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尿余沥(糖尿病的尿液)

中医糖尿病专家沈明阳 0
文章目录:

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经典名方肾气丸,是如何调理人体的整体状态

糖尿病在中医称之为"消渴病"。虽然说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内热伤阴,但内热伤阴耗气,日久多见气阴两虚,进一步发展,阴损及阳,又可表现为阴阳俱虚。

中医认为:五脏之虚,穷必及肾,所以消渴病晚期患者常常可表现为肾阴阳俱虚,而出现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肢体麻木疼痛,腰脊酸软、冷痛,夜尿频多,尿有余沥不尽,或见浮肿,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舌体胖大,脉象沉细无力等一系列表现,而金匮肾气丸能滋阴补肾,温阳益气,所以,适合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病证肾虚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阶段临床表现为肾阴阳俱虚的患者。

《金匮要略》指出:"男子消渴,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首先指出消渴病有表现为肾虚者,多饮多尿,方剂可用肾气丸治疗,以补肾固摄。后世名医赵献可《医贯》曾对该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口渴多饮未必就是内热伤津,更多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虚,不能蒸腾津液上承于口舌所致者,以其肾阳不足,肾气不固,导致了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下流,故而表现为尿多、尿甜。所以,消渴病治疗不能单纯清热,常需补肾温阳益气,上承津液,固摄精微。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消渴病发病机理,也认为是"肾气虚冷,谷气下流",所以治疗应选用肾气丸补肾温肾、固摄精微。

金匮肾气丸方剂原出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包括论外感病的《伤寒论》和论述内伤杂病的《金匮要略》。

肾气丸实际上是出于《金匮要略》一书,原方由桂枝、附子、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八味中药组成,因此又称八味丸,实际上就是六味地黄丸的药物加桂枝、附子而成,故而又称桂附八味丸。

方中以地黄滋阴补肾为主,用桂枝、附子温阳补肾,实际上阴阳两补之方,由于该方是以滋阴为主,是基于阴阳可以互相滋生的认识,通过滋阴补肾,而达到阳气振奋、肾气充实的目的,是阴中求和,与单纯的壮阳补肾药不同,所以方名肾气丸,而不称之为肾阳丸。该方作用,总的说与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相比,兼可温阳,所以,其具体适应证和六味地黄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人认为主要适用于肾气不足、阴阳俱虚的病证。

唐代的另一位名医王焘,是一位孝子,据传其父患有消渴病,王焘不仅亲自煎药,而且观察过小便之后"诸蚁聚食"的情况,亲自尝过尿甜,富有实践精神。其著作《外台秘要方》引隋代名医甄立言《古今录验方》指出:"渴而饮水不能多,小便数,阴萎弱,但腿肿,脚先瘦小,此肾消病也"。此所谓"肾消病",临床表现为口渴饮水不能多,尿频,阳痿,下肢浮肿,足部肌肉萎缩,实际上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阳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并存的情况。

当然,金匮肾气丸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同样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临床上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随证加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方剂同时应用。

如糖尿病肾虚患者,若出现情志抑郁、胸胁胀满、嗳气、太息、妇女月经不调,舌苔有沫而脉弦,则说明有肝气郁结,肾气丸可配合加味逍遥丸;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舌苔厚者,是兼胃肠结滞,可配合新清宁、麻仁胶囊;若出现周身沉重、腰腿酸重、大便不爽,或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者,则说明肾虚兼有湿热下注,可配合二妙丸、四妙丸;若肾虚,脾气也虚,疲乏、气短、纳呆、腹胀、便溏者,可配合参苓白术丸;阴阳两虚,阳痿、性欲淡漠症状突出,可配合右归丸、五子衍宗丸加味。应用中成药也应强调辨证论治,以突出个体化治疗的特色。

更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所以临床上常需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糖尿病合并神经源膀胱排尿异常,小便不利,尿有余沥,可用金匮肾气丸配合癃闭舒等,也可选用济生肾气丸治疗。

至于金匮肾气丸的禁忌证,关键应注意明辨肾阴虚、肾阳虚,还是肾阴阳俱虚。一般说来,肾阴虚,多见烦热,咽干,失眠,性欲亢进,遗精早泄,便干,尿黄,舌红,脉细数,应该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之类。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若为阴虚为主,尤其是阴虚同时兼有内热者,肾气丸则是不合适的。具体的说,可能引起口渴多饮,烦热,咽干,失眠,性欲亢进,遗精早泄,便干加重,而表现为头痛、牙痛、口腔溃疡等所谓"上火"的症状。

总之,应用中成药,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健康人生拒绝糖尿病,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身体健康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

糖尿病肾病,实属下焦湿热,讲一方请体会

很多糖尿病患者起初不太重视病情,导致病情发展成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其实也不用过多担心,任何疾病早期干预治疗结果都不会太坏。

我有个患者在8年前出现腰酸困痛,腿痛,尿频,余沥不尽,夜尿4~5次,月经前后不定期,经期乳胀腹痛,眠差。3日前患者症状加重,自服消炎药物,未能缓解。为了进一步治疗,找到了我。

既往史:糖尿病史3年余,平素可控在8.0mmol/L左右,无高血压及冠心病史。

观诊:精神一般,面色黑黄,偶有乏力,腰酸腿疼,小便量少次数多,尿急、尿频及尿痛,稍恶心,饮食及睡眠稍差,舌质黯红苔黄腻,脉细弦。

辅助检查:尿蛋白(-),镜检淡黄微浊,红细胞1~4/HP,鳞状上皮C( ),尿微量白蛋白59g/L。

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肾病。

中医诊断:淋证。辨证:下焦湿热

我开方:热淋合剂加琥珀,车前草,煅龙骨、煅牡蛎各,牡丹皮,炒栀子,柴胡,乌梅,乌药,当归,炒白芍,炒白术,芡实,川续断,狗脊,炒杜仲,牛膝,茯苓、茯苓皮,姜半夏,甘草。日1剂,分3次开水冲服。

复诊:服上药后,腰酸困好转或消失,腿痛消失,尿余沥不尽,尿少尿急,查尿黄混浊,失眠改善,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大,经期腰酸,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开方:柴胡,赤芍、白芍,当归,茯苓,炒白术,薄荷,萆薢,萹蓄,瞿麦,乌药,乌梅,川续断,狗脊,芡实,金樱子,益智仁,山药,山茱萸,炒杜仲,怀牛膝,甘草,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生姜。日1剂,分3次开水冲服。

三诊:服药一个月后,腰酸腹痛均已消失,病情稳定,舌质黯苔白腻,脉细。

在二诊药方基础上加减,让患者回去巩固。

按语:感受风邪,水为风击是风水的发病机理。出水湿之邪侵入肌表,可引起身肿。风与湿可以夹寒,也可以转化为热,故风寒、风热、寒湿及湿热之邪发病也常见。其治疗上多考虑用汗法宣散。此患者因后天久病体虚致肾脏虚损。辨证为肝经湿热,湿热下注,故治疗以热淋合剂主治,杜仲、川续断补益肝肾,生薏苡仁、炒薏苡仁、萆薢、瞿麦清利湿热。

二诊时患者有明显易怒、情绪不稳,选用丹栀合剂以清热疏肝为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能够阅读到这里,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不要随便套用方子,你有需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帮你辩证分析开方!

元代名医朱丹溪说五苓散治水肿,用它治糖尿病效果更出人意料

大家好,我是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振华亲传弟子刘爱华教授,最近几天连着给大家讲经方治疗糖尿病的辨证与用方,特别是很多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对运用经方调理糖尿病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也觉得应该更多更好的普及此类话题,因此上呢,今天继续给大家讲方,今天给大家讲的方子叫五苓散,在调理糖尿病方面有着很不错的效果。

五苓散到底是个啥方子

五苓散这个方子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在组方上有着化气利水,健脾利湿的功效。张仲景常用它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停下焦的病症。说白了张仲景在临床上常用它调理水肿,本虚标实的病症。

不仅是张仲景,现在的很多医家常用它调理病位在皮肤、肾,甚至比较顽固、严重的水肿患者,水肿患者中,脾肾阳虚是临床比较常见、比较严重的情况,通过五苓散的组方配伍,正可以通阳助阳以化气行水,达到疗病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很多也存在水肿的症候,因此上,五苓散同样也可以用于糖尿病水肿。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水肿呢?从西医的观点看,糖尿病往往并发自主神经性病变,影响到膀胱的正常排泄,就会出现尿的排泄异常,从而出现排尿困难或者余沥不尽,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肾,从而出现水肿的状况。

从中医的观点看,糖尿病病程日久,气虚及阳,水的降浊功能失调,水积膀胱,从而出现水肿的情况。这个病机和张仲景认为的水肿的病机是一致的,因而,五苓散也可以用于调理糖尿病肾病甚至伴发糖尿病水肿。

看看朱丹溪怎么说五苓散治糖尿病及水肿

糖尿病大多病程日久,病久则伤肾,肾虚久则通调水道失调,则出现水肿等症状表现,故治疗上化气行水,不忘补肾气,治其之本,因此上应该用具有调理水肿作用的五苓散。

五苓散主要由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等配伍而成。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进而造成小便排泄不利,积聚而成水肿腹胀,临床上多表现为浮肿、甚至腹泻,渴不欲饮。

这个方子,张仲景在《伤寒论》这样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另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张仲景不仅用它治疗水肿,还用它治疗糖尿病。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也认为此方调理糖尿病水肿疗效比较确切。他说,糖尿病“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临床上使用五苓散)正可以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使水自行”,从而最终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

五苓散这个方子究竟该怎么用

五苓散作为一剂利尿剂,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利尿,有患者会问,糖尿病一个症状就是口渴,可为什么还要利尿?

《黄帝内经》中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膀胱的正常代谢,需要正常的气化功能,气化功能失常,轻则尿液蓄积人体,形成癃闭,重则就会水肿,水肿的水液不但不能滋养身体,反而衍生其他症候,比如水液上犯,出现呕吐,成为“水逆”,因此上这部分功能失常的水,一定是要清除掉的,怎么清除掉呢?

还是看看五苓散的组方吧。方中的泽泻,性淡,能够直抵膀胱,清除膀胱积聚之水,将废浊之水排出体外,白术、茯苓润泽中焦,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弥补糖尿病病久之虚,脾胃正,则利水之功恒强

肉桂具有升阳的作用,水液的运行与排泄都需要阳气的助推,而肉桂可以气化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运行,从而水肿得消,口渴得除

五苓散虽然可以消除水肿,调理糖尿病,但是病人素体不一,我在临床上常常辨证加减应用。比如我在临床上五苓散与平胃散合用,既能调治糖尿病的气阴不足,又能增加利水之功,对糖尿病的调理效果因而更加出人意料

但是出于对大家负责任的态度,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中医一人一方,不清楚自己属于什么体质的朋友,千万不要自行用药,以免产生药不对症的情况出现。