外出务工,村里的砖瓦工、电焊工、跑运输的他积极给联系营生,务工增加收入。没有手艺的发展养殖业。村民周学年60多岁,老伴霍改莲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是村里的一个贫困户,他给联系的筹集资金,买了9头牛,进行养殖,年收入2万多元。村民周有元70多岁,打工没人要,也是一个贫困户,他给担保贷款2万多元,买了6头牛进行养殖,年收入1万多元。村里的77个贫困户,每一户都是他的心头肉,每一户的门前院后都有他扶贫攻坚的脚印,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经过几年努力,村里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77户贫困户都已脱贫,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群众富了他却因车祸住进了医院
周艳军就是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啥小家为大家。今年4月16日下午,参加完镇党委,镇政府举办的脱贫攻坚培训工作会。会议结束后,为了及时把镇党委,镇政府布置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要求,传达到村,骑摩托车带本镇寇家塔村委会主任寇晓锋,返回时,见迎面开来一辆押钞车,此时己经无法避险的情况下,他为保护寇晓锋,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双腿不能站立。随后被送往县医院抢救,次日转入榆林市北方医院治疗。头部缝合十几针,当晚转入榆林市北方医院,次日双腿手朮,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撕裂,右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左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左侧股骨颈骨折等多处损伤。
手术后不到三个月,他便拄着双拐杖回到本村,规划美化乡村工程。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登门慰问,乡亲们带上鸡蛋,食品等看望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好主任。贫困户周学年激动说:“是周主任帮他养牛致富了,这么好的人不该发生这样的事故。”七、八月间他拄着双拐杖,忍者疼痛到每户安排环保厕所和硬化庭院工程,全村修建一百三十多座环保厕所。硬化庭院和脑畔四十多户。使村里的面貌换然一新。七十多岁的老党员周明太说:“周主任对待扶贫工作就像对待家里的事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民情怀,真是我们的好主任。”
父亲79,有糖尿病15年,每餐一杯白酒,荤素不忌口,他到底会怎样
我叫张海龙,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早逝,我和哥哥张海潮两个人相依为命。
哥哥比我大五岁,从小就肩负起照顾我的重任。我们俩天不亮就起床,在田里辛勤劳作,勉强维持生计。
哥哥为人热心肠,经常会分给我更多的食物。他总是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将来好找个体面的工作脱离贫困。
我很听哥哥的话,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
因此老师们都很看好我,说我以后一定能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样的夸奖鼓舞着我的信心,让我更加努力用功。
哥哥每天工作那么辛苦,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回报哥哥,让他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我们兄弟俩互相关照,一起度过了艰苦却充实的少年时代。
哥哥像父亲一样爱护我,而我也一心想报答哥哥的养育之恩。艰难困苦的环境没有击垮我们,反而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我相信靠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改变命运,给哥哥一个安稳的未来。
就在我以为考上大学,生活会改善时,命运给了我当头一棒。
一天我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倒在地上。哥哥张海潮吓坏了,连忙背着我跑到村医院。
检查后,医生眉头紧锁:“你得了肾病,情况很严重,必须立即进行(透析)治疗。”我和哥哥面面相觑,都被这个结果惊呆了。
医生说我的肾功能衰竭得很厉害,可能需要终身做透析或者肾移植,费用非常高昂。
这个噩耗让我们两人彻底绝望,我们就是勤劳再多,也永远挣不到那样多的钱。
“弟弟,没关系的,你放心吧,哥一定会想办法治好你的!”哥哥红着眼圈握着我的手说。
我知道,他在逞强。整个村子的人都靠种地维生,从来没有人能支付得起长期的透析费用。
我的肾病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哥哥不得不卖掉我们仅有的几亩地,我也只能休学在家静养。
然而,即便如此,也只够我做几个月的透析。我们再无资金可用,我的命运看上去已经注定。
“天要亡我!我还年轻啊,还有那么多梦想没有实现......”我绝望地大哭起来。
哥哥抱着我,眼泪一遍遍擦拭,却止不住。我们兄弟俩守望着彼此成长,却在我人生最好的时光遭遇了这样的重创。
我看得出来,哥哥比我还要痛苦。因为他视我如己出,我的病痛对他的打击比生病的我还大。
后来,我实在无法承受巨额的医药费,只能停止了治疗。我明白,我的时间不多了。
哥哥张海潮见我的病情在恶化,整个人都濒临崩溃。有一天,他来到我的床前,泣不成声:“弟弟,对不起,是哥没用,没能给你治病......以后你别怨我......”我心如刀绞,握着哥哥的手说:“哥,我从来都不怪你。
能有你这么个好哥哥,是上天赐给我最大的恩典。以后,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不能因为我而放弃生命。”“那怎么行!你是我的弟弟,我怎能眼睁睁看你离开!”哥哥嚎啕大哭,两个人抱头痛哭。
就在我们绝望之时,上天忽然给了我们希望。村里来了一个外地商人,他得知我的病情,主动提出资助我做肾移植手术。
“年轻人命如春草,不能眼睁睁搭上性命。我出资让你做手术,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啊。”他眼含热泪对我说。
手术很成功,我终于重拾了新生。哥哥激动地说:“天终于眷顾我们兄弟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我也泪流满面,感谢上天的眷顾,感谢哥哥这些年来的养育之恩。
得救后,我重新回到学校,并且毕业后在城里找到了体面的工作。
我开始尽我所能地赚钱,希望能报答哥哥和恩人。哥哥的日子也终于好了起来,他不再需要在田里辛苦劳作,过上了小康生活。
每每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我都会心存感激。感谢哥哥的养育之恩,感谢救命恩人的大恩大德,也感谢生命给了我继续奋斗的机会。
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就在生活终于有了希望时,一场意外改变了我们兄弟的命运。
那是个下雨天。我骑着电瓶车去镇上办事,半路一个急转弯没控制好,车子侧翻在地。
我重重地撞到地上,脑袋破裂出血,顿时失去了知觉。
等我醒来时,已经在医院病床上静养了一周。医生告诉我,我脑袋受到重创,做了紧急手术。
手术虽然成功,但后遗症是记忆力减退,可能会导致智力下降。
这个消息对我打击巨大。我本欣喜自己终于可以好好读书改变命运,现在却被迫面临学习能力的下降。
我焦虑地问医生:“会影响我考大学吗?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医生说目前还无法确定,需要观察后续恢复情况。
我立刻给哥哥张海潮打电话,哭诉这場意外给我的学习带来的损害。
哥哥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弟弟,考不考得上大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活着。
只要你还在,哥就感谢上天。”但是我无法那么快接受这个打击。
车祸后我的确感觉记忆力退化严重,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专心致志地学习。
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也对我失望至极。我觉得自己被这个意外毁了,前途一片黯淡。
直到一天,语文老师找我谈话,鼓励我不要灰心:“你的文章才华依然,只是需要在其他方面下更大功夫。
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进入大学,不要让记忆退化击败你!”老师的鼓励让我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我决心凭借自己的文采来克服逆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语文成绩有了长足进步。
我写的文章感人至深,通过省级文学竞赛获得了奖学金。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并最终如愿以偿考进了心仪的大学。
这场车祸让我历尽艰辛,但最终并没有击垮我。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不放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也让我更加懂得感恩,感谢哥哥和老师在低谷给我的支持与鼓励。
我一定会努力生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我离开了家乡,开始了学生生涯。大学给了我更加广阔的眼界。
我遇到了各行各业的朋友,接触到各种新事物。这里没有家乡的麻木枯燥,而是活力四射,每天都有新鲜刺激的事等着我去探索。
然而,异乡的生活也让我失去了方向。离开了哥哥的照看,我逐渐沉迷于广大城市的诱惑中。
网吧,酒吧,通宵达旦的夜生活,成为我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哥哥张海潮给我打电话时,我常常装出一派轻松:“哥,大学生活很刺激,我玩得超开心!”然而挂断电话后,我又会在宿舍一个人复习到天明。
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但我不敢告诉哥哥实情。我害怕他会失望,或者强迫我放弃这新奇的生活回到乡下。
我明知这样下去前途堪忧,却像上了瘾一般无法自拔。就这样,我虚度了两年光阴。
到了毕业季,我都没有一门及格考试,只能选择退学。这时我才抱着满脑袋愧疚给哥哥打电话,把一切说了出来。
“你怎么能这样不珍惜机会!”哥哥的声音由难过转为愤怒,“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期待你大学毕业,过上好日子!”我哭着忏悔,却已无法弥补。
无奈之下,哥哥张海潮把我带回了家乡。他严格监督我的一举一动,生怕我再次误入歧途。
我深感悔恨,发誓一定重新做人。在哥哥和镇长的帮助下,我进了当地的一家工厂做电焊工。
我刻苦钻研焊接技术,很快就成了工厂里最出色的工人之一。公司对我评价很高,多次提拔晋升,工资也跟着提高。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逐渐找到了人生价值。我开始学着管理工厂,并在空余时间教工人子弟文化知识。
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承下去,帮助更多孩子改变命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担任上了工厂经理一职。
当我穿上西装,站在办公室里时,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我给哥哥打电话分享这个好消息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也终于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而在于责任和奉献。
我衷心感谢哥哥没有轻易放弃我这个问题弟弟,也感谢生命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会一直努力奋斗下去,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经历了这一切后,我慢慢地获得了人生的蜕变。
我开始反思自己犯下的错误,并汲取教训以偿还哥哥和社会的培养之恩。
我以前总是陶醉在外界的诱惑中,盲目追求刺激和快感,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别人。
现在我终于明白,哥哥那么多年来对我的照料之恩,是我此生都还不清的。
我必须活出价值,而不是虚度年华。我发自内心感谢张海潮这个兄长。
多亏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抛弃我,我才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以前的我自私而虚伪,只会接受哥哥的关爱,从未想过要回报。
现在我要用行动来报答哥哥对我的恩情。我经常主动回家看望哥哥,并把我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交给了他。
哥哥起初不肯要,但我坚持要他收下。我想让他过上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来回报他这些年的付出。
我也投身公益事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回馈社会。我常常自费到边远山区支教,传播知识改变命运,帮助那些和我儿时一样困苦的孩子。
我希望他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而能通过教育走上正途。我时常自问: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对得起哥哥和社会的培养?我相信,只要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奉献,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我会永远铭记这份恩情,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每天早上出门前要自己扎一针胰岛素 大病保安 习武重生
2018-04-24 00:21
近日,网友“小小草”微信都市快报:五旬保安爱习武,麒麟鞭、双节棍、九节鞭,样样精通,跳绳能跳四五百下,俯卧撑一次能做120个!我看过他耍麒麟鞭,“啪啪啪”的,声音很响。围观的人都说,他这么一耍,身边哪怕有小偷小摸的也不敢到他单位去偷啊。更让人惊讶的是,你怎么都看不出,这个保安是一个糖尿病患者!
前天中午,我在石桥一家行政单位,找到了这位“神鞭”保安。他叫李训明,52岁,身高1米70,像当过兵的体魄,挺拔,走路带风。
老李说,他以前肚子大,又胖,锻炼以后,大肚子没有了,胸肌和腹肌出来了,平常人捶他几下都没事的。“我有150多斤嘞,基本上都是肌肉!”
“要不要脱衣服秀胸肌看看?”
我想了想,因为是女生,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他身板确实强壮,我试着朝他胸口捶了一拳,他一点反应也没有,像一堵墙。
老李在监控室上班,他从一只环保袋里拎出各种“神器”——三条鞭加一根双节棍,毛估估五六斤重。
接下来,他在五分钟内,给我表演了十八般武艺。
麒麟鞭,由于场地有限,且甩起来带声响,就先不示范了;
他拿起双节棍,在门口有限的范围内,一甩一顿一夹,再配上他丰富的表情,酷炫;
又拿出一根麻绳,在办公室蹦跶蹦跶跳起来;
接着卧倒,要做俯卧撑,被我喊住,请他简单示范一下就好;
他又走到外面的通道,“让你看看什么叫九节鞭!”
五分钟内,老李完成了包括武术在内的五项运动,脸不红,气不喘的,然后,掸掸衣服,去园区内定时打卡巡逻了。
刚才老李一不小心露出的小腿,坑坑洼洼的,是之前糖尿病浮肿留下的。看他现在这么轻松地驾驭鞭子、双节棍,怎么也联系不起来他是一个严重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打胰岛素才能维持。
老李白天要巡逻打卡6次,一次打卡就要走3里路(1.5千米),一天下来要走9千米,“以前走路都走不动,现在干啥都不觉得累……”
老李江苏泗阳人,以前在老家开孵化场,生产小鸡小鸭。后来城市扩大,农房变小区了,鸡鸭不能养了,18年前,他离别家乡来到杭州,一开始在工厂当焊工,后来厂区搬迁,他嫌太远,做了保安。
12年前,他老是感到口渴,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患了糖尿病。
老李是家里的顶梁柱,肩上挑着两副担子,一副是自己家的,另一副,他有两个儿子,想多赚点钱,给儿子们担待点。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他脑子里就一句话:我不能倒下!
医生告诉他,你的病要靠自己,给你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起初,他天天去河边跑步,有一次,看到一个老先生在练中华麒麟鞭,他当即停步,拜师学艺。
打鞭有声音,他就是去虎山公园练,其他项目,见缝插针,就地开练。
渐渐地,身体越练越有劲,他又学了双节棍,跟一个在银行当保安的退伍军人学的。
如果不是每天早上要往自己的大腿上扎一针胰岛素,他几乎要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了。
他也刻意回避自己是个病人,聊天聊着,他就会说,“你看我像是有糖尿病的人么?”
他说他喜欢锻炼,运动了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干得动,他像在跟自己较劲,把身体搞好,也是为了多打一份工,多赚一份钱。
他在这家行政单位都是上夜班,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回家洗漱下,吃个早饭,上午9点,他要去移动公司当保安,上到晚上6点,马上接着去自己单位上夜班,两家单位连轴转,一小时无缝对接。
他惋惜道,“以前兼职移动公司做保安可以每天上白班,这样两家单位可以24小时轮流交替上,能拿八千工资,现在移动公司改成做一休一,每月少拿两千。”
我说,那你不睡觉了啊?
他说,晚上有三个保安轮值,他晚班能睡四五个小时。
老李一家六口人(大儿子娶了老婆生了儿子),租住在银鼎商贸城118平方米的房子里,今年8月到期,房东说了,年租金要从两万涨到三万四。
以前,为了方便照看孙子,老李在孙子的幼儿园当了三年保安,那时候住在学校里不用付房租,三年后,他因工作出色,在岗期间零安全事故,领导想留他,他说,“我的任务完成了,要去别的地方赚点钱养小孩了。”
如今,老李每年复查两次,指标跟正常人一样。他说,有5年没去过医院了。花钱最多的一次看病,七千多块医疗费,杭州市医保报销后,自己付了两千。现在他每月的胰岛素针药费,自付50多块钱。
“杭州的房子买不起了,我以前存了点钱,在老家县城买了两套房子。”老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